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天下未安。

早些时日,燕地王家。

这个原先的王家分离出去的支脉,如今也敢自称一下燕地王家了。

虽然眼下这个家族还小。

但搭上了燕王的后宫,家主王子睿对未来发展的前途还是很乐观的。

尤其是那外贸的利润滚滚而来之后。

让这个支脉从坐吃山空之中,头回吃到了盈利。

坐吃山空,这就是分家的困难之一。

尤其是一个远迁的支脉。

融入当地,获取田地,壮大商路,都是需要时间的。

在这之前,都是坐吃山空啊。

王子睿正志得意满的准备派遣新的竞标前往燕京的时候,忽然有人低头走了进来:“家主,家……太原王氏来信了。”

王子睿取来信件,拆掉火漆,信中的字不多,但让王子睿的神情忽变。

又想起身边还有人,顿时神情恢复自然,无喜无悲:“你先退下吧,让这次竞标的人过来。”

“是,家主。”

等竞标的负责人走过来之后。

王子睿已经写好了一封信,正在封火漆。

负责人也不敢说话,就站在一旁等着。

王子睿吹了吹火漆:“我上次去燕京,来去匆匆也没有去探望一下妹妹。这次便送封家书去吧,记得挑选些合适的礼物,不要轻了燕地王家的名头。”

妹妹?

负责人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是燕王宫里的那位,燕王侧妃王婉瑜。

如今在燕王有意安排下,王婉瑜和王子睿重新叙了亲,如今也是实实在在的兄妹了。

“诺!”

宫中,王婉瑜最近的心情很不好。

选秀的事情,她又不聋不瞎,自然早早就打听到了。

现在偌大的后宫,就她一个人,可别说有多自在了,今后可就难有自在可言了。

再加上,若是这次定了正妃,那她还要晨昏定省伏低做小,想想就让她难受。

“烦死了。”王婉瑜将手中的香囊丢了出去。

刚从外面走进来的宫女小荇,见到这一幕,连忙像一条小狗一样走过去捡起香囊,准备递与王婉瑜。

王婉瑜哼了一声,这掉在地上的香囊,她自然也不会再要了。嘟囔道:“赐给你了。”

香囊虽小,但也是用着上好的丝绸缀着金丝编制的,对于宫女来说也是价值不菲。

宫女小荇谢了赏赐,喜悦之余心里也越发的奇怪。

如今侧妃娘娘似乎越来越喜怒无常了,但想着,选秀之时临近,便也释然了。

随后说道:“娘娘莫要恼了,今儿,正好有一件事,或许能让娘娘开心开心。”

“说来听听,我倒要看看能不能让我开心,若是不开心,这香囊啊,我可就不赐了。”

宫女小荇嘻嘻一笑:“娘娘家里来信了。”

“家里来信?”王婉瑜坐直了身子,“快拿过来。”

宫女小荇连忙将信件递了上去。

王婉瑜刚要拆信,看了看左右,摆了摆手:“都退下。”

虽然叙了兄妹,但若非要事,王子睿不应当传信宫内。

毕竟燕王虽然允了他们宫内外联手,但宫中内外联通本就是忌讳,还是要谨慎行事。

王婉瑜拆开火漆,看着信纸上的消息,猛地站起身来,轻喝一声:“大王何在?”

“大王在书房。”

“去书房!”

书房之中,小太监毕恭毕敬的走进屋里,对着叶云起低声道:“大王,侧妃娘娘请见。”

“小鱼儿?她来书房作甚?”叶云起喃喃一句,将手中奏折合起,“让她进来吧。”

王婉瑜走了进来行了个礼,还没等叶云起问,便主动拿出信,说道:“大王,王家来信了。”

“王家?你那个哥哥?”

