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紫苏叶知道
第172章 福利院之行
小
大
六月初时,晨风熹微。
程开颜在灰扑扑的马路上骑着自行车,道路还有些不平整,半个小时的磕磕绊绊,总算是到了朝阳左家庄附近。
朝阳在后世那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地段,不过在这会儿嘛,就跟大县城好不了多少,比起东城区这种皇城根儿还是有所不如的。
落着灰的大马路,马路两边是绿油油的,一人合抱的行道树,沿街道两边的建筑比较低矮,大部分都是三四层的样子,走几步就是一个电线杆子,水泥木头杆。
直到到了区里相对繁华的地段,这才好了起来。
程开颜又找个等车的大妈,问了问《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位置,中间遇到个邮局,然后是朝阳的区政府以及党校。
“文讲所估计就在这儿吧?”
程开颜摇摇头,“也亏得王安忆她们每天六七点就开始等车,然后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北师大来……”
这两地中间隔着大几十公里呢。
就跟后世的京漂一样,住在郊区,通勤几个小时上班。
走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在一个大铁门门口,看到了几个身影,其中一个正是徐德霞。
“小程老师来了。”
徐德霞眼睛尖,一下子瞥见不远处的程开颜,挥了挥手。
等到程开颜近了,徐德霞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胡主编,这位是区里的马干事,后有朝阳青年服务队的张同志,李同志……”
程开颜一一看去,挺着将军肚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正是胡主编,瘦长瘦长,胸口戴着胸章的是区里的马干事。
至于青年服务队是什么组织?
现在有志愿组织吗?
“徐编辑?青年服务队是?”
程开颜好奇的问。
“青年服务队是区里这段时间成立的,就是一个志愿组织,据说是响应上海那边的号召。
今年二月份,上海自行车三厂那边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支青年服务队,立志服务人民群众。于是我们朝阳这边也成立了一支,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马主编笑着解释道。
“你好小程老师,久仰大名了。”
“我是青年服务队的张黎,很高兴认识您。”
一个面容清秀,一头齐耳短发的年轻女人,穿着一件白衬衣,颇为精干的率先向程开颜伸手问好。
因为身高原因,她得仰着头看,眼睛明亮,似乎对程开颜很感兴趣。
应该是早有听闻。
“我是青年服务队的黄萍萍……”
“你好你好。”
程开颜和几人友好的握握手,几人寒暄片刻,他总算知道了这次的活动地点,一个是朝阳这边的小学,一个是福利院。
本次行程一共二十人,编辑部十人,青年服务队十人。
“小程同志是去小学,还是福利院?”
胡主编问道。
“我还是去福利院吧。”
“那行,小徐你们除了带上书,还有把这些物资带上。”
程开颜顺着视线看去,发现门卫室门口放着一堆纸箱子。
就这么敞着,里面多是一些水果糖,一分钱两颗的那种,一共是两箱子,估计有几百上千颗。
此外还有一些干净的新衣服,塑料玩具,木头陀螺之类的玩具。
大家确定好行程,各自分头出发,每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后座绑着纸箱子。
“出发!”
