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海覆清1852董王不懂
第九四六章 肥沃的黑龙江
小
大
含香最终被董良调回了国内,她不大适合再到其他地方出外勤了。
正好老孙退出了暗部之后,暗部总部缺少元老坐镇。
含香还是暗部的副总长,董良觉得含香外勤做的野了,是时候让她回去收收心。
另外周藤虎与董良商量在廉政司之外再成立一个针对内部官员的秘密监察机构,就像是锦衣卫一般。
董良也觉得有必要,要不然华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就要崩塌。
再过二十年,华族新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民智大开,到时候也许就不需要秘密监察机构这种飞常规手段。
董良离开江户之后,乘船直接回了南京城。
时间来到复兴二年五月份。
长江南北已经开始夏收。除了北境之外,严寒已经从华族退去。
黑龙江上,船长沈瑜带领的船队时隔一个冬天,再次进入了黑龙江。
因为他是跑黑龙江的老船厂,因此上面让他来跑这以第一趟。
在“墨鱼号”的正前方,是一艘看起来非常结实的拖船——“水牛号”破冰船。
船头做了特殊处理,采用了战舰上的复合装甲。
华族的战舰现在普遍采用的还是复合装甲,外面一层港,里面一层是熟铁。
最早的铁甲船主要都是熟铁组成,因此叫做铁甲船。主要是因为熟铁的韧性很好。
但是熟铁的硬度不够。
而纯钢的硬度足够,却又有些脆。
于是董良将两者结合起来,做成复合装甲。
董良也知道合金装甲显然更好一些,但是华族现在还做不出来。
在材料学上,董良的投入一直非常大,成果也很好,比如制造火炮的合金钢已经做出来了。
但是哪怕你是先知,想要将一个东西从理论做成实物也是需要时间的。
黑龙江的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是一座农场。
沈瑜感觉现在的黑龙江比之前更有生气了。
尤其是在三江源的湿地上,这里的土地上层是厚厚的腐殖质,非常肥沃。
这样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施肥。
从江面上便可以看到重型拖来机的身影。
重型拖拉机掀开上层的草甸,露出下面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在那些拖拉机的后面跟着一群白色的候鸟捡拾昆虫。还有一些手持工具的农场职工,跟在重型拖来机的后面,将田地中残留的石块、树根挑选出来。
一些腐殖层已经变成了泥炭矿。在这里,工人们用特制的铲子将泥炭铲成圆柱形状,放在架子上晾晒,留作燃料。
沈瑜有一种下去转转的冲动,不过他还有任务,必须将船上的物资尽快地送到上游的尼布楚城。
漠北和北海地区的军民还等着这批物资呢。
华族将黑龙江以南地区都划归了黑龙江行省。从北方几省调来了大量的移民充实这里。
在东北,最为适合农耕的其实是东北平原,那里是移民最为密集的地方。
黑龙江两岸则以国营农场为主。
黑龙江北岸属于远东总督区。
这里实行土地私有制,有很多中原的商人在这里开办私人农场,或者是承包林场、矿藏。
因为这里发现了金矿,吸引了不少有钱人到这里圈地。
一旦承包的土地上发现了金矿,那样就发达了。
沈瑜的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他只能通过两岸的景象来直观地感受这里的变化。
有时候岸边的农场职工会对着船队欢快地招手。
经过漫长的冬季之后,能够看到外人,也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
都说东北人社牛,也许便是因为他们每年都需要猫冬。
猫冬的时候只能陪着家人,对社交的渴望比旁人更加的旺盛。
……
董良刚刚回到南京城,屁股都还没有捂热,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位于玄武湖南岸的研究所区调研。
这里在后世是南京火车站的位置,背靠紫金山,正对着玄武湖,乃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董良将这里建设成研究所集中区,可见他对科研的器重。
“雪村,在南京可还住得习惯?”董良走进了徐寿所在的电器实验室。
徐寿的研究领域非常宽泛,不过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电力的应用。
“怎么会不习惯呢,我本来就是无锡人,现在好了,离家近了。”徐寿笑道。
他对别人通常都不苟言笑。只有对董良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他的很多灵感都是董良指点的。
“那你可曾回去看看?”
“最近哪有时间,实验室刚刚搬来,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况且那位法拉第先生不也到了吗?”徐寿解释道。
徐寿本就是一个工作狂。当然了,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
董良非常感兴趣,徐寿碰到法拉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于是问道:“怎么样,那位法拉第先生给你的研究带来帮助了吗?”
