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五百三十五章 功迈先帝
小
大
赵孝骞是开了挂的人,他不仅会造领先于这个世界的火器,也知道原来的历史轨迹走向。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他,那么大宋的结局会很遗憾。
外面的敌人太多,太强大了。
大宋朝堂都以为世上最强的对手是辽国,所有人都没想到,辽国跟别的敌人比起来,其实是个小卡拉米。
崛起的女真和蒙古,最终为大宋奏响了丧曲。
具体的年月不太清楚,赵孝骞大致估算了一下,如今女真部落的完颜阿骨打,大约已崭露头角,快要统一女真诸部了。
女真部落一旦统一,当他们团结起来,辽国根本不是女真的对手。
因为辽国暮气已深,而女真,被辽国镇压多年,诸部落壮丁老少都背负了血海深仇,以哀兵必死之心交锋暮气渐深的辽国,最终的结果谁都没想到,女真部落居然赢了,辽国在女真的铁蹄下轰然倒塌。
这些真实发生的历史,给人一种荒诞的宿命感。
辽国不曾亡于多年宿敌大宋之手,却意外地亡于一个生活在东北森林草原的游牧部落。
当女真部落改国号为金,逐渐强大起来时,当时的大宋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很不幸,大宋做错了选择题。
它选择了联金抗辽。
那时的宋辽,依旧轻视已经十分强大的金国,他们都以为金国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只要联合它灭亡了自己多年的宿敌,顺手便可轻易灭掉金国。
谁能想到,这个乡下土包子竟是一头噬人的猛虎,金国不仅灭了辽国,也对大宋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后来的韩世忠,宗泽,岳飞,都在抗金的历史中绽放着个人的光彩,同时也逃不脱注定的宿命。
对赵孝骞的提醒,赵煦感到很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良久,赵煦噗嗤一笑:“子安莫闹,军国大事不可玩笑。”
赵孝骞认真地道:“臣没开玩笑。”
赵煦皱眉:“女真部落?他们只是一群生活在丛林里的野人,你说他们是大宋的劲敌?”
赵孝骞点头:“是的,不出意外的话,如今的女真部落战力非同一般,只不过在辽国的镇压下,他们在隐藏实力,伺机而发。”
“他们的战力比辽军还厉害?”赵煦依旧不敢置信。
赵孝骞叹道:“女真部落被辽国镇压多年,部落里的男女无不背负血海深仇,一个抱着必死之心的部落,与日薄西山的辽国拼命,焉能不胜?”
“官家,臣以为大宋应该对女真部落充分重视起来,妥善利用辽国与女真部落的矛盾,咱们不仅要从中渔利,也要戒备打压,不可使其坐大。”
赵孝骞说到这里,赵煦坐直了身子,神情肃穆,这个时候他终于重视起来了。
“女真部落若已经强大,为何至今还在隐忍?”
赵孝骞叹道:“或许,他们需要一个绝佳的时机,也或许,他们还没完成内部的统一,他们需要一位卓越优秀的领袖,带领他们走出森林,灭亡辽国。”
赵煦沉默下来,思量许久,缓缓地道:“老实说,朕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但子安向来言中无虚,既然你说女真部落已崛起,朕信你。不是信这件事,而是信你这个人。”
赵孝骞感激地道:“臣谢官家信任。”
赵煦皱眉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良久,突然道:“大宋当须防范于未然,皇城司该向辽国东北继续渗透,深入女真部落的地盘,提前布下眼线。”
赵孝骞点头:“臣以为正应如此。”
顿了顿,赵孝骞又道:“臣再提一个人名,其人叫‘完颜阿骨打’,如今应该二三十岁年纪,此人有雄才,如果可以,臣希望皇城司帮我带句话,臣想与完颜阿骨打见一面,大宋可与女真部落联手,共谋灭辽。”
赵煦好奇地道:“子安为何对远在天边的女真部落如此熟悉?竟连他们部落内的具体人物都清清楚楚?”
赵孝骞嘴角一扯。
这话不好回答,总不能告诉赵煦我其实是个来自千年以后的挂逼……
想了想,赵孝骞想到了合理的理由。
“官家是否还记得萧光敬?当初奉命出使大宋,被臣小小算计了一把,如今萧家父子已为我大宋效忠。”
赵煦点头,眼神复杂地瞥了他一眼:“子安说的‘小小算计’未免太谦虚了,你是不当人啊,萧光敬若知当年的真相,怕是要跟你拼了。”
赵孝骞急忙摆手:“没那么严重,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
赵煦面色愈发古怪:“设计他掉进粪池,也是无伤大雅?”
