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李承乾的亲情脉络
第580章李承乾的亲情脉络
长安。
随着大唐进入全面发展新状态,长安城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
火车轨道已经从长安东行,铺设到了雍州,商州地界,西路则是铺设到了岐州凤州。
快速架设起来的火车轨道,使得东西四州的百姓,前往长安的时间,大幅度的减少不说,货物的运输也有了新的改动。
甚至户部的戴胄就曾提议,让铁路铺满大唐境内。
如此,各地的百姓,想要进入长安,便可极大的减少时间不说,还能够将各地的物资,运往长安城。
戴胄的提议,李承乾早就从苏尘的口中得知了,是以,对于戴胄的提议,李承乾自然是没有二话,直接应允了。
朝中的大臣们,在见识了火车的厉害后,自然也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至于火车经过的村庄,田地,那就更好办了。
尽皆由工部出面,将其拆迁搬到别的地方,并给他们准备好屋舍田地,以及部分的钱财赔偿。
得益于西行,出海的商队,加上东瀛都护府那边,以及苏尘攻破高丽三国,远远不断送回来的金银珠宝,才能够如此大规模且高效的运转着。
不然。
光是拆迁重建工作,就要把大唐的国库给掏空了。
“我们离开长安有多久了”
“差不多四个月了。”
李景恒长叹道,“一转眼,又到了夏天了。”
苏尘看了李景恒一眼,乐呵呵的说道:“夏天不好吗”
年轻的姑娘们,一个个枝招展,衣着清凉的,明明就是最好的时节。
李崇义嘿嘿一笑,“夏天当然好了,不仅大家闺秀,小家碧玉的都出来溜达溜达,就连那些勾栏里面的姑娘们,也都衣着片缕的……”
李景恒一脸鄙夷:“看你憋得。”
李崇义脸上的笑容瞬间散去,无语的瞪了李景恒一眼。
苏尘哈哈一笑,“无妨,无妨。”
“我们已经进入了晋州的地界,再走几日就可抵达长安城了。”
“到时候,本王请你们去霓裳楼听曲赏。”
“谢王爷。”
李景恒二人纷纷道谢。
这时。
科多策马过来,沉声道:“启禀王爷,晋州刺史求见。”
又来了。
李景恒二人相视而笑。
如今,他们凯旋归来,所到之处的官员们,无一不是主动的出城迎接,并且极力的邀请他们就此休息两日。
实际上,却不过是想要苏尘攀攀关系,让以后仕途更加的顺利罢了。
“老规矩。”
苏尘朝着李景恒二人看了一眼。
若是这般走走停停的话,怕是明年也回不到长安了。
……
大安宫。
天财一脸笑容的来到了李承乾的身边,轻声开口道:“启禀陛下,晋州传来消息,并肩王已经并未逗留,一路朝着长安而来了。”
“归心似箭啊。”
李承乾乐呵呵的说道,“想来要不了多久就会抵达长安了。”
天财笑了笑,躬身退到了一旁。
“你打算怎么接待这位大功臣”
“没想好。”
李承乾乐呵呵的说道,“照理说,儿臣应该出城迎接的。”
李世民点点头。
为了表示他对苏尘的看重,以及苏尘此次的大功,李承乾出城迎接,理所应当。
李承乾:“但是吗,儿臣仔细的想了想,与其为他准备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到不如给他一点实际的好处。”
李世民笑道:“那你可真是了解他。”
华而不实的东西,对于苏尘而言,完全没有必要。
自李承乾登基,将苏尘封为并肩王后,苏尘还需要什么华而不实的东西
只要他愿意,自然是有大把的人帮他办妥了。
“打算给他准备些什么”
“苏尘与雪雁妹子情投意合,若不是因为高丽那边的事情,婚事也都准备好了。”
李世民会意的点点头。
李承乾这是打算,在苏尘凯旋归来之后,为苏尘赐婚了。
这对于任何一个臣子而言,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不过,儿臣希望父皇能够帮忙主婚。”
“我”
李世民乐呵呵的说道,“你就不怕朕在他大婚的时候,说出什么不好听的话”
“那不至于。”
李承乾摇了摇头,“父皇已经不是之前的父皇了。”
李世民:“朕考虑考虑吧。”
“嗯……”
“不过。”
李承乾抬头看向了对面的李世民,话锋一转,“父皇当真是要去商州游玩么”
“自然。”
