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头疼的大问题
回到古代做大亨第108章 头疼的大问题
水泥的制备,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工业加工。水泥的生产一般主要分三道工序: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简单概括为“两磨一烧”。
石灰石,黏土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在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在熟料中加入适量石膏磨细制成。分干法生产,湿法生产两种。
干法生产热耗小,缺点是:生料成分不均匀,车间扬尘大,电耗大。湿法生产的优点:生料成分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好,车间扬尘少,但是热耗高7-8成。
李蘅准备采用的是湿法生产水泥,因为没得选,干法生产,需要大量的电能,在古代现有条件下,到哪弄去?空间实验室倒是有两台小型发电机,可是不顶用。
而让李蘅最头疼的问题,不是这些,而是保密问题。就是因为水泥制备简单,所以如何确保水泥配方,及制作方法不泄露?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现代水泥原理是1756年,英国人实验发现的。1824年,近现代水泥正式被发明出来,改变了全世界建筑行业。
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泥的科技含量并不高,但是从另一种意义上看,它又是领先这个世界近1200年的高技术。水泥属于那种,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对社会和人类文明影响却极其深远的东西。
就如同指南针科技含量也不高,但是却是对开启大航海时代影响深远的东西。
火药技术含量同样不高,但是却改变了全世界的战争模式,进而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水泥也如此,它的出现,改变的人类的建筑业格局。
它最大的作用,不是使得摩天大楼成为现实。其实摩天大楼有没有对人类文明并不重要,住平房还是住高楼,本质上没多大分别,无非就是占地多寡的问题。
但是水泥对人类交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不但使得快速铺路成为现实,更主要的它改变了人类对于桥梁的定义,使得陆地真正的天堑变通途。
而在此之前,修建桥梁,尤其是大跨度桥梁,一直是人类的难题。所以。赵州桥这样跨度几十米的古桥梁,都让人惊叹。
当然古代也有大跨度的桥梁,两三百米,甚至上千米,而福建的安平桥更长达两千多米。但是这样的桥梁,都有一个共性,就是耗费人力物力巨大,即便不是举国之力,也是倾一省之力,耗时以10年计,才能建成。而且它们还都是建在水流相对平缓的水域上。
而像长江黄河淮河,这样跨度大,水流急,水深大的河流。在上面建桥梁,是古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而这种大江大河,往往是阻断文化物流的最大障碍。
遇到这种跨度百米以上的大河,古人更多的只能依靠船运。而船运,会受到船只大小,水域深浅等影响,严重限制了物资流通的速度和规模。
而现代水泥加钢筋的,钢筋混凝土,使得长江大桥这样的桥梁成为可能。从而从地理上打破了地域限制,使得文化经济交流更加频繁,继而消除南北隔阂。
古代常会以长江这种大河为界,你是南人我是北人,即便国家统一,也难免在思想上独立,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团结。
无疑的,水泥扔在古代,其影响可以和核弹相媲美。
它能使得长城的建设更加简单,城墙更加坚固,会让关内的老百姓过的更加的安逸。
然后呢?过度的安逸会让人忘乎所以。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是不可调和的两种古代文明。太过安逸的农耕文明,遇到更强的游牧文明,最终会彻底灭亡。
比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罗马。
四大文明古国,天朝能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李蘅认为,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天朝北方始终有一个足够强大,又没有强大到不可抗衡的草原游牧民族,在威胁着中原,让天朝人一直不能放松警惕。
而如果,水泥现在就出现的话,会使得大唐过度的安逸,也会刺激北方游牧变得更加强大。一旦这些游牧能过跨过水泥铸就的城墙,很可能中华民族就会真正的灭亡。因为习惯了高大城墙保护,只会防御,不懂得进攻的华夏,面对敲开硬壳的饿狼会死的更惨。
李蘅认为,古代天朝的长城是正正好的存在,既有足够的实力,挡住北方民族对中原的侵略,让中原腹地,在和平时期能够稳定发展。又使得国家北方长城以外不至于太和平,始终紧张的北方局势,会提醒统治者和华夏民族,危险还在。也能通过北方,不断磨练军事实力,始终有进攻性的军队存在。
李蘅不想打破这种平衡。想要解决游牧和农耕的根源,是生
回到古代做大亨第108章 头疼的大问题
产力。没有足够的生产力,去打破这种平衡的结果,就是有一方彻底灭亡。而喜欢安逸的农耕文明,显然不具备这种超强的破坏力。
而发展生产力,也不仅仅是高科技的问题,还有政治体制的问题。
如果,给封建君王,现代化的科技技术。结果会是什么?他会造福百姓?