“不是,是太原王氏。”

王婉瑜的话让叶云起眉头一紧,忽然想到上次模拟的王氏和大行山反贼内部动乱的事情,拿起王婉瑜递上的信,展开一看。

然而,王家的消息,比叶云起想的还要大。

这第一条消息,便是蜀地有人造反了。

准确来说,也不是整个蜀地。而是蜀地对外联络的地方造了反,以至于大周和蜀国失去联络了。

想到蜀国,就不免想起刚刚就任不久的蜀王,昔日的大皇子叶志平。

昔日和大皇子还有几分交情,继任王位之后,虽然朝事繁忙,

也收到了大皇子的来信,也回信了一封。

如今蜀国进出口的地方发生叛乱,如今怕是联系也困难了。

只是这叛乱的位置,也太巧了吧?

叶云起眉头一皱,蜀国新附,本就算不上太平,如今又起是非,是否会危及到自己那个当蜀王的堂哥呢?

但蜀地和燕地一南一北,想要插手也是鞭长莫及。

要不是王家将消息传了过来……忽然,叶云起的脑海里想过一个念头:若是下次模拟的时候过去看看情况就好了。

不过转念又想着,自己关键还是增强自己的国力。

就算模拟的时候知道对方需要帮助,自己也是鞭长莫及啊。

又把这个思绪甩了出去。

第二个消息,却是太原王氏借着这个渠道在和叶云起提出请求。

他们希望叶云起能戒备西部边境,近期反贼不稳,或有犯边的事情发生。

看似是一种卖好,但又夹杂着希望叶云起将反贼驱赶回去的想法。

虽然没有明说,但叶云起已经再清楚不过了,这是王家想要围剿石三了。

但石三可以往燕国逃,所以王家希望叶云起能顺手帮个忙。

或许在王家看来,反贼嘛,和朝廷是天生的敌人。

这个请求都算不上请求,都能算得上是对叶云起卖好。

叶云起微微一笑,没想到吧,石三那是我的人了。

随后便暗地里做了决定,要把王家的消息告诉石三。

王家越急,说明石三的影响越大。

很长时间里,叶云起觉得大行反贼不过是王家掩人耳目的借口,可能就是王家的私兵。

但模拟两次之后,叶云起仔细的想过这个事情,如今看来,反贼群体和王家的关系很复杂。

并不能简单的归属于上下隶属。

每一个反贼,都有他自己的过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述求,又不是王家的家生子,能那么听话。

叶云起放下信,看着伫立一边的王婉瑜,正欲说些什么,忽然愣住了。

如果两条消息分开来看,那便只有两条消息。

但如今王家合并着发来,难道就没有第三条消息吗?

大行的反贼是王家的手笔。

那,蜀地的反贼呢?

毕竟都干过一次了,现在轻车熟路的再来一次也不难吧?

叶云起望着王婉瑜的眼神都冷了一瞬。

王家啊。太越界了。

难怪古人常说一而再,再而三!

突破了底线,就意味着没有了底线。

能干出一次,就能干出第二次。

王婉瑜隐约有些不详的感觉,柔声道:“大王……”

叶云起顿时反应过来,压下心底的情绪,换上亲密的笑容:“爱妃何事?我刚才在想国事。”

王婉瑜还察觉不出叶云起的想法,只是有些朦胧的感觉,如今更被叶云起的表现所敷衍过去了。

只是娇笑道:“大王是否要回信呢?”

“是要回信一封。”叶云起点了点头,正欲提笔,又放下笔墨,“爱妃来写吧,毕竟是你们的家书。”

王婉瑜不觉其他,走到叶云起的身侧,提笔。

叶云起说道:“你写你想写的,就说我对王子睿的来信很满意。就可以了。”

“是。”

王婉瑜写着家信。

叶云起眼神闪烁,虽然对王家没什么好感,但如今却是要用燕地王家的时候。

毕竟自己现在还没有别的外戚可以用。

若是有点选,还是不要用王家了。

叶云起看着王婉瑜的背影,目光幽幽,毕竟是自己来这里的第一个女人,也是陪伴最久的女人。

要说没有半点情分,那是不可能的。

但也仅限于此了。

在叶云起放弃王家的同时,几乎也可以说是放弃了王婉瑜的未来。

历朝历代都反感宫中内外联手,但又有何时是真的隔绝了内外的呢?

