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旧梦二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一位身着官服的中年男子走了过来,正是当朝御史大夫——萧远。
萧远看着李逸风,眼中带着一丝疑惑:“这位考生,你是何人?”
李逸风连忙行礼:“学生李逸风,来自外地,前来参加科举。却不知为何名字不在考生名单上。”
萧远微微皱眉,他心中明白,这一定是赵丞相搞的鬼。他转身看向赵丞相:“赵丞相,科举乃是朝廷大事,岂能随意篡改名单?”
赵丞相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萧远会来。他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一丝狡辩:“萧御史,这名单乃是礼部所定,我也不知为何此人不在名单上。”
萧远冷哼一声:“赵丞相,你身为朝中重臣,难道不知科举的公平公正吗?此事我定会上奏朝廷,查明真相。”
赵丞相心中一寒,他知道自己这次惹上了麻烦。他只能硬着头皮说道:“萧御史,此事我会查明,还请稍候。”
萧远点了点头,转身对李逸风说道:“李逸风,你且随我来。”
李逸风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转机。他跟着萧远来到礼部,经过一番调查,终于查明,是赵丞相的侄子赵明在名单上做了手脚。
萧远立刻下令,将赵明拿下,并恢复了李逸风的考生资格。李逸风感激涕零,他知道自己这次多亏了萧远。
李逸风顺利进入考场,经过三天三夜的紧张考试,终于完成了科举。他心中明白,这次能够顺利参加考试,多亏了萧远的帮助。
几天后,科举放榜的日子到了。长安城的街头巷尾,到处都是围观的人群。李逸风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榜前,仔细寻找着自己的名字。
“李逸风,榜眼!”他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心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他立刻赶回梧桐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柳如烟。柳如烟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逸风,你真的金榜题名了?”
李逸风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深情:“如烟,我做到了。从此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那些权贵的欺凌了。”
柳如烟微微一笑,眼中带着一丝泪光:“逸风,我为你骄傲。”
两人紧紧相拥,心中充满了幸福和希望。
李逸风金榜题名后,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他带着柳如烟和母亲、弟弟,搬到了长安城的官邸。柳如烟看到他功成名就,心中充满了欣慰。
然而,李逸风很快发现,朝堂之上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简单。他虽然得到了萧远的赏识,但赵丞相却对他恨之入骨。赵丞相多次在朝堂上刁难他,试图打压他的锐气。
这天,朝堂之上,赵丞相再次发难:“陛下,翰林院编修李逸风,乃是一介书生,不懂朝堂之事。臣以为,他不适合此职。”
李逸风心中一惊,他深知赵丞相的用意。他站出来,大声说道:“赵丞相,科举乃是朝廷选拔人才的公平之事,我虽是一介书生,但也有为国效力之心。请陛下明察。”
皇帝看着李逸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李逸风,你有何见解?”
李逸风微微一笑,从容说道:“陛下,臣以为,朝堂之事,当以百姓为本。臣虽是一介书生,但愿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
皇帝点了点头,心中对李逸风多了几分好感:“李逸风,你且退下,好好做事。”
赵丞相心中一寒,他没想到李逸风竟然如此从容。他只能暂时作罢,但心中却更加嫉恨李逸风。
李逸风在朝堂上忙碌,柳如烟则在家中打理家务。她心中始终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她父亲的遗书。遗书中提到,朝中有奸臣当道,她必须小心行事。
这天,柳如烟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她的父亲曾与一位名叫“玄机先生”的人有过联系,而这位“玄机先生”似乎掌握着朝中的一些秘密。
柳如烟心中一惊,她知道这封信的重要性。她决定去找“玄机先生”,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她来到长安城的西市,找到了一家名为“玄机阁”的茶馆。茶馆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柳如烟走进茶馆,环顾四周,最终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位身着灰袍的老人。
老人看到柳如烟,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是柳如烟?”
柳如烟点了点头,微微一笑:“正是。前辈可是‘玄机先生’?”
老人点了点头,微微一笑:“不错,我便是玄机先生。你来找我,可是为了你父亲的遗书?”