赵孝骞正色道:“此事与臣无关,官家万不可再提。”
赵煦噗嗤一声,指着他哈哈大笑:“你啊,缺德的时候真的很招人恨的,以后不可再出这种龌龊主意,太恶心人了。”
赵孝骞接着道:“萧光敬的父亲萧兀纳,去年还是辽国东北路统军使,专门负责镇压女真部落,臣对女真部落的了解,大多是萧光敬告之的。”
赵煦想了想,道:“若女真部落果真如此厉害,接下来的事可交给子安决断,如果大宋能争取到与女真部落联手,则辽国会陷入南北夹击的劣势里,我大宋若取燕云更容易了。”
赵孝骞又道:“大宋与女真部落的联手仅此一次,万不可对他们太过信任,女真部落注定是大宋的敌人,而且非常强大,如果可以,灭亡辽国后,应该马上对女真部落下手,除掉他们。”
随即赵孝骞道:“不过这应该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官家姑且听之,记着臣今日说的话,未来或可成为对外的总体战略方向。”
赵煦其实还是没对女真部落足够重视,他只是相信赵孝骞这个人,内心并不信一个游牧部落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于是赵煦浑不在意地笑道:“朕有子安辅佐绸缪,从此无忧矣,朕说过,一切交给你办,对女真部落是联手还是翻脸,都由你决定,朕相信你的决断一定是对的,因为你从来没错过。”
说完了正事,君臣又举杯悠闲地饮酒。
赵煦咂了咂嘴,道:“殿内只有咱俩,饮酒未免有些寡淡,不如宣太常寺歌舞助兴如何?”
赵孝骞苦笑道:“官家真是一点也不怕朝臣参劾啊,那些酸腐儒士的话锋言辞,可是非常难听,官家不必为了一时欢愉,闹得君臣不和,自己也置一肚子气。”
赵煦冷哼道:“朕已创下偌大的功绩,纵是相比太祖太宗亦不逊色,如此圣明英武的朕,饮酒召歌舞助兴怎么了?朕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赵孝骞愕然。
飘了,这货绝对是飘了。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什么“创下偌大的功绩”,你多大的功绩敢跟太祖太宗比,不说比不比得过,这话让外人听见,非参你一个“不孝不仁,不敬祖宗”,恶心不死你。
当然,严格来说,赵煦的话其实没夸张,至少在他的治下,确实创下了不小的功绩。
仅只宋辽形势转守为攻这一条,确实够他得瑟了。
赵孝骞忍不住劝道:“官家,事实归事实,话却不能这么说,若被外人听到……”
赵煦不在乎地道:“被外人听到又如何?朕哪怕说错了?如今辽国对我大宋已十分忌惮,根本不敢轻捋虎须,仅凭这一点,朕之前的历代先帝谁做到了?”
赵孝骞端杯打岔:“官家,臣敬你,来来,啥都不说了,都在酒里。”
君臣对饮,赵煦咂了咂嘴,又笑道:“对了,子安这次回京也算赶巧,正好凑个热闹,刘贤妃已快临盆,太医说约莫就在这几日,你正好留在汴京,看看朕的第一个皇子,你的侄儿出生。”
赵孝骞愕然:“这么自信的吗?官家确定是皇子,不是公主?”
赵煦傲然道:“朕留的种,朕最清楚,这一把必须是皇子,不然刘贤妃可就遭老罪喽!”
“啊?”
赵煦冷下脸来,怒道:“子安不知,这刘贤妃怀身孕后,简直作天作地,朕几次都想给她脖子上套根绳,吊在宫门外示众,若不是她肚里可能怀了皇子……哼!”
赵孝骞立马紧紧闭嘴。
宫闱之事,他作为外臣,绝对要谨言慎行,不可插嘴,这事儿太敏感太犯忌了。
赵煦停顿了一下,突然望向赵孝骞,目光古怪地上下打量他。
赵孝骞头皮一麻,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官家莫非觉得臣今日特别俊俏?”
赵煦呸了一声,随即不怀好意地道:“说来子安成亲已两年了吧?而且朕听说子安也是风流之人,家里不仅有郡王正妃,还纳了好些侍妾,哪怕是在真定府就任,你也没闲着吧?”
赵孝骞腼腆地一笑:“都是她们生扑上来的,臣向来习惯被动……”
赵煦又呸了一声,道:“妻妾娶了那么多,为何至今不见子安有后?”
