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长生天气力里
第307章 长生天气力里
“皮连长,前面街口右拐就是府衙。”
向导在前面带着路,禁卫一旅火枪二营一连的连长皮昀听完,立刻大手一挥,冲身后的士卒喊道,“快,一连的跟我上,尽快拿下府衙,然后往西门进攻。”
士卒们闻言立刻加速冲了过去。
建康是元朝集庆路的首府,城中衙门众多,且都分布在城池正中心的部分,正好处于禁卫旅的进攻区域。
因为这里曾经是南唐的国都,南唐的中书省和六部都在这里,城中心位置的办公衙门一大堆。
再加上前宋的时候,赵构南下,曾经想在建康定都,还让人修缮过这些衙门,于是元朝就顺手保留了下来。
至于为什么后来赵构又跑去了杭州,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杭州紧邻杭州湾,方便坐海船逃跑。
研究过南宋杭州临安皇宫‘行在’的地图就明白,赵构在杭州的皇宫,那真叫一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出了宫门不到一公里就是海港,登上船就能直接润,那叫一个方便.
另外还有个原因,赵构本来确实想在建康定都的,但当时建康城内涝严重,每逢雨季,城内直接变成一片泽国,真‘江南水乡’。
宋朝的时候,王安石曾经主政过建康,这位变法派的头子,他的各种想法初衷本来是好的,但做事完全不计后果,最终往往好心办坏事,王安石在建康当官的时候也是。
他为了给建康增加农田面积,让人把玄武湖填平,改成水田,此举确实增加了不少田产和粮食,但副作用嘛,导致建康城在雨季无处泄洪,年年内涝。
一直到了元朝时期,元朝官府又把玄武湖挖了出来,才彻底解决城池内涝的问题。
当时赵构南下的时候,一看建康这情况,果断放弃在此建都的念头,跑去了杭州
“皮连长,前面转过去路边有楼。”众人正往前跑着,向导再次提醒道。
皮昀闻言当即道,“小心路边制高点,警惕敌军弓手!”
士卒闻言,转过弯去唰唰唰的纷纷举起火枪,瞄向两侧的楼房。
楼上的百姓原本还在探头探脑的观战,一见圣武军把枪口对准他们,吓得纷纷缩头跑回了屋里。
“关门关门,快顶住,贼兵人不多,咱们只要死守一会,平章大人就会带兵来援,快把门顶住!”
一连的战士还是跑的慢了些,大军才刚杀到府衙,那边就听到嘭的一声关门声,里面传来元军的喊话声和上门闩的声音。
跑在前面的尖兵立刻回报,“连长,府衙里面有人,把门闩插了,说是要死守。”
皮昀闻言当即道,“把炮拉上来!”
然后自己带兵跑去府衙门口,冲里面大声喊道,“里面的人听着,赶快开门投降,饶你们不死,不然等我打进去,一个不留!”
里面根本没什么动静,过了几秒,有个元军从旁边的院墙探出脑袋张望,结果外面嘭的一声枪响,那名元军当场仰头栽了下去,吓得里面的其他元军顿时瑟瑟发抖。
“炮来了。”
“装弹,瞄准大门!”
这次炮班为了进城能跟上主攻部队,保持灵活机动,连弹药车都没带,找了一堆竹筐背篓,让士卒自己背着,四五十人每人背一发弹药,如此一来,只要是人能进的地方,弹药就能送的上去。
炮班听到皮昀的命令,当即从背篓里找了一发霰弹开始装填。
皮昀那边下达最后通牒,“快开门投降,不然我就放炮了!”
里面的元军和官吏可能还不知道大炮是什么东西,他们不仅不当回事,甚至还有人在里面叫嚣,“城外的贼将听着,现在投降反正,朝廷还能赦免你们的死罪,赶快投降,不然一会平章带兵杀过来,你们一个都活不了!”
“他妈的,不见棺材不落泪,开炮!”
