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起义恩仇录旁门门主左道

第 201章 秦陇总督更换频繁

再后来啊,这林之望居然再次上奏弹劾杨岳斌教导军队不得其法、毫无方略可言!

这下可好,朝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决定降低杨岳斌的官职,让他以二品官员的身份继续留任。

被降职后的杨岳斌心里那叫一个郁闷和狂躁啊!一怒之下,他索性把甘肃省的防务统统都交托给了林之望,而自已呢,则带着满腹怨气退到了乌海等偏远之地去了。

时间一晃就来到了九月底,就在这个时候,杨岳斌的部下在银川驿站意外地拦截下了一封林之望准备上报给朝廷的奏折。

说来也怪,平常还算沉稳冷静的杨岳斌,在这一天却像是被恶鬼狠狠敲了一下脑袋似的,整个人变得极为冲动易怒。

当他瞧见林之望写给朝廷的那份奏折的封套时,顿时气得暴跳如雷,嘴里哇哇乱叫个不停,仿佛要把屋顶都给掀翻了一样。

站在一旁的师爷见此情形,眼珠子一转,便赶忙凑上前去,向杨岳斌献上一条计策:“大人莫急,不如我们先打开这火漆封套,瞧瞧里面林将军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说不定能从中找到应对之策呢。”

杨岳斌一听,觉得师爷所言不无道理,于是毫不犹豫地亲手拆开了封套。

然而,当他仔细阅读完奏折里的内容后,却是一脸的茫然和不解。

原来,这份奏折不过就是一些寻常的例行公文罢了,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地方。

此时的杨岳斌不禁自嘲起来,一边摇头晃脑,一边喃喃自语道:“哎呀呀,看来是我太多心啦,太多心啦!不管怎么说,这林之望好歹也是一名儒将嘛,总不至于做出太过分的事情来……”

杨岳斌,一位曾经在战场上驰骋,为朝廷平定太平天国的英雄,如今却陷入了政治的旋涡。

他哪里知道,林之望,这位同朝为官的对手,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

那天,当杨岳斌在泾州截下林之望的奏折,私自拆阅时,他并不知道,这已经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

林之望,早已预料到杨岳斌的动作,他派人赶往京城军机处,只等杨岳斌自投罗网。

这份奏折,就像是一把利剑,悬在了杨岳斌的头顶。

杨岳斌私拆奏折的事情很快就暴露了,朝廷上下一片哗然。

慈溪太后,这位权倾朝野的女性,虽然对杨岳斌平定太平天国的功绩有所赞赏,但也无法容忍他挑战朝廷的权威。

于是,一道圣旨下来,杨岳斌被革职留任,降为三品,又一任秦陇总督就此下台。

杨岳斌的政治生涯,就像是一场戏剧,高潮迭起,却又在瞬间跌入谷底。

他曾经是那么的风光无限,如今却只能黯然离开。

而林之望,这位幕后的大手,却依然在朝廷中屹立不倒,他的手段,他的计谋,让人不得不佩服。

他们两人,就像是一面镜子,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

杨岳斌与林之望,他们皆是那个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时代所孕育出的人物。

他们的人生轨迹犹如两条蜿蜒曲折的河流,交织着命运的波澜起伏,其经历令人不禁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自杨岳斌黯然下台后,朝廷上下一片愁云惨雾。众人皆忧心忡忡地议论纷纷:“这西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短短一年时间,甚至有大半年光景就更换一次总督。”

不仅如此,巡抚、提督以及总兵等各级官员的死亡率竟然比那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时期还要高得多。

面对这般严峻的局势,下一任总督该选派何人呢?一时间,朝堂之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然而,实际上早在一个月之前,即朝廷同治五年九月初六日那天,左祖棠便已收到了清政府下达的调任谕令。

原来,朝廷欲任命他担任陕甘总督一职,并责令他率领湘军赶赴西北,以镇压那里声势浩大、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

只是当时由于福州船政局的相关定议仍需耗费不少时间来敲定落实,左祖棠实在分身乏术,无奈之下只得向朝廷上奏请求稍微延缓启程日期。

经过一番周折,最终他成功将行期向后推迟了整整三个月。

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和交代着福州船政局的各项相关事宜,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与此同时,他还积极向清廷进言,强烈要求任命自已的得力老部下刘典担任帮办军务大臣一职。

因为他深知刘典的能力与忠诚,相信有了刘典的协助,定能让军事事务处理得更为顺畅高效。

不仅如此,左宗祖棠更是不遗余力地挖掘各种饷源和粮源,想尽一切办法来保障军队的后勤供应。

同时,他迅速调集随征部队,对士兵们进行严格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力,确保能够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就在此时,左祖棠迎来了一次职务变动。由于当时“明氛甚炽”,即反清势力十分猖獗,而现任秦甘总督杨岳斌在办理相关事务时未能取得显著成效。

于是,清廷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左祖棠“威望素著,熟娴韬略,于军务、地方俱能措置裕如”,

决定将其从闽浙总督调任为陕甘总督,并期望他能够尽快扫清这股反清势力,稳定边境局势,实现边疆地区的安宁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