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棋局高月
第六百零七章 三个选择
小
大
“圣上有旨,宣太常寺卿窦彦觐见!”
“圣上有旨,宣太常寺卿窦彦觐见!”
宦官一声声喊了出去,窦彦稍微整理一下衣冠,便快步走进了紫微殿。
不多时,窦彦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窦爱卿,好久不见了。”
杨广确实很久没有见到窦彦,至少有一年了,上一次见到窦彦还是去年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之前。
杨广很客气道:“窦爱卿请坐!”
“谢陛下!”
窦彦坐下,他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个时候天子找自己做什么?
杨广沉吟一下道:“因为高句丽之战,朕的心思这两年也不在朝政上,以至于很多重要职位空缺了很久,像礼部尚书,已经空缺了两年,朕再三考虑,决定由爱卿出任礼部尚书,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完全出乎窦彦的意料,他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道:“感谢陛下的信任,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厚爱!”
杨广点点头,给两名宦官使个眼色,两名宦官知趣退下了。
杨广这才缓缓问道:“窦爱卿还和其他家族有联系吗?朕是指元氏家族或者独孤氏家族。”
窦彦心中一凛,他忽然意识到,任命自己为礼部尚书只是序曲,正题现在才出来。
天子很可能是要找关陇贵族了,窦彦沉吟好一会儿才郑重道:“臣可以联系到他们!”
窦彦回到府中,立刻吩咐下人道:“让德明来书房见我!”
片刻,长子窦德明便匆匆赶来,窦德明一直没有出仕,他负责打理家族财产,有时候又给父亲做幕僚,出一出主意。
在窦彦看来,长子比次子要稳重得多。
“天子找父亲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窦德明也知道父亲被天子召进宫,他一直在担心。
窦彦点点头,“天子任命我为礼部尚书!”
太常寺卿升礼部尚书很正常,但父亲升任却不正常,他可是不折不扣的关陇贵族,窦德明立刻意识到这里面有文章。
“天子是什么用意呢?”窦德明问道。
窦彦缓缓道:“我理解为,他在刻意笼络我!”
“父亲,孩儿不太明白!”
窦彦笑了笑道:“天子现在才意识到关陇贵族的重要,想和关陇贵族谈判了。”
“他现在才意识到?”
窦彦摇摇头,“天子一向刚愎自用,从不承认自己做错,这一次应该是晋王劝他了,听说今天天子收到了晋王奏折和私信,毕竟是自己儿子,他还是会听几句。”
“父亲觉得有用吗?这么多年了,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现在还来得及?”
窦彦还是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晋王一直和元家有联系,他既然这样劝天子,或许元家会给他几分面子,现在朝廷这边还是有实力,最后尚不知鹿死谁手,关陇贵族也会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否则我也早就走了。”
窦德明默默点头,“父亲是要我去长安吗?”
“正是!”
窦彦取出刚写的信,递给儿子,“你去找伯父,把这份信交给他,然后你去找元敏,给他说一声,天子今天的情况。”
“父亲是担心伯父反对和天子和解?”
窦彦点点头,“我是有点担心,就怕他擅自做主,不把我的信转给元家。”
“那父亲再写一封信给元氏家主,我交给元敏。”
“这样也行!”
窦彦当即又写了一封信,封上信印交给了儿子,当天晚上,窦德明便拿着父亲的出城牌,带着几名随从出城去长安了。
几天后,江南船队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抵达了洛阳,送来一百万石粮食和五十万贯钱,还有三万匹战马。
杨广感动晋王的诚意,当即下旨,同意三千工匠的家人前往江南,三千户人家乘坐大船,由骑兵护送南下。
这时,萧夏已经提前得到了天子的旨意,同意自己驻兵山东半岛四郡,并决定把江都郡还给自己。
这可是好消息,萧夏随即任命杜如晦出任江都郡长史,并命令孙雷率领三万军进驻江都郡,同时派三百艘战船游弋淮河。
萧夏并不打算把总管府迁回江都郡,毕竟他需要从安全上考虑,有长江这道屏障,不管是他的家人,还是其他官员家眷,都有一种安全感。
下午时分,萧夏接见了萧琮,萧琮目前出任延陵郡刺史,萧瑀则出任新成立的匠作司通判,管理除了军器监以外的所有官办手工业,实在太多了,包括采矿、冶炼、铸造、铸钱、造船、炼糖、纺织、造纸、印刷、制药、酿酒、皮革、制衣、轧绵等等,以前都很分散,现在把它们集中起来管理。
萧夏请萧琮坐下,沉吟一下道:“有件事我得告诉家主!”