轰隆一声巨响,不到十米的距离,数百颗葡萄大的霰弹被喷了出去,把府衙大门的门板打的千疮百孔,里面顶门的元军更是直接碎了一地,其余站在大门里面两侧的元军差点就吓尿了。
有圣武军将士上前查看,发现里面的门闩居然还没打断,“连长,门闩没断,还顶着呢。”
“再打一炮!瞄准门闩再打。”
里面一名小吏闻言,连忙大喊道,“别打了别打了,俺们开门降了。”
吱呀一声,大门终于打开,只见一名皂衣小吏哆哆嗦嗦的,踩着遍地碎肉将大门打开,刚一开门,就见到外面数十名黄甲士卒,端着火枪瞄准门内,还有一个架在车轮上的铁炮正对着大门,吓得他连忙举起双手。
皮昀见状立刻命令道,“一排进驻府衙,清剿残敌,抓捕俘虏,控制典籍账簿,所有活人找个院子关起来,敢闹事就全杀了,派人到四面路口警戒,给你们多留几颗手榴弹。
“二三四排跟我继续向西进攻,向导在前面带路!”
“是!”
皮昀说完连府衙大门都没进,安排完任务就带着剩余士兵直接走了。
北城的玄武门那边。
董兴尧的新编37团也跟着进了城,他麾下的营官陈豪,刚开始胆子不大,不敢跟元军拼命,可进了城之后,遇到一股元军,大炮一开火,元军顿时死伤遍地,其余人也立刻坐鸟兽散。
逆风局陈豪不敢打,但现在既然元军都溃了,那他也不介意打打顺风仗,跟着捡便宜,有大炮和火枪兵顶在前面,他那个营也朝着元军溃兵奋勇追击,越打越勇了起来。
胆小的陈豪尚且如此,吴叔同和陆海安那边更不用多说,尤其是陆海安,这货是个武痴,不怎么关心政治,现在既然投了圣武军,鲁帅又敢用他们,还给他们分配和主力一样的甲胄和兵器,也没区别对待,那他还有什么好说的,自然也卖力杀起元军来。
正在他们往前进攻时,有一队元军弓箭手挡住了去路,禁卫一旅车营的张珍立刻带火枪兵上前,一轮排枪将堵路的元军打崩,大军立刻继续向前突进。
吴叔同那边也抓到一伙元军,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分出兵力左右包抄,一举将数百元军堵到一处路口,里面还有个元军百户在大声叫喊。
“大伙不要信他们的鬼话,投降就是个死,随我突围杀出去,杀了贼将重重有赏!”
吴叔同那个营的训导官关良,闻言当即向包围圈里的元军喊道。
“投降不杀,不投降马上就是死,大伙都是汉人兄弟,不要再给鞑子卖命了,只要投降,鲁帅就能给你们免了印子钱,家里没田的还给你们分田,快快保留性命回家分田啊,要是你们死了,家中的妻儿老小,可就要被鞑子卖做驱口奴隶了!”
包围圈中的元军士卒顿时面面相觑,只有那个百户还在着急的大喊道,“大伙别听他们胡说八道,那都是骗你们的,天下哪有恁好的事,跟我杀出去,杀啊,只要杀了敌将你们就有用不完的银子!”
“他奶奶的。”关良一听也火了,当即跳着脚大喊道,“手榴弹呢,给我炸死那厮!”
当即有个车营来的火枪手,点燃一颗手榴弹甩入元军人群之中,下一刻,轰隆一声巨响,将那名百户连同周围好几人当场炸翻,吴叔同趁着元军被炸懵的空挡,再次大喊道,“投降不杀!”
哗啦啦一片刀枪落地声,这次剩下的元军立刻就降了,那名被炸伤的百户军官也被自己的手下趁机杀死。
吴叔同见状顿时赞叹道,“这手榴弹可真好使,等战后让大帅给咱们37团也分一点,不能因为我们是新来的就厚此薄彼啊。”
训导官关良当即道,“这东西产量少,不到大战都舍不得拿出来用的,不能浪费,而且也不是大帅厚此薄彼,37团是新团,没经过投弹训练,大部分士卒都不会用这东西,胡乱发下去,没准他们还会炸到自己人,等战后统一训练了再说吧。”
“嗯,关训导此言有理,来人看着俘虏,其他人继续向南进攻!”
