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并州布局

刘备确定了三路主力进攻的路线,其他各军也各有任务。

其中关羽所部任务最重,既要和于禁配合牵制河南河内之曹军,又要牵制豫州的孙坚军,更要策应徐州。不过,关羽这一次没有立军令状,而是很平和的宣言自己必定完成任务。

实际上,倒是没人怀疑关羽,因为他也确实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至于黄忠则是保证徐州之孙坚军,他们绝不可能越过雷池一步,敢来就是有来无回。

甘宁则是保证,徐晃虽然参与进攻并州,他和他的手下必定完成支援策应之责任,保护和掩护中原各军。

如此一来,短短一天的时间,刘备军就确立了这一战的全部目标——取并州,指关中,集中全力击垮长安的曹操。

而且,贾诩领导下的参谋部门,也已经整理好了各军的部署,编成卷册发放给各位将领。

可以说,随着新年过去,刘备军即将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集中刘备军全力的猛烈一击。

而就在刘备军厉兵秣马的时候,身在咸阳宫中的曹操也召集自己麾下谋臣武将开始了一场集会,讨论刘备军的行动。

毫无疑问的就是,并州几乎可以确定就是刘备军进攻的目标。

原因无他,控制河北的势力要进攻关中,那么必定要取并州,卡住关中的咽喉,并且防止自己的侧翼遭到袭击。

只不过,具体怎么进攻并州,实际上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预测的事情。

最容易想到的路线,那自然是以大军突破井陉道,以这条大道直取晋阳。这条道是自古以来的阳关道,也是最容易想到的路线。

大多数人都觉得,他们应当引一部分兵马,派得力干将前去支援井陉道防御。以此,就可以消耗刘备军,保证他们能够恢复过来。

要知道,与刘备军一场大战,夺回河内地区可是消耗了大量的军粮,数年积累为之一空。

所以,曹操军至少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同等规模的大军出动了。

想到这里,曹操就不禁感叹,孙家之兵真的是不堪大用……

不过事已至此,这条路看起来也算是颇为稳妥。袁谭本来就有五万精兵和五千精骑,加上曹操能够派出去的三万步军,加起来八万人守卫关隘,那就绝不是轻易可以攻破的防线。如果再配上合适的将领,这样的防御,绝对可以拖住刘备军几年的时间。

至于为什么,因为历代并州之战都是这么打的。不管是春秋战国,还是两汉之间,进攻并州都依赖这条井陉道。韩信更是在井陉道大发神威,大破赵军成就兵仙之名。

可是,对于张飞和刘备所统领的骑兵,还是有人不放心。

比如说司马懿就怀疑:“刘备积数万铁骑于内,所图甚大,未可轻视。”

这确实也让曹操同意,与刘备军作战,刘备军铁骑的力量他也是深有体会。所以曹操请最了解并州防御情况的沮授来判断,刘备军所图是什么。

没想到,沮授大手一挥,向曹操表示这朔方、云中以及整个南匈奴都是刘备军的攻击范围。但是,等到刘备军平定北方之后会做什么,他就不知道了。

这时候,一直沉吟不语的郭嘉发话了:“主公,或许那刘备想要越过长城,从北向南进攻?”

毫无疑问,郭嘉猜中了刘备军的进攻计划,可是这对于曹操来说也是全然难以想象的事情,更不要说如何防御了。

要知道,到这时代为止还没有人搞出过这样的作战方式呢!

到蓝星华夏,这么做的也是定都平城(即大同)的北魏才真正实践了这样的作战方式。

不过,因为刘备的整合和训练,加上顾南行的物资储备,这个作战在这个时代也已经成型。

唯一的不足之处,那就是时间不够,准备不够充足。可是战场上的事情,从来没有准备万全一说。

只不过,刘备军都准备不足,要依赖冀州北部、幽州和草原上多年的积累,那曹军更是难以想象,刘备军要怎样发动这样一场大战了。

终究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没有见过大规模骑兵要如何行动,要发挥怎样的战斗力。甚至刘备军本身也在摸索这些骑兵的使用方法。

只不过,随着刘备军的大规模骑兵进攻的展开,这将会成为接下来千年里骑士们征服对手的标准操作模式。终究,历史的惯性是如此的强大,真正能够跳出来的都是极少数的人物。

此刻,曹操的帐下有人想到了这种可能性已经是非常不易。要知道,哪怕是法正最初提出来攻击匈奴之后进攻并州的计划,也是以井陉道的大军为主力的。

相反,如今以草原方向为主力的行军方式,完全是经过北方巡游,在技术和物质双重准备之下完成的全新战法。

所以在反复权衡之下,曹操还是选择了一种自己最擅长的做法,也是最保险的做法,把南方井陉道的防御交给曹氏兵马,太原北部的防御交给袁氏的人手。

如此一来,也就可以保证整个战局非常的稳固,就算有异变,他也可以从容调整兵力,保证自己的大军可以安然退回到己方控制区去。

这一计划自然没有人反对,只是如何派兵,如何分配指挥,还需要协调。

这时候,如今已经成为曹操女婿的袁谭主动请缨,要带着?义和华雄的精锐前去驻守雁门郡。这里是北方南下的必经之地,长城所在,也是并州真正的北大门。

对此曹操自然是马上同意,并且允许袁谭带上他的三万精锐和五千精骑全军出动,并许诺提供足够的粮草。

至于袁谭剩下两万人马,自然是驻防各地,完全抽调不动。

也正因此,等于井陉道方面就必须要曹操亲自派人坐镇指挥。

经过反复思考,曹操派司马懿参赞曹仁军事,总览太原军事。并且马超作为先锋大将都派入军中,搭配上李典和乐进,组成了一个颇为强大的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