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未来的筹谋
第564章未来的筹谋
“思远,听说你儿子已经十五了,怎么,还不打算让他随军历练历练?”
听到王含的调侃,想到了上一世儿子死在自己身前的惨状,诸葛瞻有些心有余悸,微微摇头:“说实在的,我不是很想让尚儿上战场。”
王含愣了一下,但只道他是心疼儿子,笑着说道:“人之常情,不过我看尚儿的志向也在沙场之上,这日后只怕也是拦不住的,到时候,你们父子两个得好好聊一下啊。”
诸葛瞻无奈叹了口气:“到时候再说吧,其实我是想让他先成亲,成家立业吧。”
王含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尚儿才多大,你这就开始安排了?他可是陛下的外孙,婚事要是没有陛下安排,你也不能随便定吧?”
“正是因为尚儿身份有些敏感,才不好敲定啊。”,诸葛瞻叹了口气:“反正他还没有加冠,到时候再说吧。对了,太子殿下还在汉中吗?”
“嗯,还在汉城那边留着,眼下雍凉地区民心还是有些不稳,有太子殿下坐镇,大家总能心里头安定一些。”
“嗯,让王平和胡济两位老将军保护好殿下的安全,毕竟是前线地区,谁知道魏国那边会不会派来什么刺客或者探子,到时候反而不好。”
“放心吧,他们两位都是谨慎周密的人,不会有问题的。”,王含笑着道。
很快到了十二月,廖化与张翼在安定地方豪族准备煽动作乱之前,及时出手严厉镇压,并且将他们的钱粮一概收缴,缓解了短期内的钱粮紧张。随着一场大雪在汉中、雍凉一带下了起来。
“太子殿下,天气这么冷,您还是回屋去吧。”,城头上,王平看着静静矗立的刘璿,也是赶紧劝了两句,希望对方能回屋休息。
“老将军啊,有了这场大雪,百姓们来年春耕也能安心一些了,只是这两个月的天气只怕会很差,百姓们家中的柴火储备的怎么样了?”
“汉中诸郡县百姓,按照老早丞相留下来的制度,每年都能储备较多的秸秆、木柴等等,想来是没有问题的。殿下不必担忧。”,王平笑了笑:“将士们的屋子和窝棚也都做的很厚实,不会有问题的。”
“嗯,那就好。”
“殿下,这汉中虽然离前线有些距离,到底也是汉魏交界的地方,还是要多多预防敌军刺客以及斥候,您要是外出,绝对不能单独行事。”
“好了,老将军,这几句话,孤都已经听出茧子了。”,刘璿好笑道:“每次孤出门,你都跟胡老将军派一堆人盯着孤,生怕孤乱跑。”
王平也是叹了口气:“太子殿下恕罪,实在是,有已故费大司马的例子在前,臣等哪里敢放松?还请殿下理解。”
“……”,刘璿闻言也沉默了下来:“哎,你说的也对,当年要是费大司马早早做好防备,后面也不至于早早去世了。”
“殿下……”
“放心吧,老将军。”,刘璿轻呼了一口气:“我是大汉太子,一国储君,肩上的担子我也是很清楚的,绝对不会轻易赴险的。”
“多谢太子殿下谅解。”
刘璿笑着问道:“老将军,您那个儿子也已经而立了吧?”
王平想到自己儿子也是点点头:“三十有二了,总算还算有些出息,能做个校尉。”
“孤打算让他进虎贲军,老将军可舍得?”
“啊?虎贲军?!”,王平大吃一惊,随即道:“殿下,犬子的能力平平,恐怕难以担得起虎贲军的重责大任啊。”
“哎!老将军此言差矣。”,刘璿笑了笑:“王训已经有军功,武艺也还不错,又是您这样的功臣之后,完全有资格进入虎贲军效力,这件事孤会尽快与父皇说明,您也不要推辞了。”
“殿下厚恩,老臣实在是铭感五内。”,能进入虎贲,自然也是汉军士兵的荣耀,王平自然也很感激刘璿的看重。
刘璿点点头,然后问了一个新的问题:“老将军,您素来见识敏锐,眼下汉魏对峙的局面,您有什么看法?”
王平笑了笑:“若是依着两国兵力,我大汉还不能完全与魏国匹敌,然则庙堂谋算乃用兵之首,眼下我大汉可算是上下一心,光复中原,可魏国那边却不是如此了。”
“老将军说的,是司马昭的野心?”
“不止如此。”,王平继续道:“曹家得国不正,当年支持魏国的人,大多不过是虚与委蛇,并非真正的忠臣,不过畏惧于曹家的武力镇压之下罢了,现在司马家崛起,他们不少人已经投到其麾下,想要再来一次所谓的‘禅让’逆举,如此,就与支持曹家的那一派势力中有了冲突。”
“孤大概明白了,如此一来,他们所追求的目的就会复杂不少,即便是与我军交战,只怕也难免有后方的扯皮和倾轧了。”
王平点头赞同:“殿下所言甚是,不过,有一件事是日后殿下要细细考量的事情。”
“老将军请说。”
“日后收复中原,颍川、河内、河东、山东、河北的士族势力如何平衡安定,殿下也需要早做谋划。”,王平说明着自己的看法:“这些人可不是善茬,也不是能一下子武力压制的,平衡他们的力量,让他们安分守己地为大汉效力,才是关键。”
“孤想过用益州士族和关陇士族压制他们,老将军以为如何?”
王平摇摇头:“殿下,益州士族大多安于本土,进取之心偏弱,若是去往中原,只怕难以与其他士族抗衡,此外,雍凉两州战乱多年,只怕那些士族的力量短时间难以恢复,殿下,未来肯定还要从其他几个地区的士族中选取拉拢的对象的。”
刘璿沉吟了片刻,摆了摆手:“此事,孤以后会与父皇好好商议一下的,眼下关中都还没有打下来,就不用想这么多事情了。”
“是,殿下。”
“劳烦老将军送信一封回成都,就说汉中以及雍凉都已经开始下雪,来年春耕的隐患应当可以少了不少,请父皇他们不必担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