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水寨密约

第364章 水寨密约

方国珍思来想去,发现他其实并没有选择的机会,杨璟的十几万大军就在眼前,他但凡敢说一个不字,就什么都没了,现在除了投降就只剩死路一条了。免费看书就搜:我的书城网

可他又不甘心,方国珍这个人,他但凡有一点机会也不可能真正投降,除非你允许他保持割据,就像历史上他主动找元廷招安,或者主动投降老朱,却坚决不交水师船队和地盘一样,那他倒是能同意,但鲁锦是肯定不会答应的。

所以这事就没得商量了.

正在他思绪纷飞的时候,突然有属下来报,“将军,定定平章和肃政廉访司的董使君来了。”

方国珍正发愁呢,一听是这俩货,顿时冷笑嘀咕道,“之前使唤老子跟使唤孙子一样,现在打不过庐州兵倒是想起上老子这里避难来了。

“请他们进来,先送到府里看起来,别让他们跑了。”

“是!”

詹鼎一看方国珍这个态度,连忙问道,“大人想明白了?”

方国珍叹了口气,皱眉道,“先别催我,让我再想想,再想想。”

“.”詹鼎一阵无语,方国珍这人哪都好,一旦做出决定,他比谁都积极,但想让他做决定就太费劲了,这样犹豫的性子,能做成什么大事呢,唉。

其实就方国珍这种人,他就适合做执行人,你让他办事那绝对没问题,但是让他做决策那可太费劲了,天生不适合当大领导,不过也能理解,毕竟干系到身家性命和家族前途。

可是方国珍这边犹豫不定,圣武军那边却不给他继续骑墙的机会,腊月十五,随着俞通海打下绍兴,从上虞到定海全部望风而降,方国珍再也坐不住了,但他还是踌躇不定,主要是杨璟那边只说要什么,却没说他投降之后怎么安排,也就是投降后的待遇问题,所以他最终还是决定先按照詹鼎的建议,最好能跟圣武军那边面谈一次,把这个事说清楚。

于是腊月十七,丘楠再次作为使者来到杭州,就在杭州的钱江码头上了岸,方国珍和詹鼎也藏在船舱里,还把定定和董守悫绑了带过来,准备把这俩俘虏交给杨璟。

再次来到杭州的圣武军大营后,丘楠见到杨璟当即说道,“总督大人,方国珍此时还踌躇不定,但他倒是愿意归附,只是想知道公输大帅对他的具体安排,不然直接让他交出台温两路,尤其是水师船只,他有点不放心。

“他还说,如果总督担心走漏消息,他愿意来听总督面授机宜。”

“哦?面授机宜?他想见我?”杨璟有些诧异,“这倒是有趣,那是让我去舟山见他,还是他来杭州见我?”

丘楠连忙道,“总督军务繁忙,自然不敢劳总督大驾,他愿来杭州拜见总督。”

杨璟闻言也挺意外的,就方国珍这犹豫不决的做派,你说他是胆子大的痛快人吧?那绝对不是。可你说他胆子小吧,这人还有胆量来杭州。

“他胆子倒是不小,也不怕我趁机把他抓起来。”

丘楠连忙低下头装作没听见,这话他可不敢接。

杨璟想了一下才说道,“行啊,那你让他过来说吧。”

丘楠闻言左右瞅瞅,见没外人,这才当即上前两步压低声音道,“不瞒总督,其实方国珍此时就在船上,就在杭州的钱江码头,他不愿上岸太远,希望总督可以到码头去见他。”

杨璟闻言一愣,看了他一眼,才说道,“行啊,他都敢来杭州,我还没胆量去码头吗?

