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试炮(下)

第167章试炮(下)

轰——

场中火炮发出雷鸣般的巨响,一颗铁弹从炮口呼啸而出,紧随其后的便是喷薄而出的白色烟雾,散发出一股浓郁的硝石和硫磺的味道。

好在众人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倒是没被这声巨响吓到,紧接着众人就看到炮车猛地向后退了两三个车位,也有人望向了二里外的那辆輴车。

还不待众人品评,就听刚才点火的蓝玉一声大叫。

“打中了!第一炮就打中了!”

众人闻言顿时向前方望去,等眼前的烟雾刚刚消散,就看到二里外的那辆輴车,已经变成了漫天飞舞的碎块,整辆车都被打碎了!

“好厉害,不愧是大帅亲自调教的炮手,还有这亲自设计的大炮,这一炮若是瞄准的敌军主将的楼车,怕是已经将其击毙了吧”

李善长见这火炮有如此威力,新式火炮,加上鲁锦亲自编撰的炮术,第一次演示就有如此威猛的效果,饶是对军事不怎么在行,也让他看出了这火炮的威能,以及能给己方战力带来的优势。

亲眼见证了这火器的威能,李善长已经心中暗下决定,今后除了粮草之外,必须还要紧抓铁厂和火药的生产,若能源源不断的为军队生产大炮,这得是什么功劳

若是军队有数不完的大炮用,将来何愁天下不平若是真让他们得了天下,那自己岂不是开国功臣!

这种被鲁锦倾注心血研发的新式武器,所展现的威能,顿时让在场众人的士气都抬高一个台阶。

冯国用看看站在一旁的杨换,也忍不住夸奖道,“好小子,果然虎父无犬子,你兄长如今做了师帅,亲领上万大军,你这娃才14岁,如今又得了大帅真传,果然跟着大帅没白学,这第一炮居然就打这么准,我看你啊,将来也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然而冯国用夸完,却没看到杨换有多高兴,反而一脸忐忑的模样,众人也都看过去,发现杨换这小子正忐忑的看着鲁锦,众人再顺着目光朝鲁锦看去,这才发现鲁锦正趴在望远镜上,拧着眉头,没有一点高兴的样子。

众人见状顿时安静下来,李善长眼珠一转,捋着胡子上前问道,“大帅似乎不喜,可是有什么不对吗这不是打中了吗”

鲁锦这才从望远镜上抬起头,扫了眼众人,发现大家都严肃的看着自己,这才说道。

“哦,没什么不对,我刚才说从仰角五度开始打,直到打中为止,我以为第一炮肯定打不中的,应该会打的近一些,没想到这才五度仰角,二斤装药,就已经打到二里去了,跟我之前预想的有些出入。”

“.”李善长一顿无语,他也没太听明白鲁锦说的什么意思,大概好像是说没想到能打中,结果直接打中了,他也不懂这意味着什么,干脆问道。

“那这是好还是不好,不会耽误咱们编练炮营吧”

“哦,那倒不会,火炮这东西本来就是要一炮一炮试出来的,然后还要编撰一本射表,不然想教会每一个炮长都会算术几何,那也太难了,先试出射表,到时只要简单培训,能读写算数,便可当炮长,这样才能大量装备,这炮本来就是要试的。”鲁锦当即解释道,省的众人对这种新式武器的应用担忧。

“那便好!”

李善长闻言也长松了一口气,只有杨换老实的凑过来问道,“大帅,那接下来该如何测试”

鲁锦想了想,现在玩打靶没什么意义,还浪费资源,不如先用来试射表。

于是便说道,“将炮口调制零度仰角,然后一度一度的往上打,先测射程,每打一炮便去拉着绳子测量,将射表测出来再说。”

“是。”杨换顿时精神一振,之前都是一直上课学数学几何,一直没有实操的机会,今天总算是能打个痛快了,从零度打到15度,这一下就能打15炮出去。

杨换当即开始安排试炮,鲁锦则是站在望远镜前,时不时的往前方看看。

对于火炮射程出乎预料的事情,其实还是鲁锦了解的相关知识太少了。

他所了解的前装滑膛炮还停留在十七世纪欧战的水平,而美国独立战争时使用的6磅拿破仑炮,当时就已经做到了16倍径,射程能达到900到1370米,都快有三里地远了。

鲁锦之前想的14倍径的滑膛炮,应该是更加‘古老’的东西,因此射程超出他的预料也很正常。

刚才他让杨换直接从五度仰角开始打,搞不好那一炮的实际射程应该超过了一千米,只不过半路被輴车挡住了,不然没有阻挡的话,炮弹可能飞的更远,这也是他不再让继续打靶,而是先测射表的原因。

轰——

又是一炮打出去,杨换立刻让人骑马过去测量射程,鲁锦已经在望远镜中看到了炮弹的第一次落点,根据靶场上的标识来看,大约在八百多米的样子。

这一炮打完,在场众人已经没有刚才那么激动了,众人又看鲁锦表情,还是一副严肃的面孔,徐达当即上前小声询问,虽然声音小,但也足够周围众人听见。

“大帅,可是有哪里不对”

鲁锦摇了摇头,“没有什么不对,就是这炮的射程比我预想的还要远一些,那我们装备此炮之后的战术恐怕也要跟着变了。”

他扭过头来看着徐达,“我刚才不是说,从两军相距二里的时候开始射击吗现在这炮的射程明显是能超过二里的,搞不好可以打出三里地去,你说战场上该如何使用”

“三里!”