“殿下请说!”
“是关于萧铣,天子已经正式要求我负责剿灭萧铣,我也打算这样这样做,我对荆襄思之久矣,但一直没有染指的机会,这才我终于得到机会了。”
萧琮沉吟片刻道:“就算剿灭了萧铣,天子会把荆襄给殿下?”
萧夏点点头,“天子说过这件事,宁可把荆襄给我,也不会交给叛贼!”
萧琮笑道:“看来他终于想通了。”
“天子比较刚愎自用,做事很容易一意孤行,劝他不容易,除非他处于焦头烂额之中,这次我还劝他和关陇贵族和解,不要树敌太多,他估计会听我的劝。”
“可关陇贵族会答应吗?”
“他们一定会同意!”
萧夏笑道:“关陇贵族很清楚我的实力,一旦我出兵,长安伪政权支撑不了多久,我只是劝他们两头下注,并不是让他们效忠一方,这样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何乐而不为?”
萧琮沉默片刻道:“殿下找我来,是为了萧铣之事吧!”
萧夏点点头,“我想请家主给萧铣写封信,我可以看在往日情分上,给他一个选择,他可以投降我,也可以投降长安伪政权,如果他都不愿意,他也可以去交趾郡建立梁国,我给他一个月的时间,让他率军转移南下,将来我还再给他机会,让他去交趾郡南部的占城建国,如果三个选择他都不愿意,一定要占领荆襄,那他只有死路一条。”
萧琮叹息一声道:“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更愿意去巴蜀!”
萧夏摇摇头,“巴蜀不可能的,巴东郡王、剑南道安抚使丘和率三万军队封住了三峡道,丘和效忠长安伪政权,萧铣的军队进不了巴蜀,我相信他自己也明白。”
萧琮捋须点头道:“既然殿下拜托了我,我会立刻写信给他,好好劝他投降,同时把殿下府给他的三个选择也一并告诉他。”
“圣上有旨,宣太常寺卿窦彦觐见!”
宦官一声声喊了出去,窦彦稍微整理一下衣冠,便快步走进了紫微殿。
不多时,窦彦走进御书房躬身行礼道:“微臣参见陛下!”
“窦爱卿,好久不见了。”
杨广确实很久没有见到窦彦,至少有一年了,上一次见到窦彦还是去年第一次征讨高句丽之前。
杨广很客气道:“窦爱卿请坐!”
“谢陛下!”
窦彦坐下,他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个时候天子找自己做什么?
杨广沉吟一下道:“因为高句丽之战,朕的心思这两年也不在朝政上,以至于很多重要职位空缺了很久,像礼部尚书,已经空缺了两年,朕再三考虑,决定由爱卿出任礼部尚书,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完全出乎窦彦的意料,他又惊又喜,连忙起身道:“感谢陛下的信任,微臣一定不辜负陛下的厚爱!”
杨广点点头,给两名宦官使个眼色,两名宦官知趣退下了。
杨广这才缓缓问道:“窦爱卿还和其他家族有联系吗?朕是指元氏家族或者独孤氏家族。”
窦彦心中一凛,他忽然意识到,任命自己为礼部尚书只是序曲,正题现在才出来。
天子很可能是要找关陇贵族了,窦彦沉吟好一会儿才郑重道:“臣可以联系到他们!”
窦彦回到府中,立刻吩咐下人道:“让德明来书房见我!”
片刻,长子窦德明便匆匆赶来,窦德明一直没有出仕,他负责打理家族财产,有时候又给父亲做幕僚,出一出主意。
在窦彦看来,长子比次子要稳重得多。
“天子找父亲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窦德明也知道父亲被天子召进宫,他一直在担心。
窦彦点点头,“天子任命我为礼部尚书!”
太常寺卿升礼部尚书很正常,但父亲升任却不正常,他可是不折不扣的关陇贵族,窦德明立刻意识到这里面有文章。
“天子是什么用意呢?”窦德明问道。
窦彦缓缓道:“我理解为,他在刻意笼络我!”
“父亲,孩儿不太明白!”
窦彦笑了笑道:“天子现在才意识到关陇贵族的重要,想和关陇贵族谈判了。”
“他现在才意识到?”
