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沈夏淡淡说道:“怡妃娘娘这是在哪里听得胡话,要知道这个东西特别,但是成本都是相当高的,至于挣钱,那肯定是挣的,不挣钱的话,不知道在家躺着吗?但也不至于像怡妃娘娘说的如此挣钱。”
说完后又看着各位的夫人:“在位的夫人,哪家没有产业,这么一个家族开销甚大,不挣点钱,难道坐吃山空吗?至于富可敌国,就我那三瓜两枣的产业就能敌国了,你是多看不起陛下这些年的劳心劳力的致国手段。”
沈夏看着怡妃实在讨厌。
她敢给自己穿小鞋,自己就敢还她一双大鞋。
她这是藐视皇上这些年的付出。
皇后一听。
轻轻的瞥了怡妃一眼:“说什么胡话呢!”
曦月在旁边都愣了,她母妃真的是怎么说都不听。
她不明白为什么就一直那么针对安平郡主。
明明都知道父皇都比较看好安平郡主,可是她还非要作对。
一直不明白母妃的脑子里到底是在想些什么?
皇后看着眼前的钟表。
这世家哪家没有产业呢!
再说了,这些年京城什么产业最挣钱。
无非是赌坊。
可是那赌坊简直是害人啊!
可是来钱最快。
怎么没见人说什么呢!
这安平挣的几个钱,也是凭本事来的,就让人眼红眼黑了。
真的是一点容人之量都没有。
她也知道国库钱财不多。
但是怡妃那话是什么意思,她心里太明白了。
但是让人嫉妒也是真的。
恐怕别的府底,一府的产业,还没有安平郡主一项的收入大。
所以这中间眼红的人可不少。
这时对面的徐夫人笑着打圆场。
“安平郡主误会了,怡妃娘娘不是这个意思。”说完后,刚想说下一句。
沈夏看着他,她认识这个人,至于怎么认识的,因为第一次见到她。
就感觉她看自己的眼神不是很好。
所以沈夏就问了一下别人,这就是徐欣儿他母亲徐夫人。
沈夏想着对方口里也说不出什么好话。
还未等对方说出下面一句。
就开口回道:“徐夫人和怡妃相交甚密,连怡妃娘娘是什么意思您都非常清楚。”
徐夫人一噎。
这话还怎么说的出口。
大家都知道这个安平郡主,经常不按常理出牌。
怎么说徐夫人也要年长一点。
结果安平郡主都没有给人家机会。
当然人精的也明白,那徐小姐和安平郡主是有一点隔阂的。
徐夫人脸色一沉:“安平郡主火气别这么大嘛!怡妃娘娘作为皇上的枕边人,肯定知道现在国库空虚,所以想着郡主作为皇家人,怎么也应该出一份力啊!”
沈夏淡淡道:“徐夫人的意思是,怡妃娘娘干政。”
怡妃一听。
从古到今流传下来的,后宫不得干政。
别说是自己的,就是皇后娘娘都不行。
怡妃蹙眉看着徐夫人。
她这是什么意思?
徐夫人赶紧摆手:“臣妇不是这个意思。”
然后看着皇后娘赶紧解释道:“皇后娘娘您别听安平郡主挑拨,臣妇只是觉得安平郡主作为皇家人,应该为陛下解忧。”
沈夏轻笑,这是嫉妒人家有钱,想为自己出一口血,还说的这般大义凛然。
简直是笑话。
这世家,那家的财钱少的。
这国库如果真的空虚也不是今年才开始空虚的,怎么看着她挣钱了,就想到为国家出力了,就想到要报效国家了。
当然对于报效国家她是没有意见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不过她要是出血,也不可能放过这些挑拨之人。
皇后轻轻看着徐夫人。
她当然知道她是什么意思。
徐大人是户部尚书,这是户部亏空了,想叫人填坑啊!
接着沈夏冷冷道:“娘娘,世人都知道后宫不得干政,可是徐夫人非要在这里提及前朝之事,皇后娘娘您说她这安的是什么心啊!”
沈夏的声音不小,但是带着不容质疑的坚定。
旁边的众位夫人小姐。
都惊讶的。
这嘴皮子,在哪里恐怕都吃不了一点亏。
毕竟有时候遇到别的夫人。
就算对方说话不好听,或者有得罪之处。
都是忍忍息事宁人。
更何况如果对方还年长,就更讨不到好处了。
不过世家都是看人下菜的。
也不是人人都能踩的。
他们无非觉得长公主不出门。
就以为自己可以不把一个郡主放在眼里。
还占一点口舌之快。
结果没想到郡主半点不让人。
徐夫人一听:“安平郡主巧舌如簧,别污蔑臣妇,臣妇只是爱国爱民而已。”
“是吗?既然徐夫人爱国爱民,徐家的产业也不少,徐夫人这些年捐了多少钱啊!正好本郡主听听,徐夫人捐了多少,本郡主按您的来。”
徐夫人一噎,
沈夏见对方没有说话,接着道:“怎么,这么多年没有捐过,这突然看见本郡主就想着爱国了,”
“不过没事,只要爱国爱民,是早是晚都不重要。正好各家夫人都在这里,皇后娘娘主持,我们的夫君在前朝出力,我们在后面也得为夫君出一份力,正好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我们爱国之心。”
“徐夫人您开头吧!你看看捐多少钱合适?”
沈夏目光定定的看着徐夫人。
徐夫人感觉自己就像被架在火上烤一样。
毕竟这个时候,捐多少都不适合。
捐多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府里贪污一样,捐少了,又觉得不起眼。
其实徐夫人的这种想法,真的多虑了。
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人,根本想不到这些。
而皇后也在前看着徐夫人。
这事情的发展她还是比较乐意的。
这毕竟是她谋名声的想法。
虽然是大家捐的钱,但是最后出头的是自己。
外人听会说,皇后娘娘为了百生,协众位夫人捐款缓解国库压力。
最后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之人。
沈夏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也乐见其成。
徐夫人看着大家都看着自己。
没有办法。
犹豫了半天。
这是捐五千两还是一万两啊!
其实不管是五千还是一万两,都是府里几个月的进项了。
可是没有办法。
最后只能咬咬牙开口:“一万两。”
沈夏勾唇:“徐夫人真大方啊!徐大人一年的俸禄才几百两,徐夫人都能捐出一万两来,看来没少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