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小世子

重刑之下,侯府的那帮锦衣玉食的软骨头如何抗的住,不出半天就交代了镇远侯与七皇子来往密切的事实。

最终,侯府大公子也就是宋昭华的儿子被判,流放琼州两千里,永世不得回京。

宋昭华与她的女儿及侯府一应女眷,被没为官奴,终身在岭南服苦役。

据说,宋昭华得知大局已定,在狱中绝望难耐,进而破口大骂,形同疯妇。

奈奈问宋云缨,“来人报,大姑娘在狱中骂的可难听了,什么弑母弑父,残害手足,只要是脏水都往主子身上泼。想来是受了刺激,要坏主子的名声,这才没遮拦的乱咬人。”

宋云缨抱着孩子哄睡,也只是淡淡道,“随她去,她骂得越难听,就越显得她心虚。”

“可主子,你就不生气吗?”奈奈倒是气得不轻:“她那样诋毁,咱们又不能跑大狱里跟她争辩,当真是憋屈。”

宋云缨早已不把这样的人放在眼里,“她丈夫是攀附逆当之人,王爷是平叛之人,她越咬,证明咱们越清白。况且,谁都知道,疯子的话是不能信的。我何必与她浪费口舌?”

那封反信是压倒镇远侯府的最后一根稻草。

奈奈请教宋云缨,“那主子觉得,是谁把反信递给大理寺的?”

听说,是在深夜。

有人用箭将信射在大理寺门柱上。

宋云缨幽幽道:“镇远侯虽戍边有功,可回京后不知收敛,竟当京城如边塞,任他拿捏指点。只怕他得罪的人不少,但见这次遭难,那么多人落井下石,就不难看得出。”

“主子说得有理。”奈奈道:“他树敌颇多,用不着主子动手,自然有人要他好看。”

这些年,奈奈跟在主子身边,一步步携手走来。从最初的无助,到如今的镇定自若。

主子真的变了。

变得让她既陌生,又敬佩。

奈奈似懂非懂,“可主子就由得大姑娘攀诬吗?奴婢是担心,传出去坏了主子的名声。”

宋云缨将孩子哄好,放在床上,“我不是说了吗,疯子的话是没人信的。”

“奴婢明白了。”奈奈眼神中也有了一丝狠厉,“奴婢会叮嘱大理寺的官差,好好照顾她。”

宋云缨拿起新做的被褥,给孩子盖上。

也不知他梦到了什么,脸上挂着憨憨的笑。

奈奈亦是喜:“小公子出生不过三日,名字都没取,王爷就将请封世子的奏疏递进了宫里,可见是真疼咱们世子呢。”

宋云缨轻抚着孩子稚嫩的脸颊,她虽历经生死,却从未像此刻这般,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珍贵。

她看向奈奈,“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独孤熠’,寓意光明照耀,愿他未来能成为一个正直、勇敢的人。”

奈奈闻言惊喜:“‘熠’字极好,既显贵气,又不失文雅。主子真是有心,王爷必然同意。”

宋云缨没再往下接,只看了眼空落落的院子,问:“这几天怎么总不见王爷,是出什么事了?”

奈奈道:“没听说有什么大事,只是王爷最近入宫勤了些,每日从咱们揽羽斋出去,就直奔皇宫,到傍晚才归。”

最近正值多事之秋,宋云缨不免多了个心眼。

日日入宫,这不像是独孤羽的作风。

宋云缨思索片刻,“去打听打听,是怎么回事,别声张。”

*

独孤羽一道请封世子的奏章递上去,皇上便允准了。

大巽自开过来,还没哪家的世子是未满月就册封的。

可见宫里对这个孩子的喜爱。

为表郑重,宋云缨亲自入宫谢恩。

这天也巧,后宫诸位娘娘皆在太后宫里请安,说是临近中秋,商量宫宴事宜。

常公公一路引着宋云缨来到慈安宫。

“誉王妃好福气,这诞下皇嗣的功劳,不是谁都能立的。”

宋云缨微笑,“公公客气了。”

常公公示意,“王妃请吧。”

宋云缨到场时,太后宫里正热闹,一见她来了,更是有了新话题。

太后慈眉善目,“呦,誉王妃也忒懂规矩了,这还没出月子呢,着急进宫谢什么恩啊。”

皇后娘娘赶紧着人看座,“快坐下,都说月子里的妇人不能受寒,你这一路颠簸过来,可别落下病根儿了。”

宋云缨颔首谢恩,“谢太后娘娘,谢皇后娘娘。”

这时一旁的赵贵妃嘟囔道:“得意什么?好似就她生过孩子似的,没个停的往宫里跑,显摆个没完没了。”

玉嫔听见了就劝上一句,“妹妹别跟她计较,这刚生下的孩子讨人喜欢,谁瞧了不多疼一疼呢?当初十一皇子出生,皇上不也给妹妹一连庆贺的三天吗?”

赵贵妃一向不爱搭理玉嫔,是嫌她出身低微,不堪匹配。

只见凤眼微瞥,“虽说都是生孩子,都是姓独孤氏,差距可是大的很呢。人家的孩子生来就是世子,某些人的孩子呢?皇上申斥两句就给禁足了。哎呀,自家的房梁都着火了,还有心思宽慰本宫,玉姐姐真是贤德呢。”

玉嫔明知赵贵妃是阶级找茬,又碍于她的高位不敢反驳。

于是低眉顺眼道:“妹妹说得是,瞧人家誉王,正宫嫡出,勤王平叛的功劳,如今又有了皇家后嗣,我们家那个没出息的,只怕拍马也追不上了。”

玉嫔说话间把矛头引向了独孤羽身上。

果然,赵贵妃心里不平衡的很。

她的儿子,刚与闻家结了亲,封了慧王,前程一片大好。

结果一场宫变,闻家女死了,儿子也成了鳏夫,没了闻家的助力,十一皇子就如猛虎失了利爪,多年的盘算,怕是废了。

谁料,最后让皇后的儿子捡了便宜,竟成了平乱功臣,这叫人如何不气。

赵贵妃心里憋闷,又是个没心机的,自然做不出什么好脸色。

对宋云缨道:“誉王妃,宫里都传,你头上有紫薇星照着呢,事事如意,节节高升。得空儿,你也多照顾照顾这些兄弟们,你们吃肉,也好让别人喝口汤不是?”

太后轻嗔了她一句,“又胡说了。”

宋云缨如何听不出这其中的酸味,“贵妃娘娘这么说,真是折煞臣妾了,慧王殿下年轻有为,自是要大鹏展翅闯出一番天地,我们誉王府的小庙怎容得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