窦彦摇摇头,“天子一向刚愎自用,从不承认自己做错,这一次应该是晋王劝他了,听说今天天子收到了晋王奏折和私信,毕竟是自己儿子,他还是会听几句。”
“父亲觉得有用吗?这么多年了,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现在还来得及?”
窦彦还是摇头,“我也不知道,不过晋王一直和元家有联系,他既然这样劝天子,或许元家会给他几分面子,现在朝廷这边还是有实力,最后尚不知鹿死谁手,关陇贵族也会给自己留一点余地,否则我也早就走了。”
窦德明默默点头,“父亲是要我去长安吗?”
“正是!”
窦彦取出刚写的信,递给儿子,“你去找伯父,把这份信交给他,然后你去找元敏,给他说一声,天子今天的情况。”
“父亲是担心伯父反对和天子和解?”
窦彦点点头,“我是有点担心,就怕他擅自做主,不把我的信转给元家。”
“那父亲再写一封信给元氏家主,我交给元敏。”
“这样也行!”
窦彦当即又写了一封信,封上信印交给了儿子,当天晚上,窦德明便拿着父亲的出城牌,带着几名随从出城去长安了。
几天后,江南船队在三千骑兵的护卫下抵达了洛阳,送来一百万石粮食和五十万贯钱,还有三万匹战马。
杨广感动晋王的诚意,当即下旨,同意三千工匠的家人前往江南,三千户人家乘坐大船,由骑兵护送南下。
这时,萧夏已经提前得到了天子的旨意,同意自己驻兵山东半岛四郡,并决定把江都郡还给自己。
这可是好消息,萧夏随即任命杜如晦出任江都郡长史,并命令孙雷率领三万军进驻江都郡,同时派三百艘战船游弋淮河。
萧夏并不打算把总管府迁回江都郡,毕竟他需要从安全上考虑,有长江这道屏障,不管是他的家人,还是其他官员家眷,都有一种安全感。
下午时分,萧夏接见了萧琮,萧琮目前出任延陵郡刺史,萧瑀则出任新成立的匠作司通判,管理除了军器监以外的所有官办手工业,实在太多了,包括采矿、冶炼、铸造、铸钱、造船、炼糖、纺织、造纸、印刷、制药、酿酒、皮革、制衣、轧绵等等,以前都很分散,现在把它们集中起来管理。
萧夏请萧琮坐下,沉吟一下道:“有件事我得告诉家主!”
“殿下请说!”
“是关于萧铣,天子已经正式要求我负责剿灭萧铣,我也打算这样这样做,我对荆襄思之久矣,但一直没有染指的机会,这才我终于得到机会了。”
萧琮沉吟片刻道:“就算剿灭了萧铣,天子会把荆襄给殿下?”
萧夏点点头,“天子说过这件事,宁可把荆襄给我,也不会交给叛贼!”
萧琮笑道:“看来他终于想通了。”
“天子比较刚愎自用,做事很容易一意孤行,劝他不容易,除非他处于焦头烂额之中,这次我还劝他和关陇贵族和解,不要树敌太多,他估计会听我的劝。”
“可关陇贵族会答应吗?”
“他们一定会同意!”
萧夏笑道:“关陇贵族很清楚我的实力,一旦我出兵,长安伪政权支撑不了多久,我只是劝他们两头下注,并不是让他们效忠一方,这样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何乐而不为?”
萧琮沉默片刻道:“殿下找我来,是为了萧铣之事吧!”
萧夏点点头,“我想请家主给萧铣写封信,我可以看在往日情分上,给他一个选择,他可以投降我,也可以投降长安伪政权,如果他都不愿意,他也可以去交趾郡建立梁国,我给他一个月的时间,让他率军转移南下,将来我还再给他机会,让他去交趾郡南部的占城建国,如果三个选择他都不愿意,一定要占领荆襄,那他只有死路一条。”
萧琮叹息一声道:“如果让他选择,他肯定更愿意去巴蜀!”
萧夏摇摇头,“巴蜀不可能的,巴东郡王、剑南道安抚使丘和率三万军队封住了三峡道,丘和效忠长安伪政权,萧铣的军队进不了巴蜀,我相信他自己也明白。”
萧琮捋须点头道:“既然殿下拜托了我,我会立刻写信给他,好好劝他投降,同时把殿下府给他的三个选择也一并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