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另起炉灶的缘故【求全订】
穿越使命第156章 另起炉灶的缘故【求全订】
毕竟,王浩然脑子里有现成的飞机工艺设计方案,他现在只需要把方案给“抄”到现实中去就好了嘛!
王浩然笑着点点头说道:“我能理解国家的难处,10亿就10亿吧。”
“不过,我有一个要求,您必须得满足。”
李学军大喜,他只是试探着给出了一个研发资金数额,他以为王浩然一定会讨价还价,要求增加资金支持。
没想到,王浩然居然爽快地同意了。
“浩然同志你说就是了,能满足的,我一定满足!”
王浩然说:“其实也不是什么太难的事儿。”
“我就是希望在我研制新一代先进战机的过程中,我需要的资源与配合,都能及时得到。”
“毕竟,您知道的,研制一架新型战机,需要至少几百家企业配合。”
李学军大手一挥,说:“我还以为是什么要求呢!”
“这要求绝对百分百满足!”
“你需要什么样的资源和配合,给我说一下,我让人在最短时间内配合你!”
王浩然微笑点头说道:“有您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李学军问:“浩然啊,那么我想知道,你大概多久能够完成研发工作呢?”
王浩然说:“最多一年半,我要让样机定型,两年内开始装备部队。”
一架新的战斗机,一般情况下,研发周期都在10年左右。
这是因为,在研发的过程中,要不断地修改不断地磨合,还要做各种的测试,只是试飞工作,有时候都要持续一年半载。
但王浩然可以打破这个新战机的漫长研发周期。
这是因为,他脑子里的设计方案都是现成的成熟的。
只需要在材料方面完成突破,其他方面根本就不需要一点点地摸索。
他说两年内让新的先进战机飞上天,完全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甚至可能都用不了两年的时间!
李学军听得王浩然说两年内要让新的战机开始装备部队,他有点儿不太相信。
因为,这样快的研发周期,有点儿不太现实。
要不是王浩然此前有太多成功过的先例,已经做出过许多突破性的世界级成果,李学军现在都有可能把王浩然当成个夸夸其谈的骗子。
李学军审慎地打量了一下王浩然,他说:“浩然同志,研发新机的周期可是相当之长的。”
“就算是犹撒国,他们研制一款新飞机,也要十年左右呢。”
“你可一定要做好计划啊。”
王浩然知道李学军为啥会怀疑自己。
他笑了笑说道:“领导,按照我的计划,2年时间已经足够了。”
“而且,您如果了解我这个人,就会知道,我不会张嘴就来随口乱说的。”
“我说过的话,基本上都可以实现。”
“所以,请您相信我!”
王浩然一脸的真诚,他看着李学军。
李学军倒是有点儿不好意思了。
他微笑说道:“嗯!不好意思啊!浩然同志,如果你觉得我刚才说的话不好听,我向你道歉。”
“我相信你,无条件地支持你!”
“浩然你加油干吧!”
“等到你成功的那一天,我会亲自为你摆庆功宴的!”
王浩然含笑道谢。
……
就这么着,王浩然要亲自研制一架先进战机的课题立项成功。
他还获得了一笔10亿软妹币的研发资金。
当然,这笔钱并不是一下子就打给了王浩然,而是需要王浩然列出清单去申请资金。
王浩然拿到课题审批之后,他就开始着手做准备工作了。
第一个工作,肯定是要建立自己的科研团队。
第二个工作则是要确定合作的企业伙伴。
京理工自身是有飞行器工程系的。
不过,它主要研究的是反坦克导弹、高空探测火箭、大型野战火箭以及防空导弹等武器系统。
它并不研究飞机制造。
要说飞机研制,那还得是国内另外一个三航特色的高校:西工大。
西工大曾经成功将米格19给本土化,研制出了歼6战机。
此外就是歼8的研究方面,西工大也有相当大的参与部分。
还有大型运输机的
穿越使命第156章 另起炉灶的缘故【求全订】
研究,西工大同样有大量的参与工作。比如运5以及运8的研制成功,西工大的科研人员功莫大焉。
而京城这边还有一个学校,在飞行器研究方面有相当强的实力。
这所学校便是北航。
北航这所大学曾经研制出来过京城一号轻型旅客机,它还研制成功过蜜蜂系列轻型飞机。
王浩然决定要先去西工大看一看,他希望能够将这所学校里的飞机研究专家拉进自己的团队之中。
4月初,王浩然告别了已经怀孕了3月多月的妻子,他乘坐军方的飞机直达长安。
当然,在去长安之前,王浩然已经是通过有关方面先通知了西工大方面。
西工大校长王衡听得王浩然要来,高兴坏了。
因为,他最近两年可是一直都在关注着王浩然的成长呢!
