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以退为进
夜色渐渐降临,李贵人也被扶着从房间走出来,欣赏了这大半年来最圆的明月。
“主子,天色已晚,小心寒凉。”
“嗯,抱我回去。”
李贵人说。
躬身在一侧的崔光身体微微一僵,却还是顺从的上前,将人抱起。
她瘦了,抱在怀里轻飘飘的,像是要飞走,崔光不由用力了些,而李贵人也更加清晰的感受到了他的肌肉线条,以及发烫的掌心。
房门关上,李贵人抓住了他的手。
“要我。”
崔光早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的,可到了此刻,他仍旧心脏狂跳。
他觉得自己就像是卑污的泥土,而小姐是山崖最洁白的雪,他怎配玷污这白雪?
可今夜,白雪为自己融化。
他曾无数次在梦里玷污过他的雪,可直到真的发生,他才剧烈颤抖,每一根毫毛都在颤抖,每一次心跳,都像是要跳出喉咙。
“小姐。”
他带着无比的虔诚,却像要将她揉碎。
流光皎洁。
慕岁宁倚着窗子看祁云宴写来的信,他的信每隔五日都会准时送来,厚厚几页,写他如何打了胜仗,写边境的风光,而每次写信的末尾,总有‘思念卿卿,盼早日相见’。
慕岁宁抱着信,笑着裹进被子沉沉睡去。
李贵人的事很快被夏妃开始分权给其他嫔妃,而遮掩过去,惠贵人并未再注意。
倒是边境传来大捷的消息,昭明帝很高兴,特地往公主府和东宫下了赏赐。
三夫人很高兴,送走来封赏的公公后,就叫人拿艾叶煮水洒扫院子。
“大捷的消息都传来了,想来两位王爷也在回金陵的路上了,说不得再有一两月就到了,得驱驱府上的杂气,迎王爷回府。”
三夫人兴致勃勃,叫人去修剪花枝,该换灯笼的换新灯笼,该刷新漆的刷新漆。
慕岁宁看她高兴,也由得她去了。
只是没想到,东宫却为这事起了争执,还闹得云璋受伤。
她作为女儿,本不当管这些事,但这云璋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楚楚可怜的找到了公主府来,把没来得及出门的慕岁宁堵了个正着。
“公主是不是嫌弃妾愚笨?”
云璋泪水涟涟的坐在花厅的圈椅上,跟慕岁宁哭诉,“妾真的没有恶意,只是侧妃说让颍川王搬出去,妾想着,她嫁进来之前,颍川王一直住在东宫,如今他立了大功,反倒要被赶出去,外人要怎么想呢?”
“妾只是过去劝了几句,不知侧妃身边的下人怎么就那样生气。”
慕岁宁看了看她头上缠着的绷带,不但没损她的美貌,反叫她更加楚楚动人了。
真是个美人,她瞧得都要心软了。
三夫人轻咳一声,慕岁宁立即回神,道,“侧妃如何说要颍川王搬出去?”
“什么?”
“我是问,侧妃是怎么说的要颍川王搬出去?”
云璋懵懂的眨眨眼,复述道,“侧妃就是说,要派人去收拾颍川王府,等颍川王回来正好入住。”
当初慕正则和祁云宴册封,都划了王府和封地的,只不过那时候太子孤身一人,慕正则并不想搬出去,而祁云宴也迁就她,所以住在公主府。
“这话,似乎没什么问题?”三夫人迟疑道,“颍川王此番功勋甚大,回金陵后还有一番大封赏,东宫特殊,不似寻常人家,他自然是在自己的王府受赏最好。”
若是她来安排,也肯定是选择让慕正则回自己的王府受赏。
毕竟太子是要登基的,而慕正则是下一个储君,且早已成年,当然要让他独立出去,开始组建自己的心腹势力。
云璋却睁大眼,“东宫再特殊,太子殿下与颍川王不也是亲父子么?父母在,不分家,颍川王刚得胜就搬走,岂不寒了太子殿下的心?”
三夫人闭上嘴。
她懂为何凌侧妃身边的下人要生气了,云璋根本就是有自己一套逻辑,完全听不进别人的话。
慕岁宁端着茶尝了尝,今日是红枣茶,补气血。
她悠闲的喝了几口,直到云璋发现她神游天外,根本没有在听自己在说什么,眼泪决堤。
“公主是不是很讨厌妾身?”
云璋紧紧绞着手里的帕子,伤心欲绝。
慕岁宁看她,只问了一句话,“如果我说我讨厌你,你是不是出门又要跳河或者撞柱,让自己看起来更可怜,以此逼我或是凌侧妃退让?”
云璋吃惊,“我、妾并无这个想法。”
“你或许没有这个想法。”
慕岁宁道,“但你所作所为,都是这么表达的。”
从第一次慕岁宁与她起冲突,她就落水,再到这次凌桑,她攻击人的方式不是去出击,而是伤害自己,从而让人产生愧疚、自责的心情对她退让,达成目的。
“我、我不曾……”
“那就守好你为妾的本分,父王和侧妃都不会苛待了你,你若是实在无聊,琴棋书画针织女红,亦或是去庄子上小住一段时间都可。”
慕岁宁说罢,先前派去看着她的两位姑姑已经匆匆赶来了。
她们脸色都不大好看,她们本是寸步不离盯着云璋的,但昨儿朝廷下赏,东宫很忙,她们稍一疏忽,她就去了凌侧妃跟前,激怒了侧妃的贴身侍女。
那侍女也是气糊涂了,但并未朝云璋动手,只不过朝她逼近了几步,云璋自己没站稳,从台阶摔下去,磕了头。
太子自是为她延医问药,也不曾怪罪凌侧妃。
谁曾想今日她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出东宫,来寻公主殿下!
“云夫人呢,该回公主府了。”
姑姑无情道。
云璋哭哭啼啼的站起来,似是不敢反抗,转身欲走,又几番回头看慕岁宁。
慕岁宁一见她这样子,就知道自己方才那些话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仍觉得她是对的,是为了父王好。
“蠢人真是比富于心机的人可怕多了。”
慕岁宁轻叹,又问起钱双宝,得知他已经启程前往陈国,还悄悄给继母母子送去了一包银子后,略点点头,“告诉京兆尹,民间拐卖之事需严查,不可轻飘飘放过。”
“他自然知道,最近金陵城内外的风气都好了不少,挽锦从外回来,说百姓都在议论街上常见的那些小偷小摸的人都不见了踪迹。”
“那就好。”
等京兆尹任期一到,就把他调到百越去,继续给她好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