徐寿笑道:“这位老先生在理论上确实比我们看得透彻,尤其是电磁感应原理。我请教了一些有关无线电报机的事情,这位先生给的建议还是非常有用的。至少我们现在清楚电波产生后能在相当远的地方依然产生效应,现在只要有一个可靠的信号发射工具和接收终端便可。我觉得咱们之前制作线圈的想法没有错……”
徐寿属于那种说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滔滔不绝的类型。
董良一时之间有些头大,他并不懂这些原理,只是大概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至于电磁波怎么产生,如何接收,他都不大了解。
相比这些,他对枪械制造的原理更加了解一些。
所以华族在武器研究上的速度比其他领域显然更快一些。
董良却非常清楚,基础科学的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决定了你可以在创新上所能够走到的高度。
“那你们加油了,我可以让尚泰加入你的团队,我想他能够帮上忙。”
徐寿自然想要尚泰加入自己的团队,那小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理论和动手能力都不错。
于是他欣然说道:“那自然是太好了,我们求之不得。”
尚泰此时却在元首府。
小外甥和外甥女将这个小舅舅弄得不胜其烦。
看着尚泰不耐烦的样子,尚云笑着说道:“你小时候,比他俩还要调皮,一天到晚都要我背着你。把我的背都压弯了。”
尚泰还记得这些,年幼时,姐姐用后背背起自己,大了一些之后,也是姐姐用后背为他挡住危险。
“我知道,姐姐,不过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姐夫什么时候回来,你跟他说说,将我调到一线的研究所中去吧。总不能让我天天跟在老师的后面做翻译。”
他说的这个老师便是法拉第先生。
他们一路从海上来到华族可不容易。在新加坡港差点就要被英国人扣下了。
好在尚泰脑子机灵,让水手去找了华族在新加坡的领事,最后才得以脱身。
英国人显然也知道华族在欧洲挖人的事情,很多科学家在欧洲都过得不顺心,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研究,并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民族观念。当华族给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这些人通常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尤其是那些穷困潦倒,得不到科研资助的人。
“你不用去找你姐夫,你只要让他知道你有真本事就行,他不会养着闲人的。”
尚泰立马就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姐,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晚上,董良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小舅子在,让厨房加了几个菜。
“尚泰,你要不要喝点酒?”董良拿出了一壶老酒招呼道。
“姐夫,我还没成年呢。”尚泰连连摆手。
董良才想起眼前这位还是个大男孩。只是这个年代的人大都早熟。二十几岁做将军的都比比皆是。十几岁的科学家也不稀罕。
“你那位老师不错,想办法让他留下来,我们在电磁学理论上存在短板。以后研究远距离电力传输,无线电,电力控制能都需要他的理论支撑。”
尚泰点了点头道:“老师也有意留下来,最近他接受了华医的治疗,身体比之前有所好转。如果能够给他一座实验室,再帮他的家人接来的话,我想他是可以留下来的。”
“那这事情你多操心一些,需要什么可以找我帮助。对了,今天我跟徐寿说了,让你到他的无线电实验室工作,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尚泰顿时眼前一亮,压抑着心中的兴奋问道:“真的吗?我没有问题,明天就能上班,徐先生可以那位全才徐寿?”
徐寿可是华族科研界的名人,这位仁兄起家很早,早年科举不顺,转而研究杂学,在家乡为乡亲改善农具,帮助县衙兴修水利。
后来自己从上海的英租界购买杂志、书籍,自学西洋人的科学技术。
后来进入华族之后,接触到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更是进步神速,无论研究什么东西都能够快速上手。
在华族科研界是公认的“全才”。
“自然是那个徐寿,你跟着徐寿后面要虚心学习。他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他的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你要学习他的思考方式。有的时候,科学研究也是需要天赋的。”董良叮嘱道。
见到丈夫和弟弟聊了开来,尚云指着桌子上的菜说道:“不要光说话了,饭都快要冷了。”
“咿咿呀呀……”边上的大宝和大丫也跟着嘟囔,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这两个孩子已经可以吃饭。每人面前一个大木碗,里面装满了饭菜。
两个孩子吃的满脸都是米粒。
尚云也不管,就让他们自己捣鼓。
“好,吃饭,吃饭……”董良笑道。
“姐夫,我这次回来最大的感慨就是咱们华族的科学界真的是卧虎藏龙。您说以前他们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怪才啊?”
