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几个关键角色
第182章几个关键角色
由于郭子兴还未经历过历史上那样的成长,现在总体而言是有些怂的,他不想多惹事,能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就好。
至于没有功劳,不好升官,他倒不是特别担心,首先自己的位置就在这,第八团指挥使,放到整个集团里也算靠前的存在,再加上自己还有两个女儿可以联姻,他还真不怕自己升不了官!
只是现在张德胜和曹良臣都执意诱敌出城打援,自己儿子也趋向于两人,他也不好再说什么,总不能承认自己就是怯战吧
再说了,只要自己不明确的支持,将来就算出了问题,也能推到张德胜这个副指挥的头上去。
于是想到此处,郭子兴当即没再反对,而是说道。
“既然副指挥执意如此,而我团中又只有副指挥有过实战经验,那的确该多多听取副指挥的建议,只是我身为正指挥使,要为大帅和督师的军令负责,他们只要求我团打援,可没说让我们强逼敌军出城,若是因此出了事情,我还是要保留我意见。”
“爹!”郭天爵一听自己老爹说这话,就明白他这是不想负责,当即低声叫了一声,示意郭子兴不要说这种话。
张德胜却不以为意的说道,“那是自然,大帅和督师都未让我们主动诱敌,这是我自己理解的,若是出了问题,我自然一人承担!”
“也算我一个,反正我是不怕这些,别的我不知道,但大帅既然同意打安庆,敢做出这样的决定,就说明出不了大事。”曹良臣当即表示支持张德胜。
“好,那就这么定下来吧,我们赶快准备粮草辎重,督师只给了我们两天时间,两天之后就得出发,等到了沙河我来带领大队,二位若有什么计策,只管去试,但我的大队肯定不会轻易出动的。”郭子兴见两人执意如此,便跟着答应道。
“可以。”张德胜和曹良臣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点点头。
随即便开始各自动员手下兵马,开始准备粮草物资,策划行军路线。
与此同时,庐州的元帅府这边,武院军令司掌司包毓,也急匆匆的抱着一摞文件来到鲁锦身边。
“大帅,这是安庆、潜山,桐城,望江,太湖,宿松六城的城防地图,其中桐城的可能不是太准,桐城距离我军太近,防备严密,生人一律许进不许出,这是我们在城外找的进过城的百姓画出来的,城内现在的情况并不是很清楚,因此不能保证一定准确。”
鲁锦闻言立刻接过了几份地图,这都是军令司军情处最近一段时间搜集来的资料,除了桐城外,其他几座城池的情况还算比较详尽。
每座城池的地图分为两份,一份是地区图,标注了城池所在的区域有多少村镇,还有村镇的位置,以及该城与其他县城相邻的区域,还有该区域的官道,驿站,桥梁,河流,可以行军的渡口,沟壑,山地,森林等信息。
另一份是城池的详细地图,城池周长多少里,有几个门,各朝哪个方向开,叫什么名字,城门的尺寸,城墙的高度和厚度,有无包砖,有无城楼,城外有无护城河,护城河的宽和深,什么时节里面有水,所有城防的硬指标一应俱全。
另外还有城池内部的街区图,城内的主要街道,水渠,河流,水井,桥梁,以及官署,军营,粮仓,军械库,大型粮铺,钟鼓楼,等重要设施的详细位置,如果用来打巷战,战斗开始前能拿到这样一份地图,不知道要少死多少人!