他可是眼睁睁看着王浩然把京理工这所学校的地位直线拉升到可以跟清北并肩甚至略有反超。
这次,王浩然过来西工大这边,是打算跟西工大进行深入合作。
王衡当然是欢迎跟王浩然的合作的。
他接完京城打来的电话,就第一时间去找飞机工程系的专家张云秋。
毕竟,王浩然这次是要过来谈合作研制新型战机这个事情。
而战机研究这一块,主要是西工大飞机工程系的工作。
张云秋是国内知名的战机研究专家。
他已经57岁了。
他这个时候正在研究的是歼8战机。
目前,因为王浩然跟肖仁明合作研究出xrm80多普勒脉冲雷达,张云秋觉得,歼8已经是呼之欲出了。
最近,他正在跟团队成员一块儿打算在西飞造样机呢。
就是这个时候,王衡过来找张云秋。
王衡跟张云秋一说,王浩然要过来西工大这边谈合作,据说是打算研究一款全新的现金战斗机。
张云秋听完了之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因为,他觉得歼8已经要出来了。
这个时候,还研究什么全新的战斗机呢?
难道不应该是全力以赴把歼8先搞出来吗?
张云秋甚至都觉得王浩然这有点儿公然拆台的架势。
“校长,我现在有点儿不满!非常的不满!”
“咱们歼8眼见着就要成了,他竟然要另起炉灶,这样是不对的。”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先集中力量把歼8给造出来。”
王衡叹了口气,说道:“虽然我觉得你说得有道理,但是,既然国家批准了,那就说明,国家相关的部门有他们自己的考量。”
“咱们应该服从国家的安排。”
张云秋皱眉说道:“我严重怀疑,王浩然就是过来摘桃子的。”
“他应该知道,咱们是研究歼8的主力军。”
“咱们现在差不多已经完成了研制,马上就要开始样机制造了,他横插一脚,这不是抢功是什么?”
“反正,我是不愿意和他合作的。”
张云秋有点儿生气,所以,他说话也很生硬。
王衡说道:“云秋同志,你们的歼8项目,目前不是还有很多困难吗?”
“距离成功,恐怕还有不短的距离吧?”
张云秋说:“也就是发动机方面,可能还有点儿小问题。”
“但现在其实发动机也基本上搞定了。”
“我觉得,半年内我们一定可以把原型机给制造出来。”
王衡笑了笑,说道:“还有飞控系统,恐怕也要重新搞的吧?”
“毕竟,咱们现在已经在电子计算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重新搞电子飞控,恐怕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而王浩然可是这方面的专家啊。”
“他可以编写更好的飞控程序,可以设计更专业的飞控芯片。”
“咱们要想歼8延续,恐怕是离不开他的帮助的吧?”
“这次浩然同志过来交流,主要也是为了跟咱们进行全面的合作。”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啊。”
“我们不应该错过这个机会。”
张云秋听完了王衡的话,他沉默了好一会儿。
张云秋其实也不能不承认:王浩然实在是太过优秀。
就拿多普勒脉冲雷达来说吧,多普勒雷
穿越使命第156章 另起炉灶的缘故【求全订】
达国内其实早就在搞。
而且已经搞了不短的时间。
可最后拿出成果来的却是王浩然和肖仁明。
肖仁明是学部委员,近两年多搞出了很多的大成果。
好多人都在传言,说肖仁明能有今天,王浩然为之提供了大量的建设性的帮助。
这脉冲多普勒雷达,名义上说是肖仁明主持的课题。
可是,真正让肖仁明大获成功的,估计离不开王浩然的帮助。
张云秋现在之所以这么排斥跟王浩然合作,其实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害怕王浩然抢自己的功劳。
张云秋犹豫了好一会儿,他心想,那就见一见王浩然吧。
看看他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如果对自己不利,那就坚决不跟他合作。
如果对自己有好处,那合作一下。
张云秋这么想着,他就对王衡说道:“校长,我愿意配合一下,如果跟王浩然合作对咱们学校有利的,那跟他合作也没什么。”
王衡微笑着说道:“不用说的,对咱们学校绝对有利啊,哈哈!”
“你到时候就跟我一起去接浩然同志吧。”
从张云秋那里出来,王衡脸上的笑容就顿时消失了。
王衡觉得张云秋有点儿太固执,也有点儿太过本位主义。
其实吧,有点儿本位主义也没什么,但在科研方面,还是要以大局为重,这才是合理的。
王衡就又去找了飞机工程系的另外一个大牛:谢良武。
谢良武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飞机发动机以及机身设计。
谢良武跟张云秋其实也是合作的关系。
但两个人也是有点儿不太对付的。
不对付的主要原因还是张云秋有点儿太独,总想把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
这一点让谢良武很反感。
毕竟,大家一起搞研究,目标都是为了尽快把第三代战机给搞出来,不是吗?
你总想着那一点个人的荣誉,这是不对的。
王衡见到谢良武之后,他跟谢良武说了王浩然过来想要沟通交流,然后看能否在歼8之外的另一款新型战机上是否能合作一把这件事。
谢良武一听,就很感兴趣。
他笑着说:“没想到王浩然也要研究战斗机了。”
“这是一件大好事。”
“浩然同志可是个绝顶聪明的天才,他总是有着独特的想法。我愿意和他进行深入的合作。”
王衡点头说:“合作是对的!”