李世民面色不变,“怎么,你担心朕离开了皇宫,会对你的皇位造成影响”
“那倒不是。”
李承乾笑着摇了摇头,“只是儿臣一时间没有想好适合的人手保护父皇的安全。”
“而且。”
“父皇此次出游的地点是商州,乃长安最近的中转站。”
“中转站”
李世民挑眉看去。
李承乾笑道:“商州距离长安不远,且大多南来的客商,都会在商州歇歇脚,所以苏尘便将其戏称为中转站,儿臣也觉得有意思。”
李世民捋须点头。
江南一代的商贾要来长安城行商,自然是要经过商州了。
且商州与邓州金州等地相距甚远,却又距离长安很近,大多商贾在此歇歇脚,也是情理之中。
这也就导致,商州的繁华,仅次于长安城。
“商州繁华,父皇想要去看看,自无不可。”
“只是,父皇一个人去,终就还是太过孤单了,是以,儿臣为父皇甄选了一些人。”
李世民挑眉看去,这还是不放心他,担心他出宫之后闹事啊。
李世民摇了摇头,“随你便。”
“长乐,兕儿,为善,你们都进来吧。”
“……”
李世民愣了一下,侧头看了过去。
就见长乐公主左手领着兕儿,右手牵着李象,后面跟着小李治,一脸笑容的走了进来。
“父皇。”
“你们怎么来了”
李世民诧异的看了看长乐公主四人,又看了看面前的李承乾,笑道:“你是打算让朕带着他们一起前往商州游玩”
“可不是吗。”
李承乾笑道,“以前父皇政务繁忙,没有时间陪我们玩耍,都是儿臣带着他们游玩的。”
“如今,儿臣也明白了父皇的辛苦,哪怕是想要抽出一些时间,却也十分为难。”
“是以,儿臣想着,父皇既然是要出门游玩,倒不如把长乐他们都带上。”
李世民沉吟着,目光扫过了长乐等人,感觉这是李承乾的有意为之。
长乐做为他最喜爱的公主,年纪虽然不大,却极有主见,其次便是他疼爱的兕儿和小李治。
至于李象,那就更不用说了。
皇长孙!
“朕可没有带孩子的经验!”
李世民摇了摇头,“象儿还小,让他随朕出游却是极为不妥。”
长乐笑嘻嘻的说道:“父皇,坊间都说,含饴弄孙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如今,父皇要出游商州,为什么不能带着我们呢”
李承乾点头道:“长乐的病症虽然治好了,但是长时间待在府上却也不好,总归是要出门透透气的。”
“至于兕儿和为善,正是贪玩的年纪,父皇怎么忍心把他们二人丢下”
“那象儿呢”
李世民淡淡道,“商州余龙混杂,象儿年纪又小……”
李承乾:“我相信父皇。”
李世民:“……”
好嘛。
这是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的,把他的儿子丢给了老子
李世民忽然有些头痛了。
“抱抱。”
李象东摇西晃的朝着李世民走了过来,同时张开了双手,奶声奶气的说道:“阿爷抱抱。”
李世民顿时愣住,看着东摇西晃走过来的李象,像是看到了小时候的李承乾。
只是呆愣的瞬间,李象却脚步不稳的就要摔倒,李世民豁然起身,一个健步把李象抱了起来。
“嘻嘻嘻……”
李象揪着李世民的胡须,乐不可支,还以为李世民在陪他玩耍。
李世民脸上笑容灿烂,但转头看向李承乾的时候不由的多了几分冷意。
可在看到李承乾就在他的身边,仅仅比他慢一步后,刚到嘴边的呵斥,就被他咽了回去。
“父皇身手矫健,不减当年。”
“是你太过惫懒了。”
李世民笑呵呵的抱着李象入座,拿起了一块糕点递了过去。
“谢谢阿爷。”
“你们也过来做。”
“嗯嗯嗯。”
兕儿和李治笑嘻嘻的跑了过来。
李世民沉声道:“象儿要是与朕同游商州,需安排太医跟着。”
李承乾:“父皇且宽心,儿臣已经准备好了。”
李世民看了看李承乾刚要说什么,就觉得下巴一阵剧痛,呲牙咧嘴的看了过去,就见李象乐呵呵的揪着他的胡须玩耍。
李世民顿时无奈了,“行吧行吧,朕把他们都带着。”
一个是身体康健的长乐,两个是自己疼爱的皇子公主,还有一个是自己的亲孙子。
就算是李世民,又怎么会拒绝呢
“父皇万岁。”
兕儿和李治顿时欢呼了起来。
李承乾笑着对长乐公主说道,“丽质,你在这里陪父皇聊聊天,我去看看王玄策他们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稍后会安排你们乘车出游。”
“谢皇兄。”
……
“长安!”
