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意见统一
第179章意见统一
棱堡虽然难以攻克,但鲁锦既然敢提出来,他就不怕被别人学了去,再说这东西也不是真的看一眼就能学会的。
棱堡的关键在于火器,在于射界问题,并非单纯的工程问题,如果只算工程建造,那反而简单了,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土堆,建造起来肯定比中式城池要容易。
冯国用听到鲁锦有办法破棱堡,也多少放下心来,但他对棱堡的作用多少还有些疑虑,毕竟这次只是看看沙盘模型,听的也都是鲁锦的介绍,这玩意真的打起来,能不能扛住那么多敌军还真不好说。
万一这东西的作用没鲁锦说的那么厉害,安庆再被敌军抢了去,以后他们再想抢夺江西的时候,恐怕就不容易了。
冯国用当即还是隐晦的将这个疑虑提了出来。
“大帅,安庆是江州的东大门,将如此重要的城池,全都寄托在几座墩堡之中,这万一要是”
鲁锦见他还有顾虑,当即说道。
“没有万一,我也知道这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城池,什么墩堡也一样,我也没想过棱堡就能万无一失,所以我只需要它给咱们拖延争取几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总能有办法抽调兵力过去支援。
“再说了,就算发生了万一,安庆真被敌军夺了去,其实也并非无可挽回,不要好像丢了个安庆,就好似天塌了一样。”
“嗯,大帅此话怎讲”冯国用当即疑惑道。
鲁锦在屋里跺着步子,这才详细解释道。
“安庆的地形是两山夹一江,安庆就坐落在这条狭长临江平原的中间位置,占据安庆,就能在中间截断长江东西的联系,同时安庆又是江州(九江)的东大门,夺江州,必先夺安庆,守江州,也必先夺安庆,没有安庆,江州就守不住。
“但是想让安庆发挥以上这些作用,其实还有个前提条件。”
“什么条件”冯国用立刻求教道。
“安庆背靠大别山,东临长江,说是截断长江,联通东西,但其实这对安庆本身来说并不怎么好,它是长江东西的要冲没错,同时也是兵家必争之地,成为长江东西两个集团眼中的众矢之的。
“安庆若是独立存在,仅靠这一段狭长地带的粮食人口和兵源,西不能独自抵挡江西之兵,东不能独自抵御东吴劲旅,想让安庆发挥截断长江的作用,背后必然要有一个地区作为依仗和支持。
“比如背靠江西,依仗江西全省的人口和兵粮,才能在安庆堵住江南的全力进攻,这事换成江南也一样,安庆只有在江南全力支持的情况下,才能阻挡江西兵东出,离开这两个大地区集团的支持,安庆屁都不是,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
“安庆厉害,安庆有用,前提是它得掌握在一个大势力的手里,脱离了背后的支援,就临江那一小块狭长的平地,它能干成什么”
听着鲁锦从战略层面的分析,同时从两个省级地域的视角看向安庆,冯国用顿时张大了嘴,这还是他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但又觉得鲁锦的确说的很有道理。
鲁锦这时又说道。
“因此,即便万一丢了安庆,只要能守住无为,庐江,舒城一线,而我们抽调精锐师团尽取江南,再以江南的东吴劲旅,以全盛之师的姿态进攻江西,那安庆也是挡不住的。
“到时大不了遣一部偏师看住安庆,让主力直接绕过安庆进攻江州,进而南下尽取江西之地,那安庆恐怕也没什么办法,到时候江南江西尽入我手,再从两面合击安庆,你觉得谁能挡得住恐怕不等两面夹击,安庆就要主动投降了。”
听到鲁锦这么说,冯国用顿时又想说什么,只是还不等他开口,鲁锦又伸手打断道。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是觉得我推演的太过理想,战事不一定有那么顺利,确实,但现在的情况也没我说的那么简单,现实更为复杂。
“现在的情况就是,我们在北而不是东,只占了淮南之地,徐宋占据湖北,也未入江西,现在的江西实际上是在元廷的手里,但元廷在江西势弱,他要同时面对东西两股义军,那就谁也奈何不了,因此江西被我们和徐宋瓜分只是早晚的事。
“我从来就没想过,我们和徐宋能在一方未进江西之前,就能尽取江西之地。
“我们经略江浙需要时间,统合江浙的粮食和人口兵卒这些资源也需要时间,徐宋也同样如此,他们也需要时间去攻占湖南湖北,荆襄之地。
