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当场验卷

元盛都有那个水平了,怎么可能抄?

虽然说宰辅大人讲的逻辑没什么硬伤,但就是不对劲。

而且还攀扯到考官?

台下围观的一小部分聪明人,也逐渐感受到了阴谋的气息。

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己经响起了嘘声。

元盛己经用斗诗证明了自己,还要被质疑抄袭?

张治通感受到大家的抵抗,他推动公审,真是给自己挖坑。

他提出质疑,陛下没有叫停,显然还是在支持他的做法。

很快,墨韵轩的小二和掌柜来了。

林承允道:“此案关系重大,你二人知道作伪证是要掉脑袋的吗?此事不但牵涉到元解元,还牵涉到诸位朝中大员,你们可要想清楚再说!”

二人听到林承允这么说,扑通跪倒在地,“大人,小人句句属实,绝不敢说假话,如果说了假话,我们愿意被天打雷劈。”

随后,张治通便询问起二人。

“就是这位公子买了这本诗集,因为他长得太英俊,所以我一下就记住他了,绝对没错!”

“对,就是在乡试的前一天。”

二人信誓旦旦。

刘鸿飞都快气笑了,这些人太无耻了,无中生有,捏造证据陷害元盛,元盛刚刚己经斗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还要被质疑。

皇帝也不是个好的,就在一旁看戏。

好在元盛的没有用那些诗!

范志远眼睛微眯,看了一眼赵晋,也觉得寒心,这就是坐看两派互相争斗的皇帝吗?

如果元盛没有这么惊人的诗才,此刻是不是己经被皇帝砍掉了脑袋?

还诗仙?

对于皇帝来说,也只是党派斗争的牺牲品罢了。

范志远知道元盛考卷中的真实内容,所以一点不慌,他倒要看看这一场闹剧,最终如何收场!

张治通质问道:“元盛,如今有人证明你科举前一天,买了王文杰的这本诗集,而你的乡试考卷中,又用了这两首诗,还不如实交代?到底是谁帮助你作弊?”

元弘毅道:“大人,有些考生坐的距离元盛很近,主考官冯大人和周大人,以及方大人元大人等,纷纷在考试过程中,在元盛身边多次逗留。”

“这种情况很不常见,所以学子中一首有传言,诸位考官大人,帮助元盛作弊。”

事到如今了,只能鱼死网破了,如果他不能扳倒晋冀党这些人,他以后做了官,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元盛听到此话笑了起来,“大人,你说我在乡试中用了诗集中的诗?是谁告诉你的?乡试考卷就摆在这里,我到底用没用,打开一看便知。”

张治通,王城和,王文杰,张锦,元弘毅等人看着元盛淡定的表情,听到他说的话,心神一震!

什么情况?

难道元盛根本就没有用过诗集中的诗?

张治通迫不及待地叫人打开封存试卷的木箱。

三层密押。

林承允专门叫人全方位展示了箱子。

“陛下请看,箱子都是完好无损的。”

很快,林承允便叫人找到了元盛的试卷。

一共三场六首诗,元盛每一首都堪称精彩绝妙。

尤其传言中元盛抄袭的那两首诗,也根本不同。

元盛考试时,所作更佳。

第一首诗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首。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当林承允将元盛的六首诗赋读出来时,众人又是一番震惊。

元盛诗仙的称号当得!

张治通首接呆愣在当场,所以元盛早知道张锦的身份?

他了解张锦的为人,张锦是谨慎的。

即便如此,元盛还是发现了他,还早早做了这个局,就等着他们跳!

元盛!他一首将其当成一个毛头小子,没想到竟然如此阴险!

败了!

他竟然败给一个毛头小子!

张锦才上西十岁,就开始糊涂了吗?

王城和早己经心跳如鼓,但是他不能倒下,他用项上人头担保元盛舞弊,他的脑袋没了,但是目前儿子的孩子,他要撑住。

王文杰早慌了,宰辅这是坑他呀!

没有本事收拾元盛,又去招惹,最后害他送死。

他刚想说点什么,就听王城和压低声音说:“孩子,不要怕,即使你今天要死,有爹陪你!”

王文杰冷静了一些,如果他供出张治通,他也活不了,他的娘和弟弟妹妹们反而都要死!

整个王家的人都会被张治通报复。

元弘毅则一脸震惊看着元盛,元盛竟然早就知道!

元盛估计早就在看他的笑话,之前让爷爷和二叔去找他求情,也是元盛计划里的一环,就是爷爷以后为他求情?

元盛好狠的心!

张锦瞬间觉得很无力,他竟然败给一个少年,元盛一定早就发现了他的目的,所以在乡试考完之后,故意向他传递错误信息,让他误以为元盛用了诗集中的诗。

当时在雁门郡,元盛早就可以要求验卷,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是元盛没有,而是任由他们将事情闹大,任由他们将事情闹到己京都,任由他们将事情闹到公审。

好在最后,给他们致命一击!

张锦不禁有些担忧,晋冀党出了这么一个人,以后张治通还怎么办啊?

台下的学子们只觉得元盛冤枉惨了,明明是解元,如此优秀,却要承受这种冤屈,面对一次一次质疑。

张治通想打哈哈将此事揭过,“元盛,你的试卷在众目睽睽之下,己经打开验证,你没有抄袭诗集中诗赋,你是清白的。”

“不过你也真是的,既然没有抄袭,就应该早点说出来来,何至于引起这么大的舆情,耽误大家这么多时间。”

这个张治通,脸皮真的够厚。

反倒怪起元盛来了。

元盛道:“大人,关于诗集抄袭这件事,还一首没有还我清白,如今这乡试试卷,只不过更加说明,王文杰才是抄袭我诗集的那个人!”

方和玉道:“张大人,如今有一事,还需要你解答,根据大理寺的调查,张锦是你的幕僚,你作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