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税收利息设定
税收,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以后国家想要富强,首先就是朝廷有钱了,这些钱可以用来大搞基建,另外一种就是家庭有钱了,这种钱可以促进消费。
如果朝廷和普通百姓都有些了,那么这个国家就是陷入了良性循环中。
正所谓岁岁有余粮。
但若是两样都没钱,就可就要寅吃卯粮,这个是绝对不能允许存在的。
现如今大唐的即将进入工业文明,可是金融体系方面还是处于萌芽状态,只有一些自发的票号制度。
民间的借贷条约也是十分的杂乱,利息那更是吓人。
金融的稳定,金融的发展,首先就是货币体系的稳定,你的货币依照什么发行?
当然了,现如今的社会,依旧是贵重金属确定货币的存在。
而且,也就是说,依旧是李恪在开元元年发行的开元通宝作为发行货币。
依旧是铜本位,这个很操蛋,内地根本就没有大型铜矿,索性大唐占领的疆域内存在大量的铜矿,所以铜本位还是可以存在的。
李恪的发行的开元通宝,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占据市场上的流动货币,比如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以及两汉其他时间段发行的五铢钱,但主要是汉武帝时期的五铢钱,话说汉武帝时期,
与现在相距差不多有八百年,依旧在流通,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五铢钱的分量足,说是五铢,就是五铢,而不像两汉其它时期发行的五铢钱,
说是五铢钱,其实只有四铢半,或者四铢甚至连四铢也没有,此外还有曹魏,蜀汉和东吴发行的货币;
南北朝时期的货币,还有前隋的开皇通宝,这个也是分量也是很足的。
李恪现如今发现的开元通宝,仍是秦制方孔圆钱,这个是为了串绳,开元通宝规定,一文开元通宝,重半钱,也就是千分之五斤,五克,二十文开元通宝,重千分之一百斤,也就是一两,一千文开元通宝为一贯钱。
一贯钱重五斤,同时官方兑换白银和黄金两种兑换方式,依旧是一两黄金等于十两白银,一两白银等于一千文钱。
同时,李恪还让大唐以朝廷的身份,开设大唐钱庄,这个钱庄是国有的,主要负责两种经营,一种是让居民存钱给利息,一种贷款出去收本息。
这种贷款的利息,年利率为百分五,也就是说,一年的利息是五厘,一天的利息为万分之七,也就是说,你借十贯钱,一天的利息是一文钱,一年的利息是五百文钱。
这是一个十分低廉的利息了,要知道在古代的那种高利贷,那利息都是按月甚至是按天算的,五厘的天利息,一个月下来就是四倍多的本息,一年下来就得五千多万倍的本息。
这样的利滚利,九出十三归,简直就是高利贷的极致。
这样的高利贷,也使得大量的农民在天灾之年因为粮食颗粒无收,就只能借高利贷,高利贷借了,到第二年如果不是丰收年,那绝对是还不上本息的。
到时候就是连年的利滚利了,能把一户中农给弄破产,然后再卖儿卖女,沦为乞丐。
所以李恪就打算给出这样的便利,一年五厘的利息,二十出二十一归,与九出十三归相比,足够底了。
当然了,李恪这种低利息钱庄的出现,当即又有一些官员反对,给出的理由是,这么低的利息,会使得朝廷的钱变得有去无回。
关于这样的提议,于是又是一场乡野大讨论,长安三辅的各大报社,渭北市的各大报社,是反对的多,赞成大少。
若是给了一般的皇帝,看到这种阵仗,自然是一位乡野之人反对他这种低利息钱庄。
但是李恪毕竟是从后世来的,他知道这个社会有一种东西叫做阶级,在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阶级说什么样的话,什么样的立场,说什么样的话。
就比如说这些报社,说赞同的报社里,里面就有一家是李恪的报社,然后就是一些大贤的报社,他们都是知道高利贷的危害,并且十分的痛恨。
至于反对的报社,可以查他们的金主,只要去查他们的金主,就绝对会发现,有子钱一直或者是突然给他们报社注入大量的资金,以换取在子钱行业的支持。
这是一种互利互惠的方式,至于那些写这些文章的人,知不知他们
正在干的事?
肯定知道,但还是把眼睛一蒙,继续数钱,管他是不是黑心钱,争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