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亲事
回到古代做大亨第90章 亲事
能否用上蜡烛,在古代就是富贵与否的一种表现。因为稀少,有时候不是单纯的有钱就能买到的。事实上,类似古阳县这样的县城,只有一家灯烛店,蜡烛还隔三差五的断货。属于那种蜡烛一到货,县里豪绅们都抢着买求着买,不愁卖的生意。每次一到货,没一个时辰就没了。不提前预订,没点实力关系,有钱都买不着。
所以古阳县大多数有钱的老爷,也都用油灯,有几根蜡也是存着,有什么喜庆的大事才拿出来摆一摆台面。但是,李蘅不在此列。
赵德兰,包括现在李家主要的人员,晚上照明都用蜡烛。如果晚上去李家的话,有见识的人,肯定会感叹李家是古阳首富,当然事实也是,李家已经是古阳首富。
用上蜡烛的原因是李蘅已经无法忍受古代的油灯了。油灯,古代是用动植物的油脂做燃料的照明灯具,后来也用煤油。什么时候用煤油做燃料,已经不可考。但是不论是动物油脂还是煤油,燃烧都会形成大量的烟雾,而且照明效果并不好。
长期在油灯下工作,会被燃烧不彻底的油脂或者煤焦油,烟雾等糊住眼睛,也会被昏暗的光线影响视力。古达被油灯熏瞎眼的事,多有发生。
自从李蘅父亲走后,家境衰落。赵氏母女,包括年幼的李玉芷,都时常在油灯下做针线活计挣钱。后来李家开始复兴,赵氏还一时扔不了这个习惯。晚上睡觉前总喜欢在油灯下忙碌。并且李家的营生日益增多,每天经手银钱巨大,李玉莲也时常熬夜算账。李蘅在一个无意间的时候,发现此事,大吃一惊,想到油灯的危害,坚决的抵制。但是有时候,包括他自己晚上,都要用照明,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李蘅是理工男,石油提炼石蜡这点活难不倒他,可是问题是,大唐还不知道石油为何物呢?我国关于石油这个词的记载,最早是宋朝沈括的《梦溪笔谈》。在此之前,只有一字半字的类似描述,不能肯定是石油。而且即使到了宋朝,石油这种东西除了燃烧,还没有发现其他什么用途。又因为燃烧黑烟滚滚,基本上也没人用。
简单说,就是李蘅想用石油提炼石蜡,也没处寻找原料-石油,买都没处买。这就是回到古达的憋屈,别以为有知识就能用,有时候太超前的知识,受限于条件啥用也没有。
以前是没办法,但是开启1.2级权限之后,李蘅在牧场找到了解决方法。他无意间发现白蜡虫,竟然也能购买和放牧。于是乎李蘅将空间中各道路两旁都改种了女贞树,放牧了大量的白蜡虫。用生物农业的办法解决了蜡烛的问题。
二十倍的时间加速,让李蘅空间中出产的白蜡基本上能供应全家人晚上照明使用,还略有富裕。
然后,赵德兰做针线活的时候,周围点四根蜡。李玉莲也是案子两旁放四根蜡,务必保证照明效果。当过了一段时间,两人知道蜡烛的价值之后,就果断放弃晚上干活了。这不废话吗?干一晚上针线,浪费的蜡烛钱,干一年针线都赚不回来,还干个屁啊!至于算账,还是雇两个账房先生,白天多干点。反正一晚上的蜡烛钱,就够雇两个账房一年的工钱。连这点账都算不过来,还算屁的账啊!