鲁锦当即大喜道,“不错,今后各地的侦察就按这个来,另外除了这些硬件条件,软件情报也要加强收集,比如守军人数,武备情况,将领的履历籍贯资料,城里的文官是哪里人,官声如何等等。”
包毓闻言顿时皱眉道,“大帅,敌军守城兵力这点有时候是不好侦察的,尤其是每到兵临城下的时候,城里都会临时征召百姓为兵,至于官员和将领,资料里都有简短的介绍,如该城有官吏将领调任,各地也会尽快更新资料的,不过会有一些延迟滞后。”
鲁锦点点头,倒也不难为他,知道包毓说的是实情,毕竟古代的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就这样,再快也快不了多少,能得到每个城池的硬件资料就已经很不错了。
他当即把桐城、潜山、安庆三城的地图让传令兵给廖永安快马送去,至于太湖、望江、宿松等地的地图先留着,反正短时间内不会去打,就先不给前线,省的泄露出去,让敌军知道城里有圣武军的细作内应。
等把这份重要的情报送出去,鲁锦这才有闲心向包毓问道,“说说最近军情处的工作,各地都安排的如何了还有我让你找的那些人,你都找到了几个先说安庆方面的。”
“是。”包毓当即开始向鲁锦汇报这段时间的工作。
“大帅,军情处现在的工作区域一共分为三个大区,分别是淮海区、江浙区,江西区。
“其中江西区共设五个站,安庆站,江州站,南昌站,庐陵站,赣州站,其中安庆站离我们最近,负责整个安庆路的所有城池,也是最早布置的,因此才能拿到这些舆图。
“重要目标人物方面,大帅让时刻注意安庆路的官员和将领调动,这点我们也关注了,但是最近几个月的确没有变动,起码到现在,元廷还没有什么反应。”
鲁锦闻言点点头,他为什么要现在打安庆,为什么让包毓注意安庆的官员调动,就是担心元廷把余阙调到这里当官。
余阙是个在文坛和官场都极有名气和影响力的官员,此人祖上虽然是个党项人,但这家伙教出了好几个出名的学生,原历史上朱元璋手下的汪河,洪武朝的宰相汪广洋,都是余阙的学生。
此人还是个塔防大师,是个堪比唐朝张巡的人物。
鉴于从至正十一年开始的红巾军动乱,并且形势越来越恶劣,元廷在南方一共做出了两点部署,一是在大别山西北的方山地区派驻大批能臣干将,还有重兵,用来阻止红巾军从荆襄北伐中原的通道。
另一个布置,就是在至正十二年的时候,把余阙调到了安庆,阻断湖广地区的徐宋集团沿江东出的通道。
这余阙也的确是个有能耐的,他到了安庆之后只干三件事,屯田,收拢流民,筑城,玩命的筑城,此人在安庆驻守七年时间内,与各方红巾军大小200多战,从未败绩,一直卡死着江西的东大门。
直到陈友谅统合了湖南湖北大部分地区的力量,才来跟余阙死磕,最后用硬耗人命的办法,车轮战进攻,不让守军休息,才最终攻下了余阙驻守的安庆,继而南下攻略整个江西。
余阙本人最后也在城破后横剑自刎而死,可谓大元的忠臣。鲁锦记得有这么个人,大概就是在今年被调到安庆的,但具体是哪个月他就不清楚了。
原历史上是至正十二年年末,徐宋红军越过昱岭关,偷袭杭州,然后被江南援军反扑回去的时候,把元朝中央朝廷吓出一身冷汗,差点丢了江南的财富重地,这才把余阙派到安庆堵他们的。
虽然他不清楚余阙什么时候会来,但显然在他有能力的时候,攻打安庆是越早越好,早占下这个战略要地早轻松,今后不管是打是防,都能掌握战略主动权。
显然,现在就是攻打安庆最好的战略空窗期!
