天良缘唯一

第278章 怎么会让毛头小子去戍边?

许翰一听这话就不乐意了。搜索本文首发: 看书猴 kanshuhou.com

他这个人权欲不重,再加上自小就长在这贵族圈子里,几岁便开始接触皇权的核心人物,自然知道这权利争斗的残酷。

所以,这些年不管皇上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在兵部领职,只当自己的大将军挺好的。

“没必要!你大哥行事稳重,二哥在战场上勇猛有谋,你三哥近来又一直很得皇上器重,咱们家已经很不错了。昭昭,你现在还是个有实封的安乐县主呢,比好多皇亲的县主都更有实力,没必要总想着去弄权。”

许昭昭挑挑眉:“父亲,女儿权欲心不重,没这方面的想法。女儿只是觉得咱们大兴朝的皇上圣明,而且如今圣上又正值春秋鼎盛之际,您若是能多立立功,咱们家也能多些底气不是!”

许翰都被她这番说辞给气乐了。

“你这丫头,就是想着日后万一闯祸了,能让你爹我拿功劳来捞你,是吧?”

“嘿嘿,倒也没有那么夸张。而且我知道父亲是什么人,此次北征大胜,但是我大兴的边关仍然还有诸多不稳因素。日后皇上必然不会再派陆晋伯父出征了,您说接下来要顶替他的人会是谁?”

许翰一噎,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陆晋现在已经升无可升,兵部尚书、国公爷、十二转勋策的上柱国了,再往上升,就是异姓王,那可太危险了。

而且陛下应该也不会给他这样的机会了。

只要陆家人不作死,那么至少可以再保陆家几十年兴盛没有问题。

“我大兴朝人才济济,武将更是年年都有出彩的。轮不到我。”

“您的意思是谢伯父?”

“那不行!”

许翰摇头,他知道谢啸林为何一直镇守边关,除了因为他本身的能力之外,他也是想要让陛下放心。

这么多年冀州城外一直安稳,而且谢铮在的时候,还强行往外推进了近百里,将大兴的国土硬生生给扩出来那么多,可见这父子俩都是天生的武将。

“谢铮这次立下的功劳也不小,只是他如今有世子位,所以圣上赏的也只是勋,再就是一些财物。我估摸着,今年底你那个未来公爹就得上折子乞骸骨了。”

一个家族可以兴盛,但不能太兴盛。

可以人才辈出,但不能出得太频繁又太密集了。

好在,谢家除了谢啸林和谢铮这对父子之外,余下的人于武将一途中都表现平平。

若不然,才是真的叫糟。

“有这么严重?”许昭昭觉得圣上不是那等小心眼儿之人,若是谢啸林回京,那冀州城谁来守?

“你想多了。”

许翰轻点了一下闺女的额头。

这个闺女什么都好,又聪慧又贴心,可就是太聪慧了,有时候难免就会把事情给左了。

“圣上不会对这些武将们生疑心,他只是单纯地想要大力培养一些年轻的武将。我大兴如今能这般兴盛,四方来朝,靠的自然就是文臣武将齐心协力为大兴做事,武将不能断代。若是日后大兴只有两三位可担当重任的武将,那才要糟。”

许昭昭这才恍然大悟。

不是圣上对谢家起了防备心,而是单纯地需要培养一些年轻人。

正好谢铮成亲,谢啸林在冀州那边待的时间也不短了,按制也该轮转。

谢啸林立功无数,再加上身上有旧伤,所以想要调任回京当个闲官,也是很正常的事。

许昭昭脑子还是很好使的,这么一琢磨,便明白了。

谢啸林会乞骸骨,但圣上一定不会允,应该会把人留在京城,赐个闲职,既有俸禄拿,又体面,还能阖家团圆的同时,又可以安排人给谢啸林好好调养身体,体现他这个君王的仁善惜才,同时,还可以着手培养谢铮,以此来表明圣上的宽阔胸怀,这是一箭好几雕呀。

难怪人家是皇上呢。

许昭昭撅嘴,总觉得在玩弄权谋方面,自己这回是差了好几级。

果然,不能小看任何一个人,尤其是古人,这随便的一位文臣拉出来,就得长了好几个心眼子。

至于上位者的永安帝,那就更不用说了。

唉,自己果然还是更擅长直接一些的打法。

以前还有几分小骄傲,觉得自己好几件事处理得不错,现在看来,真是小儿科了。

“父亲,那谢伯伯归京,您觉得谁会被派去冀州?”

“这个不好说,我觉得陆晋这里如果也跟着一起退的话,那极有可能就会把陆晋的长子派过去。”

陆晋的长子,今年不到三十,也是当爹的人了。

这种有家室的武将,行事更稳重,心中有了牵挂,对于上位者而言,更好拿捏。

说到底,圣上还是会用陆家,只是换个人用罢了。

这也不错。

至少说明圣上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性子。

“那父亲呢?您还是就这么闲着吗?”

“怎么说话呢!我天天忙着呢!”

许昭昭不住,一撇嘴:“您有什么可忙的?这家里家外的,我看都是母亲在忙,您顶多就是参加这个宴会那个宴会的,哼,回头我到母亲那里去告你一状。”

许翰瞪眼:“你这丫头!为父待你不错吧,你怎么还要给我下绊子?”

“哪有?是你自己不上进!”

许翰气得隔空点她两下后,也实在想不出什么法子威胁这丫头,只得作罢。

“父亲,我不想让谢铮去驻边,你觉得朝廷会安排他去吗?”

“放心,暂时不会。”

“你怎么这么肯定?”

“你以为圣上是什么人?你以为满朝文武又都是什么人?谢铮就算是和你成亲了,在你没有诞下儿子之前,圣上都不会将他调去边关。而且咱们大兴又不是没有武将了,怎么会突然启用一个毛头小子去戍边!”

许昭昭被他这么一说,好像真明白了。

所以说,古代的武将也不是谁都可以上战场的。

也对,毕竟现在是兴盛的大兴,而不是她以为的那些不济事的几个重文轻武的朝代。

所以,大兴的皇帝陛下还是很仁善且知道如何培养将材、保护且利用将材的。

“那就行,我就是不想他离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