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嘉兴约降
第358章 嘉兴约降
这次崇明水战,方国珍大败而归,损失惨重,但其实圣武军水师一团这边伤亡也很大。免费看书就搜:丝路小说网
总计失踪、牺牲、重伤的人数将近一千六百人,还损失了八条大型三桅江船,其中两条炮舰自沉,连带着损失了六门榴弹炮,八门回旋炮,一下子少了14门火炮。
另外六艘是在近战围攻方国瑛船队的时候,被元军水师给点燃了,船员们不得不弃舰逃生,六条船全被焚毁,连带着被围的那几艘元军海船也被烧毁。
一次大规模水战的人员伤亡,居然比鲁锦打一场渡江战役牺牲的还多,不过也能理解,水战历来就比陆战要残酷的多。
陆战只要打赢了,敌军就会溃逃,你只管追击抓俘虏就行,而水战双方都在船上,就那屁大点地方,想跑都没地方跑,尤其是跳帮接舷,你不杀死敌人,敌人就要杀死你,全是困兽之斗,厮杀异常激烈和残酷。
还有那些伤员,陆战的伤员赢了好歹还能等着救治,水战中的士卒一旦受伤落水,要么被水冲走,上失踪名单,要么伤口被江水感染,救治的成功率也很低,再加上现在还是冬天,水温很低,落水后要是不赶紧捞起来,很快就会失温,这种死的更快。
综上所述,最终才造成了如此大的牺牲。
不过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缴获自然也十分喜人,此战之前,水师一团只有六艘排水量300吨左右的中型海船,是江北战役时在通州缴获的,但此战之后,光是缴获的海船船只就有168条。
长度在30米以上的四桅大船37艘,三桅大船42艘,总计79条,排水量都在五六百吨,最大的甚至能达到800吨,这样的大船最少也能安装10到12门大炮,不算小型回旋炮,左右各五门,船尾或许也能装两门后射炮。
只可惜这不是专门设计的军舰,不然这30多米长的船身,600吨排水量的载重,少说能装下20门炮了。
还有长度在七八丈,约20多米的三桅中型海船,排水量普遍在400吨以下的,总计82条,这种中型船只少说也能装八门火炮。
另外还有7艘双桅的小型联络船,排水量200多吨的小家伙,主要是跑的快,可以用来在大船之间运送人员、物资和消息,也能当哨船使用。
最后还有四条,和圣武军这边被烧的那几艘纠缠在一起,全被烧了,只能放弃。
只靠这次缴获的一百多条海船,就让水师一团瞬间拥有了驰骋大海的资格,缴获之大可见一斑。
除了物资缴获外,还俘获了两千多名元军水兵,暂时被安排到岸上挖坑掩埋尸体,打扫船只。
圣武军水师这边打的还算顺利,但陆军那边也同样关注着这边的战事。
正在上海城里休整的俞通海40军主力,也在下午收到了方国珍水师来犯的消息,他们闻讯也很紧张。
主要是为了节省兵力,40军负责攻打的常熟、昆山、嘉定、这三座城都各自只留了一个营900人驻守,就这么点兵力,镇压一下当地土豪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水战那边白广泰打输了,让方国珍在沿江登陆,那这几座城池根本就守不住。
一旦水师战败,那40军很可能就要调头回去打登陆的方国珍,如果方国珍直逼建康城,40军甚至很可能会被调回去支援建康,换言之,水师那边的胜败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下一步行动。
直到当天30日的傍晚,白广泰才派了一艘小船,从黄浦江入海口逆流而上,将方国珍被赶走的战报通知了上海的俞通海。
白广泰的战报里还说,此战能够确定的战果,最少击杀了方国珍的一个兄弟,歼灭了他所出动船队的将近一半,如果方国珍有脑子的话,短时间内应该是不会再来找麻烦了,让40军自行决定下一步行动,水师坚决守住长江口,不让敌人来犯。
收到这条捷报之后,俞通海和张德胜这才松了口气,这样他们就不用担心后方,可以大胆的节省兵力了,然后两人大胆的继续之前的操作,只在上海县留了一个营的兵力驻守,便带着主力继续向松江府城前进。
此时他们手里还有五个主力团,和两个沿途用俘虏整编的补充团,七个团的三万多兵力,继续去打方家奴带两万兵驻守的松江府,也是他们这次东征,作为北路偏师的最后一个目标。
等40军打完了松江府,就可以直接去杭州附近找杨璟会师了。
与此同时的同一天,杨璟也抵达了嘉兴城下,将嘉兴团团包围后,杨璟立刻让张龙的骑兵团四面出击,往崇德、海宁、海盐三城各派出一个骑兵营,试着劝降一下,看看能不能直接招降这几座小城,另外又派了一个骑兵营去杭州方向侦察,看看有没有元军过来支援。
杨璟自己亲领的主力这边,也在例行性的开始修筑炮台,往城里射书劝降,一封接一封的劝降信从四面射入城中,果然有元军将领忍不住拆开来看。
嘉兴南门城头上,守将孙朝宗打开一封手下递来的射书,翻来覆去的看着,却一句话不说,旁边的亲信百户王德小心问道,“孙大哥,贼军在上面说了什么?”