“这样,钱江码头人多眼杂,不是说话的地方,你去给他传信,让他去凤凰山的水军寨码头,我去那里等他,现在就去吧,我往水军寨,你乘船跟他一起过去。”

“是。”丘楠连忙拱手应下,这才被卫兵带了出去。

于是半个时辰后,方国珍的座舰就去了杭州东南的水军寨,这里以前是南宋皇城的码头,是赵构专门修好了留着金兵南下的时候跑路用的,是军事禁区,虽然早已荒废,但这里确实没什么人。

等方国珍和丘楠过来的时候,杨璟也带着卫兵到了这里,还在码头岸上搭了个帐篷,方国珍靠岸后,立刻有身披红色布面甲的圣武军士卒迎过来,“总督就在帐中,请方将军一人进去。”

方国珍见这场面,倒也不虚,梗着脖子就上了岸,来都来了,不敢去见人岂不让人笑话?

“有劳带路。”

那士卒也不说话,带着方国珍来到帐门前,两名守门的士卒顿时将手中上了刺刀的火枪往中间一斜,拦住方国珍去路。

“请交出佩刀。”

方国珍顿时皱了皱眉,手按刀柄,“杨总督竟如此小气,我老方都敢只身前来了,你们那么多人,还怕我一把刀?我带把刀防身还不行?”

这时军帐里才传来杨璟的声音,“让他进来吧。”

方国珍闻言这才冲那俩小兵哼了一声,用力拨开两人的火枪,掀开门帘走了进去。

只见帐中只有两个年轻将领,杨璟一身铁甲坐在中间,朱寿则手按短铳立在一旁,扳机都已经打开了,拔出来就能发射.

听说方国珍个人武力值不低,能徒手勒住奔驰的骏马,应该是历史上元末群雄里个人武力值最高的一个,当然不包含那些将领,只算各派系领袖,所以杨璟和朱寿也不敢不防,鬼知道这货突然见面要做什么。

方国珍见到杨璟坐着,朱寿站着,顿时向坐着的杨璟作揖道,“拜见杨总督。”

杨璟也不起身,只是点了点头,“方将军不必多礼,更何况你我今后说不定还是同僚,只是将军今日来的仓促,我这里没有准备酒宴,倒是显得我招待不周了。”

方国珍听到同僚二字,当即就说道,“总督和大帅对在下步步紧逼,又让在下交出全部海船,这可不像是让我跟总督当同僚的做派。”

杨璟当即笑道,“让阁下交出船队,只是找阁下要个态度,阁下若不肯真心归附,又怎么跟杨某做同僚呢。”

方国珍闻言这才语气稍缓,主动放低姿态,装可怜道,“我方国珍不过是个小人物,公输大帅上承天命,下安黎民,有匡扶天下之志,在大帅眼中,我那点家当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可放在我这里却是在下的全副身家,总督和大帅若是不交代清楚,在下也是担忧今后啊。

“如今我斗胆只身前来,不曾告知外人,也没对外声张,我派使者来降之事,连我水师部将都不清楚,还请总督明示,也好让在下安心。”

杨璟见他态度诚恳,这才正色说道,“既然方将军这么说了,我也可以实言相告,但你不能往外说,不然这事也就做不成了。”

方国珍当即指天发誓,“我老方若是说出去半个字,就让我死在海里喂鱼,死无葬身之地,这样可否?”

言罢他又看了看旁边的朱寿,意思我都一个人来的,我保证不说,但你这边怎么回事?

杨璟当即介绍道,“这是第二集团军的朱寿朱总兵,随大帅在巢湖起兵,还是大帅的禁军统领,他也知道此事。”

方国珍闻言连忙拱手道,“愿来是朱总兵当面,失敬。”

朱寿只是点点头,手却按在火铳的枪柄上没动。

杨璟这才说道,“不知道方将军可曾听闻,因为徐州李二阻断漕运,阁下又阻断海运,大都上半年已经缺粮缺到人相食了。”

方国珍点了点头,却不明所以道,“这对大帅来说,岂不是好事,若能饿死他们不是更好?”