尚泰虽然生在琉球,但是他从小学习的也是汉文化。
汉家的这套东西,他是再了解不过了。
“你不要忘记了,四大发明可都是咱们华族的老祖宗创造的,很多发明创造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我知道的你擅长的应用科学的研究,现在你在理论上的积累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空的话,多出去走走,那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曲辕犁的发明者一定是田间地头产生改进耕犁的想法,船只的发明者一定是生活在水边……”
董良还跟以往在少年班中一般给尚泰讲道理。
他现在在专业上已经教不了什么,只能给他讲一些经验。
“谢谢姐夫,我明白了。”尚泰就像是个大人一般,郑重地给董良拱手感谢。
“好了,先吃饱肚子。”
能陪伴家人吃一顿晚餐,对于董良来说已经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含香最终被董良调回了国内,她不大适合再到其他地方出外勤了。
正好老孙退出了暗部之后,暗部总部缺少元老坐镇。
含香还是暗部的副总长,董良觉得含香外勤做的野了,是时候让她回去收收心。
另外周藤虎与董良商量在廉政司之外再成立一个针对内部官员的秘密监察机构,就像是锦衣卫一般。
董良也觉得有必要,要不然华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就要崩塌。
再过二十年,华族新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民智大开,到时候也许就不需要秘密监察机构这种飞常规手段。
董良离开江户之后,乘船直接回了南京城。
时间来到复兴二年五月份。
长江南北已经开始夏收。除了北境之外,严寒已经从华族退去。
黑龙江上,船长沈瑜带领的船队时隔一个冬天,再次进入了黑龙江。
因为他是跑黑龙江的老船厂,因此上面让他来跑这以第一趟。
在“墨鱼号”的正前方,是一艘看起来非常结实的拖船——“水牛号”破冰船。
船头做了特殊处理,采用了战舰上的复合装甲。
华族的战舰现在普遍采用的还是复合装甲,外面一层港,里面一层是熟铁。
最早的铁甲船主要都是熟铁组成,因此叫做铁甲船。主要是因为熟铁的韧性很好。
但是熟铁的硬度不够。
而纯钢的硬度足够,却又有些脆。
于是董良将两者结合起来,做成复合装甲。
董良也知道合金装甲显然更好一些,但是华族现在还做不出来。
在材料学上,董良的投入一直非常大,成果也很好,比如制造火炮的合金钢已经做出来了。
但是哪怕你是先知,想要将一个东西从理论做成实物也是需要时间的。
黑龙江的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是一座农场。
沈瑜感觉现在的黑龙江比之前更有生气了。
尤其是在三江源的湿地上,这里的土地上层是厚厚的腐殖质,非常肥沃。
这样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施肥。
从江面上便可以看到重型拖来机的身影。
重型拖拉机掀开上层的草甸,露出下面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在那些拖拉机的后面跟着一群白色的候鸟捡拾昆虫。还有一些手持工具的农场职工,跟在重型拖来机的后面,将田地中残留的石块、树根挑选出来。
一些腐殖层已经变成了泥炭矿。在这里,工人们用特制的铲子将泥炭铲成圆柱形状,放在架子上晾晒,留作燃料。
沈瑜有一种下去转转的冲动,不过他还有任务,必须将船上的物资尽快地送到上游的尼布楚城。
漠北和北海地区的军民还等着这批物资呢。
华族将黑龙江以南地区都划归了黑龙江行省。从北方几省调来了大量的移民充实这里。
在东北,最为适合农耕的其实是东北平原,那里是移民最为密集的地方。
黑龙江两岸则以国营农场为主。
黑龙江北岸属于远东总督区。
这里实行土地私有制,有很多中原的商人在这里开办私人农场,或者是承包林场、矿藏。
因为这里发现了金矿,吸引了不少有钱人到这里圈地。
一旦承包的土地上发现了金矿,那样就发达了。
沈瑜的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他只能通过两岸的景象来直观地感受这里的变化。
有时候岸边的农场职工会对着船队欢快地招手。
经过漫长的冬季之后,能够看到外人,也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
都说东北人社牛,也许便是因为他们每年都需要猫冬。
猫冬的时候只能陪着家人,对社交的渴望比旁人更加的旺盛。
……
董良刚刚回到南京城,屁股都还没有捂热,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位于玄武湖南岸的研究所区调研。
这里在后世是南京火车站的位置,背靠紫金山,正对着玄武湖,乃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董良将这里建设成研究所集中区,可见他对科研的器重。
“雪村,在南京可还住得习惯?”董良走进了徐寿所在的电器实验室。
徐寿的研究领域非常宽泛,不过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电力的应用。
“怎么会不习惯呢,我本来就是无锡人,现在好了,离家近了。”徐寿笑道。
他对别人通常都不苟言笑。只有对董良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他的很多灵感都是董良指点的。
“那你可曾回去看看?”