孙朝宗抖了抖那封射书,“能说什么,就说他们有多厉害,从十五开始东征,这才半个月,杭州城以北的整个太湖周边各路,基本全被他们拿下,所到之处从他们开始攻城,没有一座能坚持一天的,问咱们自己,觉得嘉兴比之前那些城池能强上多少,叫咱们主动开门献城。
“贼军明日上午巳时初开始攻城,若在此之前不献城投降,破城之后,普通士卒投降可活,你我这样的将官全都要砍了脑袋!”
“.”咕噜一声,王德咽了口唾沫,发愁道,“那怎么办,咱们能守得住吗,还是真要投降?”
孙朝宗忍不住骂道,“守得住个屁,别人不知道,你还不清楚吗,这城里的一万多兵全是新兵蛋子,连他娘左右都分不清楚,拿刀砍人都不利索。
“还有这嘉兴城墙,去年才筑的城,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两丈高,这怎么守?”
也不怪孙朝宗吐槽,嘉兴作为江南重镇,太湖周边的大城,有元一朝一直没有城墙.
元朝初年,嘉兴城墙就在忽必烈的隳城令下给拆了,一直到去年刘福通造反,元顺帝小铁锅才下旨让各地修筑城池,从去年修到现在,也只筑起五米多高,找个身手好的,两步就能窜上城头
“那,那怎么办?”王德有些慌张道。
孙朝宗看了看城外的圣武军,又瞅了瞅四周的元军,这才小声说道,“现在天太亮,等晚上天黑再说吧。”
另一边,刘基和答兰帖木儿也看到了射进来的劝降信,还从底下士卒手里收缴了不少,答兰帖木儿有些担忧道,“刘都事,你怎么看待此事?”
刘基当即道,“军中有人看了这信,肯定要在军中传开了,这个时候想拦是拦不住的,应该想办法安抚将士,赏赐财货。
“还有,贼军在信中说明日晌午巳时攻城,但不排除这是故意迷惑吾等,当谨防有诈,说不定贼军就是为了麻痹我们,然后趁着夜里天黑,偷袭城池,应该安排士卒夜晚换防,一来让士卒提高警惕,二来也防止城中有人跟贼军主动约降。”
“刘都事所言极是。”答兰帖木儿蹙眉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只是如今贼军兵临城下,平章大人和方国珍那边却杳无音讯,你觉得我们这里能守住多久?”
“这个,不好说。”刘基摇了摇头,指着城外的圣武军营寨说道,“若按常理来说,贼军想要攻城,至少要填平护城河,还要准备大型器械,冲车云梯之类,但这庐州贼军显然不尊常理。
“右丞且看他们队伍前面,只准备了些长梯,连云梯车都没有,也不见造什么大型器械,倒是在城外筑起了几座墩台,但又筑的这么远,都在里许之外,也不像是箭楼,在下实在是看不懂。”
答兰帖木儿却道,“许是贼军的那种大火铳,之前不是说贼军火铳能射数里之外吗?”
刘基闻言一愣,“若是真的,那这该怎么防,贼军从一里外施放火铳,我军就算用茴茴砲也难以还击啊,怪不得他们攻城速度那么快。”
答兰帖木儿也忧心忡忡道,“事到如今,多说无益,只能尽力守城,多坚持几日或许还能等到变数,不然你我就都等着城破身死吧。”
然而刘基却对这次守城并不看好,贼军武器犀利,他们暂时还没想到应对之策,嘉兴城又不算坚固,城里的守军也全是新兵,还有那些潜伏在城中的细作,也不知有没有揪出来,就这种局面,拿什么来守,无非听天由命而已。当日傍晚申时末,就在夕阳西斜之际,城外的圣武军又有了动静,城池西北,东北,东南四个角的12座炮台筑好,当即有士卒数十人一队,用长绳拖着火炮,前拉后推的将重榴弹炮推上炮台,各炮炮手调试了一会,立刻开始试射。
轰——
一声滚雷般的爆炸声在里许外响起,直径155毫米,装药好几斤的榴弹在空中划出一道抛物线,笔直的顺着城墙方向砸过来,在城头一口熬煮热油的大锅附近轰然炸响。
轰隆一声巨响,北城城头顿时被炸的人仰马翻,当场有三五人被炸的四分五裂,周围十几人也被弹片击中,或死或伤,瞬间躺了一地,那口熬煮热油的大锅也被炸翻,锅里的热油被炸飞十几米,烫的城头元军士卒疼的满地打滚,热油流到那些烧火的柴堆旁,又引燃了熊熊大火,浓烟和火光中,混乱的士卒又撞翻了熬煮的金汁。
霎时间,整个城头的伤员,大火,混乱的士卒,还有恶臭的金汁,只一发试射的榴弹,竟将嘉兴城头搞得鸡飞狗跳。
然而这还没完,其他的十一座炮台也接连开火,各自调整自己的弹道,打完一轮榴弹之后,又开始试射实心弹,这次造成的混乱更加严重。
一颗颗实心铁球顺着城墙墙顶弹跳着掠过,沿途的守军倒是没打死几个人,但那些架在城头的守城器械和熬煮金汁热油的大锅却全被打翻,让整个嘉兴城都被火光和恶臭所笼罩。
之后这12门重炮便停止了射击,好像在说他们刚才是在开玩笑一般.
