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看破不要说破
第262章 看破不要说破
飞机在云层中穿梭。免费看书就搜:看书屋
冯雨有点困了,把坐椅放倒睡觉。
姜宁没那么多瞌睡,拿着本杂志在翻。
却入眼不入心。
离家越近,五行之源的指向就越清晰。
这很显然,那块巨大的五行之源就在西边。
这么远的距离,太小的肯定感应不到。
这玩意就是一个信号源,体积越大信号也越强。
就是不知道具体有多大。
飞到省城转了一次,又飞到市里。
下飞机时,姜宁还往西边望了眼。
虽然指向更清晰了,但也只是个大概方向。
具体在哪,只有靠近才能感觉到。
“你看什么呢?”
冯雨对他的举动很敏感,问了声。
姜宁随口胡谗:“感觉要下雨了。”
冯雨看看天边,天上漂着些去彩:“不像要下雨的样子。”
出了机场,坐上大面包回了北安。
这趟出去时间不长,来回才五天。
登完泰山,去曲阜看了看孔子故乡就回来了。
到了别墅,没看到女儿。
冯雪系着围裙,正在剁羊肉。
知道他们回来,准备晚饭呢。
冯雨先问女儿:“姐,甜甜在睡觉吗?”
冯雪放下菜刀比划:“爷爷奶奶带去玩了。”
冯雨问道:“跟爷爷奶奶吗?”
冯雪继续比划,意思是还行。
手语表达的不清楚,反正大概就这个意思。
问了几句。
冯雨上楼收拾行李,姜宁则帮着冯雪剁肉。
冯雪穿着宽松的居家服,头发用一根带子束在脑后。
看上去有点乱,却更加楚楚动人。
姜宁抱了抱她:“辛苦了姐。”
冯雪笑笑,比划了两下。
让他上楼歇着,不需要帮忙。
姜宁道:“我不累,帮你做饭。”
冯雪没有再说,两人一起动手做晚饭。
把肉剁好,食材准备好。
冯雪准备炒羊肉时,外面响起引擎轰鸣声。
姜宁出去看了一下,姜爸姜妈遛娃回来了。
小家伙下了车,看到门口台阶上站着个大个子。
就看,不说话。
张玉兰指了指姜宁,问孙女:“甜甜,那是谁?”
小家伙说:“爸爸。”
张玉兰就笑了:“你认得爸爸啊,咋不喊爸爸?“
小家伙不说话。
姜宁走下台阶,蹲在地上张开手:“甜甜过来,爸爸抱。”
小家伙这才蹬蹬跑过去,一头扑进他怀里。
姜宁抱起女儿,亲了亲脸蛋:“亲爸爸。”
小家伙捧着他的脸亲了一口。
姜宁那个高兴,女儿太可爱。
进了屋里,看到妈妈后,小家伙又有点懵。
她的小脑瓜还想不明白,为什么一会一个妈妈,一会又两个妈妈,不过看到妈总归还是高兴,一边喊妈妈,一边蹬蹬跑过去,结果到了跟前后,却不知道该找哪个妈妈。
最终循着一点本能,奔向了亲妈。“妈妈抱!”
小家伙抱住冯雨的大腿,想让妈妈抱。
“妈妈抱不动。”
“妈妈抱。”
“妈妈抱不动。”
“妈妈抱抱抱……”
眼看小家伙要急眼,冯雨只得将她换起来。
顺便招呼公公婆婆。
姜妈说了几句,就去了厨房,帮冯雪做饭。
姜有信问姜宁:“你最近出不出去了?”
姜宁道:“这我哪知道,有事就得走,没事就多待几天。”
姜有信道:“今年要大上坟,你把时间安排好,七月十五最好回来。”
姜宁点了点头,姜爸专门交待的。
那到时还得赶回来。
今天的主食是面食,冯雪自己做的面。
之所以没有用食堂的面,是因为今天用的面粉是仙灵一号种的麦子磨的面粉,就磨了两百斤麦子,食堂没得吃,事实上除了姜宁别人都没得吃。
要不是姜宁非要吃,张博都不给。
“好硬!”
面吃到嘴里,姜宁就感觉到了不同。
姜爸尝了口,说:“和西疆面粉差不多,一过凉水跟牛板筋一样。”
冯雨说:“我觉的还好。”
姜宁道:“你的面没过凉水,过下凉水你试试。”
冯雨吃面不过凉水,在他碗里捞了根面条尝了下。
又还给他了,感觉吃了不消化。
吃过晚饭,姜爸姜妈没再住别墅。
回小区了。
把人送走,姜宁还觉的奇怪:“爸妈没事从来不住别墅,这次怎么转性了?”
“你呀……”
冯雨就笑话他:“有时候粗枝大叶的,爸妈这明显是觉的一直给哥带孩子,甜甜他都没带多,可能担心一碗水端不平咱们有意见,这才过来帮着带几天孩子。”
姜宁那个无语:“这都叫什么事。”
冯雨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是最难的,一个儿子不用考虑这些,两个肯定就不一样了,虽然咱们不需要爸妈帮忙带孩子,我也不计较这些,但爸妈肯定要想的。”
姜宁还挺不爽:“一直给他大儿子操心,我的事他们都没有操心过,往农场塞亲戚到是积极的很,老杨前几天打电话还说又来了个老乡我爸塞到农场了。”
冯雨笑吟吟的:“你是不是觉的我很小气?”
姜宁讪讪,老婆太聪明了也不好。
看破不说破不懂嘛!
晚上女儿和冯雨睡。
第二天去了办公楼,和老杨商量了几件事情。
老杨转达了七泽那边的建议:“王老板让搞个签约仪式,那边都准备好了,就等你过增露面,还有人员安排工程什么的也要再详细商量,你打算哪天去?”
姜宁道:“后天吧,明天歇一天,后天去看看。”
老杨点了点头:“鱼塘挖好了,你要不要过去看看?”
姜宁来了兴致:“走,去看看。”
于是两人开车去看鱼塘。
农场干活向来效率,因为不差钱,租了十台挖机半个月就挖出来了,整个鱼塘十亩地出头的样子,一个足球场大小,平均三米深,最深七米多,刚挖好,就是一个大坑。
防冻工程还没做呢。
老杨叫姜老板来看鱼塘,就是要说事:“技术员测算后遇到个问题,给鱼塘装地热需要的压力太大了,现在锅炉房的那台小锅炉压力不够,还得再买一台锅炉。”
姜宁问:“多少钱?”
老杨说:“得三百多万。”
姜宁牙疼:“这么多钱能买多少鱼了?”
老杨道:“那买不买了?”
姜宁道:“买吧,坑都挖开了,难道还能再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