徐达愣了愣,他所学的兵书上,可没讲过有能打到三里外,还能比较精确的瞄准,一炮就能将车马打碎的武器,这样的武器放到战场上该如何使用,的确是个前无古人的问题。

众人听到两人对话,也思考起了鲁锦的这个问题,历史上给武将排名,战绩只是一方面,光有战绩是排不到前列的,霍去病那么厉害,也没进过前三,那是因为古时崇拜名将不仅需要战绩,还需要这人留下新的军事理论,也就是兵书和兵法。

王朝更替,沧海横流,中华大地上能打的猛将很多,但留下军事著作的猛将就比较稀少了,此时鲁锦更是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当然值得众人好好思考。

冯国用想了想当即问道,“大帅,这种火炮应该只有我们有,其他人没有吧”

“嗯,这是自然,别的不说,现在他们肯定是没有的,不过这东西也就是铸铁而已,若是被敌军缴获了,还是很容易仿制的,就算做不出那么好的,但是差一些的,射程近一些,重量重一些,也是能造出来的,所以只能瞒一时,被敌人所获是早晚的事。”鲁锦先是点了点头,然后还是提醒道。

冯国用眼珠子转了转,又道,“那就是说,最起码火炮出现在战场上之前,敌军应该是没有的,也不知这火炮的威力,那我们或许可以利用这点搞一次突袭或是伏击,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或许能建奇功。”

徐达闻言却反驳道,“既然大帅说这火炮容易被敌方防止,我看就不能将其置于危险之处,炮营当和大军一起行动,时刻置于大军的保护之下。

“即便想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也只能在军阵中使用,或许可以将敌军放的近一些,比如等敌军推进至一里之内,那敌军的中军应该也进至三里内了,中军不可能跟前军相距太远,这样或许就能越过前军,直击敌方中军,来一次隔山打牛,越过前军直接斩将夺旗,至敌崩溃。“之前大帅不是还说要大小配合,远近相宜,那炮营所用火炮大小应该也不一样吧,若是大小配合,则可以把敌人放近之后,用小炮打击敌方前军,用大炮越过前军,打击敌方中军,或可见效。”

鲁锦这才点点头肯定道,“我的确是准备这么安排的,不过这个六斤炮的射程就已经出乎了我的预料,因此该造多大的炮,还有待实验。”

徐达闻言一愣,又问道,“那眼前这门炮,是大帅说的小炮还是大炮”

“这算是中炮,分大中小三种口径,火炮以炮口尺寸分大小,称为口径,以发射铁弹的重量来划分不同型号,眼前这种炮的铁弹重近六斤,因此是六斤炮。

“我还准备造一些发射三四斤铁弹的小炮,可以装在楼船上,给水师用,但是这种小炮威力太小,射程也近,也陆军用就没多大威力。

“至于重炮嘛,可能就是十斤铁弹,十四斤铁弹,甚至是二三十斤的铁弹,十斤到十四斤的大炮威力要比六斤炮大的多,而且整个炮的重量应该不会超过两千斤,用六匹马应该就能拉动。

“二三十斤铁弹的应该就叫重炮了,这种炮甚至可以击毁城墙,是攻城利器,只是这样的一门炮,重量可能会超过三四千斤,运输行军都颇为不便,因此应该不会造很多。”

徐达闻言,这才对火炮的大小体系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同时也对鲁锦的划分方式感到赞同。

炮小了威力不足,那带在军中实属鸡肋,中口径的则比较合适,眼前这种六斤炮,全炮重不到八百斤,四匹马就能拖着行军,一个班正好分一门,显然是非常合适的。

再大一些,到了十斤炮,十四斤炮这个级别,威力虽然也大了,但炮重就到了两千斤,最少需要六匹马才能拖动,这差不多就已经到陆军野战能够携带的极限了。

像是鲁锦说的二三十斤的重炮,能击毁城墙,这炮威力大是大,但是运输可就费劲了,三四千斤的重量,起码不是野战行军能跟上的,恐怕只能到了需要进攻坚城的时候,再从后方调运。

徐达捋清了这个威力与便携的平衡之后,才尝试着说道,“若是为了行军方便,我看这种不到八百斤的六斤炮就很合适,射程能有两三里,威力能击碎敌人的车马,这若是打中队列,少说也能打死三五人,干脆一个炮营全装备此炮不就好了。”

鲁锦闻言却摇摇头,“不不不,大口径有大口径的好处,不同的炮有不同的用处,你不懂,你还是先多看多学,然后再说吧。”

徐达皱了皱眉,不禁问道,“大帅,那十斤炮除了威力大还有何好处,若是射程相近,威力就算再大,恐怕也大不到哪里去,说白了打的都是铁弹,还能.”