南门这边,张德胜带领17团打过镇淮桥,17团二营的营官贾伯英抓到一群元军俘虏,从俘虏口中得知,有人看到平章完者不花从西门跑了,贾伯英立刻急着找张德胜报告。
“指挥,有俘虏说看到完者不花从西门跑了,这可怎么办?”
张德胜完全不在意道,“没事,外面有叶指挥的骑兵团看着,他跑不了。”
贾伯英一听顿时唉声叹气,“唉,便宜骑兵团了。”
张德胜闻言立刻火了,当即骂道,“什么叫便宜骑兵团,那是兄弟友军,没有骑兵侦察哨探,光靠你步兵能打的了仗吗?”
贾伯英撇了撇嘴,张德胜又说道。
“叶指挥是第一个归顺我圣武军的将领,早在我们还没打下庐州时,他就归降了大帅,自投军以来,任劳任怨,每战必上,从不抱怨,之前小茅山一役,全军步兵加起来都没人家骑兵伤亡大,你听见叶指挥抱怨过一句吗?人家都没说什么呢,你还有脸跟骑兵抢功?
“那完者不花就算骑兵不抓,你光靠两条腿能追得上,逮得着他吗?”
贾伯英被骂了个灰头土脸,当即讨饶道,“别骂了别骂了,我知道错了,指挥快喘口气歇歇,我这就带二营当先锋,去给咱们团在前面开道。”
说完也不等张德胜回话,立刻一溜烟跑去了前面。
张德胜见状顿时在后面喊道,“你娘的跑那么快,快去前面跟禁卫旅会师,然后咱们调头往西打,把元军围起来劝降。”
“知道了,二营的跟我上!”贾伯英在前面远远的回了一句,很快消失在前方的街道上.
由于建康城太大,圣武军的主攻兵力又不算多,这一战从上午九点,一直打到下午三点左右,才把建康城内的元军彻底肃清。
江浙行省参政伯家奴,还有集庆路达鲁花赤达尼达思,两人宁死不屈,力战而死,都被火枪兵打成了马蜂窝。
江浙行省第二平章完者不花,试图从西门逃跑,结果被骑兵一团二营的沈仁当场抓获,生擒活捉。
而圣武军在此次攻城战中,总共抓获了三万多俘虏,阵斩元军大约三四千人,圣武军自身损失大概两个连,总伤亡应该在四百人左右,具体战损和战果还未统计出来。
等到下午申时,有传令兵从城里跑来报告,说城内皆已平定,李善长和冯国用顿时激动道,“大帅,进城吧?”
鲁锦点了点头,望着城外的五万多俘虏,这次又在建康城抓了三万多,不算现有编制,这又多出来近九万兵源,十个团也才四万五千人,有了这九万俘虏,就可以再扩编二十个团了,这下杨璟华东方面军的兵力不用愁了.
“传我军令!”鲁锦当即对跑来的传令兵命令道。
“俘虏全部押往城外,俞通海的九团镇守南城,杨璟的四团镇守北城,董兴尧的37团镇守西城,禁卫二旅镇守东城,张德胜的17团维护城中治安,禁卫一旅和骑兵团在南城外扎营,看押俘虏。
“炮营把炮台都拆掉,夯土填回原位,炮营集结后找各自部队归建,让后勤司给炮营和禁卫旅补充弹药。
“另,集庆路从即日起,改为顺天府,圣武军元帅府移驻顺天府城,贴安民告示,招募贤臣猛士。”
李善长闻言一愣,问道,“不叫应天府吗?”
鲁锦摇了摇头,“河南有一个应天府了,就别跟人家凑热闹了,再说咱们是顺天应民,才起兵反元的嘛,就叫顺天府。”
“这,也好。”李善长表示认可。
西元1352年,至正十二年,十月初六,建康城破!