“浩然同志既然要另起炉灶,他显然是看到了歼8存在的诸多问题。”
歼八这款飞机主要模仿的是米格21。
龙国的飞机,一开始都是从仿造起步的。
但是,因为没有大熊的支持,也没有相应的图纸,只能是靠摸索着进行模仿,很多方面就极其容易出问题。
谢良武深度参与歼8的研制,他就感觉,因为工艺材料方面存在着问题,歼8的研制举步维艰,甚至连机体的坚固性都不能保证。
而若是飞机坚固性都保证不了,那对于一架战斗机来说,是致命的!
毕竟,战斗机强调的可是强大的机动性能,一定要足够皮实耐操才能行。
转眼就到了王浩然来长安的这一天。
王衡带着张云秋和谢良武两个人一块儿去军用机场给王浩然接机。
在车上的时候,张云秋还在试图跟谢良武达成统一战线。
张云秋的设想是这样的:他希望能够借用王浩然的聪明才智,让王浩然帮助解决歼8的问题,然后先把歼8给拿出来。
但谢良武告诉张云秋,歼8的模仿的原型机米格21本身其实就存在不少的问题。
米格21是58年开始装备的,它只是一款2代机,现在都已经过时了。
要想造出一架真正好用的三代机,有时候就需要跳出米格21的窠臼,进行重新考虑。
谢良武跟张云秋说,他觉得支持王浩然研制新款战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张云秋一听就很生气。
他声音有点儿大,说道:“良武同志啊!你这思想可不对啊!”
“咱们搞歼8可是已经搞了十多年了。”
“整体的设计方案工艺图纸都已经出来了。”
“专门用以歼八的涡喷发动机都已经测试完毕。”
穿越使命第156章 另起炉灶的缘故【求全订】
“你现在竟然要放弃?”
“歼8虽然可能有点儿问题,但是,只要把新型的国产多普勒脉冲雷达给安装上去,我觉得就可以实现超视距作战了!”
“加上歼8的轻巧、灵活、爬升快、跨音速、操纵性能好等特点,它必然会是一架非常优秀的战斗机!”
“它会成为我国的下一代助理战斗机的!”
“难道,我们的心血就这么白费了吗?”
张云秋表现得非常的激动。
谢良武笑着说道:“云秋同志,不要激动,我已经说了,歼8是可以继续进行的。”
“但更先进的战斗机同时开始进行研究,也没什么问题的啊。”
张云秋气呼呼地说道:“怎么能没有影响?”
“如果大家都去搞新一代的战斗机了,那歼8不就慢慢地被放弃了吗?”
“现在,最让我感到痛心的一点是:王浩然甚至都不是飞机研究方面的专家啊!”
“他的专业性能跟我们相比吗?”
“国家竟然把新一代战机的研究任务给了他,还给了他十亿的研究经费!”
“这是不是有点儿儿戏了啊?”
王衡轻轻地咳嗽了一下,他看了一眼张云秋说道:“云秋同志,浩然同志在飞机研究方面是否专业,我们暂时不要去评判。”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一点,那就是:他帮助国家搞出了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他搞出了电视机生产线以及微型电脑生产线!”
“他甚至搞出了先进的多普勒脉冲雷达!”
“他绝对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嘴善于学习的人。”
“他的研究跨越了很多个领域,还都获得了大成果。”
“就这一点,我们就应该对他充满期待。”
张云秋嘟哝了一句:“他的那些成果,很有可能是抢别人的。”
“他每次合作的人都是国内最顶级的科学家,这一点,我们应该反复强调!”
王衡耸了耸肩,说道:“云秋同志啊!看来,你对浩然同志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的!”
“我就问你一个问题:就拿多普勒脉冲雷达来说吧,我们搞了那么多年,所有的国内雷达方面的专家都参与了,为啥之前一直都没有能够成功呢?”
“偏偏是王浩然进入这个研究领域之后,国产的多普勒脉冲雷达就研制成功了,而且性能还远超犹撒同类产品。”
“这是为什么呢?”
张云秋:“……”
他当然考虑过这个问题。
他其实也对王浩然的聪明才智是不否认的。
他就是有点儿妒贤嫉能了。
谢良武看张云秋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笑了笑说道:“云秋同志,我的想法是:跟着比咱们聪明的天才一起干事业,其实对咱们是有好处的!”
“你不要显得那么抵触嘛!”
“你刚才也说了,王浩然同志过去的那些成果,都是跟大量的科学家一块儿搞出来的。”
“而那些跟王浩然合作的人,他们对王浩然的评价可是相当高的!”
“从这一点就可看出来,浩然同志很慷慨,他是乐于分享成果的……”
张云秋有点儿烦躁,他打断了谢良武的话说道:“我认为,王浩然如果真的没有私心,那就应该先协助我们把歼8给搞出来!”
说了半天,得嘞!这又绕回去了。
王衡和谢良武对视了一眼,他们都有点儿无语。
正巧这个时候,机场也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