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激将

皇后热情招待了沈柠。

细问江南情况。

金陵几个倭寇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很说明了江南的问题。和前朝一样,这些人又和当地的士绅勾结在一起。

但比前朝更可恨的是,这些人不再完全依附当地士绅,也不再全当海盗,反而上岸,利用种种,和当地士绅形成合作关系。

王子朋身为王家子,都成了他们手中指哪打哪的枪……

也就是遇到贾家和沈氏,换成随便弱一点的人家,不要说扳倒那几个倭人了,就是王子朋的面,只怕都见不着就先被人家先按进大牢了。

沈柠也不违言。

在外人眼中,倭人与她有杀夫之仇呢。

她和贾珍又遇刺杀,怎么报复都不为过。

她先感谢了皇上和皇后的照顾,那一百精兵简直救了他们家的命,才提起各府县所查之倭人。

别的不说,运河沿岸可都有他们的影子。

其他地方能少吗?

“……那所谓的倭人使团,大概就是仗着他们的人已经渗入到江南。”

沈柠斟酌词语,“娘娘,我听说皇上命人收缴各地倭人财物,有可能要把他们驱离出境?”

“是!”

皇后点头,“就是倭人使团那里……,待和罗刹人、蒙古各部的谈判结束,也会放了,驱离他们出境。”她很抱歉,不能替沈柠和贾家报仇,“尤其使团那边,毕竟代表了倭国。”

“我知道!”

沈柠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如不是穿越,谁能知道,曾经是属国的日本会有那么大的狼子野心?

哪怕经过近代的绝望抗日,到了现代,人家也渗入到国家的方方面面。

“倭国使团肯定是要放的。”

她不放,皇帝不放,那些自以为天朝上国的朝臣们也不能答应。

沈柠道:“但是各府已被收监的倭人……,其实细查之下,没一个能干净,而跟他们混一块的江南士绅,其实也没一个干净。放这些人走,看着是问题不大,但他们哪一个不是曾在大昭生活过几年的?”

这?

皇后隐约明白了她的意思。

“倭乱再起之时,他们就是急先锋,他们熟知江南的一切,甚至可以再次利用相熟的士绅,来一场比前朝时,更大的倭寇之乱。”

“……可是……”

皇后的眉头拢了拢,“姐姐说的,我和皇上也都想过,不过,以大昭如今强盛的武力,那些人也未必再有胆子弄和前朝一样的倭乱吧?”

沈柠:“……”

她苦笑了一下。

“娘娘,无利不起早!”

小日子觊觎这方土地,早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们能和罗刹人联合到一起,就能和葡萄牙人,英吉利人合作。江南乱,对大昭的打击太大了,而他们又付出了什么呢?一支敢死队。而这支敢死队,能为他们建下多少功勋?可以在葡萄牙、英吉利,甚至罗刹国那里,争取到多少利益,您知道吗?”

皇后:“……”

她惊呆了。

她没有想过这个。

只觉得大昭都能把罗刹人打得主动求和,打的曾经的‘大清’崩溃,蒙古俯首,小小倭国定然能轻松拿捏。

“娘娘,是否觉得我在危言耸听?”

“不不!”

皇后急忙摇头,“我在想葡萄牙、英吉利等能给倭国多少东西?足够让他们背叛宗主国,还是说,他们真的不怕大昭打过去。”

朝堂上有人说过这个问题。

最后说了半天,得出的结论是倭皇不敢!

大家都自信满满。

皇上回来跟她说时,也自信满满。

皇上让严查倭人,收缴他们在大昭的所有一切财物,其实最重要的生气对象是江南的文武官员和当地的士绅。

是杀鸡儆猴给那些人看。

是警告他们,前朝的前车之鉴犹在,大昭不能走同样的路。

要知道,倭寇之乱伤的不仅是朝廷的赋税,还有整个江南。

从官场、士绅到百姓没一个能逃过。

“……娘娘,大昭建国以来,倭皇向我们称臣了吗?向我们纳贡了吗?”

