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心中有鬼

第310章 心中有鬼

片刻后,临川县的县令匆匆赶来,拱手道:

“下官临川县令李成,见过陈少卿。”

陈昭拱手还礼,道:

“李县令不必多礼。陈某此次前来,是想查一个人,不知李县令能否帮忙?”

李成连忙道:

“陈少卿尽管吩咐,下官定当尽力。”

陈昭点头道:

“此人名叫徐灌,曾是武卫府军法司校尉,辞官后返回了临川县。不知李县令是否知道他的下落?”

李成闻言,眉头微皱,思索片刻后,摇头道:

“陈少卿,下官在临川县任职已有三年,从未听说过徐灌此人。不过,下官可以派人去查一查户籍档案,或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陈昭拱手道:“那就多谢李县令了。”

李成连忙摆手,道:“陈少卿客气了,这是下官分内之事。”

说罢,他立即吩咐差役去查户籍档案。

片刻后,差役返回,手中拿着一份档案,递给李成。

李成翻开卷宗,仔细查看后,摇头道:

“陈少卿,户籍档案中并无徐灌此人。不过,倒是有一个名叫徐福的人,年纪与徐灌相仿,也是从禁军退役回来,不知是否与他有关。”

陈昭连忙问道:

“徐福?此人现在何处?”

李成道:“徐福住在城西的徐家村,是村里的一个普通农户。不过,此人性格孤僻,很少与外人来往。”

陈昭点了点头,道:“多谢李县令。我们这就去徐家村查一查。”

李成捋着胡须,沉声道:

“不过这徐家村,都是以徐姓为主。倘若大人是要办案,怕是很难带走人。这样吧,我派本地县尉带着几名衙役协助你。”

陈昭点头道:“有劳李县令了。”

“大家都是同朝为官,理应相互帮忙。”

李成笑道。

随后,李成下去安排了。

薛平笑道:

“陈少卿,看来咱们有线索了。这个徐福,说不定就是徐灌。”

陈昭沉吟道:“希望如此。”

片刻后,临川县的县尉带着几名衙役匆匆赶来。

县尉身材魁梧,腰间佩刀,拱手向陈昭行礼道:

“下官临川县尉张勇,见过陈少卿。李县令吩咐下官协助大人查案,不知大人有何吩咐?”

陈昭点头道:

“张县尉不必多礼。我们此行要去徐家村查一个名叫徐福的人。

此人可能与我们要找的徐灌有关。

还请张县尉带路,并协助我们调查。”

张勇拱手道:“下官明白。徐家村离县城不远,大约半个时辰的路程。大人请随我来。”

一行人出了县衙,骑马向城西徐家村赶去。

不多时,众人抵达徐家村。

村子不大,约莫几十户人家,房屋错落有致,村口有几棵老槐树,树下几名老人正懒洋洋的晒太阳、闲聊。

见有官差进村,老人们纷纷起身,神色有些紧张。

张勇上前问道:“几位老丈,请问徐福家住在何处?”

一位老人指了指村西头,道:

“徐福家就在那边,门前有棵大枣树的便是。不过,徐福这人脾气古怪,平日里很少与人来往,几位官爷找他何事?”

张勇笑道:“老丈不必担心,我们只是例行查访,并无他意。”

老人点点头,不再多言。

众人按照老人的指引,来到徐福家门前。

果然,门前有一棵高大的枣树,枝叶繁茂。

陈昭示意众人稍等,自己上前敲门。

片刻后,门内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谁?”

陈昭沉声道:“徐福先生在家吗?我们是从县城来的,有些事想请教。”

门内沉默片刻,随后传来脚步声。

门缓缓打开,一个身材瘦削、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门口。

他目光锐利,扫视了众人一眼,最后停在陈昭身上,淡淡道:

“我就是徐福。几位官爷有何贵干?”

陈昭拱手道:“徐先生,冒昧打扰。我们此次前来,是想打听一个人,不知先生是否认识徐灌?”

徐福脸色微微一变,摇头道:

“徐灌?我不认识此人。几位怕是找错人了。”

陈昭注意到他神色变化,心中已有几分把握,继续道:

“徐先生,徐灌曾是武卫府军法司校尉,辞官后回到临川县。

我们查到您与他年纪相仿,且同姓徐,又是从禁军退役,不知是否与他有亲缘关系?”

徐福冷笑一声,道:

“天下姓徐的人多了,难道都与徐灌有关?几位若是无事,就请回吧,我还要下地干活。”

说罢,他作势要关门。

陈昭伸手拦住门,道:

“徐先生,我们并无恶意。只是徐灌涉及一桩旧案,我们需要找到他了解情况。若您知道他的下落,还请告知。”

徐福脸色一沉,语气也冷了下来,道:

“我说了不认识就是不认识!你们再纠缠,休怪我不客气!”

张勇见状,上前一步,厉声道:

“徐福,陈少卿是朝廷命官,你如此态度,莫非心中有鬼?”

徐福冷哼一声,道:

“朝廷命官又如何?我徐福一介草民,行得正坐得直,不怕你们查!”

陈昭笑了笑,道:“徐先生,我们只是例行查访,若您确实与徐灌无关,我们自会离开。”

徐福叹了口气,道:“罢了,你们进来吧。”

众人随徐福进了院子。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井井有条,墙角堆着些农具,显然徐福平日以务农为生。

屋内摆设也极其简单,只有一些桌椅板凳。

一张条桌上供奉着父母双亲的灵位。

此外,家中并无女子的衣物或是装饰,显然他是没有成亲。

陈昭扫了眼墙角的麻袋,目光落在麻袋上绑着的绳结上。

那绳结打得极为讲究,正是军中常用的手铐结,普通人极少会用这种结法。

他心中一动,顿时有了决断。

陈昭转过身,笑道:“徐先生,您就是徐灌,对吗?”

徐福依旧摇头道:“这位大人,您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方才已经说过,我不认识徐灌,您何必一再纠缠?”

陈昭微微一笑,抬手指向墙角的麻袋,道:

“徐先生,那麻袋上的绳结,是军法司常用的手铐结,用于绑违法犯罪的军士。

普通人不会打这种结,而您曾在武卫府军法司任职,自然熟悉这种结法。

这,您又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