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三三制
台中府,在大肚溪入海口上游不到十里处,有一座简易码头。
三艘蒸汽机船在隆隆响声中靠了岸,一位还不到四十岁,高颧骨、大鼻子,身具上位者气度的男子,被众人簇拥着下了船。
这位大人是新来的台中府知府,他不是别人,正是原斯力加庆阳石油公司的总经理胡鲜云。
只有几十个自由民组成的吹打班子,跑到码头迎官。至于那些生番,畏惧他带来的两船护卫,只敢在林间探头探脑地观望。
这情景,比老胡当初在玉门当县令时还恓惶。
那会儿起码还有个县衙,然而这次。
他在赤嵌城拜会过总督粟登科之后,对方只给了他台中府的黄册,派了半个营的护卫,和三条老掉牙的蒸汽机船。
很明显,粟登科对他们这些朝廷委派的官员不是很待见。
想到这儿,胡知府不由为和他一起履新的台北知府,原昭化县县令彦叙彬捏了把汗。
“塞国吏治不清。”
与大明相比,塞国可谓政通人和,但王权下到县里,仍然会受到极大掣肘。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内江参与了军方采购的段红,最终还是促成了石磊与粮友食品厂的合作,曾家表示还会为石磊成立一间实验室,进行柠檬酸下游应用的研究。
但女人是存不住话的,段红在写给段妙姐的书信中仍不住吐槽当地官商勾结,挖共和国的墙角。
吏治清不清,国王刘学勤能不知道吗?他养那么些暗卫又不是吃干饭的。
问题是塞国处于扩张之际,总觉得人不够用,你也不可能天天盯着底下人吧?好比你管了一千人的公司,天天有人跟你打小报告,你是听还是不听呢?
做老大的,总是需要取舍的。
对他的脾气秉性,段妙姐可以说是他身边人中最了解的,于是在刘学勤耳朵根幽幽念叨了一句:“上师,你不觉得咱们的人,在官员中太少了吗?”
这话可谓点醒梦中人。
咱们的人,自然指的是道场弟子。
可道场弟子大部分都去了企业,还有相当数量的去了各学校教书。
有个社稷峰,但这些年成了社会精英镀金的所在,本山弟子去社稷峰的并不多,似乎大部分弟子对当官的意愿不大。
但当用人之际,刘学勤猛然发现,知府、知县层级,确实没有多少嫡系。
当官和别的不一样,是需要熬资历的。
像马俊这样的,你给个交通部长大家不会说什么。因为他之前已经是侯爵了,而且跟着老仙十几年了。
当年在金塔山领着数百人大破土匪水寨,掳回上万人口,牲畜无算,那可是实打实的功绩。
但把韩硼这位斯峰座主塞进内阁,朝中议论就一直不断。
因为韩硼的能力、业绩与党娥相比,其实差了许多,斯加加起步比较晚,又在海西那种偏远地区,韩硼名声不显也在情理之中。
“你觉得咱们的人要有多少为宜?”
刘学勤听进去了段妙姐的话,他反问道。段妙姐想了想,回道:
“怎么也得有十分之一吧?”
如今塞国公务员队伍已经相当膨胀了,若是把外围都算上,怕是快有两万人了。
这还没算那些国资企业的职工。
若按段妙姐说的人数,那就需要2000人左右。
刘学勤算了算,教育口大约有将近三百名塞音道场的弟子(支教那些弟子不算,那些人后来都被召回总山),官员中只有一百多个弟子。
这次刘学勤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将一些核心弟子召回总山,开了一场秘密会议。
讨论的是塞音教未来之事。
刘学勤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将塞音道场改为世俗化的大学,从而逐渐弱化塞音教的影响力;其次就是他百年之后,由弟子推举新掌教,继续带领门派和这个国家发展。
结果弟子们都把道场当成了家,从感情上都不愿舍弃门派。
“哪怕是分为三派,各自独立发展,我们也要将老师的道统传下去啊!”
牛来作为首席大弟子,别看他平时存在感很弱,但他的话在一众弟子们中分量极重,像熊天球、冯理这俩贵为一省总督的,在他面前都很恭顺。
“你们不懂为师的良苦用心啊!”
刘学勤只能连连叹气,但他也清楚,自己总有翘辫子的一天,身后事可由不得他。
塞音教不是一个真正的教派,包括刘学勤自己,并没有一个思想家。或许在普罗大众眼中,他是生而知之的圣人,但他自家知自家事,自己只不过一名教书匠耳。
“既如此,在社稷峰加一门哲学课吧。以后社稷峰座主必从三峰出,教主必从社稷峰出。”
科技昌明,未必不能培养出自己的思想家。
这次密会时间并不长,但是为日后塞音教传承定下了基调,同时统一了塞音教核心的思想:塞音教对于塞国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未来的国家秩序是国王、教会、内阁与合议会这四大势力相互制衡,至于会形成怎样的平衡,能不能平衡?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
但教会必须要对朝廷形成辐射,否则旧势力一旦复辟,那就意味着大踏步的后退,于国于民,不啻于一场灾难。
至于究竟该往朝廷安插多少人手,大家都觉得段妙姐提出的两千人的想法太离谱了。
塞音道场的弟子是从全国尖子生里选拔出的尖子生,其选拔方式本来就重理轻文,这批人的天赋就决定了,塞音弟子是未来科技的引领者。
但也要考虑另外两种情况:兴趣转移和全科优秀。
由于弟子进入道场时年纪偏小,在养成阶段其兴趣是有一定可能从理科向文科转移的。古文【伤仲永】中提到的那个小孩,其天赋未必真的就消失了,你很难想象一个聪明孩子突然就变傻了。
很可能是他的兴趣发生了转移,而家庭和社会并没有能给他提供相应的知识,导致其天赋白白浪费掉了。
第二种情况就比较少见了,属于文理双修的那种,这种人肯定是有的。大明那些个进士,很多人学塞学的话,也是能取得相当成就的,只是人才选拔机制不同罢了。
最后牛来提出了个三三制,即县首这样的一线一把手,要有三分之一的塞音弟子;在朝中为官的弟子总数,不少于三百人。
以此为基础,如今塞国辖区除北美殖民地外,有近四百县,就需要道场培养出一百多位知县来!
缺口极其巨大,像胡鲜云这样从知县转企业的,这次又被调回地方任职。当然,周铁的诺言也得到兑现,他被提拔到知府的位置。
相比全有志那样的官场幸运星,他用了不到七年时间,从知县干到知府,进步有些慢了。但和大明的官员相比,简直是坐了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