杨璟闻言却说,“若只靠断粮能饿死他们就好了,问题是饿不死啊,阁下别忘了蒙元皇帝都是草原来的鞑子,他们若实在没粮吃,大不了去草原的上都就食,饿死的只会是北方的百姓而已。”

“所以呢,这事与我归降有何干系?”方国珍有点没听懂。

杨璟当即道,“大帅在正式北伐之前,不希望元帝跑去上都,不然以后元帝退守塞外,建制仍在,对我中原汉人来说,绝非一件好事。”方国珍认真听着,点了点头。

“所以大帅想给元廷做个交易,每年给大都提供二三十万石粮食,只望能稳住元廷中枢,不让他们逃往上都草原。”

方国珍听完顿时目瞪口呆,“公输大帅?给元廷供应粮食?这,这也太.”

方国珍很想吐槽,你们可是反贼,还能做这种事???

杨璟却点头道,“的确如此,就跟阁下想的一样,所以这事不能让我们来干,得由阁下你来做。”

方国珍有点被弄糊涂了,顿时疑惑道,“我,可我这不是归附大帅了吗?”

“所以大帅的意思是,你可以私下里归附我军,但明面上仍做元臣。”

“啊?!”方国珍顿时整个都是懵的。

杨璟这才解释道,“若是阁下肯真心归附,舟山,台州路,温州路,我们暂时可以不去攻打,明面上仍留给你,你还是元臣,水师也可以继续交给你带,对外,你我两军也仍是敌人。

“但今后你须听从大帅的秘密指令行事,仍给大都运粮,粮食由我们提供,就说这是你从浙北的粮商那里买的,卖去大都,让他们用马匹来换,给大帅采购战马。”

方国珍心道,这跟没投降有啥区别,无非是要帮鲁锦卖粮买马,多了个差事而已,鲁锦能有那么好心,让他继续割据?于是就再次问道,“那大帅还需要我做什么?”

杨璟点点头,暗道聪明,这才继续道,“阁下那三位公子”

方国珍顿时露出为难之色。

杨璟则继续劝道,“大帅学贯中西,又是公输氏嫡传,公输家传集百家之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别人想做大帅的亲传弟子还没门路呢,你那几个公子也到了读书开蒙的年纪,放着那么好的师傅不去拜,你想让他们继续跟你做那浮海贩盐,杀头的买卖?还是想让他们将来有个天子门生的出身。

“你若真心归附,大帅难不成还会害你不成?除非阁下是在跟主公虚与委蛇,我说的对吗?”

方国珍听到杨璟这么说,哪还敢继续讨价还价,不答应就成有反叛之心了,那还怎么谈,于是当即道,“我愿送三子去建康,只是,能不能晚些日子,孩子现在也不在舟山啊。”

杨璟当即点了点头,“大帅也非不近人情的人,可以让三位公子在家中过完元旦,再送去建康。”

方国珍连忙拱手道,“多谢大帅开恩,不知可还有别的要求?”

杨璟顿时又问道,“你现在还有多少海船?”

“大小船只还有千条,但能做战舰用的,约莫还有六百条上下吧。”

杨璟当即又道,“这些海船,你得交出一半,对外就说水战战败,被我军俘获的。”

方国珍点点头,“交出一半船只可以,但我水师那些将领该怎么安排?”

杨璟当即道,“你可以回去私下里问问,你那些将领有多少愿意过来的,可以让他们跟着那五百条船一起过来,由我军统一整编,日后在我圣武军做军官,你剩下那一半水师,我们也会派圣武军的水师官兵过去,以后你每次往大都运粮买马,也要有我们的人看着。

“包括你的万户府,还有台温两路的各州县,大帅都要派人过去,你万户府那些文官,若现在过来的,不必参加科举,大帅皆有官位安置,如何?”