圣武军自九月初九重阳节渡江以来,十月初六克复建康,历经万人以上的大战四次,共计26天,攻克城池七座(不算采石矶港口),歼灭太平路元军三万,生俘纳哈出,歼灭集庆路元军十五万以上,合计歼灭18万敌军。
斩获江浙行省大平章月鲁帖木儿,生俘二平章完者不花,斩获江浙行省参知政事宝奇、伯家奴,民兵元帅陈野先、陈兆先父子,还有集庆路达鲁花赤达尼达思。
圣武军自身损失约一个营,不到一千人,扩军十五个团,另尚存九万俘虏还未进行整编,交出一份足以震惊九州的傲人战绩,只是这个消息暂时还未传开。
周围的其他势力目前最多知道鲁锦带圣武军渡江了,但渡江后的战绩他们暂时还不知道
鲁锦带着帅府的文官们进了城,朱寿和张温立刻跑过来报告,“大帅,城里有座怀王府,听说是鞑子文宗皇帝以前住的地方,住了没多久就去大都当了皇帝,这王府要不要给大帅留下居住?”
张温疯狂暗示,不过他说的倒是不假,元文宗图帖穆尔最早是在海南岛就藩,后来又被移镇建康,封为怀王,再后来就赶上燕帖木儿毒杀泰定帝,还把怀王图帖穆尔接到大都,拥立为皇帝,继而发起两都之战,那才是二十年多年前的事。
也正因如此,图帖穆尔才把建康改为集庆路,得封怀王是一重喜庆,去大都登基称帝是二重喜庆,所以就把建康路改为重.咳咳,集庆路吧。
不过四川那个重庆的地名,和集庆路的来历也差不多,反正都是那个意思,类似的地名后世还有一个,因为挖出石油而改名大庆的地方
鲁锦这次没有拒绝,点了点头说道,“可以,让人把怀王府收拾一下,回来把芸绣和钽儿接过来搬进去。”
张温一听顿时喜笑颜开,看来鲁锦是明白他的意思了。
当初打下庐州时,就收缴了两处王府,但鲁锦那时放着王府不住,非要住府衙,一来是立志,不仅是给自己立志,更是给巢湖诸将立志,让他们别眼皮子那么浅,更是告诫诸将不要忘记初心,别刚打下一两座城池就开始享福,咱们今后是要继续打天下呢,未来的地盘大着呢,一座庐州城才哪到哪啊。
二是为了低调,深刻贯彻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九字方针,坚决不住王府,先苟住闷头发展根据地再说。
但如今的圣武军,和去年刚起兵那会相比,早已今非昔比,这次渡江,光是在江南就扩编出十五个团,马上还要再扩编二十个团,甚至还要成立方面军这种单位,都成长到这种规模了,就算他想继续低调发展,恐怕也藏不住了。
但是称王他暂时仍不做考虑,最起码也要再拿下江浙和江西,手中有个几十万大军的时候,才有底气称王。
鲁锦也没先去王府,而是让张德胜带人去清查怀王府,找人打扫干净,派士兵卫戍,他自己则是先带着文官武将们去了集庆路的府衙,看看今后帅府的各个机构在哪里办公。
另外又让张德胜把完者不花等人的宅邸全部查封,财产充公,房子则是分给文武官员居住。
江宁站情报站长纪轩,正式被鲁锦封为顺天知府,上任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贴安民告示,然后给帅府官员找房子住
等一行人到了府衙,张温又问道,“大帅,咱们什么时候把庐州那边的家眷接过来?”
