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脸面下的算盘

这样心智坚硬的一位人皇,还想要他改变自己已经下过的决定,做出这个念头的人,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荀彧此时被众人围在大殿外不能动弹,他周围的人群情激愤,仿佛李恪外出巡游没尊严这件事关乎到他们的生死存亡,这是多么激烈的反应啊。

最终荀彧还是低下头来,答应去两仪殿找一找李恪,但能不能成功,他是不敢保证的,因为他心里压根就没有成功的打算,因为作为皇帝的臣子,被系统弄过了的人,心里的想法跟这个世界的土著实在是相差太多。

因为他们刚来的这个世界才五六年,一没有盘根节错的势力,二没有被利熏陶过后的膨胀,在他们的心里,李恪才是最重要的,因为那是他们的造物主。

御书房内,李恪身前的桌子上摆着一份大唐堪舆图,里面清楚的记载在着当今大唐所有的道府县,还有各个地区相连的道路,李恪拿着一块红铅笔,在上面写写画画,毕竟从司隶到山东,中间难免会进入中原地界,所以他对这次中原之行还是很期待的。

李恪知道,他手底下的这些官员,别的本事没有,欺上瞒下的本事却是一点都不用教的,就比如说这次治理长江水患吧,为什么这些一点实际能力都没有的太学生和府试士子的办事效率会比那些经年老吏的办事效率高?

这难道不是一件非常不合理的事情吗?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事实上就是这样,没有一点经验的士子远比那些经年老吏办事效率要快的多,这里面纵然有办事积极性以及读没读过书的原因,但根本上,还是办事重心的问题。

对于太学生和府试士子来说,荆扬两地的水患治理,就是他们刷经验的地方,他们只要能在这个地方刷够等级,那么在以后的官场上,要干什么就很方便了,所以他们能把所以事情都放在治理水患上来,除此之外,无欲无求。

而那些经年老吏,他们可不想太学生和府试士子那些单纯,或者是想问题那么简单。

在民间有这么一句话:阎王好办,小鬼难缠。

这本身对于实际情况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合逻辑的事情,但事实上,他既然存在,就说明十分的符合逻辑。

小鬼为什么难缠?

因为他们是直接参与百姓治理的吏,是直接面对这些弱势群体的第一人,所以,在经过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下,他们很清楚治下这些贫民的弱点,而他们的背后,是无比强大的靠山。

官与民,虽说很近,但说到底,是一段难以逾越的鸿沟,这倒鸿沟下,充满着商机。

所以说,他们如果想动什么坏心思,根本就不需要什么明目张胆,巨大的鸿沟,自然就导致着信息流通的不通畅性,对于缺乏信息的人来说,当遇到事时,尤其是针对他们时,是十分缺乏安全感的,这时候这些吏都不需要干什么,只需要有两个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然后钱就有了,十分便捷的一件事情不是吗?

李恪前世作为贫民,可真是能感觉到到这种差距的无力性,遇到胆大包天的,除了杀人放火,他们什么都敢干。所以李恪想要仔细的抽查这些治下的官吏状况,看看有多少人会被宰,顺便消化消化官吏的数量。

“禀皇上,荀丞相求见。”

“荀丞相?让他进来吧。”李恪收起堪舆图,摆弄着折子说道。

荀彧进来后,看着饶有兴趣的李恪说道:“臣,拜见皇上。”

“免礼吧,丞相,你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是中书省吗?怎么跑到朕的御书房了?”李恪笑道。

“唉,臣其实本该在回中书省的路上,可是被一群官员包围着,他们非要臣来见一见陛下。”荀彧无奈的说道。

“见我,他们不回来吗?”李恪问道。

“因为他们自知来了也白来,然后就认为臣不会白来,所以就把臣围着不让臣走,要不是臣答应了要来御书房坐坐,他们现在都还吧臣围在两仪殿外呢。”荀彧说道。

“哦?这货官员这么大胆?居然敢围堵当朝宰相?能让他们这么做的事情恐怕诱因不小吧,朕猜猜,不会是此次山东幽州的巡视吧。”李恪问道。

“皇上慧眼如炬,却是是冬巡之事,他们一个劲的说皇上这样做与礼不合,有失国朝威严,会让百姓们不再惧怕皇

上。”荀彧平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