不,不会!因为机器代替人类完成了太多工作。所以君王不需要这么多的子民了。此时的百姓对于统治者只是浪费粮食和财富的累赘。绝大多数子民会变成比奴隶制社会奴隶更卑微的奴隶。除了用身体给统治者提供娱乐和乐趣,他们已经没有任何价值!奴隶社会好歹还不会大肆妄杀奴隶,因为奴隶是财富,奴隶可以干活创造价值。
如果一个奴隶连干活创造价值的作用都没有的时候。男人除了用他们的死亡愉悦统治者,还有能干什么?女人除了用肉体取悦上位者,还能干什么?那么那些黑暗小说中,虐杀女性,做出美食的事,将不可避免的发生。而且还是社会性的,大面积的常态性的发生。甚至还被上位者认为是合理的,公开化的都有可能。
而这样的社会,百姓还反抗不了,统治者有着现代化的强大军队。斯巴达数百勇士可以面对几万人的古代军队,但是在一辆坦克面前,都不用开炮,只能被一个个压死。
这就是李蘅的谨慎,他对于拿出任何一项超古代的现代技术,都是持谨慎态度的。
历史发展有其规律。大唐的历史,就如同一辆马车。若是你把拉车的马换成一台斯太尔的发动机。结果就是马车被拉的散架,四分五裂。想要历史更快的前进,只能不断的一步步,有条不紊的耐心的改变车子和动力的每一个结构。而不是暴力的去强行超前的改变其中一项。
对于水泥技术,李蘅就是这种态度。他可以小范围使用,甚至以后有必要的话,都可以提供成品,小范围的改变大唐的交通。或者修建几座超坚固的北方城池,都可以。但是水泥技术却绝不能扩散,让大唐提前进入现代化城市进程。在其他一切生产力技术,还有文化政治都不匹配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不是帮助大唐,而是促进他和中华文明的灭亡。
所以,李蘅为了水泥这项技术的保密可谓费尽心机,就因为它太简单,容易盗取,才更费心。反而是想高炉炼钢这种技术,说不好听的,就是技术泄露了,李蘅都不担忧。没有合格的耐火材料,没有各种工业还原剂,催化剂等等一系列东西。就是给古代工匠技术,他们也只能看着图纸发呆。
为了尽可能的保密,李蘅将只在这个石灰石矿区,建立采矿场。采集的石灰石,破碎研磨成粉之后,会运往炼铁厂。在哪里,李蘅会在铁厂内的某个区域建设一个车间,采集的铁矿石会有一部分直接研磨成粉,和石灰石按比例混合。这个混合过程,李蘅都会采用暗室操作,他利用空间实验室建造一台机器,连通两端的原料。混合过程和比例,将没人知道。甚至那些工人,都不知道这些原料被传送带送去干嘛了。
这个混合好的原料,又会再次送往,其他地方建立的另一个工厂,在哪里同样暗室操作,和黏土等混合。
然后这些混合好的生料,将被送往另一处,专门进行烧制的工厂。那里的工人们只需要在机器的配合下,不停的按工序烧制熟料就行。但是他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烧的是什么东西。
最后,烧好的熟料,同样会被运走到最后的工厂,在那里,同样暗室操作下和石膏等混合,研磨成最后的水泥。
这些工厂之间都会铺设道路,所有的道路都会汇聚在中间的一个中转中心。每个工厂的工人,都只能把自己生产的东西,运到生产中心,下一家加工的工厂来取。没有任何一个工人可以去到其他工厂,获取其他的工艺。
总之,李蘅不惜成本,也要严密保护好水泥的工艺不流失。那些暗室设备,他还会安装超强的自毁装置。在严密的军队保护下,敌人只能强攻夺取,而一旦强攻夺取,等待他们的就是大爆炸。会把设备炸的粉碎,连带着来夺取的人都送上天。
用李蘅自己的形容就是,不要逼我,我狠起来自己都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