鲁锦带着他们跨过门槛,指了指府衙门口的满地血迹,还有打成筛子的大门说道,“先收拾收拾,到处都是血,别吓到了女眷和孩子,晚几天再接她们过来,反正十月底之前要全搬过来。”
“那也行。”张温一想也是,这满地是血的,走起路来都黏糊糊的粘鞋,他妻子还正怀着孕呢,别吓到了女人和孩子,鲁锦的孩子现在也太小了,刚刚两个月而已,是要小心照看着些。
等进了府衙,鲁锦到前院和二进院子看了看,这才说道,“你们先各自去安排城防和扎营,不要骚扰百姓,安排好了再来府衙找我开会,咱们要继续扩军,两个禁卫旅都要扩编成禁卫师,你们去安排一下。”
“是!”朱寿和张温答应一声,立刻去安排各自的军务。
鲁锦又叫来传令兵,让人把还在江面巡防的俞通渊叫来,另外再让人去问问朱亮祖和廖永忠到哪了,鲁锦前两天让他们来找自己报告,商量事情,怎么还没到。
一直到了当日傍晚,朱亮祖和廖永安终于姗姗来迟,两人风尘仆仆的渡江赶了过来,看到建康路已经被圣武军占领,两人都是一阵欣喜,看来鲁锦带领37军渡江之后,打的很顺利啊。
等二人到了府衙见到鲁锦,立刻参拜道,“拜见大帅!”
“都是自家兄弟,还那么多礼干啥,快快起来,来人,搬椅子,上茶,没一点眼力劲。”
等两人坐下,朱亮祖立刻掏出一封信,递给鲁锦说道,“大帅先看看这个?”
鲁锦好奇的接过来问道,“这是什么?”
朱亮祖当即道,“这是徐州芝麻李跟咱们交易的时候,派人送过来的,是元廷大都中枢那边的皇帝圣旨,鞑子皇帝给咱们的最后通牒。”
鲁锦打开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生天气力里(奉天),大福荫护助里(承运):徐州内外,及庐州、太平群聚之众,限二十日,不分首从,并与赦原。钦此。”
鲁锦翻了翻,见后面什么都没了,忍不住吐槽道,“就这?老子不用他赦免,有本事来砍了我啊!他要不来弄死我,我早晚有一天北伐把他逮过来。”
“哈哈哈哈哈哈————”朱亮祖和廖永忠闻言顿时大笑起来。
鲁锦把那张纸放到桌子上,用手指点了点,“徐州芝麻李给你送这玩意干啥,他知道我带兵渡江了?”
“嗯,他们知道了。”朱亮祖点了点头,解释道。
“自六月份咱们开始和徐州交易,到九月底,已经交易了四次,每次两千副甲胄,已经卖给他八千副,再有一个月就交易完成了。
“芝麻李和赵均用一直在猜测,咱们如此大方,卖给他铁甲做什么,怀疑咱们有什么目的,现在鞑子皇帝的这封圣旨下来,他们总算是想通了。
“九月二十六,和咱们第四次交易的时候,来的人就送来了这玩意,还跟我阴阳怪气,说大帅你好算计,卖给徐州甲胄,让他们在北边给咱们圣武军挡着,自己却偷偷渡江打进了江南。
“我当时就反唇相讥,就是要用他们挡灾,他又能如何,这铁甲他要不要,不要咱们还不想卖呢。
“那使者就说,如今元廷发出最后通牒,不出半个月,脱脱的大军肯定会兵临徐州,要是徐州挡不住,咱们圣武军也别想好,所以他们请求我们提前进行第五次交易,把剩下那两千副铁甲给他们,另外如果咱们还有多余的甲胄,希望咱们可以再支援一些。
“现在那使者还在濠州等着呢,他们也见到了俞通源的兵力调动,知道咱们往濠州前线增兵了,大帅要不要答应他们。”
鲁锦手指敲着桌子想了想说道,“说出去的话不能食言,一万副甲胄分五次交易,这第五批的可以提前卖给他们,但什么都不给,就想让我白白支援,那也是不可能的,他们又不是我的兵,我凭什么要自掏腰包武装他们?
“告诉他们,我刚刚打下建康,在江南扩编了二十万大军,自己的甲胄还不够用呢,要支援?一个甲片也没有!能把第五批甲胄卖给他,已经是我守诺重信了,不然换个人,他们别想再买到一副铁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