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看热闹没看成
回到古代做大亨第233章 看热闹没看成
根据历史记载,汉朝时,螃蟹是一种贡品级的美食。因为运输的原因,汉朝的皇帝想吃到螃蟹确实不容易。
这个问题一直到唐宋才解决,唐宋吃蟹之风盛行,北方人也开始大量的吃螃蟹,以至于远在西安的李白等一大堆诗人,都争相赞叹螃蟹的美味。
但是有一点,根据记载,阳澄湖大闸蟹是明清时期才开始真正的盛名远播。
虽然有记载称,阳澄湖大闸蟹在唐朝时是贡品,但是似乎,这一时期,丹阳的花津蟹,白洋淀的胜芳蟹更受欢迎。
说了这么多,阳澄湖大闸蟹和太湖大闸蟹有什么关系呢?
太湖在苏州西边,阳澄湖在苏州的东北,两者都在苏州。从地图上看,二十一世纪,太湖和阳澄湖之间,有着一系列的湖泊相连。大胆的假设一下,唐朝太湖的水位更好,面积更大,曾将湖岸推至西塘镇。东山岛和苏州市区之间,有一半的地域是湖泊。
既然太湖这一时期水位高,那么同在苏州地区的其他湖泊呢,比如阳澄湖。
两者之间很可能有着一个狭长的水道相连。而两者之间散落湖泊,很可能是后来水位降低之后,被分割分散的狭长水道残留。
这一点,李蘅已经用无人机侦查证实。大唐贞观年间,阳澄湖和太湖之间有水道相连。水道最宽的地方有八里,最窄的地方仅有80多米。
这就难怪,后世,两个湖泊的水产品种几乎一样。原来以前曾经手拉手过!
也就是说,大唐时期的太湖大闸蟹和阳澄湖大闸蟹,是一个品种,一样的品质。
对于一个有执念的天朝吃货,李蘅对大闸蟹还是很向往的。前世穿越之前,阳澄湖大闸蟹那是什么价格。大个的螃蟹,一只都是上百,几百。二两的小家伙都要三十块一只,着实吃不起。
但是穿越后,咱有钱了!
一个字,吃!
据说古代记载中,古时候螃蟹可比现在大多了,一斤重的都有。古代一斤可是十六两,虽然古代一两也比现在轻,只有三十几克,但是也说明螃蟹达到600克以上了,可比现在8两都很难得的阳澄湖大闸蟹,要厉害多了。
(此处的斤两,只做一时的说明使用。为了方便阅读,此平行大唐世界的斤两和现代设定为一样。)
前世里一只八两的阳澄湖大闸蟹高达几百上千元,李蘅只能看看。
现在,8两的滚一边,咱只吃一斤以上的。
这个也不难理解,后世大闸蟹要是不靠养殖,估计就被吃货们吃绝种了。人工养殖,要的是见效快,养的4-6两多就是效益最好的时候,谁还吃力不讨好的养的更大。
而古代大闸蟹是野生的,古代人口也少,此时的大唐贞观初期,人口只有后世的七十分之一。人少地多,有闲情吃螃蟹的人也少,大闸蟹自然能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长大,长的更大。
所以,大闸蟹对不起了,今天中午,我准备全蟹宴,李蘅期待着。
一行人来的莫厘峰游玩。忽听得前方乒啉乓啷,喊打喊杀之声。
就见一块空地上,上千人在那里厮杀,人马分成不知道十几还是更多的派系,打的乱成一团。
李蘅眼睛一瞪,我去,这是碰上大型黑帮火拼现场了。
而且还各个都是高手,那家伙。你看这个一纵两丈,那个一跃三丈;这个枪头一点,寒花四朵,那个剑尖一挽,剑影五重;你一掌开碑裂石,他一拳断树刨根;那和尚如蛟龙出海,这道士似大鹏捕食;这边剑阵循环似大河不息,那边刀阵如山岳不动;你十数人围杀一人,他一个吊打一群......
这种场面比看美国大片还过瘾,好多对决,现在特效都弱爆了。
尼玛的,他看到了什么?那家伙竟然剑气三尺!李蘅流口水了,这是人肉激光剑啊!
艹,这家伙的手掌是钛合金的吗,一巴掌,把一块巨石打两半。
好家伙,这是传说中的挤奶,不,穿心龙爪手吗?
额滴神啊!那是后世失传的辟邪剑法?
过瘾,李蘅随后掏出一包瓜子,分给长孙无荩,就站着一旁观战。这场面,后世要花多少钱,请多少群演,才能再现啊!怎么能错过,一边吃,李蘅还一边录像,这场面镜头,后世没几个亿想都不要想拍出来。
真是大场面大制作,好久没看电影了,痛快!
而且,有看有吃,身边还有中文翻译配音。
“无荩,那家伙用的是什么武功?厉害不?”
“鹰爪功!练成之后,一抓可捏碎大
回到古代做大亨第233章 看热闹没看成
树!”
“那个呢?”
“关家刀!一劈之下,可断腰粗的柱子。”
“这个呢?”
“六合断魂枪!大成之下,一枪七刺,穿墙洞石。”
......
最后,李蘅总结:“哦,这就是一群,暴力拆迁队啊!”
正在李蘅准备看大片,开心不已的时候。
突然,李蘅脸色变得难看,一声怒吼,人就冲了出去。
因为他突然发现,这里似乎是,莫厘峰他发现那273年古茶树的地方。这里他还留着一株近300年的古茶树呢!
李蘅陡然怒喝狂奔,吓了长孙无荩一跳,连忙跟随。身形疾驰,来到那颗古茶树旁。果然不好的预感应验了,那茶树被刀劈了半边,只剩下半株茶树,另外一半倒在一旁。
“卧槽尼玛!”李蘅仰天怒吼:“谁干的?”
你们跑到我家来打架,我忍了!但是你们劈了老子茶树,没法忍了。
结果更不能忍的是,周围人没人理他,还在自顾自,噼里啪啦,打的不亦乐乎。完全当他这个地盘主人为空气。
艹!李蘅直接掏出一个电子大喇叭,声音调到最大,给自己和长孙无荩等人发个耳塞之后,一声爆吼:“都给老子住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