二十人的车队,浩浩汤汤的出发了,最后在街道上分道扬镳。
程开颜一行人最终抵达一处大院子。
四周地处偏僻,四周都是老房子,高大的树木、枝叶在街道顶部,共同形成一个绿色的穹顶。
只有少数阳光透过这些重重迭嶂的绿色树叶,在水泥马路上留下一粒粒碎金子。
街道上也没有什么人。
生锈的大铁门上拴着手指粗细的大铁链子,锈迹斑斑,漆黑冰冷。
门两侧,写着朝阳儿童福利院。
“你们好,请里面来吧,我是福利院的副院长姜云。”
迎接他们到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穿着一件朴素的工人蓝衬衣,留着一头长发,面容和蔼,气质非常温柔,很有亲和力。
程开颜推着自行车,和众人一起走进院子里。
这个院子要比他想象中要大一些,门卫室,两栋前后排列的四层小楼。
中间则是宽敞的空地,空地上有不少小孩儿玩耍着,他们衣着简朴,有些地方还打着补丁。
有些孩子身体上的残缺各异,手指,胳膊,腿脚,还有眼睛……
“这一片是一区,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配备有起居室、活动室、医疗室、隔离室、康复室、厨房、餐厅、值班室、卫生间、储藏室等功能区……”
这位带领他们的姜院长热情的和他们介绍着这里的区域,一边将福利院转了一圈。
经过介绍得知,这里收养了一百多位儿童,从刚出生被抛弃的孩子,再到十五六岁的大孩子都有。
之所以不多,是因为很多正常的孩子会被一些人家收养走,只剩下一些条件不那么好,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或者是不愿意离开福利院的孩子。
主要划分了两个区域,一区和二区。
主要区分能够正常生活的儿童,不能正常生活的儿童。
给正常生活的儿童基本的教育,不能正常生活的儿童照顾日常起居……
“孩子们对你们的到来很开心,前两天通知过后,大家都很兴奋呢。”
姜院长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道。
“孩子们高兴就好,不过是因为有好东西吃,还可以做游戏吧?”
徐德霞笑着说道,《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人,每年都会到福利院来。
她也来的比较勤,因此和院里的老师,孩子比较熟悉。
“哈哈,那我们休息一下,然后就开始吧。”
姜院长忍俊不禁的点点头,随后提醒道:“另外希望大家不要提及到父母,孩子之类的话……另外孤儿院这个词语也不要使用,大家要使用福利院哦。”
“好的。”x11
……
姜院长和院里的几位老师去召集孩子们了,程开颜他们就在在空地上休息,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
“小鹤!姐姐来了!”
徐德霞冲一个扎着大辫子的七八岁女孩喊了喊,那个正在树下拿着木头铲子挖土的小女孩听到声音,惨白的小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笑容,小步快跑过来了,嘴里脆声喊着:“徐姐姐!”
程开颜注意到这孩子头发,眉毛都是白色。
应该是白化病?
他心中不禁一沉。
几人的到来引起了一些孩子注意,随后又有两个孩子凑了过来,其中一个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
“徐姐姐来了。”
“是啊,小鲤,最近学习怎么样?压力不大吧?”
徐德霞看着眼前这个犹如清水芙蓉般的清瘦女孩,关心的问道。
“还好,我的成绩挺不错的,就是放心不下妹妹,过来看看。”
女孩咬着嘴唇,双手不安绞在身前,似乎是不太适应陌生人太多的场景。
经过二人的谈话,程开颜也是了解到眼前这是一对亲姐妹,从河北农村那边过来的。
父母双亡,她们家都是外地的,父母在世还站得住脚,父母一去世家里的东西也都被村人吃了绝户。
后来无奈之下来到福利院生活,五六年前姐姐被收养了,不过妹妹因为白化病再加上一些潜在的先天病并没有被收养。
因此这位姐姐目前在高中上学,会在周末放假过来看望妹妹,对养父母没有收养妹妹,姐姐倒没有什么怨气。
和程开颜预想中的不太一样,姐姐小鲤鱼比较怕生,妹妹小鹤反倒是天真活泼,看到程开颜就抱着他的腿不松。
“能收养我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又岂能再多增添一个沉重的负担呢?虽然他们不太想让我过来,但总是给钱我,也不问周末我去哪儿……”
小鲤鱼面对程开颜的问题,怯生生的说。
“爸爸妈妈很好!小鹤知道……”
抱着程开颜裤腿的小女孩,仰着小脑袋,淡蓝色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红色的感觉。
这是无色素型白化病。
倾听小女孩清脆的声音,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过……
此时的众人听到这话,不禁愣住了。
过了好半晌,才在小女孩的声音中回过神来。
“对不起姐姐……那是姐姐的爸爸妈妈。”
清瘦的少女小鲤鱼闻言,抱着妹妹,很用力。
“哎……吃几块糖吧。”
程开从兜里掏出几个大白兔奶糖,递过去,几人剥开糖衣,任由米白色糖纸在口中融化。
“好吃!”
