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天魔以红尘为食(第1更)
第261章 天魔以红尘为食(第1更)
徐青和老皇帝插科打诨一阵,才从老皇帝的行宫出来。
说起来,他和老皇帝现在的关系很奇妙。
虽然正常的礼节都存在,可很多时候,实际上不那么注重尊卑,不时还会开开玩笑。
反倒是如此,老皇帝现在还挺喜欢和徐青这样说话的。
哎,皇帝也是人,也希望有个无拘无束的交流者,只是平日里不敢想罢了。
高处不胜寒,多在于人心的寒冷。
生在世间,既为生灵,谁都不会喜欢冷冷清清,孤寂虚无。
只是为了追逐高高在上的权力和地位,有些人性的东西,必须得牺牲。
正如他前世时,也不怎么喜欢社交,因为累啊。
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总归是有快乐的成分,只是不值得付出那么多,自己也没那么多,便只能舍弃了。
所以他现在虽然成了天魔,对人心的微妙,到底何为本性,也只是模模糊糊的感觉。
因为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也不是日升月落那样显而易见。
越是如此,徐青越有探索的欲望。
修成天魔,他现在对情绪的体验,竟似乎比以往更渴求。就像人想要填饱肚子一样。
天魔竟是以红尘为食么?
徐青一个人走在这条路上,到底无可借鉴,仅是凭模模糊糊的本能往前走,走到哪算哪。
回江宁府府徐宅的路上,徐青遇到一人。
“大师专门在这等我?”徐青瞧见来人,笑道。
这人不是别人,而是雄禅。
大和尚能屈能伸,现在又成了老皇帝的座上客。
瞧瞧人家,都武圣了,也能顺应时势,如曹孟德所言的龙一般,能大能小。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于芥子。
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不行。
大和尚的道行深着呢。
“公明,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雄禅直接说明来意。
竟是想在余杭湾修佛塔。
余杭湾在之江省,属于之江省的首府余杭府,又是大海港。
自从徐青和老首辅搞海运以来,沿海各处的海港的重要性便愈发突出。因为现在的航海,基本都是近海航行,需要沿着海岸线补给,于是各大港口自然便愈发兴旺起来。
港口一兴旺,自然人口多,而且经济也会不错。
有钱有人的地方,自来是佛门最喜欢的地方。
而且佛塔在如今时代,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充当灯塔。
灯塔的存在,一来是为了便利海航,二来能在人文地理中,打下烙印,对于提升佛门的影响自然是极为有利的。
不过修建灯塔的耗费颇大,所以往往是佛门牵头,召集当地豪绅,募捐一大笔钱,将这事搞定。
若是官府来,豪绅们反而不愿意出钱。
当然,雄禅想修佛塔,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技术的问题。
余杭府如今最高的佛塔是金山寺的雷峰塔,塔高二十多丈。雄禅要想修建比此塔更高更坚固的佛塔,需要如今的工部和方仙道出力。
虽说这样高的佛塔,雄禅能一人之力将其摧毁,但他没法做到将其建设出来。
高大建筑的建造,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而且对材料要求高。
事实上,汉唐的皇城,比本朝的皇城大。归根结底,和材料关系很大。
因为那时候巨木很容易获取。
现在的时代,已经找不到那么多适合用来造宫殿的巨木了。
徐青经由雄禅一提醒,明白修建灯塔的事,该提上日程,而且这也是消耗劳动力的方式。
朝廷没有余钱,不代表地方豪绅没钱,他们不是没钱,实际上是不知道怎么花钱。
只是有时候花钱也是夺取权力的过程。
地方豪绅承担了官府的义务,自然也会争夺官府的权力。
权力不是靠一道旨意发下来就有的,而是争夺出来的。
譬如前朝的刺史,如今的巡抚,最初的职责都是监察地方,但最后却成了封疆大吏,细细研究历程,都是一场经典的夺权大戏。
其背后的本质,更是朝堂和地方派系的权力争夺。
但时间一久,巡抚、刺史也容易成了地方派系。
于是有了巡按御史这些存在出来制衡。
这世上没有万世法,唯有以变化去应对变化。
徐青没有拒绝雄禅的请求,而是认真和雄禅商议此事。
雄禅也认认真真和徐青讨价还价。
余杭湾的佛塔,徐青确实能答应下来,但徐青的附加条件是给几个小海港修建灯塔,且不会用佛塔的名义。
任谁看到两位当世顶尖的人物,为了一点小事斤斤计较,都会觉得奇怪。
实际上,对于徐青和雄禅真不是小事。
大道贵争。
任何属于自己的利益,哪怕再微小,都不能忽视,否则就是一种心态上的屈服和退让。
普通人说不争馒头争口气。
用在绝顶强者之间,也是合适的。
对他们而言,这口气是必争的。
既是面皮之争,也是大道争锋中,寸土不让的决心。
即使退让,也是有更高的诉求。
两人来回拉扯,才各自得到双方满意的结果。
雄禅的用意是通过修建佛塔,进一步提升大禅寺的影响力。
原本金山寺的雷峰塔,便是在金山寺声望极高时修建的。
雷峰塔一度成为金山寺的标志。
后来雷峰塔倒,也成了金山寺衰落的标志。
哪怕后人再修起雷峰塔,因为雷峰塔倒过一次,所以金山寺的声望,总归是不如前朝了。
徐青回到江宁府,直接去见了伏玄。
伏玄现在的状态很不好,断了一臂,还丢了许多武圣精血,若不是伏玄本身是天下顶尖的强者,这时候早就入土了。
他还强撑着,无非是太不甘心。
如果不甘心死去,他这类存在,死后甚至会化为强大的妖魔异类。
到时候虽然还有生前的记忆,但意识会变得非常偏执,并且非常不理性,会对人世间造成极大的破坏。
伏玄不希望自己死后变成那种样子。
这也是他来找徐青的原因之一。
如果他死了,徐青能压得住他。如果压不住,那也是破坏在敌国。
归根到底,他始终是个草原人。
不过伏玄也不是没有回报,他强打起精神,将自己一生的修炼心得记述下来,还有多次生死争斗的武道经验。
这都是万金难求的事物。
人,终归是矛盾复杂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