见鲁锦没多大反应,包毓又说道。
“这次大帅若是只打桐城,安庆,潜山三城,还要留下太湖、望江,那安庆站就还得暂时留一阵子,只是总部要搬到宿松。
“江州站方面,江州路的总管名叫李黻,此人是亳州人,还是亳州自隋唐开科以来,亳州唯一的一个文状元,官声似乎不错,江州的武事则主要是江西行省平章‘秃坚不’在负责,此人倒没听说有何异于寻常之处,还在搜集他的资料。
“南昌站方面,大帅让找一个叫汪大渊的人,说此人曾两次出海,蹈海万里,还著有‘岛夷志略’,这些线索很明显,应该可以找到,只是南昌距离太远,目前还未找到此人,至于赣江更上游的庐陵站,赣州站,更是还未设立。”
鲁锦闻言再次点点头,毕竟离得远,从他提出设立情报站到现在总共也没几个月的时间,现在又兵荒马乱的,布设站点还不能引人注意,的确不能摧的太紧,但他还是嘱咐道。
“汪大渊此人我有大用,找到之后先不要接触他,以免将他惊走,可以先在不暴露身份的情况下和他接触,多找他谈论一些海外事宜,再试探他对咱们的态度,若是时机成熟,也可以邀他前来,不,算了,我看等咱们打下集庆路再说吧,到时候也算有了基业,不愁他不前来。”
“是,我会找人去试试他的。”
鲁锦点点头又问道,“淮海区和江浙区,现在发展的如何了”
包毓这才继续翻着资料介绍道。
“淮海区我们只设了两个站,分别是扬州站和宿州站,扬州站主管扬州路所有州县,另外还兼管高邮府的情报收集,宿州站主要是面对徐州方向。
“扬州路的情况还好一些,这里现在是元廷的地方,徐州的情况就比较难了,现在芝麻李的义军在那里,我们活动起来并不方便,他们生怕各城混进去元廷的细作。
“扬州路的重要人物目标方面,大帅让注意的有两个,一是从定远逃走的孙德崖,此人现在和俞时良两人在扬州路天长县旁边的石梁站结寨,他们之前准备偷袭天长县,谁知天长县防守严密,颇为警惕,没能让他们得逞,他们在天长打了一仗,兵力有些折损,大概还有七八千人。
“孙德崖和俞时良似乎还起了矛盾,俞时良貌似想要投奔徐州,但孙德崖坚持要在扬州路自己打下一座城池,两人现在谁也说服不了谁,因此停在了石梁站那边。”
“石梁站是什么站元廷的驿站还是我们的情报站”鲁锦闻言皱眉问道。
“是一个大些的镇子,是当地的地名,不是我们的情报站点。”包毓当即解释道。
“嗯,你继续说。”
“除了孙德崖团伙之外,扬州路和高邮府还有大帅要求注意的盐帮,尤其是吕珍这个团伙,咱们目前还和吕珍保持着交易,但是臣听说定远那边似乎也要出盐了,咱们今后还要继续买盐吗他们那边要价可是不便宜。”包毓又提醒道。
吕珍是张士诚手下领兵十万的大将,不过此时还只是盐帮里的一个小头目而已,原本鲁锦让结交此人,一是现在自己地盘缺盐,必须依赖这些卖私盐的才能搞到食盐,二是想要和此人拉拉关系,看有没有机会将此人拉到自己这边。
但是现在定远的盐井要出盐了,还要不要继续高价从吕珍手里买私盐,这就是个问题了。
鲁锦想了想才说道,“此事先放一放,定远的盐就算有了产出,目前也很难满足我们的需要,该交易还是要交易,但要适当让他杀一杀价,若是还有其他安排,我到时再告诉你,你要和吕珍留下联系方式,到时真有事情,也好找到他。”
“是。”包毓当即记在本子上,这才又说道,“淮海区的宿州站方向,我们现在找到了大帅说的邓氏父子,的确就在盱眙结寨自保,其麾下兵力不少,少说有数千人,大概和我们一个团相当。”
“邓氏也先不急,等北边打起来再说,不过最好要在他们身边留人,多多宣传一下我军的战绩,让他们将来撑不住的时候,也好知道往哪里投。”鲁锦又交待道。
包毓立刻将此记下,然后又道,“再就是徐州内部的人了,大帅要找的毛贵,此人现在是薛显手下的将领,我们恐怕不好出面挖人,倒是这傅友德,现在还未找到,可能是此人名声不显,我们还在打听。”
鲁锦闻言也很是无奈,傅友德就是一直不受重用,才在各个势力间来回乱跑的,这小子最初投了徐州,然后又投了刘福通,再到龙凤北伐的西路军,然后又到了汉中,接着南下去了明玉珍麾下,再到陈友谅手里,最终落到朱元璋手中,这一圈绕的,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元末所有造反势力,除了方国珍,基本都被他投了一遍,若是能早早收服此人,也能早些发挥他的长处。
奈何现在人家名声不显,在徐州芝麻李集团还是个小透明,想找都不好找,鲁锦这边也只能尽人事知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