小女孩嘴角流着口水,稚声道。
“不开心的时候就吃点糖,很快就好了。”
众人静静地坐着,晒着太阳,安静且放松。
程开颜看着不远处嬉戏的孩子们,心里有些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过了一会,姜院长带着更多的孩子过来了。
“可以开始了,大家。”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发东西,年龄各异的孩子们排成一排,安静的等待着分发的东西。
一人两大把糖果,将上衣的两个小方兜塞满,玩具,衣服,以及一本《儿童文学》。
东西发完,又在姜院长和老师们组织下,分成几组玩起了游戏。
“哇啊~不要抓我!老鹰大哥哥。”
因为只认识小女孩小鹤,因此扮演老鹰的程开颜就盯着她抓,一时间吓得小女孩惊呼连连。
“抓到的有奶糖吃。”
“那大哥哥抓吧,我来保护大家!”
“哈哈!”
……
程开颜在这边玩得不亦乐乎,考虑到有些孩子手脚残疾,有些孩子眼睛失明,程开颜尽力控制着自己的动作幅度,很慢很慢。
大家都很开心。
不远处,有一群孩子安静坐着听大人们讲故事。
“这位哥哥,还真是受欢迎呢,好多孩子都和他玩。”
小鲤坐在木头凳子上,手中拿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关注着做游戏的大家,语气有些羡慕的说。
虽然她是在这里长大的,大部分孩子和她比较熟,但依旧有一些孩子总是沉默寡言。
小鲤看到程开颜这么受欢迎,还真有些吃味和羡慕。
“是啊,真是奇怪呢。不过……可能是他有一颗童心吧?毕竟是儿童文学的大作家。”
徐德霞收回视线,笑着说。
“大作家吗?”
小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眼中浮现一抹向往。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
她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这部名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一颗种子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
其实和她们一样正在关注程开颜的还有其他人。
姜院长与青年服务队的张黎。
“这个年轻人好像是大作家呢,之前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他,张同志,你是《中国文学》的编辑,应该对这些文学界的人很熟悉吧?”
姜院长问。
“不熟悉,不过早有耳闻。”
张黎摇摇头,笑着回答道。
……
转眼间,欢乐的上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在福利院食堂,和孩子们吃了一顿饭。
临走前,福利院举行了欢送,孩子们招招手,眼中带着不舍的眼神。
“你们先走吧,我好忘了点东西。”
程开颜对徐德霞说,随后回到的福利院,找到姜院长。
“小程同志怎么了?”
姜院长坐在椅子上,手中织着衣服,看到程开颜折返回来,有些疑惑的问。
“没什么……这里是三百块钱,姜院长收下吧。”
程开颜摇摇头,从钱包里抽出一沓大团结,递了过去。
“虽然我很想收下,但这真的太多了。”
姜院长沉默了会儿,抿着嘴摇头。
三百块,相当于普通人家两年才能攒下的钱。
这个钱太多了。
“我可是大作家啊!”
程开颜只说了这一句,虽然表面上有些自豪的语气,但心中却有种局促之感。
连一座福利院都供不起……算什么大作家啊?
“那好吧,我代表孩子们谢谢你……那就祝福我们的小程同志以后成为最大的大作家吧。”
姜院长仰头看着他的眼睛,温柔的笑了出来。
心想道:‘还真是孩子气啊,这个孩子……’
“哈哈……就不多留了,过段时间再来吧。”
程开颜失笑一声,转身离开,头也不回的说。
心中悄然立下了一个决定:
等以后有钱了,可以拿他的那些儿童文学作品稿费,分一半出来建一个福利基金会捐给孩子们。
取之儿童,用于儿童。
没毛病。
就在程开颜离开的时候,一个短发女人折返回来,看到了他离开的背影,“有意思……”
程开颜在灰扑扑的马路上骑着自行车,道路还有些不平整,半个小时的磕磕绊绊,总算是到了朝阳左家庄附近。
朝阳在后世那的确是非常不错的地段,不过在这会儿嘛,就跟大县城好不了多少,比起东城区这种皇城根儿还是有所不如的。
落着灰的大马路,马路两边是绿油油的,一人合抱的行道树,沿街道两边的建筑比较低矮,大部分都是三四层的样子,走几步就是一个电线杆子,水泥木头杆。
直到到了区里相对繁华的地段,这才好了起来。
程开颜又找个等车的大妈,问了问《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位置,中间遇到个邮局,然后是朝阳的区政府以及党校。
“文讲所估计就在这儿吧?”
