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499
遗言
祁云宴看她轻松的模样,便知道她想得开,立即叫马车走了。
到了海边,便换了海船。
坐船比坐马车快得多,除了晕船的,都觉得坐船更舒服。
祁月渠也要跟着一道回金陵,她要去为父母上一柱香,仍旧跟荣福毗邻而居,到了海上,荣福甚至可以出来走走放放风,不过现在她早已没了嚣张的底气,加上船上没有外人,大家见到她都当空气,她也甚少出来自讨没趣了。
反正每日的饭菜都有肉,她已经满足了。
换做半年前,她要是知道今日这么容易的满足自己,一定不会相信,但事实如此,她也尽量不去回想。
船上不知走了多久,一天,下人忽然拿来白衣。
“怎么要穿白衣?慕岁宁莫不是羞辱本宫!”
“所有人都换上了白衣。”
丫环解释。
荣福这才发现这丫环也穿着白,想到什么,冷笑一声,“昭明帝终于死了?”
丫环瞥她一眼,昭明帝对她这个一母所出的同胞妹妹实在不错,极尽纵容,也许她极尽荣华,还未出嫁就册封了长公主,赐豪华府邸,也允许她挑选自己合意的夫君,她却盼着他早死。
丫环摇摇头,“不是。”
荣福带着冷笑的脸微微一僵。
有什么人去世,能叫慕岁宁和祁云宴都换白衣,还千里迢迢回来奔丧?
不是太子就是昭明帝。
可自己也换了白衣,显然是自己的长辈,而金陵敢做她长辈,要她穿孝的人,只有……
“母后。”
荣福想到当初离开金陵,自己还跟母后闹小性子,那时候她满心只有驸马,哪里想过,母后身边也需要女儿陪伴?
荣福呜咽一声,居然没有哭闹,乖乖拿了白衣就回自己舱房去了。
不远处,慕岁宁静静看着这一幕,吩咐身边的人,“看好她。”
昭明帝未必就不知是她杀了萧驸马,掳掠了荣福,但之前肯纵容她,是因为表面上一切相安无事,但现在太后死了,而荣福到底是他唯一的胞妹。
下了船,三夫人已经带着人在等候了。
“王爷公主请上马车,回公主府洗漱后,便直接进宫,太子殿下已经在宫里等候了。”
他们一路回来,几乎没有停留,但七七四十九日已经只剩明日最后一日,今晚不论如何他们是要守在宫里的。
“辛苦三婶了。”
“不辛苦,辛苦的是公主。”
三夫人看慕岁宁没怎么受苦,一颗心才落回肚子,赶紧让车马将人都送回公主府梳洗,而后直奔皇宫。
满城已经披上白幡。
太后去世,虽然太后言明,不需要民间守丧,但一年内,还是不允许有大操大办之事的,百姓们也不敢将开心流露到表面。
等进了宫,三夫人就不能再走了。
慕岁宁和祁云宴一道直奔太后宫殿,身侧跟着荣福。
到时,宗妇妃嫔们跪在棺椁前已经哭了四十多天,一个个早已哭乏了,见到慕岁宁来,才敢短暂分神歇息会儿。
“母后!”
荣福到底没忍住,哭着扑倒棺椁前撕心裂肺的大哭起来。
她不算是个孝顺女儿,可以前不孝顺,是觉得母后永远在那儿等着自己,她永远有回头的机会,母后永远不会怪罪她这个不孝女的。
可如今母后没了。
不论她怎么后悔,怎么回头,母后也再睁不开眼等着她了。
她的哀戚,也引得其他人生出几分真切的悲伤之感来。
太后虽不是什么划时代的贤后,但她温良、和善,从不刁难人,这么些年风风雨雨,但凡求到她跟前,她总会照拂一二。
慕岁宁和祁云宴上前烧纸磕头,而后刘公公便过来,请祁云宴过去。
“只请淮南王?”慕岁宁问。
“是。”
刘公公垂首。
慕岁宁跟祁云宴对视一眼,没说什么。
祁云宴走后,慕岁宁也准备入其他女眷一般跪倒一旁去哭丧,便见老太后的贴身嬷嬷走了来,“公主,太后有几句遗言交代,请跟奴婢来。”
宗妇们看慕岁宁的目光一下变了,谁不知道老太后的好东西多,莫不是要留给这个没血缘的曾孙女?
慕岁宁跟着嬷嬷走到附近的空殿,行礼接旨。
“只是几句遗言,公主不必多礼。”
嬷嬷将她扶起,“‘哀家自知时日无多,怕是熬不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了。哀家是个无用之人,年轻时胆怯
懦弱,从不敢与先帝争执。年纪大后又怕自己愚笨,会坏了儿子江山霸业,临老了才想明白,哀家既坐了这个位置,总该做点什么。’”
“‘哀家发现种种恶事时,想阻止已来不及。皇后是个贤孝淑慧的,知哀家痛苦,要与哀家一同阻止,只可惜,哀家连她也没能保住,最后只保住一个懵懂的小丫头。’”
“‘小丫头灵慧,可哀家却不能过多伸手,怕给她招来劫难。’”
“‘听闻小丫头已经救下了她父兄,这很好,她做的一切都很好,哀家今将哀家这一生所得,都赠她,盼她时时不忘本心,为我大晋,扫一片清明’。”
嬷嬷说完,便有几个宫女出来,跪在慕岁宁跟前。
“这几个宫女,都是太后跟前最得力的丫头,以后便跟着公主了,若是公主嫌弃,可以打发她们出府。”
说是跟着,其实是托付。
这几个宫女脸上各有伤,年纪也不小了,可见是跟着太后多年的。
“我会好好照顾几位姑姑,不枉她们辛苦伺候太后一场。”
慕岁宁真心道,“嬷嬷也与我一道去,我的桃源小镇正缺得力的女官,嬷嬷和姑姑们都是合适的人选。”
姜嬷嬷闻言,微微讶异,旋即眼神也变得温柔起来。
“老奴还要伺候太后。”
慕岁宁没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姜嬷嬷只是将老太后留下的库房钥匙给了慕岁宁,然后催她出去。
慕岁宁觉得奇怪,“嬷嬷,你……”
“公主,太后等着真相大白等了半辈子,你不要辜负她的期望啊,若是有那么一日,请去太后陵前烧一柱清香。”
“我记得了。”
慕岁宁被送出来,还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随行的姑姑却劝,“太后是个随波逐流之人,临老了也犟了一回,姜嬷嬷也与她一般的性子,公主就由她去吧。”
走了不远,遇上了红着眼睛跑出来的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