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神物志中的一段记载

第515章 神物志中的一段记载

赵璟生生咽下胸口的恨意,走到妹妹的棺材前,一把拉开她的衣袖。搜索本文首发: 奖励一把

果不其然,赵樱真正断气之后,手臂处,浮现出与赵逍身上一样的字迹。

深红鲜艳的四个大字:第二滴血。

那字的颜色就如同一张血盆大口,仿佛要将赵璟吞噬。

好一个第二滴血!

赵璟这辈子,第一次被人这般戏耍,筹码还是他弟妹的两条性命。

白五,广平侯府的五小姐白若真是吧?

记得此人还有另一个身份,丞相府千金姜岁欢。

不管是白若真,还是姜岁欢,你且记住,被我抓到那天,便是你来年的忌日。

赵璟发出诅咒时,远在京城的姜岁欢,不受控制地打了个喷嚏。

“小五。”

白北麟眼底都是关心,“是不是昨夜下雨受了寒?”

京城近日阴雨连绵,气温也比前些日子低了许多。

正厅内,兄妹三人坐在一处商讨对策,白北麟和姜叙白,已经听到姜岁欢接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摆了摆手,姜岁欢说:“四哥不用为我担心,我身体好着呢。”

至于为什么会打喷嚏,十之八九是被人给诅咒了。

诅咒她的人,除了赵璟,暂时也想不到第二个。

默默估算了一下日子,赵逍和赵樱应该已经入了黄泉。

就算赵璟没有落入她的圈套,那两个恶魔,也不可能会有命活着。

送他们离开前,姜岁欢给他们服用了慢性药。

日子一到,必暴毙身亡。

她要赵逍和赵樱也尝一尝,被强行灌下各种毒药的滋味有多绝望。

赵家兄妹可不是什么特殊体质,而且那二人,天生就长了一副短命相。

作为家中常客的姜叙白,对白北麟和姜岁欢你关心我,我在意你的这种亲密无间的兄妹情早已见怪不怪。

自从得知白北麟的眼睛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短暂的失明,姜叙白就将这件事情记挂在心。

今日来此,也是与兄妹二人商讨此事的应对之策。

姜岁欢说:“四哥的情况有点复杂,与一般中毒还不一样。”

“他在炎岛做药人时,被迫吸收多种毒药,出现了严重的药物反应。”

“换做旁人,下场必死无疑。”

“可四哥年少时在幻灵山泡了两年药泉,泡出百毒不侵的特殊体质,才有命到了今日。”

每每想到白北麟的遭遇,姜岁欢又忍不住把赵家兄妹拉出来凌迟。

她四哥,本来不必遭受这些的,却在那兄妹二人的谋害下,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这些时日,她每天都针对四哥的体质变着花样的研究解毒之法。

可四哥的情况太复杂了,导致用药的时候无从下手,反倒给她治疗的时候增加了难度。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为止,四哥除了眼睛会间歇性失明,身体状况暂时无碍。

经脉无序可以慢慢调解,陈年旧伤也能恢复。

唯有他这双眼睛,最让姜岁欢觉得棘手。

被失明折磨这么久,白北麟已经渐渐接受不久之后,就要变成瞎子的局面。

“小五,你不必为了我的眼睛耗费心神。能保住这条命,是不幸中的万幸,做人不能太贪心。”

经历过生死的白北麟,很多事情都看开了。

曾经的风光如过往云烟。

既然选择活下去,一切就得向前看。

自从与小五去祖坟拜过爹娘和父兄,白北麟浮躁的心绪也趋于平静。

因为他知道,让自己身陷绝望中,改变不了任何事情,还会给活着的人带来困扰。

兄妹团聚后,小五每天变着样的哄自己开心。

妹妹对他这样情深义重,如果他还是自怨自艾总想不开,妹妹也会难过的。

姜岁欢岂容白北麟这么轻易就选择认命。

“四哥,我会想办法治好你的眼睛的。”

姜叙白忽然开口说道:“我近日翻阅几本古籍记载,有一物,说不定白四的眼睛有所帮助。”

姜岁欢顿时来了精神,“二哥快说说。”

多日来的相处,姜岁欢早忘了姜叙白是姜家人。

那一声声二哥,唤得也是十分的亲切。

姜叙白这个人,不了解他真性情之前,会自动将高冷二字扣在他头上。

一旦与他混熟了,就会发现,与姜家另外两兄弟相比,姜叙白是活得最真实的一个人。

姜时安身上背负着家族的使命,说话办事不得不为大局考虑。

姜云霄么,为人强势又有点自我,表面看着是姜家最好接近的人,其实很难走进他的内心。

反倒是姜叙白,真诚直率,说话做事从来不喜欢绕弯子。

最让姜岁欢感到满意的是,姜叙白与她相处时,是真的绝口不提姜家。

姜叙白没让姜岁欢等太久。

“妹妹可曾听说过南疆药玉?”

姜岁欢一脸迷惑地摇摇头,“南疆是比南楚还要往南的地方,我对这个什么药玉,未曾有耳闻。”

白北麟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叙白,你说的这个南疆药玉,莫不是神物志中记载的东西?”

姜叙白诧异道:“你也知道神物志?”

白北麟点点头,“几年前读过此书,里面记载的每一个物件,都可媲美神界之物,所以此书才被命名为神物志。”

话匣子一打开,白北麟和姜叙白再次开启了旁人插不进话的模式。

这两个人,兴趣相同,脾气相投,畅聊三天三夜也不觉腻。

明明姜岁欢才是宅子的主人,在这一刻,反倒成了一个摆设。

论武力值,计谋,策略,姜岁欢绝非池中之物。

按着脑袋让她读书,她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好在姜叙白也时刻挂念着妹妹的感受。

与白四聊得差不多,才又将话题转移回来。

“这南疆药玉之所以被称为药玉,是因为南疆某地盛产天然药材。”

“这些药材周围的石头,经过药物滋养,时间演化,雨水冲刷,形成一块天然玉石。”

“神物志中记载,这块玉石已经存在数千年,有非常惊人的药用价值。”

“最初是一块庞然巨石,经过数年被分割抢夺,流传到今日,只剩下鸡蛋大小。”

“按神物志中的说法,拥有此药玉者,千毒不沾,百病不侵。”

“若将玉石碾成粉末,还可入药化解世间一切疑难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