方国珍心道,果然就知道鲁锦不会容许他继续割据,这样一来,虽然明面上他还是独立的,但水师,万户府,还有台温两路的官吏就都是鲁锦的人了,然后再让他把三个儿子送去建康,他除了明面上没有归附圣武军以外,今后做什么都只能听命行事而已。

甚至等鲁锦的人安插到位之后,完全可以把他架空,只让他在元廷那边挂个号,充作鲁锦暗中交易元廷的幌子而已。

可是事到如今,他又无力反抗,又有什么办法呢?

方国珍叹了口气,这才道,“这些我都听大帅安排,只是不知道,我要这样做到什么时候?”

杨璟当即道,“做到我军北伐,攻克大都为止。”

方国珍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若一辈子没办法北伐,我就得一直当这个吉祥物呗?

“怎么?方将军不信?不是杨某自夸,我圣武军去岁九月在庐州成军,至今不过一年半载而已,就已打下如此局面,就以我军的兵锋,谦虚点说,最多十年,就能北伐收复燕云,方将军信吗?”

方国珍哪敢不信,连忙点头,“在下自然相信大帅实力,只是,那我将来.”

方国珍虽然话没说完,但意思还是很明显,无非还是想问他自己的待遇而已。

杨璟当即道,“你献上台温两路,再加上舟山和水师全部船只,全都交上来也算有功,将来若继续从军,大帅说可以让你从中将军总管做起,中将往上还有上将和大将,我现在也才是大将军衔,旁边这位朱总兵是上将,我二人暂时都没封爵,朱总兵还是跟着大帅一同起事的元从,我们都不急,你急什么?

“不过主公也说了,你若配合把这事做成了,将来至少给你一个侯爵爵位,将来若不愿从军领兵,主公也能给你安排个其他职位。

“在这期间,你若出了什么意外,大帅也许诺可以让你的长子继承爵位,如此封赏,方将军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方国珍心中无奈,虽然没有国公或者王爵,但毕竟他也没那么大的功劳不是,给一个侯爵,也算是公平买卖了,不高不低,方国珍咬了咬牙,这才抱拳道,“在下全凭大帅安排!”

杨璟点了点头,这才又问道,“定定是不是还让你往海宁州,给脱脱运粮了?”

“嗯。”方国珍点点头。

“运了多少过去?”

方国珍连忙道,“总共运了五万石过去,定定后来还让我运了几批,但是那日水战之后,我已经让人把粮食追回来了,现在都在舟山,有十八万石。”

杨璟当即安排道,“这批粮食你先留着,暂时不要再给脱脱和大都运了,你此次回去之后,先私下里询问一下哪些将领愿意过来,然后让他们和你交出的一半船只,一起送去刘家港,交给水师的白广泰指挥使,然后你就先留在舟山,等候大帅的消息。

“元廷若是对你有什么指示,你也要第一时间派人到杭州告诉我,我若调离杭州,临走之前也会派人告诉你今后如何联系。

“暂时就这样处置,等元旦之后,你把三位公子送去建康,到时大帅也会派人去你府上,今后的联络我就不管了。”

方国珍连忙拱手答应下来,“多谢杨总督告知,哦对了,定定和那什么董守悫,我也将他们带来了,现在正绑在船舱里,愿交给总督处置。”

杨璟点了点头,让朱寿去叫人去带那俩俘虏,然后自己才上前握住方国珍的手,“如此,方将军今后就是自己人了,你放心,等你亲自见到主公的时候,就知道今日决定绝不会后悔。”

方国珍顿时苦笑,他是被逼投降的,就算想反悔又能怎么样呢,等三个儿子送去建康,水师也全交出去,到时候还不是任人拿捏?

不过反过来一想,他现在也是侯爵,也是圣武军的一员了,只盼望鲁锦能早日平定天下,到时兑现他的承诺!

与此同时,就在浙东战局步入尾声,方国珍秘密归附的时候,徐州那边的战局也迎来了反转,芝麻李战死了,但徐州目前还不算彻底崩溃,居然稳住了局面。

不过脱脱也没赢得太顺利,同样损失惨重,双方算是打了个两败俱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