说着赵煦的眼神愈发古怪:“莫非子安有隐疾?此事你要重视起来,朕帮你叫个太医瞧瞧,万不可讳疾忌医,早发现,早治疗……”
赵孝骞顿时炸了,要不是赵煦身份不一样,换了别人敢说这话,赵孝骞早掀桌子扑上去揍人了。
“官家,臣没毛病!”赵孝骞咬牙道。
赵煦微笑:“没毛病那就赶紧生,是男是女都好,子安这般绝世英才,朕真的很想知道,子安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培养成什么样子。”
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他,那么大宋的结局会很遗憾。
外面的敌人太多,太强大了。
大宋朝堂都以为世上最强的对手是辽国,所有人都没想到,辽国跟别的敌人比起来,其实是个小卡拉米。
崛起的女真和蒙古,最终为大宋奏响了丧曲。
具体的年月不太清楚,赵孝骞大致估算了一下,如今女真部落的完颜阿骨打,大约已崭露头角,快要统一女真诸部了。
女真部落一旦统一,当他们团结起来,辽国根本不是女真的对手。
因为辽国暮气已深,而女真,被辽国镇压多年,诸部落壮丁老少都背负了血海深仇,以哀兵必死之心交锋暮气渐深的辽国,最终的结果谁都没想到,女真部落居然赢了,辽国在女真的铁蹄下轰然倒塌。
这些真实发生的历史,给人一种荒诞的宿命感。
辽国不曾亡于多年宿敌大宋之手,却意外地亡于一个生活在东北森林草原的游牧部落。
当女真部落改国号为金,逐渐强大起来时,当时的大宋正处于历史的十字路口,很不幸,大宋做错了选择题。
它选择了联金抗辽。
那时的宋辽,依旧轻视已经十分强大的金国,他们都以为金国是个乡下来的土包子,只要联合它灭亡了自己多年的宿敌,顺手便可轻易灭掉金国。
谁能想到,这个乡下土包子竟是一头噬人的猛虎,金国不仅灭了辽国,也对大宋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后来的韩世忠,宗泽,岳飞,都在抗金的历史中绽放着个人的光彩,同时也逃不脱注定的宿命。
对赵孝骞的提醒,赵煦感到很不敢置信,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良久,赵煦噗嗤一笑:“子安莫闹,军国大事不可玩笑。”
赵孝骞认真地道:“臣没开玩笑。”
赵煦皱眉:“女真部落?他们只是一群生活在丛林里的野人,你说他们是大宋的劲敌?”
赵孝骞点头:“是的,不出意外的话,如今的女真部落战力非同一般,只不过在辽国的镇压下,他们在隐藏实力,伺机而发。”
“他们的战力比辽军还厉害?”赵煦依旧不敢置信。
赵孝骞叹道:“女真部落被辽国镇压多年,部落里的男女无不背负血海深仇,一个抱着必死之心的部落,与日薄西山的辽国拼命,焉能不胜?”
“官家,臣以为大宋应该对女真部落充分重视起来,妥善利用辽国与女真部落的矛盾,咱们不仅要从中渔利,也要戒备打压,不可使其坐大。”
赵孝骞说到这里,赵煦坐直了身子,神情肃穆,这个时候他终于重视起来了。
“女真部落若已经强大,为何至今还在隐忍?”
赵孝骞叹道:“或许,他们需要一个绝佳的时机,也或许,他们还没完成内部的统一,他们需要一位卓越优秀的领袖,带领他们走出森林,灭亡辽国。”
赵煦沉默下来,思量许久,缓缓地道:“老实说,朕还是有点不敢相信,但子安向来言中无虚,既然你说女真部落已崛起,朕信你。不是信这件事,而是信你这个人。”
赵孝骞感激地道:“臣谢官家信任。”
赵煦皱眉沉思,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良久,突然道:“大宋当须防范于未然,皇城司该向辽国东北继续渗透,深入女真部落的地盘,提前布下眼线。”
赵孝骞点头:“臣以为正应如此。”
顿了顿,赵孝骞又道:“臣再提一个人名,其人叫‘完颜阿骨打’,如今应该二三十岁年纪,此人有雄才,如果可以,臣希望皇城司帮我带句话,臣想与完颜阿骨打见一面,大宋可与女真部落联手,共谋灭辽。”
赵煦好奇地道:“子安为何对远在天边的女真部落如此熟悉?竟连他们部落内的具体人物都清清楚楚?”
赵孝骞嘴角一扯。
这话不好回答,总不能告诉赵煦我其实是个来自千年以后的挂逼……
想了想,赵孝骞想到了合理的理由。
“官家是否还记得萧光敬?当初奉命出使大宋,被臣小小算计了一把,如今萧家父子已为我大宋效忠。”
赵煦点头,眼神复杂地瞥了他一眼:“子安说的‘小小算计’未免太谦虚了,你是不当人啊,萧光敬若知当年的真相,怕是要跟你拼了。”
赵孝骞急忙摆手:“没那么严重,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
赵煦面色愈发古怪:“设计他掉进粪池,也是无伤大雅?”