望着王婉瑜俯身写字的婀娜身姿,叶云起又想到:补偿她一个儿子吧,也省的将来无所依靠。

没有儿子的妃嫔,和有儿子的妃嫔,自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将书信寄出之后,叶云起便说道:“你且回去吧,今晚我再去看你。”

王婉瑜脸色一喜:“那,妾身便等着大王,大王可莫要失约呀。”

“且去吧。”叶云起点了点头

王婉瑜离开了,但她带来的消息,还是让叶云起揣摩不安。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安蜀未安。如今这乱世,终于波及到了蜀国吗?”

叶云起喃喃道,随后提笔写起了给石三的书信。

王家想要石三?

那叶云起便更要保下他了。

无他,叶云起已经对王家有意见了。

次日,招标的公告再次传出。

这一次,却好像没有引起任何反对一般。

一切显得波澜不惊。

但聪明人都明白,这才是反常的。

先前孔博文的安抚,彻底失效了。那些世家期待的招标门槛也没有立起来。

他们的期待落了空,却毫无反应,这本就反常。

孔博文的家中,这次没有六部尚书齐聚。

只有一个礼部尚书乔装打扮,从后门走了进来。

不久后又匆匆离开。

随后孔博文悄悄入宫,叶云起宽慰了一番孔博文。

却也没有更改规则。

既然上次能接受,那这次,不再试探试探,岂不是浪费?

再一日,一切还是风平浪静。

石三回信,谢过了燕王的消息,并且自称自己已经去了王号,改回了斩蛇将军。

朝堂上对石三自去王号的消息非常满意。

一个个与有荣焉。

毕竟大周朝廷奈何不得的大行王,如今在燕国的一封信下就自去了王号。

怎么不算是燕国之威呢?

六部尚书面面相觑,既有与有荣焉的骄傲,又对燕王不肯力保世家利益而惋惜。

最后目光齐齐看向孔博文。

孔博文装作自己根本看不见。

散了朝会之后。

京都那个偏僻隐秘的院子里,再度响起了声音。

“当今燕王,还是没有尊重我们啊,你们都说说看,这次该怎么办?”

“走私的通道,已经打通了,既然燕王做得,我们也能做得!”

“就是,不如我们出手,搅黄了燕王的外贸如何?”

“如何做得?”

“外贸的东西,都是上档次的东西,燕国市场上这些东西本就不多,我们把市场上的货源全都收拢起来。看看那些中了标的,怎么拿的出东西?”

“此计甚好!甚好!”

“就是,还是要回到我们熟悉的领域!”

“这下燕王,不用我们也不行了!”

招标工作顺利展开,孔令秋在拿到标之后,就飞快的入宫求见了。

书房之中,叶云起看着那一个个投标,就已经大怒了。

这一次相比上一次,一来,很多世家甚至没有投标。

二来,投标的世家都大规模的提升了报价。

甚至比叶云起先前开出的两倍价还要高。

“胆子真大啊。”叶云起喃喃道。

孔令秋也是神情沉重。

这种反常现象,足以说明世家已经准备出手了。

只是孔令秋有点想不通,对方会怎么出招。

毕竟孔令秋善读书,不善商贾。

“原本以为,世家还是有可用的,没想到,只有孔家一个勉强可用。”

孔家的投标,是老老实实的按照市场价报的。

报的份额不多,一万两而已。

孔令秋请罪道:“臣办事不利,请大王治罪。”

叶云起疑惑的说道:“你办的每件事孤都很满意,哪有办事不利一说呢?”

孔令秋指了指投标说道:“臣曲解大王意思,引起朝野不满,有碍大王要事,请大王治罪。”

叶云起恍然,这就是忠臣啊。

主动的把锅背起来,给叶云起台阶下。

如果叶云起真打算妥协,顺着就下了。

无非让孔令秋受点委屈,批评两句,当然,事后再寻个由头提拔奖赏一二就行了。

但现在,叶云起并不打算妥协。

“孤只觉得,上次就不该给他们留有情面!”

按照竞标的基本准则,谁物美价廉就选谁的话。

上次的中标结果,就不该有一半的世家。

那是叶云起有意带世家吃肉,才给了一半份额。

但在世家看来,不是得到一半,而是失去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