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肤浅的家伙
小乞丐也有了新的名字,赵成,他身上的伤好了许多,现在赶车的活就是他在干,“小姐,咱们去哪里?”
赵成把马匹打理的很好,油光水滑的,毛色发亮,赵欣然很满意他的表现,他记不得自己是谁,却总是会脱口而出很多道理,吴喜之他们猜测他之前肯定是大家子弟,家族内斗,所以才被人设计陷害,削掉了手指。
“不用车,我们去地里看看,对了,你也一起来,到时候好认识地界。”
张家为首的四家人已经准备了足够多的土砖,万莲之一家的房子已经盖好了,两个房间,也算够住。
她家孩子四个,年纪小,最多帮着做做饭,她丈夫腿伤了,现在还躺着,最近也就只有她一个人下工,见到赵欣然几人来,她紧张的擦了又擦自己的手。
“小姐,夫人,你们来了,可是有什么事?”
赵欣然真担心她那个补丁加补丁的围裙被她揪坏,语气也不由得温柔了很多,“没什么事,就是来看看,菜怎么样了,你们怎么样,最近还好吧,粮食还够不够吃?你丈夫的腿如何了?”
她家四个小孩都在屋子附近玩,见人来,都围着矮矮的柴堆躲着看,倒是八岁的大女儿董芳菲抬了家里唯一的板凳出来,“小姐,坐。”
“小姐,夫人,我……奴婢这里,没有凳子,实在是,劳烦你们站着了。我相公现在恢复的很好,多谢小姐挂念。”
里屋的董峰南也很激动,他原本都不抱希望,结果赵欣然还买了他们一家,现在还有了住的地方,每顿都能吃点半干的米饭,实在是太幸运了。
他拉着嗓子,“小姐,多谢你的大恩大德,小的没齿难忘。”
几个孩子又冲到屋里去看自己的爹,赵欣然看她家孩子是真的小,特别是老二,应该只有六岁,老三是四岁的样子,都还在离不开人的年纪。
“行了,这菜呢,你们就每天早晚浇水,一个月翻土,你家种的这一片都是番茄,一定要注意,别忘了。”
对地里出现的问题赵欣然都一一做了解释,其实就算是她不去,吴喜之也会把照料这些蔬菜的机会给了万莲之,就拿种地这件事来说,万莲之家占了大便宜。
地里的秧苗长势很好,长得快的已经开始要抽新芽了。
“好,你们就这样先种着,不过,那边新开来的地要沤肥,不然土地肥力跟不上,产量低。”
交代完,也看完了地,赵欣然走的脚软,她只想回家舒舒服服的待几天。
六月中旬,李则禹出发去从军,赵欣然出发去永善府,接着进京城,她问了,赵石头和媳妇都愿意跟着她一起去。
谭谷秋和吴喜之也一起,宋念雪看着多味斋,宋念雨继续看着村里的编织队,还有赵北淮几人的魔芋爽。
一路上,到处都是逃荒的人,朱琴看的心惊,一直叮嘱女儿,“你这次去路上,多买些吃的,银子藏好了,别让人看到,贼容易惦记,另外,你都成婚了,要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不可太劳累。”
“知道了,娘,你们也是,多买粮食屯着,对了,我让赵成跟着你们一次算了,还有个人能照顾你们。”
永善府。
因着天气太热,城里很多商铺都只开半天的门,早上和晚上开,白天热的时候直接就关门,最近中暑的人也特别多,药堂那边出了很多的酸梅汤和败火茶。
宋石安回到了宋家,舟车劳顿,又没有好玩的去处,天又热,还是趁着太阳下山以后,华灯初上,到街上散散步。
“咦,那人,好像是赵姑娘啊?”
钱管家远远看去,实在是像。宋石安也看见了,他扇子一收,“那丫头忙着做生意呢,怎么会到这里来。”
赵欣然也远远看见了两人,但是不确定,追了过去,“宋夫子?”
“呀,老爷,果然是赵姑娘。赵姑娘,你怎么来永善府啦,不是刚成婚嘛,怎么出远门了?”钱管家笑着问。
“我爹在这边看腿呢,我就来了,你们怎么在这,是回家了吗?”
宋石安扇子轻轻提起,“走吧,去那边说,这大街上的,不好说话。”
说是大街,实际也没什么人,就零零散散的走着些人,完全失去了以往的热闹,就这还是靠近北境呢,永安县更是,赵欣然临走时,直接交代了宋念雪,要是城里的流民增多,就先把店给关了一段时间看看,最近风大,天热,她担心有人闹事。
几人走到河边的茶馆,四处无人,就他们一桌,张玉玉和赵成两人远远的跟着,没有上前来。
“你们来永善府,可有存粮了?若是没有,可存一些。这年头,不太安稳。”
宋石安朝远处的石拱桥望去,风雨欲来。
赵欣然听出了他话里的潜台词,“多谢夫子,我们已经存了一些,不过,朝廷为何没有派发赈灾款,这么多人逃荒,有的据说走了快两年。”
三人不在说话,只有风声。
“世道不太平,赵家村是去京都必经之路,你那些地,要做好防护,不行就进山里躲躲,还有你和李则禹家的那两座房子,实在是太招人了,若乱世来临,最先遭殃。你们还年轻,万事小心,这天,恐怕要变了。”
宋石安指了指天,摇了摇头。
赵欣然是聪明人,不需要他说的太明白。
“多谢夫子指点,我一定安排好这些事情,不过,谢夫人都去了宋大人那里,夫子你还不回京都吗?”
“你这丫头,我都还没管你呢,你倒是管起我的事情来了,怎么,你想去京都?”
想去京都也行,反正他也要回去了,这次来老宅,就是来看看家里的东西,再交代安排安排,虽然是逃荒的多,永善府还在北境这边,和京都不是一个方向,但也保不准北境在过年的时候南攻,得提前交代好。
“我当然想去啦,那可是京都啊,多少达官贵人,多少佳人才子,我从来没去过大城市,想起见见世面,顺便看看裴玉公子开的多味斋,到底有多赚钱。”
“哼,肤浅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