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横扫金陵(三)
第304章 横扫金陵(三)
十月初二,杨璟还正在从镇江往句容赶路的时候,叶升的骑兵一团已经先到了一步,鲁锦也没让他们闲着,立刻派骑兵一团去侦察战场。
建康龙盘虎踞,周围大大小小的有很多山,而且离着城墙都并不算远,全是埋伏藏兵的好地方,这都已经到了打南京的最后一仗了,鲁锦可不想阴沟里翻船。
于是让叶升把建康周围三十里,一天路程之内可能藏兵的地方都搜了一遍,确保他们攻城的时候,不会被意外干扰。
同时派卞元亨那个禁卫骑兵营,去当涂接帅府的文武官员。
又派了人给桑世杰和俞通渊传令,让他们率领水师二团的主力,封锁建康周围的江面,防止守军从江里逃跑。
接着又派人渡江去滁州和濠州传令,让朱亮祖和廖永忠来建康找自己,鲁锦要给他们安排作战任务,速度越快越好,接到命令立刻出发。
安排完这一切,到了十月初三,杨璟终于带着大部队来跟鲁锦会合。
不过这次过来的,除了杨璟自己的103师,以及张温的禁卫二旅外,他们还带了一万多降兵,正是在金坛、丹阳、镇江三城收来的俘虏,为了防止这些人留在当地搞事情,于是杨璟把他们全带了过来。
“罪将段武、彭钧、金铉,拜见大帅!”三名降将被带到鲁锦面前,立刻参拜道。
鲁锦连忙上前将三人扶起,“快快请起,尔等能在关键时刻幡然醒悟,不再助纣为虐,明明是有功无过,何来罪将之说?”
三人站起来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连忙异口同声说道,“不敢称功。”
“哈哈哈哈,为何不敢。”鲁锦笑了笑又说道。
“见我圣武军至,立刻开门献城,不使我华夏儿女同室操戈,此为大忠,并非是忠于我,亦非忠于胡虏,而是忠于尔等的祖宗道统,忠于尔等炎黄子孙的血脉!
“可见你们三个还是我汉家的好儿郎嘛,不像陈野先父子那种数典忘祖之辈,明明有个汉姓,偏偏取个胡虏的名字,助纣为虐,坑害同胞,这种人即便是做了鬼,祖宗也是不会认他们的。
“尔等还能不计个人名声,主动开门献城,让城内军民免遭兵祸,不知挽救多少人的性命,能做出这般舍己为人之举,当为大义!
“如此忠义无双的汉家儿郎,一次来了三位,真是让我不胜欢喜,不知汝三人可愿加入我圣武军,随我顺从天道,驱逐鞑虏,复我中华?”
段武三人都听傻了,好家伙,明明是投降的事,到了这位大帅嘴里,愣是能给说成忠义无双,还让人听的如沐春风,好似自己真的做了啥了不起的事一样,也是厉害。
三人之中彭钧的文化水平高一点,当即带头说道,“大帅英明神武,举义兵驱逐鞑虏,再造中华,吾等心中早向往之,故而不敢举兵对抗,如今能追随大帅左右,实乃吾等之福,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鲁锦闻言笑眯眯的看向另外两人,金铉憋了好半天才来一句,“某愿从之。”
段武也来一句,“俺也一样!”
“哈哈哈哈,好好好,都是好汉子,汝三人和董兴尧皆是旧识,且先跟着他吧,等打完建康这一仗,我再给你们分配正式军职。”
“多谢大帅!”三人听到鲁锦让他们暂时跟着董兴尧,顿时松了口气,看来这位反贼头子还是相信他们的,没有刻意防着他们。
正当三人想要退下的时候,谁知刚刚还和蔼可亲,满脸笑容的鲁锦,立刻脸色一变。
“杨璟!”
“末将在。”
“樊士忠呢?”
“此贼已被生擒,现正押在军中,大帅可要见见他吗?”杨璟当即回道。
鲁锦摆了摆手,面色冷酷,“既然这厮背弃祖宗,想给鞑子朝廷陪葬,那就成全他,把他枭首示众,妻妾打入庐州纺织厂,限期改嫁,子嗣全部发去巢县煤矿,将来流放海外!”
