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再相逢
“再等等。”
知州夫人侯氏病歪歪的靠在椅子上,道,“四月开始便是雨季了,雨水多起来,那位仁善的公主殿下迟早会给那些渔民建房子的。”
“您的意思是……”
“一把火的价格,总比一群人的价格低。”
现在已经有不少渔民开始在淮南王夫妇的别院三里外搭建窝棚,窝棚哪能挡雨?
可架不住一日两餐和三十文的工钱,渔民们只会前赴后继。
等到人越来越多,势必要建造房子安置下来,否则伐下那么多木头有什么用呢?
而木头房子一烧,夜里那些老幼、那些辛勤工作了一天睡得死沉的人,哪里跑得及?
等人一死,就再不会有百姓敢去投奔淮南王夫妇了。
众人眼睛皆是一亮,百里知州更是道,“还是夫人思虑周全!”
“至于晖儿……”
侯氏瞥一眼丈夫和苗夫人,“卓家人还在我们手里呢,他们是第一个投奔淮南王妃的,淮南王妃当然不会让他们死。只要卓家人活着,我们的儿子自然也能活着。”
苗夫人张张嘴,想说那哪能一样。
卓家那几个该死的,哪比得上自己的宝贝儿子?
也不知儿子受苦了么,那黑心烂肺的,也不知欺凌她儿子没,她儿子在家里,可是得十几个人伺候着的啊。
但被丈夫瞪了一眼,还是闭上了嘴,藏起了眼底的不甘心。
等出了知州府,就忍不住哭了,“知州夫人想的可好,卓家人是捏在她手里,淮南王妃自然不敢叫她的儿子不痛快,可我的匀儿呢,还不知吃着什么苦头呢!”
“少说两句吧,我们都是一条船上的,匀儿总不至于死了去。”
“死了又如何,难道百里家还能为了匀儿,杀卓家人出气?”
苗夫人脱口而出,说完,自己就吓得脸色煞白,又是一阵大哭。
苗县令连忙把她拖到马车里走了,丝毫没发现不远处,有人听到了全部。
很快,这些话就送到了慕岁宁耳朵里。
慕岁宁骑在马上,跟着祁云宴正要去接人,闻言,眼神一亮,“这个苗夫人大有可为呀,枉我错怪了她,我记得苗小公子一直嚷嚷着想吃家里的红烧狮子头,你得空了跑一趟,叫苗夫人准备一份吧。”
“属下明白。”
黑影说罢,却难得踌躇了下没走。
慕岁宁以为他还有话,却见他闭紧了嘴,又扭头走了。
慕岁宁看洛白,洛白面无表情,“听闻这次金陵来的人里,有巧雀姑娘?”
“?”
巧雀和黑影什么时候有来往了?
“黑影离开金陵前,意外弄坏了小郡王给他的剑穗子,巧雀姑娘答应给他修补。”
“原来如此。”
巧雀的确是个很敏感细心的姑娘。
“巧雀应该会来。”就是不知此行来的还有谁。
慢慢行进的队伍里,跑出几匹马来。
罗真叫住罗达,“你不用急,公主她们听到了消息,或许会过来。”
“公主身份尊贵,岂能叫她迎我?”
罗真瞧着弟弟几乎快要写在脸上的神色,还带着几分病色但精神很好的脸上露出笑意,“公主不是要迎我们,是要迎皇上的圣旨。”
他们这次是奉皇命前来,还带了宫里的特使。
罗达抿唇,不理会兄长的劝告,策马往前而去。
没跑出多远,就看到了纵马而来的红衣女子。
慕岁宁很久没有这么畅快的骑过马了,这匹马儿是祁云宴特意挑的,很温顺,也很矫健,策马踏风,仿佛能驱散所有阴霾一般。
而在罗达眼里,女子猎猎红衣,乌发随风飞扬,眉眼仍旧如星月描绘的画,如凝脂的肌肤在四月漫山的烂漫山花里,如同雪一样白净,叫她漆黑的眼眸更加明亮,红唇也更鲜艳。
罗达能听到自己心脏的狂跳。
其实不是这一刻才跳动,但他已经忘了具体的时刻,他只知道,他所有的骄傲都被折下了。
“公主……”
声音还未出喉咙,就见她身后策出一匹白马,马上的淮南王一眼就锁定了他,那一瞬的杀气犹如冰霜将他笼罩,可待公主回头时,又刹那撤去,化作淡淡氤氲在眼底的笑意。
“云宴,岁岁!”
五皇子从马车里钻出来,欣喜的朝两人招手。
他就是这次来代替昭明帝封赏的特使。
慕岁宁讶异,跟祁云宴一道策马靠近,“竟然是你!”
五殿下笑嘻嘻的,“是我特意求了父皇,父皇才答应的!”
谢忱清带着王安从后面出来行礼,“许久不见,王爷和公主可安好?”
王安眼眶已经红了。
谢忱清的手也有些发抖,落后他一步出来的沈薇薇已经是泪如雨下,天知道当知道公主失踪时,她几乎恨得快自尽,如今见到公主安好,她日夜悬着的心才终于落地。
“来的竟是你们!”
“还有十二娘。”沈薇薇让开身,便见一张眼熟的面孔,眨眨眼,“是简神医的徒弟?”
十二娘跪下磕头,“当初多亏公主,十二娘才有幸留在师父麾下学习医术。”
她是慕岁宁跟简术打赌,赶走简术那群恶臭徒弟后,找的第一批学生。
慕岁宁正欲开口,一连串的‘哎哟哎哟’声从马车传来,紧接着,简术从马车里艰难爬了出来,“等再回金陵,我要坐船,再不坐马车了,我这老腰哟!”
“神医!”
慕岁宁欣喜万分,她之前还在忧愁怎么把他骗……请过来呢,没想到老头自己来了!
祁云宴知道这群人,都是真心待岁岁的人,难得主动开口,“既到了,先去安置了,再谈接下来的事吧。”
众人自然答应。
五皇子跟着祁云宴开始叽叽喳喳,慕岁宁也跟沈薇薇和简神医上了一辆马车说话。
“你与沈家人,如何了?”
慕岁宁问她。
沈夫人几次表示过,想要再接沈薇薇回去,但沈侍郎却没出声。
他像是彻底切断了这段父女缘分,不再过问沈薇薇的事,但谢问的尸体送回来,他却不避嫌的主动接手安葬了。
但想要葬得多好不可能的,但昭明帝念在他一身功绩,还是赐了一口薄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