不过蜡烛照明确实好,又亮还不熏眼。尤其是白蜡虫制造的是纯生物蜡,比后世的石蜡还好,石蜡里面还有少许工业杂质,照明还会有微微的烟雾。而白蜡虫制成的白蜡基本不存在这问题。渐渐的。家里在李蘅提倡号召,以及带头之下,女眷们也养成了使用蜡烛照明的习惯。
此刻,赵德兰无意间的行为,就显得富贵逼人。赵家大堂两旁点了8根蜡烛,这一根白蜡的价格在5-10两。点蜡烛其实就是在烧钱,烧几乎同等重量的银子。
现在女儿、小妹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贵妇风范。让范氏和赵恒成等人不由的感慨。
晚上没了外人,一家人秉烛夜话。
尤其是赵家人对妹妹家的变化,虽有耳闻,但是知之不详,只以为是富裕了些。但是在赵德兰的家常闲聊中,赵家人渐渐的惊讶的张大了嘴。
当听到,李家现在资产超过两百万白银时,赵老太太范氏更是没忍住激动,直接泛白眼了。幸好赵德兰随身都有儿子反复叮嘱要带在身边的超级治愈液,给老太太喂了一瓶,这才没事。
醒过来的老太太,拉着赵氏的手,热泪盈眶,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最后才说了一个:“好!”,最后激动的道:“承平,我外孙真出息的。儿啊,你苦尽甘来,享清福了,娘也放心了。”
继续闲聊,聊到李家庄子村民们跟着李蘅种植平菇,每户每月能有十多两收入的时候
回到古代做大亨第90章 亲事
。赵恒成等人听的大为意动,赵德兰看着哥哥弟弟的表情笑道:“大哥,二哥,四弟,你们且宽心,不要急。你们的以后,承平已经有考虑。你们怎么也是他亲舅舅,他还能让你们活的连一个李家庄村民都不如?这我第一个都不能答应。最近他事情太多,没时间回娘家看看。等过段时间,他把手中的事忙完,会亲自来看你们。到时候他自然有想法。我先交个底,我李家现在家大业大,但是这可信任的人还是少。蘅儿,可是希望你们能去帮他,做个主事的。至于菇房这种亲自动手的小营生,你们不必在意。”
赵恒成三兄弟闻言喜不自禁,连连点头,哈哈大笑。
天色晚了,赵氏和母亲同床,要促膝长谈,还拉上了赵迎芬一起。
赵恒成回到自己房间,准备歇息。张氏忽问道:“当家的,你看妹妹对芬儿如此喜欢,会不会是有想法啊?”
赵恒成一愣,摸着胡子,半响之后恍然:“你的意思是?”
张氏道:“妹妹,在妹夫在世的时候,就有意咱们赵李两家结亲,亲上亲。”
赵恒成道:“确实是曾有过这个意思。当时是属意春迎,迎芬比承平大了两岁,没曾考虑。”
张氏道:“是啊!可是现在,我觉得妹妹似乎有这意思。春迎的事,不是我这做婶子的说不好。虽说这里离李家庄子有几十里,但以妹妹现在的家世,想要知道些什么,也不是难事。妹妹这是对春迎失望了。”
赵恒成点头,恨其不争的道:“老三就是个混蛋,这么好的亲事就让他们给毁了。春迎这丫头早晚要毁在他们手里。”
张氏却颇为开心的笑道:“要不是这样,这好事能轮到咱家迎芬。”
看到赵恒成脸露不悦,忙道:“我知道你是个好大伯,关心侄女。但是自己闺女就不上心了。我也不是盼着春迎不好,只是她爹娘都在,咱们想管也管不上啊!你也是瞎操心,多为咱们女儿想想吧。”
这天下做母亲的,没有不为儿女计的,就算是再善良娴淑,涉及到自己儿女也多会有所自私。要是为了别人,能不要自己儿女幸福的。那种人绝对是圣母婊,真伪善,只可能出现在电视剧里。张氏在赵家绝对是好大嫂,但是涉及到自己女儿的终生。她也更想让自己女儿代替赵春迎嫁到李家。
当初李蘅考上秀才的时候,她就想过。可惜被老三家抢先一步,赵春迎从年龄上说比她女儿更合适,赵德兰也满意。她也就没提了,虽然秀才很好,但是也没好到让她和老三家反目的境界。
但是现在不一样,李家的富贵她看在眼里。为了女儿一辈子能过上好日子,现在就是让她背上骂名,和老三家杠上她也愿意,愿意为女儿争一争。至于自己男人,为了兄弟感情,高不高兴?她已经顾不上了。
那么,张氏想的对不对呢?
还真让她想着了。赵德兰确实是有这意思。虽然赵德兰对杨兮若喜欢,想有朝一日把她立为大妇。但却从没想过,就让自己儿子只娶一个。古代三妻四妾属于正常,富贵人家谁不妻妾成群。这种想法是很自然的,尤其是现在的李家,家业很大。李蘅又是三代独苗,赵德兰现在一门心思的想着,从李蘅这一代给李家开枝散叶。
以李家现在的富有,别说十个八个的媳妇,就是百八十个都能养的起,养的好。所以,只要儿子喜欢,赵氏也开明,连杜二娘这样的二婚寡妇,她都不嫌弃。
李家的后院里,她就想再添个赵家人。古人就是这种思想局限,总觉得自己家人亲。也想把李家和自己娘家更好的绑在一起,一来让李蘅有个可信任的,二来也让李家更好的帮衬赵家。在赵德兰看来这就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这种心思,何止是张氏看出来,老太太范氏也早看出来了。但是,反对吗?反对啥,老太太自己都觉得是好事。这外甥娶孙女,姑表亲,亲上亲,到了清朝还流行呢,何况是大唐?
这一点,老太太是过来人,比张氏看得都透。从赵德兰单独的,把手上的镯子捋下来,套在赵迎芬手腕子上那一刻,老太太就知道赵德兰的心思。不仅仅是阅历的问题,赵德兰也是她亲女儿,女儿心中所想,当娘的能猜个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