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章 三路入贵
当马岱惊闻东捻竟然也决定投身于他们的革命大军时,他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指令:“立刻传令给李德邦,让他火速发兵前往贵州,以盛大的仪式迎接我们革命军的这位崭新伙伴!”
站在一旁的纳老三紧接着问道:“那么对于这股捻军的编制问题,将军您有何打算?”
马岱不禁陷入了沉思之中,心中暗自琢磨着是否应该打破原有的秩序对其进行重新编排。
毕竟捻军长期以来都是一个自成一体、相对独立的军事力量,即便在曾经的太平军中也是如此。如今若将他们纳入自已的革命军,会不会难以掌控局面呢?
倘若真的把这支捻军打散重组为一军,万一将来他们脱离了革命军的控制又该如何是好?
要知道,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发生。
马岱越想越是忧心忡忡,如果放任这种情况出现,那么他们所领导的革命军岂不是与后世民国时期那些内部山头众多、各自为政、甚至公然违抗中央指挥的军队毫无二致了吗?
这样一来,所谓的革命军恐怕也只是徒有虚名罢了。
傅善祥留意到马岱那紧锁的眉头和满面的愁容,心中便已猜到他正在为何事烦忧。她轻启朱唇说道:“元首大人,对于这些人,咱们确实可以授予其正规编制,但这当中务必要安插我方人员才行啊。从政委、参谋到副官等职位皆需如此安排。虽然主官可由他们担任,然而我们必须要派出数量众多的连级指导员、营级教导员、团级政委,乃至师部级别的政训处主任也需调配过去,以此对他们展开全面深入的思想改造工作。”
马岱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地应道:“嗯,所言极是。但问题在于,他们是否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的条件呢?”
傅善祥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回答说:“只要他们踏入了我们的势力范围,届时一切自然就由不得他们做主啦。”
马岱略作思索,接着开口道:“好吧,既然如此,那就将东、西捻军合并起来,并改编成为革命军第九军吧。该军下辖 35 师、36 师、37 师以及 38 师。”
谁知傅善祥却急忙摆手摇头,高声反驳道:“万万不可呀!东、西捻军绝对不能予以合并,而应当让它们保持相互独立才最为妥当。”
马岱微微眯起双眼,沉声道:“既然情况已然如此,那不妨将张宗禹和张禹爵所部改编为第 35 师与第 36 师,而任化邦以及赖文光之众则改编成第 37 师、第 38 师。暂且先将张宗禹和张禹爵划归至第二军名下统辖,至于这第 37 师和第 38 师嘛,则暂归第四军指挥调度。”
傅善祥秀眉微蹙,面露担忧之色,轻声说道:“这般安排怕是有些不妥当啊!如此一来,这第二军和第四军岂不是各自坐拥多达七个师之众?其兵力累加起来更是高达惊人的十二万之多呢!”
马岱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回应道:“无妨,咱们可以再分别给这第二军和第四军各增添一个师编制。而后再行拆分开来,便能顺势新组建成另外两支军队啦。唯有通过此种方式,方可有效地分化各方势力派别,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出现呐。”
傅善祥略作思索后,轻点颔首,表示赞同:“唔……倒也不失为一个良策。那么不如就擢升张龙、赵虎二人,让他们统领后方的预备役部队,并着手组建第 39 师和第 40 师如何?”
马岱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点头应道:“嗯,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去办吧。待事成之后,再将张龙调遣至南方李德邦帐下听用,而赵虎则调任至赫连城那边效力便是。”
伴随着马岱命令的下达,李德邦不敢有丝毫迟疑,立刻率领着他麾下的军队如疾风般向东挺进。他们此次出征肩负着重任——打通贵阳,如果条件允许,甚至要一举拿下整个贵州!
此时此刻,这支革命军正如同一股汹涌澎湃的洪流,势不可挡。
他们对外号称拥有二十万之众,但与那些虚张声势、滥竽充数的队伍不同,这里面实打实的就有整整二十万人!
而且,这些士兵皆为身强力壮的精锐之士,毫无老弱妇孺掺杂其中。
更令人瞩目的是,他们的装备堪称精良,无一不是经过精心挑选和配备的利器。
革命军此时的兵力,正规军就高达五十万。
不仅如此,革命军还设有从第一师到第十师的骑兵团,每一个成员都配备了三匹骏马。
想象一下,当这样一支铁骑部队奔腾而出时,那该是怎样一番震撼人心的景象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革命军已经远远超越了昔日的太平军,无论是兵力规模还是战斗力,都有着天壤之别。
第八军杜武秀麾下如果全部算上可有三十万兵马,但是只有六万兵马接受改编。
其余大部分老弱则被安排去从事种地或挖矿等工作。
至于那些被俘获的清军士兵,经过筛选后,一部分愿意接受改造的被吸纳进入预备役;而对于那些冥顽不灵、坚决不肯归顺的,则只能让他们继续留在矿山里辛苦劳作。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革命军所控制的区域内,总人口竟然高达五千万之多!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半个西北地区的人口总和。
再加上四川、云南两省广袤无垠的土地,这片地域真可谓是地广人稀。
然而,正是在这样一片辽阔的土地上,革命军正以燎原之势迅速发展壮大,书写着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
就在这个时候,李德邦、杜武秀和纳龙所统率的三支军队可谓是气势汹汹。要知道,这三支军队除却负责驻守云南省的那两个师之外,竟然还拥有着整整十一个师之多!而这十一个师加起来的兵力更是多达 18 万人马,其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他们此番行动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兵分三路一举拿下贵州省这块战略要地。其中,李德邦亲自率领麾下的三个师,目标直指贵州省会贵阳市。他深知贵阳乃是贵州的政治经济中心,只要能够成功攻克此地,便能对整个贵州省形成有效的控制。
与此同时,杜武秀则挥师南下,朝着广西百色市进发。
他意在通过打通这条路线,与其他两路军队相互呼应,从而实现对贵州省的全面包围。
而另一边,纳龙也毫不示弱,带领自已的部队直扑遵义城而去。
遵义作为贵州省内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如果能够顺利将其收入囊中,对于后续的军事行动无疑将会产生极大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