“最近哪有时间,实验室刚刚搬来,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况且那位法拉第先生不也到了吗?”徐寿解释道。
徐寿本就是一个工作狂。当然了,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
董良非常感兴趣,徐寿碰到法拉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于是问道:“怎么样,那位法拉第先生给你的研究带来帮助了吗?”
徐寿笑道:“这位老先生在理论上确实比我们看得透彻,尤其是电磁感应原理。我请教了一些有关无线电报机的事情,这位先生给的建议还是非常有用的。至少我们现在清楚电波产生后能在相当远的地方依然产生效应,现在只要有一个可靠的信号发射工具和接收终端便可。我觉得咱们之前制作线圈的想法没有错……”
徐寿属于那种说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滔滔不绝的类型。
董良一时之间有些头大,他并不懂这些原理,只是大概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至于电磁波怎么产生,如何接收,他都不大了解。
相比这些,他对枪械制造的原理更加了解一些。
所以华族在武器研究上的速度比其他领域显然更快一些。
董良却非常清楚,基础科学的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决定了你可以在创新上所能够走到的高度。
“那你们加油了,我可以让尚泰加入你的团队,我想他能够帮上忙。”
徐寿自然想要尚泰加入自己的团队,那小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理论和动手能力都不错。
于是他欣然说道:“那自然是太好了,我们求之不得。”
尚泰此时却在元首府。
小外甥和外甥女将这个小舅舅弄得不胜其烦。
看着尚泰不耐烦的样子,尚云笑着说道:“你小时候,比他俩还要调皮,一天到晚都要我背着你。把我的背都压弯了。”
尚泰还记得这些,年幼时,姐姐用后背背起自己,大了一些之后,也是姐姐用后背为他挡住危险。
“我知道,姐姐,不过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姐夫什么时候回来,你跟他说说,将我调到一线的研究所中去吧。总不能让我天天跟在老师的后面做翻译。”
他说的这个老师便是法拉第先生。
他们一路从海上来到华族可不容易。在新加坡港差点就要被英国人扣下了。
好在尚泰脑子机灵,让水手去找了华族在新加坡的领事,最后才得以脱身。
英国人显然也知道华族在欧洲挖人的事情,很多科学家在欧洲都过得不顺心,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研究,并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民族观念。当华族给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这些人通常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尤其是那些穷困潦倒,得不到科研资助的人。
“你不用去找你姐夫,你只要让他知道你有真本事就行,他不会养着闲人的。”
尚泰立马就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姐,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晚上,董良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小舅子在,让厨房加了几个菜。
“尚泰,你要不要喝点酒?”董良拿出了一壶老酒招呼道。
“姐夫,我还没成年呢。”尚泰连连摆手。
董良才想起眼前这位还是个大男孩。只是这个年代的人大都早熟。二十几岁做将军的都比比皆是。十几岁的科学家也不稀罕。
“你那位老师不错,想办法让他留下来,我们在电磁学理论上存在短板。以后研究远距离电力传输,无线电,电力控制能都需要他的理论支撑。”
尚泰点了点头道:“老师也有意留下来,最近他接受了华医的治疗,身体比之前有所好转。如果能够给他一座实验室,再帮他的家人接来的话,我想他是可以留下来的。”
“那这事情你多操心一些,需要什么可以找我帮助。对了,今天我跟徐寿说了,让你到他的无线电实验室工作,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尚泰顿时眼前一亮,压抑着心中的兴奋问道:“真的吗?我没有问题,明天就能上班,徐先生可以那位全才徐寿?”
