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新年开拓计划
第380章 新年开拓计划
得知当面对峙的元军在炸营火并,朱亮祖当机立断决定出兵抢占要地,高耀对此也是支持的,他虽然不擅长军事,但也知道趁他病,要他命的道理。免费看书就搜:你阅读
而且对面这可是十几万元军,一旦让他们散落在淮北各地,要么成为山贼盗匪,要么攻占城池称王,祸害周围的百姓不说,将来剿灭起来也更麻烦,还不如趁着现在元军内乱,将他们或杀或俘,总比让他们跑了要好。
不过高耀还是有些担心,对面的元军这么多,虽然是在炸营,可是毕竟人数在那摆着,而他们淮安就这三四万兵力,能打的过吗?
朱亮祖则反过来安慰他。
“你就是多余担心,就现在元军这个火并的状态,那些被强行解散的士卒肯定是心怀怨愤,是不可能继续给元廷卖命的,咱们现在只要竖起圣武军的大旗,就能招降大半。
“最多还剩一些想要拥兵自重的野心之辈,不过也剩不了多少,那些人若是不服,直接强行杀了便是。
“而元军中战力最强的怯薛军,他们刚刚经历主帅遭诬被贬,之前在徐州仗又没打赢,现在大过年的没赏赐不说,军队还遭逢剧变,连番打击之下,究竟还有没有士气都很存疑,这种吓唬一下就能把他们吓唬走。
“总之,你就放心吧,你就安心坐镇淮安,给咱们提供粮草就行。”
高耀这才被他说服,然后坐镇淮安,给前面的三鹿大军调动粮草军需。
因为有水路相连,距离也不算远,腊月二十九当天,清河的廖永忠和安东的赵仲中就分别收到了出兵的命令,还是朱亮祖和高耀共同署名的,得知了对面元军的骚操作,丞相脱脱被贬,元廷还让元军就地解散,两人顿时被惊得瞠目结舌。
不过他们很快就想起了当初一起围攻降伏朱亮祖时,鲁锦当时说的那个预言,说鞑子皇帝和丞相之间互不信任,脱脱敢亲自领兵,鞑子皇帝说不定就要发来十二道金牌
当初他们还以为那是鲁锦忽悠朱亮祖的,可是现在莫非鲁锦真是天命加身,能未卜先知?
两人不敢怠慢,也知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战机,于是当天就开始准备出征,先派出少量前锋去前面探路,主力最晚第二天就能出发。
而在淮安这边,元军就在对面,朱亮祖并不需要跑出多远,当天便点齐了主力向着对面炸营的元军大营压过去。
步兵结阵前压,又派出郑用的骑兵团,让他四处游弋,接引那些被强制解散,走投无路的元军士卒,一边往前走,一边收拢元军的溃兵,等朱亮祖率主力来到元军大营前面的时候,他都已经收拢四万多元军了。
雪雪带领的怯薛军一看朱亮祖来趁火打劫,而且军阵严整,毫无破绽,大都那边又正处在元廷中枢权力交接的混乱档口,他们也没心思想挣什么战功了,直接带着一万多骑兵和数千精锐步卒向北撤退而去,把那几万民夫和十万乱军都留给了朱亮祖.
元军这一仗简直就败得离谱,真·千里送人头,从大都跑那么远来淮安,就是来给鲁锦送兵源的
其实原历史上也差不多,1354年,脱脱围攻高邮的‘百万联军’,被就地解散后,基本全加入了刘福通和张士诚麾下,要是没有元军给红巾军送的这一波兵力,刘福通想要发动龙凤北伐,恐怕还要积攒几年的实力,正是元廷的骚操作,才加速了他们自己的灭亡。
淮安一线,坐镇后方的高耀,也派出江北战役时新编的几支部队,分别去接管廖永忠和赵仲中原本所在的防区,在兴化县主动投军的杜黑儿去守清河,盐城的元廷降将龚向荣,带兵去接管安东,高耀本人带着顾时的补充第八团坐镇淮安城。
张士诚麾下那三个团一万多人,则是被朱亮祖带走。
张士诚这帮人暂时还没整编拆散,这么大一股家族抱团势力留在后方,高耀和朱亮祖都不太放心,还不如直接将他带去前线,在前线有朱亮祖看着,后面还有高耀管着他们的粮草,量张士诚也搞不出什么幺蛾子来。
与此同时,高耀和朱亮祖联名的一封紧急军情,也昼夜不停的送往建康,腊月二十九半夜,鲁锦正在家里睡觉呢,送信的斥候就被竹筐吊入城中,又紧急送到帅府,今日正赶上包毓在帅府值班,拿到报告后又连忙派人去喊鲁锦、冯国用、李善长、夏煜几人。
大半夜的,街上黑漆漆一片,地上铺着一层薄雪,有两个帅府的小吏提着灯笼一溜烟的跑到王府,才刚到路口,就被站岗的警卫亲兵拦住。
“谁?止步,不然开枪了!”
