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新军调拨

开元六年四月,在安北都护府和单于都护府对兴安岭的围剿开始后,在关中,新军第三军也在一个月前开出了上林苑地区,奔向了兴安岭地区。

这只军队是属于满编状态,五万人,两个满编作战师,一个旅,一个炮兵团,一个教导团,一个骑兵团,一个后勤保障团。

五万多人配备了六万多匹骡马与战马,一路北上,在河套地区跨过黄河后,径直向兴安岭地区剿匪行军大总管报道。

这只军队的行军,在普通唐人看来不像是军队的行军,而是商队在行走。

只是这个商队还是很精神的。

新军的建立,尤其是栓动式步枪配发新军后,李恪就让新军的被服厂重新设计了新军的军装,用最新的耐磨损材料进行换装,然后在服装设计上,尽可能的要帅气,要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给人第一眼的感觉,就是一个英俊的士兵。

按照李恪来说,帅气的军装是一个士兵的排面,有着帅气的军装,穿着帅气的作战服,能够让军人产生一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是从内心中发出来的,李恪认为,这种优越感可以让人产生自信,可以让这些穿着新军军装的军人继而产生一种自信,这种自信,也是战斗力的一种提现。

毕竟,一个军队,里面的士兵看起来一个个都是那么帅气,首先从形象方面就增加了不少分数。

毕竟在不管是古往今来,还有以后的未来,第一眼的形象分,一直是比较重要的。

一个好的形象分,从刚开始就会让人心生好感,这也算是一种军队宣传了,可以让人一眼记住军队的特点。

因为这只新军,五万多人的新军,身上一点战甲都没有,从普通列兵到军长,都是没有丝毫战甲的,这是李恪起先规定的,因为这已经是相当于现代化战争了,拥栓懂步枪和重机枪去对付冷兵器时代的部落,已经是很丢人了,这时候还要穿着重甲干什么?

要知道,唐朝军人的着甲率是很高的,能达到七成以上,这些全都是铁甲,剩下的三成则是皮甲和布甲。

这些都是在冷兵器时代近战防卫用的,对于这群热武器的军人来说,就属于是累赘了,影响战术动作。

再说,那些唐朝十三铠,一个个都造价不菲,以前是府兵们自己准备,现在新军全归朝廷兵部管理,不再是府兵制,而是义务兵加募兵制。

重点从府兵中挑选,但也不是绝对。

新军的一切费用都是由兵部掏钱,虽然没有甲具的开销,但是马匹,枪械,军装,和吃饭都是兵部在掏钱。

尤其是吃饭,以前的唐军训练,只是在府兵集结时统一训练几天或者十几天,或者是在轮兵役的时候过来训练一个月两个月。

时间都很短,而且训练时吃的饭,也是一天两顿。

但是新军不行啊,新军首先是吃饭,必须是一日三餐,而且是粮大管饱,为了减少后勤压力,所有的新军都在自己开荒种地,种粮食,种蔬菜,还有养鸡鸭牛羊猪等牲畜,基本可以做到自给。

但是现在不是在军营里啊,而是大军作战,没有固定的地方,需要后勤保障。

虽然这种暴涨可以从单于都护府和安北都护府调集,但是量还是太大。

军队不着甲,能识别出来的只有战旗,根据战旗,五万多人是以团为单位,呈分散队形一路北上,在最前面的自然就是骑兵团,然后再是两个师齐头并进,军部与教导团一起行军,一个旅在后面与后勤保障团还有重炮团一起。

队形绵延一百多公里,以每天六十公里的速度进行行军,三千多公里的路程,足足走了两个月还要多,等到了剿匪行军大总管营帐时,已经是五月多一点份了。

由于这次唐军是重兵围剿,一共集结了二十五万军队,五万是唐军自己的,十万是从陇右道西域都督府借调的,十万是从两大都护府征发的。

大军集结开打,首先自然就是漫长的试探阶段,唐军在试探兴安岭地区土匪的进攻意图与方向,兴安岭的土匪也在试探唐军的实力。

双方各自排出了两万多的游骑在草原上拼杀,其中兴安岭的土匪有些急于进攻,因为他们自身的存量已经快要见底了,要是再不去抢劫,那么就会出现饥荒,严重的饥荒,所以他们一直在不停的进攻,试图找出唐军的薄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