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神级选择一个都不能少

第422章 这个选择有点滑稽!

秦怀道有点无语。

这什么坑逼系统,消失了这么久就算了,居然还变得如此俏皮起来了,这选项2,怎么看起来,都是一副滑稽脸的语气啊。

为了不让滑稽怪在大唐提前出现作怪,秦怀道当然是选择选项1了。

好在如今在秦怀道的努力下在,整个大唐的配套系统也十分完善,秦怀道也拥有者足够的权利,可以大力推广蒸汽机了。

带着一群开心的不行的小萝莉从蒸汽拖拉机上跳下来,秦怀道扫视了一下一脸期待的围观百姓们,笑道:“各位,这蒸汽拖拉机的作用你们都已经见识到了,想不想拥有一台啊?”

百姓们顿时沸腾了。

不愧是百姓们眼中的大唐守护神,秦王殿下这意思,明显是要打理推广这蒸汽拖拉机的节奏啊。

“多谢殿下!”

“殿下实在是太好了!”

“殿下发明的这拖拉机,绝对是大唐之福啊!”

百姓们一个个欣喜万分地道。

众女的脸上也都是露出幸福的笑意,秦怀道是她们的夫君,如此受到百姓爱戴,她们也是深有荣焉。

就连一群小萝莉们也是开心的不行,一个个雀跃欢呼起来。

而秦怀道的心中,也很快有了定计。

随着蒸汽机的不断推广,蒸汽拖拉机的成本已经降低到了五贯钱左右。

若是再进行一些简化,并且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价格完全可以压缩到三贯钱以内。

三贯钱,对于如今的大唐百姓来说,虽然依旧不是一笔很小的数目,但是基本上都是能拿得出来的。

也就是一批稍微好一点的民用马的价格罢了。

如果自己能再进行一些贴补的话,只要生产力能跟得上,蒸汽拖拉机绝对能很快在大唐推广开来。

而到时候,不仅是大唐的农业,就连运输业也会很快发展起来,朝廷贴补的这点钱,通过税收的方式,很快就可以赚回来,并且实现盈利。

既然这样子,干脆就把这蒸汽拖拉机的价格,定在三贯钱,每年再补贴一千斤的精煤好了,持续五年好了。

目前蒸汽机的马力还比较小,而且得益于神级系统图纸,基础很高,热功效已经达到了一个不错的水平,以这蒸汽拖拉机为例,每个时辰全速运转耗费的精煤,也就是十斤左右而已。

每年一千斤的精煤,节省点用的话,足以用上两百个时辰了,也就是三十多个农忙日子,基本上能应付一季作物的消耗了。

多的不说,光是是这一千斤精煤,在如今大唐的价值,就要差不多五百文钱,连续补贴五年,基本上就相当于这蒸汽拖拉机是免费赠送的了。

五年之后,整个大唐的机械化水平肯定会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光是蒸汽拖拉机,至少也有有几十万辆,就真的初步实现车轮子之上的大唐的梦想了。

回到蓝田县别墅之后,秦怀道和一众贤内助们商议了一下,大唐版本的农机下乡,就正式出炉了。

整个大唐,再次被轰动了。

“秦怀道殿下厉害了,这才多久时间,就已经又有伟大的新发明了!”

“而且依旧是一样的仁德,这么好的蒸汽拖拉机,居然只要三贯钱就可以买到!”

“和一头牛,一匹马的价格都差不多,只怕这次秦王殿下是要血亏了。”

“不仅如此,每年居然还补贴一千斤上好的燃料精煤,真的是大出血啊!”

“这三贯钱,农闲的时候去跑一下货物运输,轻轻松松几个月就赚回来了吧!”

“没钱的,居然还可以去大唐皇家银行申请专项低息贷款。”

“快快,赶紧去各大县衙报名排队啊!”

无数的农户们,都是自发地朝着长安城秦王府的方向行礼起来,真诚地表达着他们心中的感谢。

天可怜见,在秦怀道出现之前,即使是盛世,百姓们的日子也就是相对好点,勉强能吃饱肚子,否则丰衣足食也不会是大唐百姓最大的梦想了。

而自从秦怀道异军崛起之后,大唐百姓的日子就如同坐上了火车,或者是飞云梭一样,一路起飞起来了。

丰衣有价格低廉却美观保暖的羊毛衫,足食有超级水稻和土豆,赚钱还有各种工程队和工厂企业,只要肯努力,一个人一个月赚上数百文钱根本不是事。

而且招工的名额也是越来越多,如今整个大唐务工的人数早已经突破了千万,也就意味着至少数百万的家庭享受到了商业和工业大发展的紅利,奔上了致富之路,收入比起以往翻了数倍。

相对之下,务农虽然可以轻松填饱肚子

,但是收入却比起打工要少了不少,这让无数大唐百姓开始纠结起来。

外出打工就意味着照顾不到家庭,而留在家里的话,收入又要减少,而且大唐百姓已经习惯了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已经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了。

大部分的家族,都是几个兄弟,一个留在家中务农照看老人,其余兄弟外出打工养家糊口实现致富,但是终究是有遗憾。

而如今拖拉机代表的新式农业化机械的出现,却让这些坚守务农的百姓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如今大唐的亩产量已经比起之前高了许多,如果有机械的话,一个家庭就可以轻松耕作数十亩甚至是更多的天地,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致富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没有足够的平坦田地可以让拖拉机跑起来,这就更加不慌了,大唐一直在开疆拓土,疆域覆盖数万里,无论是岭南还是崖州,还是辽东和瀛州,都多得是无主的平原土地,只要去官府申请,都可以全家免费迁移到这些地方,申请到足够多,足够富饶的土地下来。

而且一家人还可以聚在一起,无论生上多少孩子都可以养得起了。

这实在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