“我是帅府武院的吏员,快去将大帅唤醒,淮安有紧急军情,包掌司已经叫几位先生去帅府了,请大帅快些。”小吏连忙开口,一边介绍情况一边掏出腰牌。
值班的连长看了一眼,这才让人去召集警卫连集合,又让那小吏等着,自己回王府通传。
没一会鲁锦就被李定邦叫醒,穿着棉袄从府里出来,边走边对那前来报信的小吏问道,“什么紧急军情,淮安的,好事还是坏事?”
小吏连忙道,“回大帅,小人不清楚,包掌司拆的塘报,似乎不是坏事,但好像很紧急。”
鲁锦顿时好奇起来,这大过年的,能出什么事?难不成脱脱趁着过节进攻淮安了?
等他来到帅府时,发现李善长、冯国用、夏煜三人也衣衫不整,睡眼惺忪的被叫了起来,正和包毓一起,四个人围着火盆长吁短叹,好像又不像是什么大事的样子。
“大帅来了。”
“大帅!”
“嗯。”鲁锦点点头,“什么情况,大半夜把咱们几个都叫起来,然后你们坐这聊天?看样子不是什么急事啊。”
冯国用也不卖关子,当即直言道,“腊月二十八日,元廷发来圣旨,脱脱罢相被贬,二十九日元廷又发诏令,让淮北的元军立即就地解散部队,哪个将领不解散麾下部伍的就要族诛!
“于是二十九日晌午,元军大营发生了炸营火并,被解散的士卒和怯薛军打了起来,朱亮祖发觉情况后,和高耀两人商议,决定立即出兵,收拢元军溃兵,分三路北上,抢占淮北要地。
“他们发出这封塘报后就出兵了,现在应该已经进兵淮北了。”
鲁锦闻言愣了下,等消化了这段话的内容,当即问道,“朱亮祖要抢占淮北的要地,都抢占哪里?他们的兵力够用吗?
“脱脱留下的兵力至少有十几万吧?他收拢了之后怎么安置,他有那么多军粮能养这十几万人吗?”
包毓当即递来那封军报说道,“这是朱亮祖的军报,里面有个粗略的作战计划,要抢占的城池和兵力分配,至于军粮,那肯定是不够的,所以他还在里面请求大帅拨给更多的军粮。”
鲁锦立刻接过来仔细阅读,又来到地图前,对照地图来看。
冯国用当即举着灯笼凑过来,一边给鲁锦照明,一边好奇问道,“大帅好像对此事毫不震惊,莫非大帅早就知道此事?”
鲁锦当即解释道,“就脱欢帖木儿的经历而言,他赶走了伯颜才终于亲政,会容忍身边出现第二个权臣威胁他的权柄吗?
