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祥祥篇——送画1

再说祥祥,送了一圈药后回到奶奶身边。“祥祥,快过来,奶抱着你。天冷了,盖上被子。”祥祥偎依在奶奶怀里,让奶奶用自己的小被将两个人围好。祥祥在奶奶怀里刚小憩一会,就听见不远处小女孩哭得伤心,他抬脸看向小女孩。 小女孩穿着单衣,孩子妈妈也只穿着轻薄的睡衣。女孩妈妈抱着她哄着,可是因为太冷,小女孩根本睡不着,磨人得很。女孩妈妈只能将孩子放在腿上颠着,用手轻拍着孩子的后背,然后又将孩子抱在怀里晃着悠起来。祥祥抬脸对奶奶说,“奶奶,我们把背包里的毯子借给那个妹妹和阿姨吧!她们穿得太少了,小妹妹可能太冷,睡不着觉。”

奶奶啥也没说,翻出背包里的毯子,“祥祥,你坐在这里等奶奶。奶奶送毯子就回来。”祥祥乖乖点头,奶奶拿着毯子走到母女面前,将毯子递过去说,“孩子,毯子借给你们,你把孩子裹上,暖和了就不会闹腾。“年轻妇人感激地接过毯子裹住孩子,“谢谢您,大姨!”祥祥奶奶摇头道,“不用谢,我孙子看见你们很难,就要帮你们。我得回到他身边了。“说完就朝祥祥走去。年轻妇女望着老人离去的方向,看到花坛处有个小身影,比自己的闺女大不了多少,她心里感慨小孩子区别竟然也这么大,人家的都知道助人为乐了,自己的闺女还磨人呢!

夜深人静,广场上人们报团取暖,祥祥和奶奶也和旁边的人挤在一起。挨着他们的一个小孩,时不时就闹腾一下,惹得孩子妈妈心情烦躁,在他的屁股上打了一下,结果这个孩子就哭上了。孩子妈妈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连忙哄,可是孩子跟本不想原谅妈妈,还是一个劲嚎。祥祥看到,过去拍了一下小孩说,“给你糖吃,别哭!你不哭,我给你讲故事。”小孩见祥祥递过来一块糖,就伸手接过放进嘴里,抽泣两下后不再哭,等着祥祥讲故事。祥祥清柔悦耳的声音带着魔力,让广场上的小孩子安静下来,慢慢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救援物资到了。广场上的人们都行动起来,搭棚子,去救医的,整理场地的,领救援物资的。祥祥和奶奶领了救援物资,跟几个带孩子的人聚在一起。大家因祥祥是小画家,又在昨天帮助过很多人,所以都对祥祥报以善意的微笑。几个小孩也都围着祥祥,有的主动找祥祥说话,有的紧紧挨着祥祥,有的还去拉祥祥的手说,“祥祥,咱们一起玩吧,我这个小恐龙借你玩。”祥祥也将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分给三个手里没玩具的,然后带着他们在花坛边上玩起玩具大战。几个小孩在游戏中,忘却了昨日的烦恼。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在祥祥的带领下像往常一样玩得开心,也都欣慰不已。两个孩子妈妈向祥祥奶奶表达着感谢。“大姨,昨天谢谢你家祥祥了,给我送药,这孩子真是个小暖男,太善良了!”“是啊,昨天你们的毯子起大作用了,真的太谢谢您和祥祥了!”

灾难过去,人们开始新建家园。祥祥和孩子们在临时的幼儿园里上学。为了鼓励灾区的孩子们,祥祥当选了小宣传员。当他知道重灾区,很多孩子失去亲人,有的身负重伤,他就更着急帮助他们。每天祥祥除了在班级里鼓励小伙伴乖乖听老师和家人的话,做个乖孩子,他都要埋在小桌上画画。他将画委托爸爸赠送给重灾区的孩子,画的后面还会让妈妈帮自己写上鼓励的话:加油,你一定会度过难关,小画家祥祥祝你快乐!你是最棒的小孩,你一定要勇敢!灾难过去了,快乐就会来,你要加油哦!你还会有家的,画家祥祥会帮助你!你不要害怕,灾难已经过去了,加油!

同时,祥祥还参加了全国绘画大赛,将获得的奖金赠送给了重灾区受了重伤的孩子。这一天,天高气爽,祥祥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来到了儿童医院。他们轻轻走进一间病房。病房里,一个小女孩躺在床上,一只膊缠着厚厚的纱布,而另一侧则是空空如野。另一个床上的小女孩失去了一条腿,穿着病号服拄着拐在地上练习走路。祥祥看到她们,心里十分不好受,觉得两个小姐姐好可怜,这么小就失去胳膊和腿。祥祥将手里的小袋子举起来,对屋里的两个小姐姐笑着说,“姐姐们,我叫封吉祥,我来看你们来了!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吃的。”然后热情地拿出两根火腿肠,一个床上放了一根。“这个袋子里还有很多,姐姐们一会吃哦!我这里还有两幅画送给你们。”然后将妈妈手里的画拿给她们看。

两个小女孩

被面前漂亮、热络的小弟弟给迷住了。从哪冒出来的天使弟弟,好想有一个,他笑起来真好看。本来心情压抑的小女孩一下子被治愈,她们也向祥祥抱以微笑,“谢谢你,小弟弟。”两个女孩好奇地看着祥祥给她们的画。躺在病床上的小女孩看着画上一只可爱的大熊猫妈妈抱着熊猫宝宝荡秋千,小熊猫笑得灿烂,地上还有一只小熊猫在试图拽住它们,而小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前倾,要多萌有多萌!小女孩太喜欢这幅画了,因为她一直都非常喜欢大熊猫,还和妈妈、爸爸特意看过它们。她用受伤的手摸着画里的熊猫宝宝,露出久违的酒窝。旁边的妈妈也一脸欣慰。

站在地上的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床上,看自己的画上两只可爱的小熊猫在打架,而熊猫妈妈赶来拉架的情景。小熊猫奶凶奶凶的样子活灵活现,她不禁发出赞叹,“哇,熊猫好可爱!妈妈你看,它们打架谁也不让谁呢!”女孩妈妈也看着画,点头说,“是啊,小熊猫画得真可爱,像真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