徐寿可是华族科研界的名人,这位仁兄起家很早,早年科举不顺,转而研究杂学,在家乡为乡亲改善农具,帮助县衙兴修水利。
后来自己从上海的英租界购买杂志、书籍,自学西洋人的科学技术。
后来进入华族之后,接触到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更是进步神速,无论研究什么东西都能够快速上手。
在华族科研界是公认的“全才”。
“自然是那个徐寿,你跟着徐寿后面要虚心学习。他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他的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你要学习他的思考方式。有的时候,科学研究也是需要天赋的。”董良叮嘱道。
见到丈夫和弟弟聊了开来,尚云指着桌子上的菜说道:“不要光说话了,饭都快要冷了。”
“咿咿呀呀……”边上的大宝和大丫也跟着嘟囔,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这两个孩子已经可以吃饭。每人面前一个大木碗,里面装满了饭菜。
两个孩子吃的满脸都是米粒。
尚云也不管,就让他们自己捣鼓。
“好,吃饭,吃饭……”董良笑道。
“姐夫,我这次回来最大的感慨就是咱们华族的科学界真的是卧虎藏龙。您说以前他们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怪才啊?”
尚泰虽然生在琉球,但是他从小学习的也是汉文化。
汉家的这套东西,他是再了解不过了。
“你不要忘记了,四大发明可都是咱们华族的老祖宗创造的,很多发明创造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我知道的你擅长的应用科学的研究,现在你在理论上的积累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空的话,多出去走走,那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曲辕犁的发明者一定是田间地头产生改进耕犁的想法,船只的发明者一定是生活在水边……”
董良还跟以往在少年班中一般给尚泰讲道理。
他现在在专业上已经教不了什么,只能给他讲一些经验。
“谢谢姐夫,我明白了。”尚泰就像是个大人一般,郑重地给董良拱手感谢。
“好了,先吃饱肚子。”
能陪伴家人吃一顿晚餐,对于董良来说已经是比较奢侈的事情。.
正好老孙退出了暗部之后,暗部总部缺少元老坐镇。
含香还是暗部的副总长,董良觉得含香外勤做的野了,是时候让她回去收收心。
另外周藤虎与董良商量在廉政司之外再成立一个针对内部官员的秘密监察机构,就像是锦衣卫一般。
董良也觉得有必要,要不然华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就要崩塌。
再过二十年,华族新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民智大开,到时候也许就不需要秘密监察机构这种飞常规手段。
董良离开江户之后,乘船直接回了南京城。
时间来到复兴二年五月份。
长江南北已经开始夏收。除了北境之外,严寒已经从华族退去。
黑龙江上,船长沈瑜带领的船队时隔一个冬天,再次进入了黑龙江。
因为他是跑黑龙江的老船厂,因此上面让他来跑这以第一趟。
在“墨鱼号”的正前方,是一艘看起来非常结实的拖船——“水牛号”破冰船。
船头做了特殊处理,采用了战舰上的复合装甲。
华族的战舰现在普遍采用的还是复合装甲,外面一层港,里面一层是熟铁。
最早的铁甲船主要都是熟铁组成,因此叫做铁甲船。主要是因为熟铁的韧性很好。
但是熟铁的硬度不够。
而纯钢的硬度足够,却又有些脆。
于是董良将两者结合起来,做成复合装甲。
董良也知道合金装甲显然更好一些,但是华族现在还做不出来。
在材料学上,董良的投入一直非常大,成果也很好,比如制造火炮的合金钢已经做出来了。
但是哪怕你是先知,想要将一个东西从理论做成实物也是需要时间的。
黑龙江的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是一座农场。
沈瑜感觉现在的黑龙江比之前更有生气了。
尤其是在三江源的湿地上,这里的土地上层是厚厚的腐殖质,非常肥沃。
这样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施肥。
从江面上便可以看到重型拖来机的身影。
重型拖拉机掀开上层的草甸,露出下面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在那些拖拉机的后面跟着一群白色的候鸟捡拾昆虫。还有一些手持工具的农场职工,跟在重型拖来机的后面,将田地中残留的石块、树根挑选出来。
一些腐殖层已经变成了泥炭矿。在这里,工人们用特制的铲子将泥炭铲成圆柱形状,放在架子上晾晒,留作燃料。
沈瑜有一种下去转转的冲动,不过他还有任务,必须将船上的物资尽快地送到上游的尼布楚城。
漠北和北海地区的军民还等着这批物资呢。
华族将黑龙江以南地区都划归了黑龙江行省。从北方几省调来了大量的移民充实这里。
在东北,最为适合农耕的其实是东北平原,那里是移民最为密集的地方。
黑龙江两岸则以国营农场为主。
黑龙江北岸属于远东总督区。
这里实行土地私有制,有很多中原的商人在这里开办私人农场,或者是承包林场、矿藏。
因为这里发现了金矿,吸引了不少有钱人到这里圈地。
一旦承包的土地上发现了金矿,那样就发达了。
沈瑜的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他只能通过两岸的景象来直观地感受这里的变化。
有时候岸边的农场职工会对着船队欢快地招手。
经过漫长的冬季之后,能够看到外人,也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
都说东北人社牛,也许便是因为他们每年都需要猫冬。
猫冬的时候只能陪着家人,对社交的渴望比旁人更加的旺盛。
……
董良刚刚回到南京城,屁股都还没有捂热,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位于玄武湖南岸的研究所区调研。
这里在后世是南京火车站的位置,背靠紫金山,正对着玄武湖,乃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董良将这里建设成研究所集中区,可见他对科研的器重。
“雪村,在南京可还住得习惯?”董良走进了徐寿所在的电器实验室。
徐寿的研究领域非常宽泛,不过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电力的应用。
“怎么会不习惯呢,我本来就是无锡人,现在好了,离家近了。”徐寿笑道。
他对别人通常都不苟言笑。只有对董良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他的很多灵感都是董良指点的。
“那你可曾回去看看?”