“是!”杨璟当即领命应诺。
金铉三人还没走呢,鲁锦这边刚夸完他们忠义,还说要给他们分配军职,这边就对樊士忠痛下杀手,让几人不由心惊,看来这位大帅好说话是好说话,但对敌人也真是下手毫不留情啊。
彭钧是在金坛投降的,金铉是在丹阳投降的,段武这人比较特殊一些,他是樊士忠的手下,跟着樊士忠守镇江。
一开始樊士忠不同意投降,决心守城,但是第二天杨璟正式攻城的时候,直接一鼓而下,让陷阵营和常遇春杀入城中,樊士忠被常遇春活捉,段武领着剩下的人直接投降了,于是也被带了过来。
樊士忠毕竟是段武的老上司,平时对他也还不错,如今听到鲁锦如此处置,当即就想上前求情,结果被旁边的彭钧死死拉住,悄悄的向他摇了摇头。
这点小动作自然逃不出鲁锦的眼睛,鲁锦立刻向段武看去,冷着脸问道。
“怎么,你想给樊士忠求情?他既然决心举兵与我对抗,自然要做好死的打算,战死是他最好的归宿,被俘只能说明他菜,杀了他也是在成全他。
“而且他的妻儿我可一个没杀,流放海外好歹也给他留了个后,总比斩草除根,杀他全家要好,你说是吧?没把他的妻妾打入勾栏已经是我最大的仁慈了。”
段武闻言这才低下头去,鲁锦说的的确没错,要是换了别人,更过分的事情恐怕也做的出来,流放虽然也很惨,但好歹还留了个香火。
彭钧当即奉承道,“大帅宅心仁厚,樊士忠不识时务,落得如此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
鲁锦顿时抬手打断道,“打住,宅心仁厚和我不沾边,战场厮杀就是这样,我不杀敌人,敌人也会杀我,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我军将士的不负责任,怪只能怪他选错了路。”
打发了三人,鲁锦又下命令道,“传令全军,明日拔营,向建康进兵!”
翌日一早,十月初四,大军从句容出发,沿着秦淮河的上游,向着西面的建康,浩浩荡荡的压了过去。
这次参加建康之战的作战序列,有两个禁卫旅约一万六千人,一个骑兵团4500人,还有杨璟的103师三个团部13500人,董兴尧的新编37团4500人,以及五万俘虏降兵,总计88500人左右,差一点就达到了九万,行军起来真称得上浩浩荡荡。
当然那五万俘虏暂时也只能当啦啦队,气氛组,真的要攻城的时候,还是得看圣武军那核心的三万多人。
句容距离建康城有70多里,大军花了两天时间,于十月初五抵达建康城下。
正好帅府的文武官员,也从当涂赶了过来,已经完成任务的江宁情报站站长纪轩也跑来找鲁锦汇报情况。
鲁锦把临时指挥部设在了城南的雨花台山上,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南区域,不过即便如此,也难以窥探整个金陵的全貌。
此时的建康城虽然没有明初朱元璋扩建的那么大,但也是个周长三十里的巨城,城内人口在五十万左右,设有八道城门,秦淮河横贯其中,城北和城东还各有一个湖泊,城北是玄武湖,城东是燕雀湖。
明初的南京紫禁城,位置就是现在的燕雀湖,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让老朱把燕雀湖填平了盖皇宫,导致南京紫禁城潮湿的不行,年年从地上冒湿气,地板和宫墙常年都是湿的,把老朱烦的不行,屡次动了迁都的打算,先是让人修建中都凤阳,又让朱标去西安和洛阳视察,为迁都选址。
李善长、冯国用、包衡和包毓兄弟都激动不已,他们从去年这个时候就在为攻占金陵谋划准备,如今一年过去了,大家终于带着大军来到了这座朝思暮想的城池之下。
汪大渊也渡江过来了,看着前方城池唏嘘不已,之前鲁锦派人以侯爵之位征辟他时,他也只是来看看,没曾想这才短短几个月,鲁锦就已经打到了建康城下,即将夺取这座六朝古都。
鲁锦望着东北方向的钟山,不由的升起一个疑惑,顿时问道,“为何有人把钟山称作紫金山,可有什么说法?”