守军被打的完全没有脾气,没过一会,刘基和答兰帖木儿也来到城墙附近,看着士卒从城头搬来的大铁球,刘基想用双手接过来看看,却差点被这铁球闪了腰。
“都事小心,这铁弹有二十多斤重呢。”
刘基皱眉道,“能将如此重的铁球打出二三里远,贼军的火铳果然非同一般。”
答兰帖木儿也问道,“听说还有一种内填火药,会开花的砲弹?”
“正是,贼军第一轮打的便是那种开花弹,之后才打的这铁球。”士卒连忙汇报道。
“我们伤亡了多少?”刘基也问道。
“死了百余人,但城头的大锅都被打坏了,明日守城还不知如何是好。”那来汇报的士卒也哀愁道。
“你先下去吧,让将士们先收拾一下城头,不然守城都没处落脚。”
“是。”
等士卒离开,答兰帖木儿才道,“12门火铳,只各自试射了两发砲弹便有如此威力,若明日贼军攻城,全力施放,城头还能站的住人?”
刘基只是摇了摇头,沉默着没有出声。
显然不止是他们在这么想,其他守将也不是傻子,刚才这次试射虽然人没打死几个,却给城内守军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再加上有混入城中的细作推波助澜,嘉兴根本没法守,几乎已经成了守军的共识,这他们就不得不为自己考虑了,毕竟劝降信里可是说了,不主动献城的守将,破城之后可是一律格杀的。
当晚戌时,天色彻底黑了之后,等刘基巡城离开,嘉兴南城的一处城墙,突然抛下一根绳子,有一个黑影顺着绳子溜了下去,几个闪转腾挪,就消失在黑夜之中。
没过多久,那人便被带到杨璟的大帐里说明来意,原来这人正是南门的百户王德,来替城里的守将约降的,守南城的孙朝宗说了,只要圣武军今晚发动攻城,他就可以打开南门接大军入城。
言罢便期待的等着杨璟回复,同时心中也十分惊讶,没想到这檄文中所写的,统兵三十万的征东大将军,居然如此年轻,那贼军大帅也是真敢用人啊。
其实圣武军军官整体都算是比较年轻的,就连徐达现在也不过刚刚20岁,只比杨璟大了一岁而已。
杨璟盯着王德看了一会,却是摇了摇头。
“这样我不放心,万一你们是诈降,在城里藏了伏兵,我的兵刚一进去,就被你们关上门围杀怎么办?
“反正我军有火铳之利,就算是蚁附攻城也费不了多大功夫,我何必信你家将军的,去城门冒险?”
这种事又不是没发生过,当然是在历史上。
原历史上冯胜去打江北哪座城的时候,元军守将挑拨离间,说我们愿意投降,还特意投给冯将军,那徐达算什么东西,我们绝不投他。
这话简直说到了冯胜心坎上,冯胜一直不服徐达,于是派了两千人进城接收城池,结果守军是诈降,冯胜的兵刚进去,就被人家关门打狗了,两千兵全部阵亡,相当于拿两千条人命给冯胜买了个教训。
老朱知道这个事之后,气的把冯胜叫回南京打了五十军棍,又让他回前线继续带兵去了
所以说,受降也不是个简单活,霍去病接受匈奴投降的时候也是打了一场才成功收降的。
然而来约降的那王德闻言却急了,“我家哥哥也知道将军火铳厉害,这才真心想要投降将军的,怎么可能是诈降?”
杨璟只是再次摇了摇头,反问道,“你觉得你这话有什么说服力?你自己信吗?”
“.”王德人都麻了,这才发现约降也不是那么好约的,双方都不太相信对方,他也知道自己的话没有说服力,一时间焦急不已。
杨璟晾了他一会才说道。
“要不这样,你不是说那个孙朝宗要守到明日天亮吗,他手下有多少兵,都听他的吗,能不能控制整个南门?”
王德连忙点了点头,“能控制南门,有三千兵,百户以上都是孙大哥的老部下。”
杨璟当即点头道,“那就好办了,这样,三更天,你让他直接打开南城门,把他的三千兵全都带到城外,我再派人去接手城门,剩下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事成之后,我让他做指挥使,能带四千多兵的那种。
“你回去之后就这么告诉他,也不用再出城向我回复了,我只等到三更天,若是你们敢骗我,到时没有开门出城,等我破城之后,你和那个孙朝宗,还有你们的家眷,一个也别想活。”
杨璟说的语气平静,没什么感情,但王德却听的额头冒汗,当即点头称是,又问道,“将军可否给小人写一封书信,我也好回去交差,不然孙大哥怕是不信啊。”
“这好办,我这就给你写。”
杨璟当即给他写了封信,还盖了自己的总督大印,这才让人送王德回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