“最近哪有时间,实验室刚刚搬来,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况且那位法拉第先生不也到了吗?”徐寿解释道。
徐寿本就是一个工作狂。当然了,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
董良非常感兴趣,徐寿碰到法拉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于是问道:“怎么样,那位法拉第先生给你的研究带来帮助了吗?”
徐寿笑道:“这位老先生在理论上确实比我们看得透彻,尤其是电磁感应原理。我请教了一些有关无线电报机的事情,这位先生给的建议还是非常有用的。至少我们现在清楚电波产生后能在相当远的地方依然产生效应,现在只要有一个可靠的信号发射工具和接收终端便可。我觉得咱们之前制作线圈的想法没有错……”
徐寿属于那种说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滔滔不绝的类型。
董良一时之间有些头大,他并不懂这些原理,只是大概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至于电磁波怎么产生,如何接收,他都不大了解。
相比这些,他对枪械制造的原理更加了解一些。
所以华族在武器研究上的速度比其他领域显然更快一些。
董良却非常清楚,基础科学的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决定了你可以在创新上所能够走到的高度。
“那你们加油了,我可以让尚泰加入你的团队,我想他能够帮上忙。”
徐寿自然想要尚泰加入自己的团队,那小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理论和动手能力都不错。
于是他欣然说道:“那自然是太好了,我们求之不得。”
尚泰此时却在元首府。
小外甥和外甥女将这个小舅舅弄得不胜其烦。
看着尚泰不耐烦的样子,尚云笑着说道:“你小时候,比他俩还要调皮,一天到晚都要我背着你。把我的背都压弯了。”
尚泰还记得这些,年幼时,姐姐用后背背起自己,大了一些之后,也是姐姐用后背为他挡住危险。
“我知道,姐姐,不过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姐夫什么时候回来,你跟他说说,将我调到一线的研究所中去吧。总不能让我天天跟在老师的后面做翻译。”
他说的这个老师便是法拉第先生。
他们一路从海上来到华族可不容易。在新加坡港差点就要被英国人扣下了。
好在尚泰脑子机灵,让水手去找了华族在新加坡的领事,最后才得以脱身。
英国人显然也知道华族在欧洲挖人的事情,很多科学家在欧洲都过得不顺心,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研究,并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民族观念。当华族给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这些人通常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尤其是那些穷困潦倒,得不到科研资助的人。
“你不用去找你姐夫,你只要让他知道你有真本事就行,他不会养着闲人的。”
尚泰立马就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姐,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晚上,董良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小舅子在,让厨房加了几个菜。
“尚泰,你要不要喝点酒?”董良拿出了一壶老酒招呼道。
“姐夫,我还没成年呢。”尚泰连连摆手。
董良才想起眼前这位还是个大男孩。只是这个年代的人大都早熟。二十几岁做将军的都比比皆是。十几岁的科学家也不稀罕。
“你那位老师不错,想办法让他留下来,我们在电磁学理论上存在短板。以后研究远距离电力传输,无线电,电力控制能都需要他的理论支撑。”
尚泰点了点头道:“老师也有意留下来,最近他接受了华医的治疗,身体比之前有所好转。如果能够给他一座实验室,再帮他的家人接来的话,我想他是可以留下来的。”
“那这事情你多操心一些,需要什么可以找我帮助。对了,今天我跟徐寿说了,让你到他的无线电实验室工作,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尚泰顿时眼前一亮,压抑着心中的兴奋问道:“真的吗?我没有问题,明天就能上班,徐先生可以那位全才徐寿?”
