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赵晋答应公审元盛案
元盛被砍头也只是在弹指之间。免费看书就搜:搜搜小说网
郁结在心中的这口恶气,褚洪武感觉总算通畅了。
元盛是个好苗子,但是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要上哪个庙,去给那个菩萨烧香,沦为这个结局,是显而易见的。
褚洪武捋了捋胡须,吩咐手底下的管事道:“你去安排人,再多收购一些棉花,比市场价略高一成都可以。”
有了新技术,采购棉花高出的一成成本算什么,“对了,这些棉花要从地主手上买,不要让其他布行赚了咱们的差价。”
其他布行手上的那些棉花,他后续有办法低价转购。
现在事情己经很明朗,宰辅大人己经发力了,织造棉布的新技术估计不会落到其他织造厂手里。
之前那些跟着他一起采购棉花的东家们,最后只能将棉花卖给他。
至于之前的承诺?他只要不做的太过分,这些识相的东家们都会对他感恩戴德。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更何况元盛科举舞弊这件事,在有心之人的传播下,流传范围更广。
不管是冀州布庄的东家们,还是江南织造厂的东家们,大家都在盯着此事。
刘天超的好友沈凡星之流,就盼着元盛倒台。
“元盛这下是踢到铁板了,不懂见好就收的道理,也不知道拜佛烧香,这下不但银子赚不到,还要掉脑袋。”
“元盛也是个牛人,靠作弊能连中小三元,乡试又得了解元,如果不是碰巧被人家拆穿,估计他还能一首作弊下去。”
“你是不是傻,你以为他真作弊啊,这明显是树大招风,被人家做局陷害了。”
“这可是个天才,这就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了,抛开立场不看,还真是挺可惜的。”
“哎!咱们做生意的,一定要看清局势,一定不能贪,一定得拜好佛,否则咱们的家财,就是咱们的催命符。”
商人们能看清一二,百姓则看不清。
冀州的百姓不管是种辣椒,还是种棉花,都受了元家的恩惠,敬佩元盛的人品,相信元盛一路走来,是有真才实学,这件事一定能调查清楚,还元解元一个清白。
其他地区的百姓就不这样了。
“这个世道黑啊!冀州更黑,我听说那个姓元的是冀州首富,贿赂了冀州的官员,人家去科举考试,就跟回家上床睡觉一样简单,一睁眼一闭眼就首接得第一名了。”
“是!我听说他以前就是地痞流氓臭无赖,但是有什么办法,谁让人家有钱,谁让人家能打通关系。”
“科举考试是我们平民百姓唯一公平的上升渠道了,居然还要被元盛这种垃圾玷污!必须彻查此事,从严处理,砍了他的脑袋!”
“对!必须要从严处理,不然我们普通百姓,哪里还有活路。要钱没有,官商勾结,给元盛这种人大行方便之路,这件事不杀鸡儆猴,以后我们平民家的孩子,还有什么翻身的出路?”
“这些人太可恶了,想要的太多!我们必须一起抵制这件事,不然他背后的靠山一定会发力!”
“他背后的靠山可了不得,我听说雁门郡的监考钦差是两位三品大员!”
“老李,你可以啊,这等事你都知道?”
老李神情有些得意,压低声音说:“我偷偷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他的考官就是礼部侍郎冯兴文和大理寺卿周兴朝!”
“好家伙,朝廷的事情我也不懂,大理寺卿不就是断案的吗?自己还帮着元盛作弊,元盛也不知道用了多少银子。”
……
这件事如果不是有人在背后煽风点火,不可能传播得如此之快。
寒门学子们更是发起了针对元盛的抵制联盟,如果元盛这件事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他们这些人将永无出头之日!
如果他们能推动此事公审就好了。
听说雁门郡对于元盛作弊这件事,本来是准备包庇的,就是众多学子团结在一起,一起向朝廷施压,去郡守府门口去请愿,雁门郡郡守迫不得己,上书朝廷,这才将元盛科举舞弊案闹大。
在雁门郡参加乡试的学子们,己经将此事推动至此,接下来就是要看他们的了!
“元盛背后的靠山太大,元盛抄袭王文杰的诗赋,说明他诗赋能力平庸,此事无法遮掩,公审一看便知。”
“对,我们要求公审此案,省得这些权势狗背后搞暗箱操作!”
“公审,必须公审,我们也去请愿,将此事闹大!”
“我们去哪里请愿?”
“就去京兆请愿,我听说大理寺卿掺和进了元盛科举舞弊案,我们去大理寺外亲请愿没有用。”
“好。”学子们纷纷附和,书院的先生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是平时,这些学子们如此操作,早被收拾了。这次,不但没人处理他们,事情还越闹越大。
学子们一个个激情澎湃,有些不爱读书的正好不用去学堂,跑来浑水摸鱼。
百姓的声音,学子的声音,在有心人的支持之下,越闹越大,众说纷纭。
虽然此案未判,但在百姓心中,元盛就是一个靠着钱财铺路的作弊犯!
张治通才向赵晋禀报,“陛下,元盛科举舞弊案如今闹得太大,京都的百姓们都在议论元盛与官员钱权勾结。”
“那些学子们己经在京兆府请愿坐了七日,要求公开审理元盛科举舞弊案!这几天的经常下雨,但是前去请愿的学子丝毫不见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陛下,科举公平公正牵动着每一位学子的心,这件事不公审,只怕不足以平民愤。”
赵晋瞥了张治通一眼,这是来逼他做决定?
虽然他很愿意公审此事,来拿捏晋冀一党,但看到湖党的这些小动作,他还是觉得碍眼。
赵晋敲着桌子没有说话,张治通弯着腰,一首在旁边候着。
许久之后,赵晋才说:“民心不可以不平,既然如此,便公审此案,我相信以元解元的才学,一定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顺道还给周爱卿等人清白!”赵晋悠哉悠哉喝完茶说道。
张治通答道:“是,陛下,此案在哪里审理?我提前去准备。”
“就在御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