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稳重点贼眉鼠眼

第543章 请任副使

第543章 请任副使

人心就是这么奇怪,掌握真实战争经过的人就在身边,赵煦却偏偏喜欢听民间演义传说版本。

什么天降神雷助威,什么十万芦苇荡化身十万疑兵,什么河间郡王两眼一睁,瞬间眼中暴射两道精光,将刺杀他的辽军击杀,化为齑粉……

赵孝骞坐在位置上,尴尬得脚趾抠地,不断自省己身。

我一生行善积德,忠孝仁义,为何要让我遭此报应

旁边的赵煦却听得两眼放光,眼神不时闪过激动之色,情绪明显随着说书先生的讲述而起伏跌宕。

赵孝骞看着他的表情,很无语。

大哥,你是皇帝啊,这种胡说八道的东西竟能让你如此激动,以后朝臣给你上疏都写成爽文好不好

良久,赵煦扭过头,低声道:“这人说得不错,比你的报捷奏疏好看多了,朕都不知道你平辽之战如此荡气回肠……”

赵孝骞无力地叹道:“说出来官家或许不信,臣都不知道自己居然如此神威无敌……”

顿了顿,赵孝骞终于忍不住道:“官家,不如下令把这胡说八道的家伙抓起来问罪吧,他明显已涉嫌造谣,把他刺配到岭南摘荔枝去……”

赵煦摇头:“不行,这么会讲故事的人怎能刺配,朕记住这家勾栏了,往后要常来听他讲故事。”

话音一顿,说书先生正说到高潮处,赵煦大声喝彩,手一挥兴奋地道:“当赏!”

身后静立的郑春和立马掏出一把铜钱,朝台上一扔,说书先生欣喜若狂,起身道谢后,坐下来继续胡说八道。

赵孝骞面色愈发古怪。

现在台下坐着的,一位是平辽之战的发起策划者,一位是执行者,偏偏被民间谣言版本吸引,怎么听都感觉有点讽刺意味。

最后说书先生将拒马河一战说完后,醒木一拍,欲听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赵煦这才意犹未尽地咂了咂嘴:“有意思,比宫里好玩多了,吃的喝的玩的,都比宫里强。”

说完赵煦拽起赵孝骞,道:“走,咱们继续逛逛,朕记得你带我吃过一次灌汤包,好像叫什么‘第一楼’对吧就去那儿。”

赵孝骞无奈地带着他朝第一楼走去,感觉好像带着一个熊孩子逛游乐园,身体累,心也累。

第一楼仍在老地方,但掌柜开店越来越随意了,这年头挣钱都不积极,大约是需要给他一个爱的教育。

看着紧闭的店门,赵煦一脸愕然朝赵孝骞看了一眼。

赵孝骞轻车熟路地道:“官家稍等片刻,臣马上解决。”

说完赵孝骞扭头看了身后的陈守,陈守会意,转身就走。

片刻后,愁眉苦脸的店掌柜来了,身后的陈守一脸不善,店掌柜走两步,陈守就在后面踹他一脚,店掌柜一个趔趄,陪着笑继续走,陈守继续踹,像一头偷懒被主人发现的驴……

走到赵孝骞面前,店掌柜还没行礼,赵孝骞也踹了他一脚。

“开店这么随意,跟钱有仇”赵孝骞眯眼打量他:“这些年你挣了多少,就这么飘了”

店掌柜忍不住争辩道:“这店是我的,我想开就开,贵人您是不是太霸道了……”

话没说完,赵孝骞又是一脚踹去:“没错,就是霸道,不服去告官,赶紧开门,剁馅,和面,上蒸笼!”

人多势众,来者不善,店掌柜忍气吞声开了门,亲自剁馅和面。

赵煦沉默地看着赵孝骞刚才的表现,进店坐下后才叹道:“朕今日终于看到你纨绔的一面了,说真的,很招人恨,朕很想抽你……”

赵孝骞眨眼:“臣已经很善良了,这些家伙太懒,不给他一点教育,不知挣钱的艰辛,臣这也是督促他多挣钱,多为以后谋算。”

赵煦点头:“蛮不讲理的事,偏偏被你硬掰出了道理,朕也是服气的,不说了,越说朕越想抽你。”

赵孝骞讪讪一笑:“臣大多数时候还是很讲道理的……”

“别说了,等着吃包子。”赵煦叹道。

灌汤包上得很快,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上桌。

赵煦迫不及待挟起一个,一边吹着气一边闻着空气里散发出的肉香。

半凉以后,赵煦张嘴就咬。

自从上次带他吃过一次后,赵煦学会了怎样吃灌汤包,吃起来很讲究。

首先咬破一点点面皮,吸吮里面的汤汁,汤汁吮吸大半后,再一口吞入。

赵孝骞对赵煦的表现很满意,这才是正确的吃法,最看不得的就是把里面的汤汁倒入碗里,只吃肉馅面皮,简直是暴殄天物。

“好吃!”赵煦一脸享受,这样的美食在宫里可见不到,宫里的膳食都很精致,但味道方面却一言难尽。

君臣埋头狂吃,两人干掉三四笼后,终于有些饱腹,坐在椅子上发呆。

“子安多吃点,过不了多久就要去真定府了,真定府没有这等美食吧”赵煦道。

“无妨,臣试着自己做,这玩意儿没什么秘方,就是有点麻烦而已。”