徐寿可是华族科研界的名人,这位仁兄起家很早,早年科举不顺,转而研究杂学,在家乡为乡亲改善农具,帮助县衙兴修水利。
后来自己从上海的英租界购买杂志、书籍,自学西洋人的科学技术。
后来进入华族之后,接触到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更是进步神速,无论研究什么东西都能够快速上手。
在华族科研界是公认的“全才”。
“自然是那个徐寿,你跟着徐寿后面要虚心学习。他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他的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你要学习他的思考方式。有的时候,科学研究也是需要天赋的。”董良叮嘱道。
见到丈夫和弟弟聊了开来,尚云指着桌子上的菜说道:“不要光说话了,饭都快要冷了。”
“咿咿呀呀……”边上的大宝和大丫也跟着嘟囔,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这两个孩子已经可以吃饭。每人面前一个大木碗,里面装满了饭菜。
两个孩子吃的满脸都是米粒。
尚云也不管,就让他们自己捣鼓。
“好,吃饭,吃饭……”董良笑道。
“姐夫,我这次回来最大的感慨就是咱们华族的科学界真的是卧虎藏龙。您说以前他们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怪才啊?”
尚泰虽然生在琉球,但是他从小学习的也是汉文化。
汉家的这套东西,他是再了解不过了。
“你不要忘记了,四大发明可都是咱们华族的老祖宗创造的,很多发明创造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我知道的你擅长的应用科学的研究,现在你在理论上的积累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空的话,多出去走走,那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曲辕犁的发明者一定是田间地头产生改进耕犁的想法,船只的发明者一定是生活在水边……”
董良还跟以往在少年班中一般给尚泰讲道理。
他现在在专业上已经教不了什么,只能给他讲一些经验。
“谢谢姐夫,我明白了。”尚泰就像是个大人一般,郑重地给董良拱手感谢。
“好了,先吃饱肚子。”
能陪伴家人吃一顿晚餐,对于董良来说已经是比较奢侈的事情。.含香最终被董良调回了国内,她不大适合再到其他地方出外勤了。
正好老孙退出了暗部之后,暗部总部缺少元老坐镇。
含香还是暗部的副总长,董良觉得含香外勤做的野了,是时候让她回去收收心。
另外周藤虎与董良商量在廉政司之外再成立一个针对内部官员的秘密监察机构,就像是锦衣卫一般。
董良也觉得有必要,要不然华族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官僚体系就要崩塌。
再过二十年,华族新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人成长起来之后,民智大开,到时候也许就不需要秘密监察机构这种飞常规手段。
董良离开江户之后,乘船直接回了南京城。
时间来到复兴二年五月份。
长江南北已经开始夏收。除了北境之外,严寒已经从华族退去。
黑龙江上,船长沈瑜带领的船队时隔一个冬天,再次进入了黑龙江。
因为他是跑黑龙江的老船厂,因此上面让他来跑这以第一趟。
在“墨鱼号”的正前方,是一艘看起来非常结实的拖船——“水牛号”破冰船。
船头做了特殊处理,采用了战舰上的复合装甲。
华族的战舰现在普遍采用的还是复合装甲,外面一层港,里面一层是熟铁。
最早的铁甲船主要都是熟铁组成,因此叫做铁甲船。主要是因为熟铁的韧性很好。
但是熟铁的硬度不够。
而纯钢的硬度足够,却又有些脆。
于是董良将两者结合起来,做成复合装甲。
董良也知道合金装甲显然更好一些,但是华族现在还做不出来。
在材料学上,董良的投入一直非常大,成果也很好,比如制造火炮的合金钢已经做出来了。
但是哪怕你是先知,想要将一个东西从理论做成实物也是需要时间的。
黑龙江的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是一座农场。
沈瑜感觉现在的黑龙江比之前更有生气了。