沈柠头疼,却也只能耐着性子。

如果她连皇后都说服不了,就更不可能说服皇帝了,“他们是和我们有铜、铁的生意往来,可明明我们给了银子、粮食,甚至他们急需的东西,但他们照样卡我们的脖子,限制一定量的铜铁。”

这就不是一个乖乖属国能干的事。

“这时候,我们再想什么宗主国、属国……,只能说是我们太天真了。”

说到这里,沈柠叹了一口气,“您可能不知道,他们的心有多大,他们的皇帝在我们这边称为倭皇,可是在他们那里,却称天皇,他们对自己国家的称呼为大日本。”

贾敏在信中说,俞知府最后下狠的收拾倭人使团,就是因为他们说大日本,说天皇。

“……这个,我听皇上说过。”

当时皇上也很生气。

所以那使团一直被关着。

各地杀倭的江湖人士,朝廷上下也全都没管。

“可姐姐真的觉得,在我们打败了罗刹国后,他们还敢和英吉利、葡萄牙合作吗?”

皇后道:“这两国离我们大昭太远太远,输了,他们拍拍屁股走了,倭国可搬不走。姐姐觉得,他们不怕我们打过去?”

沈柠:“……”

她揉了揉额。

“娘娘,您觉得他们在叫大日本,叫天皇的时候,是怎么想我们大昭的?”

这?

皇后突然无言以对。

历代以来,皇帝一直以天子自称。

“大家都觉得如今大昭武力强盛,小小倭国就算想蹦跶,在权衡利弊之后,也会放弃是吗?”

“……是!”

皇后犹豫了一下,点了头。

“我们为什么要在他们权衡利弊之后,做出选择?”

沈柠反问,“我们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老实听话,无从选择?”

这?

怎么操作?

皇后眨了眨眼,“姐姐觉得,把已经渗入到江南各府的倭人,全都杀了,他们两眼一抹黑后,就算有心思,也无从选择,只能老实吗?”

“……也可以这么说。”

沈柠点头,“使团的人可以放,但江南的倭人绝对不能放。”

“那……”

皇后想了一下,“姐姐让贾珍具本上奏吧!”

什么?

沈柠愣住。

“皇上和朝中的大人们,应该会选择这条让倭国上下,无从选择的路。”

皇后道:“就算他们还有狼子野心,再培养人往大昭来,也需要很多时间。”

而大昭现在缺的也是时间。

北方稳了,安南等地差不多也就稳了。

接下来,就是江南的官场以及士绅一体纳粮的事了。

于她和皇帝而言,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稳稳的吃。

杀倭国使团的可能性为零,但对那些已经被收监的……,就像沈姐姐说的,那些人没几个干净,多寻些证据,杀了也就杀了。

半晌,从皇宫回去时,沈柠不仅带了好几个宫中的嬷嬷,还带了好些赏赐。

但她的心情也并不是很好。

她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可是很明显,南北两边的胜利,让皇帝皇后觉得一切尽在掌握。

他们……或许有些飘了。

他们也几乎代表了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

这就是很大问题啊!

沈柠靠在马车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

现在她只庆幸,治倭之策已经推行。

有了充沛的武力后,还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真的没必要。

贾珍亲自到门口迎接,只是没想到,他娘还给他带活了。

写折子于他而言真的很麻烦啊!

但亲娘吩咐,敢不答应吗?

尤其又听了亲娘的一系列分析以后。

“……多请几个御史,请他们一起联名吧!”

御史可以风言奏事。

沈柠道:“更何况金陵的伊藤瑞等还有实在证据,能证明其狼子野心、居心叵测。”

不说人命了,那粮食和暗道可都是实打实的。

“由点及面,当务之急,肃清江南的倭人才是正理。”

“是!”

贾珍点头,“儿子这就去。”

……

下朝的皇帝匆匆赶去坤宁宫。

听完今日皇后和沈柠的谈话后,半晌没动。

“皇上,觉得沈姐姐说的没道理吗?”

“……不!很有道理!”