程开颜摇摇头,“也亏得王安忆她们每天六七点就开始等车,然后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北师大来……”
这两地中间隔着大几十公里呢。
就跟后世的京漂一样,住在郊区,通勤几个小时上班。
走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在一个大铁门门口,看到了几个身影,其中一个正是徐德霞。
“小程老师来了。”
徐德霞眼睛尖,一下子瞥见不远处的程开颜,挥了挥手。
等到程开颜近了,徐德霞给他介绍道:“这位是我们胡主编,这位是区里的马干事,后有朝阳青年服务队的张同志,李同志……”
程开颜一一看去,挺着将军肚带着眼镜,文质彬彬的中年男人正是胡主编,瘦长瘦长,胸口戴着胸章的是区里的马干事。
至于青年服务队是什么组织?
现在有志愿组织吗?
“徐编辑?青年服务队是?”
程开颜好奇的问。
“青年服务队是区里这段时间成立的,就是一个志愿组织,据说是响应上海那边的号召。
今年二月份,上海自行车三厂那边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支青年服务队,立志服务人民群众。于是我们朝阳这边也成立了一支,目前已经有一百多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
马主编笑着解释道。
“你好小程老师,久仰大名了。”
“我是青年服务队的张黎,很高兴认识您。”
一个面容清秀,一头齐耳短发的年轻女人,穿着一件白衬衣,颇为精干的率先向程开颜伸手问好。
因为身高原因,她得仰着头看,眼睛明亮,似乎对程开颜很感兴趣。
应该是早有听闻。
“我是青年服务队的黄萍萍……”
“你好你好。”
程开颜和几人友好的握握手,几人寒暄片刻,他总算知道了这次的活动地点,一个是朝阳这边的小学,一个是福利院。
本次行程一共二十人,编辑部十人,青年服务队十人。
“小程同志是去小学,还是福利院?”
胡主编问道。
“我还是去福利院吧。”
“那行,小徐你们除了带上书,还有把这些物资带上。”
程开颜顺着视线看去,发现门卫室门口放着一堆纸箱子。
就这么敞着,里面多是一些水果糖,一分钱两颗的那种,一共是两箱子,估计有几百上千颗。
此外还有一些干净的新衣服,塑料玩具,木头陀螺之类的玩具。
大家确定好行程,各自分头出发,每个人都骑着自行车,后座绑着纸箱子。
“出发!”