然而还不等他说完,鲁锦就打断道,“你说的对,关键就在铁弹上,你以为火炮只能用来打这种合口的铁球吗”

“那大帅的意思是”

鲁锦又解释道,“你不懂火炮射程和炮身的关系,我这么跟你说吧,在铁弹重量大小相同,装药量相同的情况下,炮管,也就是倍径越长,射程就越远,但是同样的,身管越长,炮也就越重,你能听懂吧”

徐达点点头。

鲁锦又道,“那么问题就来了,我若是不想打的太远,只需打个一里地,那不就可以把大口径重炮做的短一些,轻一些,这样即便是十四斤炮,也能做成只有几百斤重,或许比这门六斤炮还轻,代价则是只能将铁弹打出一里地。

“但是,这样的炮还有一个妙用,没人规定火铳只能打合口铁弹啊,前宋刚造火铳时,往里面填的是碎石和铁砂,那我若是铸些小铁球,只有枣子那么大,一颗铁枣重一二钱,一次装上几百颗,等敌军离近了,再将它打出去,你说会发生什么”

众人不禁被鲁锦这个脑洞惊得目瞪口呆,朱寿当即道,“一瞬间激射而出数百颗铁枣,怕是能横扫一大片!”

鲁锦点点头,“我将这种弹药称为霰弹,霰弹因为不合口,因此打不了太远,射程肯定超不过一里,但好处是一次能打几百颗,若是敌人离得近了,一次打出十几炮,保管能叫敌军前阵打死好几层。

“这个时候你再想想,是大口径好还是小口径好”

这次徐达想都没想就说道,“那肯定是大口径好,炮管越粗,能塞的铁枣就越多!”

鲁锦点点头,“就是这个意思,火炮的用法多种多样,它只不过是一个发射东西的工具,至于发射的是什么,那就多种多样了,比如铸造一个空心铁球,形如鸡蛋壳,内填火药,留出引信,点着了打出去,让其落在敌军阵中炸开,到时铁壳碎裂,犹如刀片乱飞,这一炮又能炸死多少人”

“原来还能这样!!!”

徐达突然意识到哪里出了问题,他和鲁锦相比,自己只是个武器的使用者,鲁锦给什么样的武器,他就想这东西该怎么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而鲁锦则不同,鲁锦是先想出战术,我想怎么打,然后该造什么样的武器才能打出这种效果,这就是眼界层次的不同了,徐达自己根本不会有鲁锦这种想法。

想到这里,他顿时反思起来,或许是自己对这种火器理解的还不够多,不然自己也能想出许多妙用。

于是徐达本着学习的态度,又向鲁锦请教道,“大帅,那这炮营除了六斤炮,还有短管大炮,还有什么种类的吗”

鲁锦看了他一眼,想了想,从手中的册子里抽出一张表格递了过去,“嗯,你自己看看吧。”

徐达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满了各种不同火炮的口径尺寸,炮弹重量,火炮本身的重量,还有火炮炮身的长度,林林总总加起来居然有十几种之多。

从最小的一磅炮,口径37毫米,弹重四两,炮长二尺,炮重才52斤.这么小的小炮,力气大的一个人就能扛着走,两个人抬着更是轻松。

再大一些的还有三磅炮,弹重三斤四两,炮长三尺半,炮重450斤,架在炮车上,恐怕一头驴就能轻易拉着走,几个人抬应该也能抬得动。

再往上就是鲁锦说的那些中口径,还有更重的大炮了。

仅看这张各种火炮的尺寸和重量,徐达就意识到了很多问题,他当即明白了鲁锦什么意思。

这张火炮尺寸和重量介绍,若是仔细研究就不难发现各种炮的适用场景,比如那些三四斤铁弹的小炮,炮重轻则数十斤,重也不过四五百斤,鲁锦说打算把这种小炮装在船上,但是徐达觉得,用在山林中或许也可以,如此轻便的小炮,抬着翻山越岭再合适不过。

另外刚才鲁锦还提了一种大口径火炮缩短炮管,使其轻量化,打大口径炮弹或是打霰弹的用法,那六斤炮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岂不是可以将六斤炮做的更轻便,哪怕射程变短,只能打一里远,那若是能将重量控制在三四百斤,放到山林里用也是极好的啊!

徐达看了这张表格之后才明白,为什么鲁锦说要装备什么口径的火炮,必须先试了再说了。

火炮的用法简直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