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追击?
"李邦彦,你也知道,你们这宋国皇子虽然去我们金国为人质,可我们大金也不会怠慢他!
到时候我朝陛下会好生招待他!如果招待的是冒牌货,丢的是我大金皇帝的脸面,还是回去换一个吧!"完颜宗望说道。
赵构一听这金军主帅张口闭口冒牌货,他就算是泥捏的,也有了火气!
"哼,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乃大宋康王赵构!你们金国蛮夷之邦,怎见过大宋天潢贵胄!真是瞎了你们的狗眼!
这金国,本王去定了!要换,你现在就杀了我!"赵构义正辞严的说道。
一听这话,两人都吓了一跳。
"康王,慎言啊!"李邦彦快要哭出来,生怕赵构的话引起完颜宗望不快!
那样的话,好不容易促成的和平就没有了!
"哈哈哈哈,,,"
完颜宗望放声狂笑,
"李邦彦,你还说他不是冒牌货?大宋宗室一个比一个怕死!就连你们的花鸟皇帝都跑了,你以为本帅不知道?
大宋皇子,没有这样的血性与胆量,这个冒牌货,本王绝对不会要的!
赶紧换一个真的,与岁币一起送来!"完颜宗望说道。
说完,就挥手送客。
李邦彦与赵构就这样懵逼得出了金军大营。
"康王陛下,您真是洪福齐天啊,竟然可以阴差阳错躲过这个差事!金人真是不识货啊!"李邦彦笑呵呵调侃说道。
"哼,我倒希望去当人质!"康王冷冷的说道。
"康王,如果有一天康王显贵,记得不要忘了下官与康王今天一起出生入死的交情!"李邦彦说道。
"放心,我永远会记得今天,我谢谢你!"康王意味深长的说道。
二人回京面圣,
当钦宗皇帝得知李邦彦完成了使命,也是大喜!
斟酌片刻,就决定让自己的皇弟枢王前去做人质,并且以最快的速度,让户部筹备岁币给金军送去。
下午,金兵果然开始缓缓北撤。
直到晚上,负责尾随的几十名宋军探子才回来汇报,金军确实是撤了!
"快!快去准备!明天朕就要去太庙祭拜,告诉太祖,金人撤了!"宋钦宗激动的说道。
到现在,他才相信金人真的撤了,就跟做梦一样!
西军大营,此时的种师道忧心忡忡,如今西军一战损失惨重,而朝廷的追责也还没有下来,
姚平仲已经跑路,抓到还好,如果抓不到,那最终得有人出来背锅。
而种师道已经做好了背锅的准备,
他已经下定决心,等金军过了黄河彻底对汴京失去威胁,他就引咎辞职,安心背下这个战败的黑锅。
此时,一个他想不到的人来到了西军大营。
当亲兵引着来人进来,种师道大吃一惊。
"李大人,您怎么来了?"种师道急忙起身迎接。
他俩一个文臣,一个武将,虽然都担任守城任务,可是互相不统属。如今金兵已经撤退,两人貌似不再会有什么交集!
"种老将军,你可知金兵为何撤退?"李刚一进来就开门见山问道。
"这我听说了,李少宰出使金营,成功促成和谈,哎,虽然窝囊,可这样也好,金军悍勇势头正盛,我军如今疲弱,这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种师道说道。
"老将军有所不知!延津渡口是金军的渡河归路,而且是金军的粮草补给后勤基地,有五千金兵驻守,
如今延津渡口的金军被全歼,完颜宗望的粮草根本维持不了几天,
所以他们只能匆忙撤退,而且还得强攻延津渡口!"李刚说道。
"什么,有这种事情,确定吗?"
"确定!今天下午,金军撤围离开后,北面几路探子顺利入城,带回来一样的消息,
那五千金兵被斩首,摆成了京观就在延津渡口!有好几个探子亲眼所见!"李刚说道。
种师道听后也是异常激动,急忙询问道:"是哪路兵马干的?这也太匪夷所思了!金兵战斗力那是公认的!
难道是真定府的士兵?"
"是盘踞在京东东路的梁山军,据说是西门庆带着梁山几万梁山人马干的!如今还有万余梁山军在延津守着!"李刚说道。
"梁山贼寇盘踞济州,朝廷几次兵马征剿都无功而返,听说前段时候受了招安,没想到他们竟然如此忠义!
不声不响干了这么件大事!"种师道激动的感慨道。
然而,种师道突然想到了什么。
"李大人,如今延津渡口被梁山军马占据,完颜宗望粮草很快就不能维持,如果咱们现在追击金兵,
只能死咬着金人,不出十天,金兵不战自溃,必定可以围而歼之!"种师道立即想到了战机!
一听种师道这话,李刚也是非常满意。
"哈哈哈哈,英雄所见略同!这也是我急着来找老将军的原因!
淮西军、荆楚军、西军加上守城的两万禁军,近十万大军追击,必能将金兵围歼于黄河南岸!"李刚说道。
两人商议完毕,便急忙一起进宫面圣。
当宋钦宗听了二人的汇报,却皱起了眉头,
"两位爱卿,如今宋金两国刚刚实现了和平,何必再次背信擅起干戈呢?这件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两位爱卿退下吧!"宋钦宗不咸不淡的说道。
"陛下,机不可失啊!如果浪费这次机会,以后金兵再次南下,可就没有这么好的机会能够全歼金兵了!
陛下,就在金兵撤退的下午,京西军八万人马也已经赶到,如今汴京的兵马已经直逼二十万!"李刚急忙据理力争。
"陛下,这次确实是天赐良机,战事有利于我!"种师道说道。
"好了,朕乏了,明天朝会再议吧!"宋钦宗说道。
两人不甘心的告退。
第二天一大早,因为金兵撤退,汴京之围解除,朝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
而李刚继续提出了自己带兵追击的奏请!
此时的李邦彦不高兴了,自己好不容易与金人达成和谈!凭着这份功劳,不用多久,太宰的位置就板上钉钉!
于是他开始坚决反对!
"李大人,人无信不立,何况我大宋是礼仪之邦!岂能背信弃义违背和约?
你口口声声说胜算很大,有多大?比天还大吗?
当初姚平仲还拍胸脯向陛下保证有七成胜算,谁能想到他说的是满分一百分?"李邦彦俺驳斥道。
最终,在李邦彦的神助攻下,钦宗皇帝借坡下驴,拒绝了宋军追击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