二十人的车队,浩浩汤汤的出发了,最后在街道上分道扬镳。
程开颜一行人最终抵达一处大院子。
四周地处偏僻,四周都是老房子,高大的树木、枝叶在街道顶部,共同形成一个绿色的穹顶。
只有少数阳光透过这些重重迭嶂的绿色树叶,在水泥马路上留下一粒粒碎金子。
街道上也没有什么人。
生锈的大铁门上拴着手指粗细的大铁链子,锈迹斑斑,漆黑冰冷。
门两侧,写着朝阳儿童福利院。
“你们好,请里面来吧,我是福利院的副院长姜云。”
迎接他们到来的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穿着一件朴素的工人蓝衬衣,留着一头长发,面容和蔼,气质非常温柔,很有亲和力。
程开颜推着自行车,和众人一起走进院子里。
这个院子要比他想象中要大一些,门卫室,两栋前后排列的四层小楼。
中间则是宽敞的空地,空地上有不少小孩儿玩耍着,他们衣着简朴,有些地方还打着补丁。
有些孩子身体上的残缺各异,手指,胳膊,腿脚,还有眼睛……
“这一片是一区,一栋教学楼,一栋宿舍楼……配备有起居室、活动室、医疗室、隔离室、康复室、厨房、餐厅、值班室、卫生间、储藏室等功能区……”
这位带领他们的姜院长热情的和他们介绍着这里的区域,一边将福利院转了一圈。
经过介绍得知,这里收养了一百多位儿童,从刚出生被抛弃的孩子,再到十五六岁的大孩子都有。
之所以不多,是因为很多正常的孩子会被一些人家收养走,只剩下一些条件不那么好,有先天疾病的孩子,或者是不愿意离开福利院的孩子。
主要划分了两个区域,一区和二区。
主要区分能够正常生活的儿童,不能正常生活的儿童。
给正常生活的儿童基本的教育,不能正常生活的儿童照顾日常起居……
“孩子们对你们的到来很开心,前两天通知过后,大家都很兴奋呢。”
姜院长推了推眼镜,笑着说道。
“孩子们高兴就好,不过是因为有好东西吃,还可以做游戏吧?”
徐德霞笑着说道,《儿童文学》编辑部的人,每年都会到福利院来。
她也来的比较勤,因此和院里的老师,孩子比较熟悉。
“哈哈,那我们休息一下,然后就开始吧。”
姜院长忍俊不禁的点点头,随后提醒道:“另外希望大家不要提及到父母,孩子之类的话……另外孤儿院这个词语也不要使用,大家要使用福利院哦。”
“好的。”x11
……
姜院长和院里的几位老师去召集孩子们了,程开颜他们就在在空地上休息,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
“小鹤!姐姐来了!”
徐德霞冲一个扎着大辫子的七八岁女孩喊了喊,那个正在树下拿着木头铲子挖土的小女孩听到声音,惨白的小脸上顿时露出惊喜的笑容,小步快跑过来了,嘴里脆声喊着:“徐姐姐!”
程开颜注意到这孩子头发,眉毛都是白色。
应该是白化病?
他心中不禁一沉。
几人的到来引起了一些孩子注意,随后又有两个孩子凑了过来,其中一个还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
“徐姐姐来了。”
“是啊,小鲤,最近学习怎么样?压力不大吧?”
徐德霞看着眼前这个犹如清水芙蓉般的清瘦女孩,关心的问道。
“还好,我的成绩挺不错的,就是放心不下妹妹,过来看看。”
女孩咬着嘴唇,双手不安绞在身前,似乎是不太适应陌生人太多的场景。
经过二人的谈话,程开颜也是了解到眼前这是一对亲姐妹,从河北农村那边过来的。
父母双亡,她们家都是外地的,父母在世还站得住脚,父母一去世家里的东西也都被村人吃了绝户。
后来无奈之下来到福利院生活,五六年前姐姐被收养了,不过妹妹因为白化病再加上一些潜在的先天病并没有被收养。
因此这位姐姐目前在高中上学,会在周末放假过来看望妹妹,对养父母没有收养妹妹,姐姐倒没有什么怨气。
和程开颜预想中的不太一样,姐姐小鲤鱼比较怕生,妹妹小鹤反倒是天真活泼,看到程开颜就抱着他的腿不松。
“能收养我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又岂能再多增添一个沉重的负担呢?虽然他们不太想让我过来,但总是给钱我,也不问周末我去哪儿……”
小鲤鱼面对程开颜的问题,怯生生的说。
“爸爸妈妈很好!小鹤知道……”
抱着程开颜裤腿的小女孩,仰着小脑袋,淡蓝色的眼睛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种红色的感觉。
这是无色素型白化病。
倾听小女孩清脆的声音,本该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不过……
此时的众人听到这话,不禁愣住了。
过了好半晌,才在小女孩的声音中回过神来。
“对不起姐姐……那是姐姐的爸爸妈妈。”
清瘦的少女小鲤鱼闻言,抱着妹妹,很用力。
“哎……吃几块糖吧。”
程开从兜里掏出几个大白兔奶糖,递过去,几人剥开糖衣,任由米白色糖纸在口中融化。
“好吃!”