赵孝骞正色道:“此事与臣无关,官家万不可再提。”
赵煦噗嗤一声,指着他哈哈大笑:“你啊,缺德的时候真的很招人恨的,以后不可再出这种龌龊主意,太恶心人了。”
赵孝骞接着道:“萧光敬的父亲萧兀纳,去年还是辽国东北路统军使,专门负责镇压女真部落,臣对女真部落的了解,大多是萧光敬告之的。”
赵煦想了想,道:“若女真部落果真如此厉害,接下来的事可交给子安决断,如果大宋能争取到与女真部落联手,则辽国会陷入南北夹击的劣势里,我大宋若取燕云更容易了。”
赵孝骞又道:“大宋与女真部落的联手仅此一次,万不可对他们太过信任,女真部落注定是大宋的敌人,而且非常强大,如果可以,灭亡辽国后,应该马上对女真部落下手,除掉他们。”
随即赵孝骞道:“不过这应该是多年以后的事了,官家姑且听之,记着臣今日说的话,未来或可成为对外的总体战略方向。”
赵煦其实还是没对女真部落足够重视,他只是相信赵孝骞这个人,内心并不信一个游牧部落能翻起多大的风浪。
于是赵煦浑不在意地笑道:“朕有子安辅佐绸缪,从此无忧矣,朕说过,一切交给你办,对女真部落是联手还是翻脸,都由你决定,朕相信你的决断一定是对的,因为你从来没错过。”
说完了正事,君臣又举杯悠闲地饮酒。
赵煦咂了咂嘴,道:“殿内只有咱俩,饮酒未免有些寡淡,不如宣太常寺歌舞助兴如何?”
赵孝骞苦笑道:“官家真是一点也不怕朝臣参劾啊,那些酸腐儒士的话锋言辞,可是非常难听,官家不必为了一时欢愉,闹得君臣不和,自己也置一肚子气。”
赵煦冷哼道:“朕已创下偌大的功绩,纵是相比太祖太宗亦不逊色,如此圣明英武的朕,饮酒召歌舞助兴怎么了?朕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赵孝骞愕然。
飘了,这货绝对是飘了。
几个菜啊,喝成这样。
什么“创下偌大的功绩”,你多大的功绩敢跟太祖太宗比,不说比不比得过,这话让外人听见,非参你一个“不孝不仁,不敬祖宗”,恶心不死你。
当然,严格来说,赵煦的话其实没夸张,至少在他的治下,确实创下了不小的功绩。
仅只宋辽形势转守为攻这一条,确实够他得瑟了。
赵孝骞忍不住劝道:“官家,事实归事实,话却不能这么说,若被外人听到……”
赵煦不在乎地道:“被外人听到又如何?朕哪怕说错了?如今辽国对我大宋已十分忌惮,根本不敢轻捋虎须,仅凭这一点,朕之前的历代先帝谁做到了?”
赵孝骞端杯打岔:“官家,臣敬你,来来,啥都不说了,都在酒里。”
君臣对饮,赵煦咂了咂嘴,又笑道:“对了,子安这次回京也算赶巧,正好凑个热闹,刘贤妃已快临盆,太医说约莫就在这几日,你正好留在汴京,看看朕的第一个皇子,你的侄儿出生。”
赵孝骞愕然:“这么自信的吗?官家确定是皇子,不是公主?”
赵煦傲然道:“朕留的种,朕最清楚,这一把必须是皇子,不然刘贤妃可就遭老罪喽!”
“啊?”
赵煦冷下脸来,怒道:“子安不知,这刘贤妃怀身孕后,简直作天作地,朕几次都想给她脖子上套根绳,吊在宫门外示众,若不是她肚里可能怀了皇子……哼!”
赵孝骞立马紧紧闭嘴。
宫闱之事,他作为外臣,绝对要谨言慎行,不可插嘴,这事儿太敏感太犯忌了。
赵煦停顿了一下,突然望向赵孝骞,目光古怪地上下打量他。
赵孝骞头皮一麻,不自在地扭了扭身子:“官家莫非觉得臣今日特别俊俏?”
赵煦呸了一声,随即不怀好意地道:“说来子安成亲已两年了吧?而且朕听说子安也是风流之人,家里不仅有郡王正妃,还纳了好些侍妾,哪怕是在真定府就任,你也没闲着吧?”
赵孝骞腼腆地一笑:“都是她们生扑上来的,臣向来习惯被动……”
赵煦又呸了一声,道:“妻妾娶了那么多,为何至今不见子安有后?”
说着赵煦的眼神愈发古怪:“莫非子安有隐疾?此事你要重视起来,朕帮你叫个太医瞧瞧,万不可讳疾忌医,早发现,早治疗……”
赵孝骞顿时炸了,要不是赵煦身份不一样,换了别人敢说这话,赵孝骞早掀桌子扑上去揍人了。
“官家,臣没毛病!”赵孝骞咬牙道。
赵煦微笑:“没毛病那就赶紧生,是男是女都好,子安这般绝世英才,朕真的很想知道,子安会把自己的亲生骨肉培养成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