“等我们和徐宋各自成了气候,再向江西进军的时候,必然会有一次激烈的争夺,谁能夺取江西,谁就能风卷残云的吞并对方,谁就能尽得三湖之地!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调集一切可以调集的精锐,努力攻略江浙,至于安庆,我们先占下,再做好积极防御的准备。
“能守住自然最好,可以为我们将来争夺江西掌握一点主动权和优势,丢了虽然可惜,但也不至于没了办法,大不了将来争江西的时候困难一些而已,但只要我们能拿下江浙,这点消耗我们也是出的起的,你明白了吧”
“明白了,那就按大帅所说,积极防御吧。”
冯国用听到鲁锦如此解释,终于是明白了鲁锦的战略意图,当下也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而是再次问道。
“可若是积极防御,只用三个团的兵力,那要如何建立安庆防线,又要修建几座这样的铳台墩堡”
“不是安庆防线,是皖水防线和枞阳江防要塞。”鲁锦纠正道,然后当即拿出廖永安的那份作战计划,指着里面附带的那张地图说道。
“安庆这片狭长的临江平原,几乎一马平川,根本没什么险地可守,唯一可以作为天然防线的,就是皖水和沙河这两条河流,正好廖永安的作战计划也是围绕这两条河展开的,那就干脆以皖水作为防线,围绕皖水构建防御工事。”
鲁锦又指了指皖水方向的地图,继续道。
“皖水由大别山东出,先向北流淌,再折道向南,然后又向北,最后在安庆以南的山口镇注入长江,整条流域只有两座城,一座山,一个潜山县,一个安庆城。
“本来就有城池的地方,只需加固即可,不用筑造棱堡,需要筑堡的地方有三处,一是这里,皖山,此处为皖水以南,安庆周边的唯一一处制高点,必须掌握在我们手里,若是此山被敌军占据,那潜山县就很难守了。
“第二,是东边的皖水南湾这里,这里向南突出,却无城池,又在潜山和安庆中间,是个防御漏洞,必须在此地筑堡一座,方能阻挡敌军渡河。
“第三就是皖水河口的山口镇,此处是个大城镇,还是安庆这个长江中段的重要港口,在这里筑堡不仅可以收取商税,还能作为安庆的前出屏障,不至于让安庆直接面临敌军的进攻,有了这座堡,安庆就可以当作大后方,源源不断的为前方堡垒提供支援。“以上三座堡垒,加上潜山和安庆城,一共五座城堡,就是皖水防线的重要支点。
“另外就是枞阳江防要塞,枞阳跟山口镇,还有我们手中的无为、乌江差不多,都是依托于港口形成的商贸重镇,船只云集,也是敌军水师登陆的最好地方,当然也要防守。
“因此枞阳这里也要筑堡一座,另外枞阳北边还有青山作为制高点,可俯瞰枞阳镇,当在这里修建一座炮台,与枞阳堡一高一低,互为犄角。
“而且枞阳此地与对岸的贵池隔江相望,江中还有三个江心岛遥相呼应,是个渡江的好地方,同时也是截断长江的好地方,最好在江边建造一座炮台,装备大口径远程火炮,用炮火封锁整个江面。
“若是有条件,最好还要在这三座江心岛上,挑选合适的位置,建立水寨,同时岛上高地也可以筑造炮台,这样拦截江上船只就方便一些。
“枞阳的这一座堡,两三座炮台,共同组成江防要塞。”
冯国用看的皱眉不已,当即询问道,“大帅说一座棱堡需要一个营驻守,这算下来最少也有六个墩堡了,一个团恐怕不够用啊。”
“够用了,我说一个营守一座都是多的,守棱堡有个四五百人就足够了,一个营驻守一个棱堡,内部还能让士卒轮换休息,这样皖水防线的三座棱堡就只需三个营。
“枞阳这边的棱堡也一样,至于那两座炮台,需要的兵力就更少了,主要是需要炮手,步兵反而不用那么多,一座炮台有个两三百人就足够用了。
“再说了,就算一个团的兵力不够用,大不了再在当地征召两个营的内卫民兵,帮忙辅助守卫,也不是什么麻烦事。”
冯国用听到这里,总算是放下心来,对啊,就算一个团兵力不够,大不了再招民兵嘛,鲁锦设立的内卫军制度,本来就是帮忙协防当地的,守城还是守炮台,其实都一样。
他当即又开始计算起来,皖水防线三个营,枞阳三个营,这算一个团的兵力,再加上潜山一个团,安庆一个团,整个南线一共三个团的兵力,如此就能抽调两个团的精锐用于渡江作战。
南线抽两个团,东线和北线再各抽两个团,再加上鲁锦的一个禁卫军合成旅,将近两个团的兵力,加起来就有近八个团了,要是能再从外线抽调一个团就好了,只是外线也要防守如此大的区域,兵力太少了也不行,冯国用还是觉得用于渡江的兵力不够。
鲁锦说当今天下的精华都在三湖之地,这里汇聚了全天下六成以上的粮食和人口,冯国用对这种说法也是认同的,可既然知道了这点,就应该清楚江浙会有多难打,就现在掌握的情报而言,仅他们对岸的当涂,一个民兵元帅陈野先,手下就有数万兵力,这对鲁锦、芝麻李等江北势力而言,简直如同怪物一般。
鲁锦他们累死累活,打下十好几个县才凑了六七万的主力军,而对面的陈野先只靠集庆路屁大点地方,就能拉出来近十万大军,这不多准备点兵力,将来渡江怎么打的过他们.
