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以讹传讹

说书先生看着台下的一片质疑声并没有慌乱,依然是镇定自若,也不着急解释,而是等质疑声喧嚣了一阵后,抬手虚压,茶客们也顿时停止喧闹,因为他们确实也想知道这位说书先生怎么圆回之前的话。

“众位听客,你们质疑小老二说唐军夜袭拉式为什么是小步慢跑?”说书先生问道。

“那是当然了,凡事懂点骑兵都知道夜袭是人衔枚马裹蹄,然后急行军,怎么到了你这里慢跑了?”

“呵呵,这位听客先不要激动。众位听客也不要激动,且听听小老二如何分解如何?”说书人道。

“众位可知,为什么先帝之前进攻吐蕃总数在青塘一带徘徊,而进不了吐蕃大本营吗?”

“这……我听说吐蕃那地方是被诅咒过的,只要到了吐蕃大本营,就一定会出现各种症状,轻则头晕目眩四肢瘫软无力,重则性命不保。”

“不会吧,这样的话,圣天子是怎么会率领两万大军进军吐蕃?”

“哈哈,这位听客还是比较有见识的,凡是进了吐蕃一些地方,确实是轻则头晕目眩四肢瘫软无力,重则性命不保,但这并不是什么诅咒,要不然咱们圣天子以及两万大军就无法进入吐蕃。”

“那到底是什么地方?咱们圣天子和两万唐军是怎么进入的?”

“据说那地方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个叫高原反应的病。”

“高原反应的病?药石可医?”

“不能根治,只能缓慢适应,这种情况,那高山,就仿佛是水深的大河,要进入大河之中,最起码的事情就是要学会游泳,如果不会水,进入大河就是找死,而想要学会游泳。

首先是有会游泳的人教你,就算没有又没关系,呛几口水就行了,但其中,确实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件事对于吐蕃那片地方,也是一样。必须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所以咱们唐军进入西域之后,在昆仑山口之巅驻军三个月,就是为了适应和吐蕃一样的高山环境,一旦适应之后,那吐蕃之地,对于我等来说就不算什么了。

但进入吐蕃之后,却不能像中原一样急走急停,哪有的话就会像在水中一样一会就没了力气。

这也是咱们圣天子为什么要士卒们慢跑的原因了,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节省体力,体力节省之后,才会在攻入拉式之后有力气与吐蕃军厮杀。

话说我大唐驻军距离59里,这时候的吐蕃还以为有高山之险,我唐军攻不进来,说那拉式虽然有六万大军驻守,但守备极为松懈。

我军在夜晚甚至是没有受到任何阻挡就近战了拉式,杀了吐蕃的王上大臣之后,又夜袭了那六万大军驻地,一时间是人仰马翻,黑夜中彼此都看不清楚,互相之间踩踏互伤众多,等到天亮时分清点,那吐蕃六万大军一夜之间被杀了两万,剩下的三万愣生生跑死了,一万大军不知所踪。

此战虽然斩获甚大,但我唐军也伤亡不小,硬生生折损过半,其中有一千多人也是和那三万吐蕃一样愣生生跑死的,可谓是伤筋动骨了。”

“吐蕃那地方实在是太险恶了,打个仗居然两方都有一半的伤亡跑死了,真是太危险了,我一辈子都不想进那块地方。”

听着说书先生的话,李恪也不仅叹息,那一仗是他伤亡最惨重的一丈了,开局一万五千人损失战斗力,夜袭之后,五千人又伤亡过半。

对于这种地方,李恪也没什么好感,在消灭了吐蕃一些人口后,又重新扶植了一个王,接着大肆宣传佛教,又在拉式驻军一万之后,让当地自治,再之后就走了。

再之后的唐军大战,就是一路西行五万里,设立四大都护府的事情,这其中,让李恪最为咋舌的,就是这说书先生在李恪灭四国之后的事情加了不少什么夜宿皇宫,对西域番邦女子情有独钟,甚至都有了一些小苗头的花边新闻,听的李恪直为头疼,这才过了多久,这花边新闻怎么就越来越多了。

“那群躁汉!”

李恪在心里大骂那些跟着自己出征的那三十万军士,李恪敢打赌,他的这些花边新闻,源头肯定是从这些躁汉口中传出来的。

就夜宿了拜占庭皇宫三个月,就被他们意银的睡遍了君士坦丁堡所有的贵妃贵妇,然后又从拜占庭一国传到阿拉伯,波斯与戒日三国所有的贵妃

贵妇。

这真是是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