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工匠到来
第496章工匠到来
一千零八十家匠户,约五六千人都是坐船过来的,除了在三门峡走了一段山路外,其他全程坐船,一家一艘千石客船,满载着十几年的家当,带着对故乡的思念,辗转千里而来。
目前他们都暂时住在城北大军营内,每户一座大帐,好在天气也渐渐暖和,住在大帐也没有不妥,而且他们住的大帐不是士兵住的通帐,而是羊皮居家帐,里面有布幔隔出了一个个小房间,铺上地毯,也别有滋味。
一群群孩子在大帐之间奔跑嬉戏,老人的脸上绽放着笑容,他们家乡就在大江对岸,只是当年的建康已经被一把大火烧毁,现在的江宁县已经没有他们家园,他们也知道,但只要闻到故乡的气息,他们就无怨无悔了。
官员们已经将他们一一登记,在考虑怎么安置他们
萧夏来到大营,找到了高颎和刘文静,萧夏走进大帐笑道:“两位有没有考虑好一个合适的安置方案”
两人连忙起身行礼,“殿下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也是刚到,听说你们在这边现场商议,我便过来看看。”
两人请萧夏坐下,高颎取出一份登记汇总表给萧夏,“殿下请看!”
萧夏接过汇总表细看,一千零八十户竟然全部是军器监的匠户,绝大部分都是父子两代匠人,有刀剑匠、槊匠、枪矛匠、弓弩匠、盔甲匠、甚至还有近百名大型军器匠,这些可是宝贵的人才啊!
隋朝灭陈后,把各类官匠掳掠一空,目前打造军器的官匠只剩下冶塘的五百匠户,而且打造出来兵器也全部送往朝廷,不准留在江南,所以江南市场上很难遇到优质兵器,就算有也是前朝留下来的。
有了这些优秀的工匠,萧夏便可以自己打上造等兵甲,不用再被朝廷掐脖子了。
“这些工匠必须安置在江都!”萧夏果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刘文静道:“殿下,我和高公都这样认为,实际上,我们和匠户们座谈过了,他们也愿意留在江都,他们也知道自己从前家园都没有了,唯一提出的要求,就是希望我们能用船只载他们回家乡看看,让他们能给自己的父母上坟。”
萧夏点点头,“这个要求不过分,完全可以答应,我们考虑周全一点,准备十几艘万石大船,分批送他们去江宁探亲上坟,我会让丹阳郡的官员安排牛车接送,晚上可以住在大船上。”
刘文静连忙道:“殿下请放心,这点小事,卑职一定会安排好!”
这时,高颎缓缓道:“殿下,江都城的空余房屋可能不够安置,卑职和刘长史商议,可以用建造江都子城的办法来解决,然后把冶塘监和梅根监也一并迁徙过来。”
高颎的建议说到了萧夏的心坎上,将工匠集中居住,有利于管理,萧夏欣然道:“有方案吗”
高颎取出一卷草图铺在桌上,笑道:“殿下请看!”
高颎指着江都城南道:“可以在南面修建一座子城,将来逐渐扩大成一个新县城,距离江都城约十里左右,修建完成后,距离码头也不过五六里的路程,修建官道和江都城相连,同时挖掘漕渠和运河相连。”
“周长二十里的县城”
“正是!”
萧夏沉吟一下道:“方案好是好,可是远水不解近渴啊!”
高颎微微笑道:“卑职考虑可以先挖渠代城墙,然后在河渠外面逐步建造城墙,殿下觉得如何”
萧夏摇摇头,“不用挖掘河渠,直接建造板墙,像军队大营一样,可以建造宽一点,上面可以走人,把泥土夯实,也不怕风吹雨淋,一个月就能完成。”
“然后造木屋吗”
萧夏点点头,“木屋快,造船场那边有大量造民船的木料,这几年都用不上,直接把木料运来造房子,每户一亩宅,主街两边造一些商铺,主街上再铺上石板。”
刘文静有些担忧道:“殿下,要造近两千座木屋,恐怕木料不够啊!”
“木料不够再去江北山区采伐,另外,从匠户开始,家家户户使用蜂窝煤,可以有效防止火灾发生,关于蜂窝煤,回头我会让房玄龄给你们提供一份图纸。”
萧夏是主公,他只管部署,至于怎么做是手下的事情。
高颎忽然想起一事道:“殿下,提到煤,卑职倒想起一事,殿下去江宁时,听到江宁铁矿的事情吗”
萧夏摇摇头,“没有提到!”
“可能是地方官府也不清楚。”
萧夏眼睛一亮,急问道:“江宁铁矿可是有发现”
高颎点点头,三天前收到矿冶署署令张文涛的报告,他们发现十几处铁矿脉,其实有五处铁矿脉属于优质铁矿,储量巨大,完全可以冶炼出精钢。”
这个消息着实令人振奋,萧夏欣然道:“有了优秀的工匠,又有了优质的铁矿,我们的装备就不用发愁了!”
高颎也笑道:“卑职还建议把矿石初炼放在矿山附近,这样就可以把粗铁块原来江都,而不是矿石。”
萧夏摇摇头,“这个问题我考虑过,初炼需要很高的技术,还需要用煤来做燃料,在江都冶炼,会有高水平的工匠参与,从而炼出好铁,再说也不远,耗费不了多少运输钱。”
高颎点点头,“还是殿下说得对,卑职考虑不足!”
时间还早,萧夏又回到官衙,刚坐下,杜如晦在门口禀报,“殿下,裴通判求见!”
“请他进来!”
不多时,裴文安快步进来,将一份报告呈给萧夏,“这是罗士信将军从吴郡送来的紧急报告,卑职昨天收到,山越人偷袭大营未遂,策划者已经被抓捕,目前正火速押送江都的途中,从时间上算,估计明天就能送到。”
萧夏看了报告,点点头道:“发一封鸽信给他们,让他们好好吸取教训,下不为例!”
萧夏并不打算追究王伯当的责任,只是希望他们能吸取教训。
相比之下,萧夏对即将到来的蓝兆和更感兴趣,从他那里他能得到更多的情报。
“一旦蓝兆和到来,要好好审问,一定从他身上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裴文安躬身行一礼,“卑职遵令!”
裴文安走了,萧夏在房间里负手走了几步,又对房玄龄道:“去把李鹿鸣找来!”
房玄龄很快去了,不多时,院子里传来脚步声,李鹿鸣出现在门口,“殿下找我”
萧夏笑着摆摆手,“进来说话!”
身材高大的李鹿鸣走进房间,躬身行礼,“参见殿下!”
萧夏笑了笑道:“我就想问一问,你派出的手下有没有消息传来”
“回禀殿下,目前只有东阳郡有点消息,其他各郡都没有消息传来。”
“那就说说东阳郡的消息!”
这次投降吴郡大营都是东阳郡楼家的家丁子弟,加上东阳郡的铁矿断绝供应,萧夏也着实对东阳郡有了一点兴趣。
“启禀殿下,东阳郡楼家已经人去宅空,据说楼世干拉了一支两千人的军队,驻扎在深山里,估计他的家人也转移去了深山。”
“还有什么”
“还有东阳郡的严家和汪家都在全力开矿,矿石都用船运去了余杭郡,他们这两家没有搬走,和平常一样。”
萧夏点点头,“我知道,有消息继续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