“脱脱两次拜相,越来越跋扈,身边还围拢了一群文武心腹,权威日隆,然而国家却被他越搞越糟,开河变钞惹出万千红巾,之前打刘福通,他兄弟败军而不治罪,现在自己亲自领军,徐州又没打下来,反而被我们夺了江北的淮扬盐场和江浙的漕粮,元廷的钱粮赋税几乎被我们断绝,国家几乎无法继续存续。
“这种情况下,该让谁来负责?脱脱不罢相才是怪事。
“更不要说,元廷中枢还有奸佞跟他夺权,再加上咱们之前那封檄文里的离间诛心之语,出现这种情况再正常不过。”
几人闻言都点了点头,认为鲁锦分析的有道理,但还是觉得这事离谱的很。
“而且脱脱会出现这种下场,其实我早在一年多前就预料到了。”鲁锦故作高深的说道。
果然,此言一出,几人顿时用惊奇的目光看向鲁锦。鲁锦则故意装逼道,“你们都是后来投军的,有所不知,其实去年九月,我刚灭了左君弼,连庐州都没打下来,就围点打援,去六安打朱亮祖,我那日将他生俘后,本想招降他,可这厮心中还不服气,说义军才几个人,打赢他这样的义兵元帅不算什么,只要元廷发大兵来剿,义军早晚都要死,劝我早点熄了招降他的打算。
“我那时就跟他说,自从出了个燕帖木儿,后世元主都怕再出个权臣,更遑论当今这位元主,从小就生活在伯颜的股掌之中,他好不容易赶走了伯颜,会允许再出个权臣跟他夺权吗?
“如果元帝要发大兵征讨义军,该派谁为将?几十万大军,分量轻了压不住诸将,分量重了,让丞相亲自领兵,脱欢帖木儿能放心吗?到时恐怕岳武穆十二道金牌的事情就会再现,当时在场的诸将全都知道此事,你们看,应验了吧。”
几人闻言顿时更加唏嘘,好家伙,自家主公这眼光,真是没谁了。
夏煜又好奇道,“那主公又是怎么将朱将军收服的?”
鲁锦当即道,“他是被我逼来的,我绑了他家眷,让38军的俞总管带着他去诈六安城,拿下城池后又放了他,四处张榜宣扬是他帮我夺了六安,这样一来,元廷怎么可能还会用他,只会将他视为我的同党,他要么老实待在家里什么都不做,要么也只能投我了。”
夏煜顿时愕然了一下,没想到鲁锦也有做事这么缺德的时候,不过嘴上还是赞道,“主公真是好计谋啊!”
鲁锦则是摆了摆手,“不说这些,还是谈谈淮北吧,朱亮祖的计划还行,西线只取丰县、沛县、砀山县三座城,又处在运河沿线,方便供给粮草,只需三个团就能拿下。
“中线取桃园(泗阳),宿迁,沭阳,下邳,峄州,一共五座城,他的主力再加上新收的张士诚那三个团,拿下这些地方也不是难事。
“东线的偏师只取海宁和赣榆两座城,兵力上都是够的,就是这三块地方之间的距离有点远,难以互相驰援,要是骑兵再多一点就好了。”
鲁锦顿时感慨道,“北方人口不兴,城池稀少,地广人稀,这种地方最适合骑兵驰骋,看来今后越往北打,越需要更多骑兵了。”
几人都点了点头,冯国用也说道,“北方地广人稀,也适合养马,今后应该在淮北再择一地开设马场。”
鲁锦点点头,“开设马场以后再说,我们暂时以买马为主,养马太需要时间了,说回淮北的战事,朱亮祖要收降这批元军,预计能有十几万人,必须好好处理一下,这十几万人不能全给他们,越往北,粮草就越难运输,而且他们也用不到那么多兵,必须分到其他方向去。”
夏煜闻言当即说道,“一个师13500人,如果有十三四万的话,那就是十个师的兵力,南线的宁国路因为缺少兵力,现在进攻乏力,必须加强兵力。
“庐州和安庆也太过空虚,需要加强,但是具体加强在哪个方面,还要看大帅明年想要打下哪些地方,这样才可以针对性的加强兵力。”
鲁锦看着地图思考片刻,当即吐槽道。
“元廷的行省划的实在太大了,下面的路州县又划的稀碎,看着就眼晕。
“比如这个中书省,明明自己管不过来,下面又设了两个宣慰司,一个‘河东山西道宣慰司’,一个‘山东东西道宣慰司’,那还不如干脆分开,将中书省一分为三,太行山以西叫山西省,这个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直接改叫山东省,中书省剩下的地盘叫河北省。
“明年向北至少要打下整个山东半岛,将战线推进到大名路、东昌路、济南路、淄莱、益都路一线,也即旧黄河的南岸,以旧黄河为防线,暂时与大都对峙。
“向南至少要占据江州(九江),鄱阳湖平原,以及赣江以东地区,如果能打到赣州和南雄就更好了,到时候就可以沿着浈水南下,沿着韶关、英德、直插广州!