皇帝叹了一口气,“这是朕之前没想到的事。”

他一直操心着江南可能再起的倭寇之乱,却没想到直接釜底抽薪,把那些倭人全都弄死。

驱逐那些倭人,收没他们的家产,朝中就有好些大臣在反对了。

他被他们带偏了呀!

就像刘先生说的,收罗刹使团的吃住‘钱’怎么啦?

那些人都要打到大昭了,凭什么还要养活他们?

有那银子,养自家的百姓不香吗?

谁再放屁,就让谁养罗刹使团。

然后,没人敢养罗刹使团,那些人为了能在大昭活下来,同意了边境线上,他们可在任何地方,往前划的三百亩协议。

刘先生跟他说,这三百亩可以是一起的,也可以不是一起的,甚至可以是一把尖刀,直接刺进他们想刺的地方。

“这些倭人必须死。”

他现在还不能马上对江南的官场、士绅出手。

但可以透过这些倭人,先给他们记上账。

“可惜,沈夫人是女子,贾珍还在孝期。”

他太需要这样一个有杀气,又能着眼天下的人了。

只刘先生一个……

皇帝怕把他累死。

“不行,朕得想个法子,让贾珍进宫当个龙禁尉副总管的位子。”

好歹隔三差五的,能让他回家朝他娘讨主意。

“……他明儿不是有本吗?”

皇后失笑,“回头怎么提,不是您一句话的事吗?”

“对对对,明儿他有本。”

皇帝高兴了,“沈夫人这样的人,只耽于后宅,太可惜了。”

他可惜她的同时,就更可惜贾敬了。

这都是人才啊!

“皇上,您是不是还忘了贾敏?”

皇后看皇帝的样,心中动了一下,道:“俞知府之前可没打算朝倭国使团出手,是贾敏四处写信,托到俞夫人面前。”

女子真的比男子差吗?

皇后在心中很是不屑。

只是这个世道一向以男子为尊,剥夺了女子的进阶之路,生生的把她们困于后宅。

这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被困于后宅后,为了生存,大家还要为男人争风吃醋……

一点也不争风吃醋的人……

男人可能还会觉得人家不爱他。

真的没几个能像沈姐姐那样,按着男人连个小妾都不抬的。

皇后知道,皇帝心中有她,但这不代表,以后会一直有她。

多少恩爱的帝后,年轻的时候,千好万好,老了……

“这天下如沈姐姐那样的,其实有很多。”

“是!”

皇帝察觉到皇后的低落,执起她的手道:“还有你,彩彩,这些年,都是你在帮朕。”

要不然,他熬不过来的。

“宫中有技艺的宫女不是能提前半年出宫到慈幼局教学吗?”

皇帝在心里叹气,“朕如今打算给她们提前一年。”

二十五岁出宫,对女子而言太残酷。

这时候能嫁的人,几乎就没有了。

只有那些丧妻的,或者娶不到媳妇的。

“对某些有特殊情况的,可以提前至两年。”

他看着皇后,道:“大昭各地的慈幼局,除了有限的几个,其他都有问题,彩彩若是觉得可以,可以逐步派遣宫中女官接手,朕给你做后盾。”

“皇上”

皇后的眼睛越来越亮,“您还可以给我派兵吗?”

“朕说到做到,你想要禁军还是五城兵马司的人都可以。”

“您先等等,要谁……,我得和沈姐姐商量。”

贾家在军中关系众多,有贾家加入,她派下去的女官在安全上才有保障。

皇后是小官之家的女儿,深知这世道当女人有多难。

“……你也不怕她跟你急!”

哄好了皇后,还给自己省了一桩事,皇帝忍不住笑了,“她前儿晚上回家,昨儿一天,肯定都要应付家中亲眷,今儿又被你叫来……”

“小看人了不是?”

皇后嗔他一句,“沈姐姐若是知道,我找她是为了这事,肯定一点也不带累的马上进宫。”

“哈哈哈!”

皇帝大笑,“有本事你下午就宣!”

慈幼局的事,他一直没有腾出手,但放那里一天,他就煎熬一天。

“您等着!”

皇后当场召了吴嬷嬷,让她去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