柳如烟心中一惊,她知道这位“玄机先生”绝非普通人。她微微颔首,低声道:“正是。家父遗书中提到您,说您知晓朝中一些隐秘之事。如烟斗胆前来,希望能得到前辈指点。”
玄机先生示意她坐下,为她斟了一杯茶:“你父亲柳大人当年正直敢言,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留下的线索,确实关系到朝廷安危。”
柳如烟握紧了茶杯,指节微微发白:“还请先生明示。”
玄机先生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你可知赵丞相与北境敌国暗中勾结,意图谋反?你父亲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秘密,才遭人毒手。”
“什么?!”柳如烟手中的茶杯险些跌落。她强自镇定,追问道:“可有证据?”
玄机先生从袖中取出一封泛黄的密函:“这是当年你父亲托我保管的密信,上面有赵丞相与敌国使者的往来记录。可惜单凭此物难以撼动赵丞相,我们需要更多证据。”
柳如烟接过密函,指尖微微颤抖。她忽然想起什么,抬头问道:“那李逸风……他如今在朝中,岂不是很危险?”
玄机先生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李编修确实处境微妙。不过——”他忽然压低声音,“他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
与此同时,赵府内。
赵明跪在赵丞相面前,咬牙切齿道:“叔父,那李逸风如今成了翰林院编修,还屡次在朝堂上顶撞您,绝不能让他继续得意!”
赵丞相把玩着一枚玉扳指,冷笑道:“急什么?他不过是个跳梁小丑。倒是那个柳如烟……”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她最近频繁出入西市,恐怕在查她父亲的旧案。”
赵明眼中闪过狠毒之色:“不如我派人——”
“愚蠢!”赵丞相厉声打断,“现在朝中萧远盯着我们,不能轻举妄动。”他沉吟片刻,忽然阴森一笑,“三日后皇城夜宴,正是机会。你且去准备……”
三日后,皇城张灯结彩。皇帝设宴庆祝边关大捷,文武百官皆受邀出席。李逸风作为新科榜眼,也在受邀之列。
宴席间,丝竹声声。李逸风正与同僚交谈,忽见赵明举杯走来:“李编修,往日多有得罪,今日特来赔罪。”
李逸风心中警惕,表面却不动声色:“赵公子言重了。”他正要举杯,忽然瞥见赵明袖中寒光一闪。
电光火石间,一道人影突然从侧面撞来。“小心!”竟是柳如烟的声音。李逸风被她推开,赵明手中的匕首“铛”地落地。
“有刺客!”全场大乱。侍卫们一拥而上,将赵明按倒在地。
皇帝震怒:“赵明,你竟敢在朕面前行凶?!”
赵明面如死灰,忽然狞笑着看向赵丞相:“叔父,救我!”
赵丞相脸色铁青,猛地拍案而起:“逆子!竟敢污蔑本相!”他转身向皇帝跪下,“陛下,臣管教无方,请治臣之罪!”
李逸风扶起柳如烟,两人对视一眼,心照不宣。柳如烟突然高声道:“陛下,臣女有要事禀告!”她从怀中取出玄机先生给的密函,“这是先父留下的证据,证明赵丞相勾结敌国,谋害忠良!”
萧远立即上前接过密函,仔细查看后沉声道:“陛下,此信笔迹确系柳大人手书,印鉴也是真的。”
赵丞相见状,突然暴起向殿外冲去,却被侍卫团团围住。皇帝怒极反笑:“好个赵丞相!来人,给朕彻查此案!”
经三司会审,赵丞相勾结敌国、陷害忠良的罪行彻底败露。而柳如烟父亲的冤案也终于昭雪。
这一日,李逸风被皇帝召入御书房。皇帝欣慰地看着他:“爱卿临危不乱,柳氏女更是忠烈之后。朕决定擢升你为御史中丞,协助萧爱卿整顿朝纲。”
李逸风跪拜谢恩,却又犹豫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皇帝笑道:“可是想求娶柳氏女?朕准了!待她父亲追封仪式后,朕亲自为你们赐婚!”
尾声:月满西楼
三个月后,长安城繁花似锦。
柳如烟站在重新修葺的柳府庭院中,望着满园春色出神。忽然,一双温暖的手从背后环住她。
“在想什么?”李逸风将下巴轻轻搁在她肩上。
柳如烟转身,将一枚玉佩系在他腰间:“父亲当年常说,为官者当如美玉,守正不阿。”她抬头微笑,“如今朝堂清明,百姓安乐,他老人家在天之灵也该欣慰了。”
李逸风握住她的手,两人望向远处的落日。余晖中,一只青鸾划过天际,消失在绚烂的云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