“向西,大别山以北至少要打下南阳、襄阳、如果能攻占江汉平原,占据荆州就更好了,不过荆州现在在徐宋手里,这个到时候再看要不要打,反正最少也要封死荆襄这条通道,把徐宋堵死在湖广。
“大别山以南,向西最好打下武昌和兴国路,鄂州路。”
冯国用看着地图鲁锦指的那些地方,皱了皱眉道,“可是这样就不免要跟徐宋起冲突了,那可是徐宋起家的地方,徐寿辉僭越称帝,武昌还是他的都城,但国都却被大帅给拿走了,这他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鲁锦当即冷笑道,“我一直避免主动打他,是因为徐宋跟我同为义军,我不能背上主动攻击义军的骂名。
“但是,武昌和兴国路是徐宋自己弄丢的,而我是从元廷手中抢过来的,你不能说是我抢了徐宋的地盘,他们的都城在我手里没错,但那也是他们先丢给元廷的。
“反正我们绝不先射第一箭,当然,他要是敢来打咱们,那咱们也没什么好说的,我正愁没理由对付他们呢,他们要是敢先打我,我就把顺手把湖广也抢过来。
“我曾经说过,得三湖而取天下,如今太湖已入我手,如果明年能顺利打下鄱阳湖,三湖已入手两湖,那我还怕徐宋吗?他敢跟我动手,我就敢灭了他!”
众人当即点了点头,如今圣武军有钱有粮有兵,至少几十万大军,淮北那边元廷还又送了十几万,鲁锦确实有底气说这话,等拿下鄱阳湖平原,直接跟徐寿辉决战也不怕他。
鲁锦又说道,“明年的战事分三个方向,先南,后北,再往西。”
夏煜当即又说道,“那这十个师的新兵,至少要有四个分到南面,三个分到西面,北面只留三个。”
鲁锦也点了点头,“那暂时就先这样安排,冯先生走一趟吧,看一下俘虏了多少人,然后进行初步整编,然后分成三个方向安置,西面这边,可以在滁州放一个师,濠州一个师,庐州一个师,填补空虚,剩下四个师放到建康来练兵。
“还有三个师留给他们,淮安放一个,高邮放一个,扬州放一个,沿着运河分开布置,防止他们互相串联,也能方便后勤供给。”
冯国用当即点头道,“这法子好,就这么办吧。”
鲁锦顿时握住他的手说道,“这眼看明日就是正旦了,还要先生走一趟,实在是辛苦先生了。”
冯国用当即道,“臣其实并不觉得辛苦,实在是今年随主公渡江后,战果喜人,按照我军如今这个发展势头,恐怕最多五年,主公就能赶走鞑子,扫平天下了,臣一想到这个就兴奋的很。
“而且臣的兄弟也在淮北,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臣去淮安虽然见不到他,但也能离他近一些。”
“五年吗,希望如此。”鲁锦点点头又道,“那就劳烦先生了,去了之后除了收编这些元军,顺便也摸清朱亮祖现在究竟扩编了多少兵力,你写个整编章程交给我,帅府审批后,先生在淮北主持整编,整编完再回来。
“我再调一个营的禁军,给先生做护卫。”
冯国用当即郑重道,“好,臣一定竭力而为。”
安排完了冯国用,鲁锦又看向李善长,“这一下子又多了十几万大军,百室先生可还能供应的了粮草吗?”
李善长当即道,“以前臣不敢说,但如今我们拿下了江浙这个大粮仓,如果只供应大军粮食的话,那还是没问题的。”
鲁锦点点头,“那好,那就请先生尽快筹备粮食,新收编的这批军队能不能稳住,能不能为我们所用,就看先生能不能供上粮食了。”
李善长闻言也答应道,“臣一定竭力而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