“我们回来啦!”
长安城外十里开外,李景恒二人忍不住的对着远处的雄伟城池发出了感叹。
此去高丽四个月了终于回来啦。
“加快速度!”
苏尘乐呵呵的说道,“咱们回长安。”
一炷香后。
科多策马过来,“王爷,前面有人相迎。”
“是陛下”
李景恒二人一脸喜色,不由的挺起了胸膛。
“不至于吧”
苏尘掀开车帘,探头看了看。
果不其然。
在前方确实是有着大大小小不少的官员,并没有看到李承乾的纛旗。
随着队伍缓缓靠近,苏尘看清楚了来人的模样。
“房相”
“有劳房相亲自前来相迎了。”
苏尘笑着走下马车。
房玄龄一脸笑容的说道:“此次王爷横扫高丽三国,扬我大唐神威,我代陛下亲自相迎,理所应当。”
“除此之外,我还要告诉王爷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
苏尘好奇。
房玄龄轻声道:“陛下还给王爷准备了一份大礼。”
哦
苏尘顿时来了兴趣。
李承乾这哥们靠谱啊。
“王爷请!”
“房相请!”
二人有说有笑的朝着长安而去。
随着长安城越来越近,科多等白山部的骑兵,感觉到了一股无法言语的震撼与压迫感。
就像是一条刚刚破壳的蛇虫,看到了傲游九天的神龙。
那种十足的压迫感,让他们不由的心生畏惧。
城门处。
聚集的一些看热闹的百姓们,在看到苏尘等人走来后,纷纷高呼了起来。
“欢迎王爷凯旋归来!”
“欢迎王爷凯旋归来!”
“欢迎王爷凯旋归来!”
这……
苏尘目光看了过去。
房玄龄笑道:“王爷别误会,这可不是本官安排的,而是城中的百姓自发前来的。”
苏尘笑着抬手,向道路两侧的百姓们致意,同时发现了站在人群中的徐齐庄等人,一个个兴高采烈的挥动着手中的彩旗,就差冲过来了。
李雪雁和徐惠竟然没来
没有找到二女,苏尘也并未在意,随着房玄龄进了宫。
科多跟在苏尘的身后,至于他带来的两万骑兵,则是由兵部的人主动接管了。
走入大殿。
文武百官齐齐目光看了过来。
苏尘行礼:“臣苏尘,参见陛下。”
“好好好。”
李承乾大笑着走下龙椅,扶起了苏尘,“你可算是回来了。”
“你不知道,自你去了高丽那边后,朕是吃不下睡不着啊。”
苏尘笑着打趣道:“那陛下现在可能睡得着了”
李承乾大笑道:“那可不”
“高丽三地尽皆归我大唐治下,三国百姓何止千万,都成了我大唐子民,朕睡觉的时候都能笑醒过来!”
闻言。
众多大臣会心一笑。
笑醒那是必然的。
当年隋炀帝三次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李承乾登基后,就轻易的做到了。
如今坊间谈资,哪一个不是把李承乾和太上皇,隋炀帝他们放在一起比较
甚至坊间都有传闻,许多百姓觉得,李承乾比李世民更厉害,开疆拓土,当为一代圣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