新投奔的陶安作为江南本地人,当即给鲁锦解释道。
“回主公,钟山最早称作金陵山,于是才有了金陵邑,金陵邑后又改为石头城,汉时称此地有龙脉,金陵山为龙脉所‘钟’之处,于是改为钟山。
“汉末三国时,东吴在此建都,因蒋子文逐盗死于此,后又改称蒋山,至于紫金山的说法,是因为当地百姓常说钟山上有紫云环绕,这才将其称作紫金山。”
“原来如此。”鲁锦笑了笑又问道,“那建康周围,应该就属紫金山最高了吧?”
陶安点了点头,“的确如此,不过最高处还要属紫金山主峰的头陀岭。”
鲁锦点点头,看向旁边的汪大渊道,“焕章先生,等我们打下了建康,让你去紫金山巅修一座天文台,在此确定本初子午线可好,今后全球就以紫金山天文台为零度经线,如此就可以绘制详细的地球仪了。”
陶安听的半懂不懂,汪大渊却捋着胡子想了想,“建康离海边也不算太远,以此地为零度经线倒也合适,可是按主公的说法,那以后岂不是全国都要以紫金山的时间为准?”
“不止是全国,是全球都得按咱们的时间来计时!”鲁锦语气坚定的说道。
他可不想穿越一场,到头来继续用人家英国伦敦的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时间标准,一个大西洋上的小小岛国,凭什么以伦敦为零度经线?
汪大渊又问道,“那以后是不是还要造一台主公说的天文望远镜?”
“对,不过不是我用的这种,而是反射式望远镜,放大三百倍,就能看到月亮上起伏的环形山,放大五百倍,就能看到土星玉珏形状的大气层,放大一千倍,你甚至能看到荧惑星上刮起的风沙。”
汪大渊望着紫金山方向,顿时充满向往,“一想到能看到地外行星上的如此奇景,就让人不由心向往之,真希望早日看到那一天。”
陶安都听傻了,这两人究竟在说什么东西,月亮上有山?土星的玉珏形状的大气又是什么?荧惑星上还有风沙?这是人能看到的东西吗.
他虽然听不懂鲁锦说的是什么,但还是忍不住提醒道,“主公,紫金山深处有虎,不可轻易进山啊。”
鲁锦闻言愣了一下,他只知道后世的南京野猪多的一批,差点忘了这是古代,华南虎还没灭绝呢,紫金山里有老虎倒也正常。
但是鲁锦却不在意道,“不妨事,大不了等打下城池,派大军搜山,将山中的大虫一扫而光。”
这时他又看向在场的诸将,还有纪轩问道。
“桑世杰的水师就位了吗?”
“回大帅,水师已经抵达龙湾附近,桑指挥使正带领炮舰巡防江面,保证不会有一条漏网之鱼从江上逃走。”冯国用当即答道。
“好。”鲁锦点了点头,又看向杨璟问道,“叶升的骑兵一团可抵达了玄武门外?”
杨璟当即抱拳回道,“骑兵已经就位,全军围三阙一,只留西面不攻,其他三面城墙皆已准备好了,大帅下命令吧,这一仗我们该怎么打?”
“地图。”鲁锦一挥手,纪轩当即送来情报站绘制的建康城内的详细地图。
建康城原本有三万多守军,其中有两万驻扎在城外,但是前两天鲁锦派叶升的骑兵一团大举抵近侦察的时候,城里的江浙行省第二平章完者不花,以及参政伯家奴,还有集庆路的达鲁花赤‘达尼达思’,三人见鲁锦的骑兵大举进犯,考虑到鲁锦可能的兵力,于是保守起见,他们还是将城外的两万兵移驻到城内。
元朝的建康城其实就是南唐修建的,北宋灭了南唐之后,赵匡胤没有下令隳城,而是保留了下来,到了元朝依旧保留,所以这是南唐修建的城池。
城池周长30里,夯土城墙,没有包砖,一共开有八门,其中六座正门,南北各自只有一座城门,北门就是玄武门,南门就叫南门,也就是后来的中华门。
东城有两座城门,分别是东门和水东门,西城的城门最多,足有四座,而且城外遍布河道湖泊,还有莫愁湖也在西门外,大军列阵都没地方,也不好进攻,于是鲁锦决定从东门主攻,然后南北对进。
当即叫诸将过来,开始部署任务。
“我要用两个禁卫旅从东门直插进去,将建康城拦腰截断,然后从中间往两头打,杨璟你带103师的三个团,还有董兴尧的37团,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南北各放两个团,进城之后把敌军往西门驱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