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农场的发展规划
工人招聘主要从山东招募夫妻工,一般要求两口子,带娃过来也行,这边有小学,有初中。五万亩稻田,二十万亩草场,小型农场用不了多少人,估摸着也就是三五百人就足够了。
稻田大部分地方都不用太过操心,但是需要用平整。刘夏莲直接从白山武校调了二十台挖机,学员上着课就把活干了,不完美的地方教练处理。
插秧机和收割机是一台都没有,小马把问题汇报上去,刘夏莲让他安心好了。说是大强重工有购买的进口大型插秧机、大型收割机各五十台,每年都会过来干活赚钱。平常农场买十几台大强重工产的小型机械就行了,真正到了插秧、收割的时候就雇佣农机队。那超大型的机械一天下来能插秧上百亩,五十台机械就一天就是五千亩,十天就干完了。还不耽误给别的农场干活,这大农机除了买的时候贵点,用起来真没毛病。
相比起来大强重工生产的农机只能说是凑合用,刘大强曾坦言,差距太大了,造出来的东西耐用性上天壤之别。
听完刘夏莲的安排,小马完全颠覆了关于种田的认识。原本还认为五万亩水稻,最少也得数千人呢,没想到区区几百工人,农机都不用买多少,种植和收获期雇佣农机队就行了,还是自己家的农机队,左手倒右手。
“厂长,那牛的事情怎么办,要达到年出栏一万头的规模,最少也得五六千头牛开始养起,三五年才能算是有些成就,五六千头牛价值可太多了,能抽出这么多钱购买吗?”
“不用担心,咱们有种牛,上等西门塔尔种牛。买蒙古牛做母本,生产西门塔尔杂交牛,长势快。我安排大强重工生产一批刚结构的移动大棚,等明年开春了就把牛运输过去。”
“行吧,厂长这么说我就放心了,那牛的事情就等明年开春了。”
龙江省气候寒冷,开春都快五一节了,差不多小半年呢。
刘夏莲一寻思现在普通的黄牛哪里最便宜,肯定还是内蒙啊,那边七八百斤的母牛才一千多块钱一头。要到了山东那可贵了去了,四五千一头。当然,东西也不一样,草原上的牛就是吃肉用的,山东的牛属于耕牛。
内蒙那边赵华有老路子,有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当即安排当地的朋友大量收购本地牛,公母三十比一,要求全部放牧散养牛,能做繁殖用的。
那边老朋友一听要三千头,二话没说咔咔咔就给收购,要不说是大市场一周收起了。
出门刚好碰到大丫了,接孩子回家呢,大丫挺辛苦,也没个婆婆,也没个妈。
“大丫,我给你找两个保姆吧,让她们负责你们的娃,现在都上小学了,不用那么黏人。”
大丫听激动的哗哗的:“还是姐对我啊好啊,我早想让帮忙找个了,都没好意思开口。”
刘夏莲那个汗颜:“我一直以为你特别喜欢带孩子,所以没好意思说。”
“才没有呢,我喜欢和姐一起东奔西走,打打杀杀。”
保姆还是很好找的,刘夏莲花钱从李家屯找了两位中年妇女,同时给这几个孩子找了两个家庭教师,反正也不差钱,没事上上辅导班啥的。
“大丫、二丫,你俩解放了,明天随我去内蒙。”
第二天去的人还真不少,带着泡菜厂保卫科的十几名枪手,押运着三百多万的现金。
这两年道路宽敞了,走的也快,两天时间抵达内蒙。
巨大的牛栏里是满满的黄牛,看起来比较瘦,都是放牧的牛,不能跟吃饲料的育肥牛比。公牛大概一千五六百斤,母牛大概七八百斤,一共是三千零三十几头牛。
汤老板说:“弟妹,你安排人验验货吧。”
“行吧我让兽医大致看看。”刘夏莲一招手,带来的兽医团队下去检查去了,朋友归朋友,生意还得归生意。三千头牛怎么也得一天能检查完,拉走了有啥问题就不能来找人家了。
今天过集市,市场上的牛怎么也有几千头。
汤老板说:“弟妹,好不容易来一趟,我带你逛逛市场吧。”
“走走,正有此意。”
汤老板长横了,人家都是往高了长,他是往横了长,就跟那个磨盘成了精一样。
汤老板带着刘夏莲一起逛牛市,要运走的牛三千多头也够了,没必要再买,过来就是碰碰运气,给自己诊所搞点牛黄。
没走多远,一老头面如死灰,很伤心牵着一头牛,这是附近的汉民。
刘夏莲问:“老大爷,这牛怎么卖?”
“一千块。”
汤老板一瞪眼:“老头,坑人呢这牛明显的生病了,也敢卖一千?”
“最低九百,少一分不卖。”
刘夏莲点点头:“就它了,汤老板帮忙办一下交割手续。”
九百块成交,公证费五块是市场管理方收的,经纪费二十块是汤老板这收的。
逛了一会,又买了两头,一共是三头牛。都是瘦骨嶙峋,有些毛病的。
汤老板还是很有见识的,笑道:“弟妹这是要找牛宝吗,听说病牛喜欢长。”
“汤老哥还真猜对了,拉到你家肉牛厂给杀了吧,这三头每一头都有牛黄。”
汤老板一脸的不信:“我还是不信了,咱们一起去厂里。”
汤老板家的厂子是半自动的化厂子,速度极快,也就是四十分钟,骨肉分离了。
工人拿着三大块黄牛出来:“每一头牛都有,真是奇怪了,平常一年半载也碰不到一次。”
汤老板竖起大拇指称赞:“就弟妹这眼光,东北首富一点都不夸张。三千块,转眼就变成三万块了。”
刘夏莲笑道:“瞎猫碰到死耗子了,巧合巧合。”
汤老板自然知道这可不是巧合,谁家巧合能巧到三头都有牛黄,牛黄的产生千分之一都不到。每一个都蒙对了,只能说明挑选人对牛黄极为敏感,闻出来了,这就是本事,世界上本来不存在捡漏一说,都是靠本事吃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