赵煦嗯了一声,又道:“龙卫营至今仍驻于拒马河南岸”

赵孝骞搁下筷子,道:“是,前两次与辽军交战,龙卫营折损万余,臣后来将当地一万厢军编入了龙卫营,补充了兵力,臣离开大营之前,交代种建中每日操练,如今那一万厢军约莫有点实力了。”

赵煦沉思片刻,道:“三万龙卫营将士装备火器,如若防守绰绰有余,但若是进攻……恐怕不够吧”

赵孝骞道:“是,进攻确实不够,如今辽军斥候隔岸对我大营日夜监视,一旦我军有异动,都会引起辽军的紧张,三万将士防守南岸足够,但若打算进攻燕云……”

赵煦理解地点头,靠三万将士收复燕云,赵煦不可能如此天真,做梦都没梦得如此完美。

“如若对燕云十六州发起主动进攻,多少兵力才够”赵煦严肃地问道。

赵孝骞想了想,道:“至少十万兵力,而且都要装备火器,不仅如此,每一个将士都要能够熟练掌握火器的用法。”

赵煦笑了笑:“子安猜猜,你在真定府戍边这大半年,汴京火器监造出了多少燧发枪和弹药”

赵孝骞苦笑道:“官家,这事儿臣可不敢问,看官家的表情,约莫造了不少吧”

赵煦哈哈一笑:“没错,在你赴任真定府后,朕下旨扩编了火器监,又招了上千名工匠,如今火器监所造的燧发枪已有十余万支。”

“弹药方面,由于你后来改进了弹药,纸壳弹造起来更简单,现在已积累不少了,至少能支应一场十万人规模的大战。”

赵孝骞抿了抿唇,他知道赵煦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赵煦一如既往地着急,急着收复燕云十六州。

作为皇帝,做事自然是冷静的,他不缺战略定力,不过内心深处,赵煦还是希望尽快收复燕云,无论对他的统治也好,史书上的名声也好,收复燕云都是刻不容缓的大事,而且只争朝夕。

不过赵孝骞并未急着表态。

一场大规模的战役,就是两国公开正式翻脸的开始,两个强大的国家交战,要考虑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经济,军事,外交等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必须要提前准备充分了,才能正式开启战争模式。

赵孝骞犹豫了一下,道:“官家,不知去年国库入粮几何,能否及时供应我十万大军所需”

赵煦闻言顿时喜笑颜开。

收复燕云的事,去年他曾与赵孝骞说过,但当时赵孝骞的表态是反对的,原因是准备不足,无论军事,兵员,武器,粮草等各个方面,都不足以支应一场大战。

但今日此刻,赵孝骞已不再反对,而是认真地问起了粮草,说明他已有把握对辽国开战了,现在需要了解的是后勤辎重方面的情况。

欣喜之下,赵煦急忙道:“去岁大宋丰收,再加上章惇推行新政一年余,大宋各地州府皆有成效,国库所入增加了许多,如今余粮甚足,可供十万大军至少半年之用。”

见赵孝骞沉吟不语,赵煦又补充道:“如今已是盛夏,过不了几月,今年秋赋又该收上来了,粮草方面绝对放心,朕发誓不给你惹麻烦,朕也清楚,大军将士若断了后勤是怎样的大祸。”

赵孝骞算了算,道:“粮草,兵员,武器,既然都已齐备,那么……”

迎着赵煦希冀的目光,赵孝骞笑了:“臣愿为官家出征,收复燕云,圆我大宋历代先帝之夙愿。”

赵煦大喜,猛地一拍桌,仰天大笑起来:“好,好!朕就等你这句话!”

赵煦还没笑完,赵孝骞却突然道:“臣还有一请,请官家恩准。”

赵煦心情大好:“你说,尽管说,朕无不允也。”

赵孝骞一字一顿缓缓道:“臣请官家挑选信任的官员,委任河北西路经略安抚副使,辅佐臣北伐燕云。”

赵煦笑容一滞,眼神露出惊疑之色,上下打量着赵孝骞。

赵孝骞的眼神清澈无波,只是静静地与他的目光直视。

良久,赵煦缓缓道:“子安,这是何意”

“臣任河北西路经略安抚使以来,大小公务太过繁忙,以至臣带兵不得不分心劳神,徒增烦恼,臣想请官家再任一位副使,为臣解决这些琐碎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