鲁锦见他还是蹙眉不说话的样子,便问道,“先生还有什么顾虑”
冯国用闻言犹豫了下,还是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按大帅如此布置,南线便能抽出两个团来,若北线东线也依此例,各抽两个团,再加上大帅的禁军,一共凑出七八个团,虽也不算少,但臣还是觉得没太大把握。
“大帅也说天下精华尽在三湖,臣深以为然,别的不说,就说对面与我们隔江对峙的陈野先吧,此人不过是个自募乡勇的都元帅,仅靠集庆路一地居然就能拉起近十万大军,江南兵力之盛可见一斑,若是我们渡江的兵力少了,又该怎么打下建康呢。”
鲁锦闻言一笑,“原来先生是在担心这个,可我却不这么看,古语有云,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可见兵马多少并不重要,关键还要看什么将领来带。
“就说那之前的浙东副元帅董抟霄吧,此人原先掌握江南如此充裕的钱粮兵源,却连个方国珍都打不过,屡战屡败,打了三年多次被方国珍打的全军覆没,虽说都是水战,但也可见一斑。
“江浙之地如此富庶,百姓受尽了元廷的欺压,如今天下义军蜂起,可江浙却无一人敢起兵举事,可见都是一群软蛋。
“这样的兵,即便那陈野先有七八万又如何,在我眼中不过土鸡瓦犬尔,而那陈野先本人,手握数万大军,却不敢渡江主动攻我,可见也是鼠目寸光,插标卖首之辈。
“而我手下,精兵数万,强将如云,又何惧他一个陈野先先生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即便先生真的担心兵少,我之前不是还说先生漏算了兵力吗,这漏算之处,一为南线可以扩军一个团,二来可以以关代兵,减少驻军,其实还有第三个漏算之处。”
“第三处是什么”冯国用当即问道。
“第三处就是北线的战事,今年元廷必然要派大军来扫荡运河沿线,芝麻李在劫难逃,到时只要运作得当,我们肯定能收获一批徐州残兵,最少也有一两个团的兵力,有了这些兵力,就足够用来渡江了吧”鲁锦提醒道。
其实还有一股兵力,他暂时没说出来,那就是盱眙地区邓愈的兵,但是邓愈会不会来还两说,来了能带多少兵也不知道,既然没把握,那干脆现在就别算进去。
冯国用一听鲁锦把主意打到这种没影的事情上,再说就算有徐州溃兵加入,那都什么时候的事了,能不能快速转化成战斗力还是两说,顶多也只能留在庐州这边辅助防御。
他当即就想提醒鲁锦,谁知鲁锦又再次抬手打断。
“我知先生要说什么,此事还不确定,渡江事关重大,不可将主意打到这些溃兵身上,所以我刚才提此事,也只是为了安先生的心罢了,即便没有这些兵,仅靠我们现在的力量,我也有把握拿下当涂,最少也能在当涂这个桥头堡站稳脚跟。
“至于拿下当涂之后,大不了再从当地招兵训练,向建康推进的慢一些,但成功渡江还是没问题的。”
冯国用闻言顿时一愣,有些惊疑道,“大帅有把握拿下当涂”
“嗯,最少也有八成的把握。”鲁锦当即非常肯定的点了点头。
好家伙,‘最少’也有‘八成’,你这跟有十成把握有什么区别
冯国用于是再次问道,“不知大帅有何计策”
鲁锦这次却是摇了摇头,“不可说不可说,此计是我之前在和阳眺望对岸时偶然所得,我发现当涂的城防有漏洞,可被攻城方轻易击破,然而对岸却没有察觉,所以此事还是不说的好,要是漏到对岸的耳中,将来渡江反而徒增麻烦。”
冯国用闻言也知道此事事关重大,能少一个人知道就少一个人知道,当下也不再多问,而是说道。
“既然大帅对渡江有如此把握,那臣也就没什么好顾虑的了,我同意立刻发起南线攻势,拿下安庆,一个月内拿下安庆,再布置皖水防线,正好还有半年时间,若是再晚些时日,恐怕就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