小女孩嘴角流着口水,稚声道。
“不开心的时候就吃点糖,很快就好了。”
众人静静地坐着,晒着太阳,安静且放松。
程开颜看着不远处嬉戏的孩子们,心里有些乱,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过了一会,姜院长带着更多的孩子过来了。
“可以开始了,大家。”
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发东西,年龄各异的孩子们排成一排,安静的等待着分发的东西。
一人两大把糖果,将上衣的两个小方兜塞满,玩具,衣服,以及一本《儿童文学》。
东西发完,又在姜院长和老师们组织下,分成几组玩起了游戏。
“哇啊~不要抓我!老鹰大哥哥。”
因为只认识小女孩小鹤,因此扮演老鹰的程开颜就盯着她抓,一时间吓得小女孩惊呼连连。
“抓到的有奶糖吃。”
“那大哥哥抓吧,我来保护大家!”
“哈哈!”
……
程开颜在这边玩得不亦乐乎,考虑到有些孩子手脚残疾,有些孩子眼睛失明,程开颜尽力控制着自己的动作幅度,很慢很慢。
大家都很开心。
不远处,有一群孩子安静坐着听大人们讲故事。
“这位哥哥,还真是受欢迎呢,好多孩子都和他玩。”
小鲤坐在木头凳子上,手中拿着一本书,一边看,一边关注着做游戏的大家,语气有些羡慕的说。
虽然她是在这里长大的,大部分孩子和她比较熟,但依旧有一些孩子总是沉默寡言。
小鲤看到程开颜这么受欢迎,还真有些吃味和羡慕。
“是啊,真是奇怪呢。不过……可能是他有一颗童心吧?毕竟是儿童文学的大作家。”
徐德霞收回视线,笑着说。
“大作家吗?”
小鲤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眼中浮现一抹向往。
说着无意,听着有心。
她低下头看着手中的这部名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故事,一颗种子悄然在心中生根发芽。
其实和她们一样正在关注程开颜的还有其他人。
姜院长与青年服务队的张黎。
“这个年轻人好像是大作家呢,之前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过他,张同志,你是《中国文学》的编辑,应该对这些文学界的人很熟悉吧?”
姜院长问。
“不熟悉,不过早有耳闻。”
张黎摇摇头,笑着回答道。
……
转眼间,欢乐的上午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中午在福利院食堂,和孩子们吃了一顿饭。
临走前,福利院举行了欢送,孩子们招招手,眼中带着不舍的眼神。
“你们先走吧,我好忘了点东西。”
程开颜对徐德霞说,随后回到的福利院,找到姜院长。
“小程同志怎么了?”
姜院长坐在椅子上,手中织着衣服,看到程开颜折返回来,有些疑惑的问。
“没什么……这里是三百块钱,姜院长收下吧。”
程开颜摇摇头,从钱包里抽出一沓大团结,递了过去。
“虽然我很想收下,但这真的太多了。”
姜院长沉默了会儿,抿着嘴摇头。
三百块,相当于普通人家两年才能攒下的钱。
这个钱太多了。
“我可是大作家啊!”
程开颜只说了这一句,虽然表面上有些自豪的语气,但心中却有种局促之感。
连一座福利院都供不起……算什么大作家啊?
“那好吧,我代表孩子们谢谢你……那就祝福我们的小程同志以后成为最大的大作家吧。”
姜院长仰头看着他的眼睛,温柔的笑了出来。
心想道:‘还真是孩子气啊,这个孩子……’
“哈哈……就不多留了,过段时间再来吧。”
程开颜失笑一声,转身离开,头也不回的说。
心中悄然立下了一个决定:
等以后有钱了,可以拿他的那些儿童文学作品稿费,分一半出来建一个福利基金会捐给孩子们。
取之儿童,用于儿童。
没毛病。
就在程开颜离开的时候,一个短发女人折返回来,看到了他离开的背影,“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