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立储
朝鲜汉城,昌德宫,大雪纷飞。
国君李倧像往常一样来到仁政殿,然后批阅奏疏。
一名小宦官匆匆而入:“国君,金大人求见!”
李倧头也不抬:“称呼金判书!”
“是!”
小宦官口中的金大人,正是兵曹判书金自点。
满清喜欢喊手下人奴才,这些奴才们便称呼主子或者大人,彰显自己已经被驯化,以表忠心、
朝鲜国被满清统治的时候,很多人已经改了称呼,动辄这个大人,那个大人的。
如果重新归附大明,这些称呼就需要改过来,一般称呼姓氏加官职。
兵曹判书相当于明朝的兵部尚书,自从李元利、李景奭等人或死或伤,金自点已然成为朝鲜国百官之首,平时有什么大事,都要找他来商议。
小宦官下去通传,片刻后,金自点来到殿上。
“国君!”
李倧这才将奏疏放在手边,缓缓抬起头,问道:“金判书有何事?”
金自点微微颔首:“臣今日前来,是想跟国君商议立储之事。”
李倧闻言,突然脸色变得冷峻,比外面的大雪还要冷。
两名世子李淏、李汪相继丧命,现在让自己立储,难道还能现生一个出来?
"金判书,你是在跟寡人开玩笑吗?寡人的两个儿子都已不在人世,如何立储?"
金自点语气平淡:"国本不立,天下不安。臣以为,国君可从宗室中择一聪慧孩童,过继为嗣,立为储君。"
李倧冷笑一声:"金判书倒是替寡人想得周全。不知可有人选?"
金自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开口:"国君可还记得铁山君李辉?"
"李辉?"李倧眉头一皱,"听说最近还闹造反,你不会想让寡人立他为储君吧?"
"国君误会了!"
金自点摇摇头,说道:"根据前线战报,铁山君已经伏诛,但他有个儿子李载言,今年八岁……"
“胡闹!”
李倧猛地站起身,桌上的茶盏被震得叮当作响:"你什么意思?"
金自点神色依然毫无波澜:"国君膝下无子,而李载言是宗室血脉,按礼法,可立为世子。"
李倧怒极反笑:"哈!一个叛贼之子,也配继承王位?金判书,你是老糊涂了,还是另有所图?"
金自点丝毫不慌,反而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国君息怒,臣只是建议。"
“寡人不接受你的建议!”
“如果是大明皇帝的旨意呢?”
李倧瞳孔一缩:"你说什么?"
金自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双手奉上:"这是明军主帅的亲笔信,请国君过目。"
李倧颤抖着手接过信,拆开一看,脸色瞬间惨白。
信上只有寥寥数语,铁山君李辉之子李载言聪慧仁厚,可为世子。
落款是大明定南伯赵勇,还盖着鲜红的将印。
李倧的手无力垂下,信纸飘落在地。
他终于明白了,这不是商议,而是威胁!
可是,不能就这样屈服!
“金判书,你是不是老眼昏花了?这根本不是什么圣旨!”
“自然不是圣旨,可是……”
金自点抬起头,眼神中带着戏谑之意,继续说道:“国君还不明白吗,如今我等身家性命,就在定南伯一念之间。”
李倧顿时心中一沉,跌坐在椅子上。
这支明军和以前见的明军,完全不是一回事,打仗的时候是真的下死手。
好好一座城池,说炸就给炸了,根本不管城里是建奴还是朝鲜百姓。
如果自己不同意,肯定没什么好下场。
可是,为何要让自己急着立储呢?
他脑袋里寻思思索,却找不到答案。
金自点见状,便劝道:"国君正值壮年,何愁日后没有子嗣?眼下暂且应下,待日后有了亲生骨肉,再行废立不迟。"
李倧眼中闪过一丝挣扎:"可这李载言毕竟是叛贼之子……."
金自点淡淡笑了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正因如此,将来废黜时才不会有人反对。"
殿外风雪更急,吹得窗棂咯咯作响。
李倧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拟诏吧!"
“国君请过目!”
金自点从身上拿出一份起草的诏书,双手递了过去。
李倧诧异道:“你都准备好了?”
金自点对此不置可否,只是说道:“有备无患。”
李倧很无奈,拿过诏书看了看,再次皱起眉头:“三日后册封?为何这么急?”
“回国君,这……也是那边的意思。”
“究竟怎么回事?你给我说清楚!否则,立储之事,寡人宁死不屈!”
看到李倧如此果决,金自点便说道:“三日后,明军会撤回丹东凤凰堡,定南伯的意思是,在大军开拔之前,最好看到这件事尘埃落定。”
李倧皱着眉头思索良久,终于说道:“就这么办吧!”
三日后,册封大典在昌德宫举行。
年仅八岁的李载言穿着过大的世子朝服,战战兢兢地跪在殿中。
李倧强撑笑容,将印玺递到孩子手中,然后看向上座的赵勇。
“恭喜国君,储位已定,赵某便可以回去了!”
“恭送定南伯!”
李倧心中窃喜,这位杀神可算是要走了!
只要没有明军的前置,所谓的储君,不过是个摆设罢了。
还不是想废就废,想立就立。
回头再纳几个嫔妃,不信生不出儿子!
庆典结束后,李倧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到寝殿。
“来人……嗯?”
突然之间,他感觉有些异样。
朦胧的灯光下,床上似乎有个人,而且是个女子。
李倧眯起眼睛打量起来,只见她身披轻纱,肤若凝脂,一双含情目正怯生生地望着自己。
"你是何人?"
女子跪伏在床榻上:"回禀国君,奴家是金大人选来伺候您的。"
李倧心头一热,没想到金自点如此体贴。
他走近几步,挑起女子的下巴细看,果然是国色天香,比宫中嫔妃更胜三分。
当夜,钦点内翻云覆雨,直到三更时分才消停。
李倧躺在床上,感觉整个人都快虚脱了。
"国君累了?"
“歇会,歇会……”
女子却像条水蛇般缠上来,从枕边取出一个檀木小盒。
"这是奴家从家乡带来的补药,最是养精固本……"
李倧不疑有他,接过盒中丹丸一口吞下。
没想到,这药见效很快,立刻觉得浑身燥热,精力充沛。
他大笑着翻身压住女子:"好个妙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