尤其是在三江源的湿地上,这里的土地上层是厚厚的腐殖质,非常肥沃。
这样的土地根本就不需要施肥。
从江面上便可以看到重型拖来机的身影。
重型拖拉机掀开上层的草甸,露出下面肥得流油的黑土地。
在那些拖拉机的后面跟着一群白色的候鸟捡拾昆虫。还有一些手持工具的农场职工,跟在重型拖来机的后面,将田地中残留的石块、树根挑选出来。
一些腐殖层已经变成了泥炭矿。在这里,工人们用特制的铲子将泥炭铲成圆柱形状,放在架子上晾晒,留作燃料。
沈瑜有一种下去转转的冲动,不过他还有任务,必须将船上的物资尽快地送到上游的尼布楚城。
漠北和北海地区的军民还等着这批物资呢。
华族将黑龙江以南地区都划归了黑龙江行省。从北方几省调来了大量的移民充实这里。
在东北,最为适合农耕的其实是东北平原,那里是移民最为密集的地方。
黑龙江两岸则以国营农场为主。
黑龙江北岸属于远东总督区。
这里实行土地私有制,有很多中原的商人在这里开办私人农场,或者是承包林场、矿藏。
因为这里发现了金矿,吸引了不少有钱人到这里圈地。
一旦承包的土地上发现了金矿,那样就发达了。
沈瑜的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他只能通过两岸的景象来直观地感受这里的变化。
有时候岸边的农场职工会对着船队欢快地招手。
经过漫长的冬季之后,能够看到外人,也是一件非常让人开心的事情。
都说东北人社牛,也许便是因为他们每年都需要猫冬。
猫冬的时候只能陪着家人,对社交的渴望比旁人更加的旺盛。
……
董良刚刚回到南京城,屁股都还没有捂热,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了位于玄武湖南岸的研究所区调研。
这里在后世是南京火车站的位置,背靠紫金山,正对着玄武湖,乃是一处风景秀美之地。
董良将这里建设成研究所集中区,可见他对科研的器重。
“雪村,在南京可还住得习惯?”董良走进了徐寿所在的电器实验室。
徐寿的研究领域非常宽泛,不过他自己最喜欢的还是电力的应用。
“怎么会不习惯呢,我本来就是无锡人,现在好了,离家近了。”徐寿笑道。
他对别人通常都不苟言笑。只有对董良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因为他的很多灵感都是董良指点的。
“那你可曾回去看看?”
“最近哪有时间,实验室刚刚搬来,很多事情需要处理,况且那位法拉第先生不也到了吗?”徐寿解释道。
徐寿本就是一个工作狂。当然了,老板都喜欢这样的员工。
董良非常感兴趣,徐寿碰到法拉第会碰出什么样的火花。
于是问道:“怎么样,那位法拉第先生给你的研究带来帮助了吗?”
徐寿笑道:“这位老先生在理论上确实比我们看得透彻,尤其是电磁感应原理。我请教了一些有关无线电报机的事情,这位先生给的建议还是非常有用的。至少我们现在清楚电波产生后能在相当远的地方依然产生效应,现在只要有一个可靠的信号发射工具和接收终端便可。我觉得咱们之前制作线圈的想法没有错……”
徐寿属于那种说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就滔滔不绝的类型。
董良一时之间有些头大,他并不懂这些原理,只是大概知道无线电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号,至于电磁波怎么产生,如何接收,他都不大了解。
相比这些,他对枪械制造的原理更加了解一些。
所以华族在武器研究上的速度比其他领域显然更快一些。
董良却非常清楚,基础科学的研究才是最为重要的。这决定了你可以在创新上所能够走到的高度。
“那你们加油了,我可以让尚泰加入你的团队,我想他能够帮上忙。”
徐寿自然想要尚泰加入自己的团队,那小子虽然年龄不大,但是理论和动手能力都不错。
于是他欣然说道:“那自然是太好了,我们求之不得。”
尚泰此时却在元首府。
小外甥和外甥女将这个小舅舅弄得不胜其烦。
看着尚泰不耐烦的样子,尚云笑着说道:“你小时候,比他俩还要调皮,一天到晚都要我背着你。把我的背都压弯了。”
尚泰还记得这些,年幼时,姐姐用后背背起自己,大了一些之后,也是姐姐用后背为他挡住危险。
“我知道,姐姐,不过我还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姐夫什么时候回来,你跟他说说,将我调到一线的研究所中去吧。总不能让我天天跟在老师的后面做翻译。”
他说的这个老师便是法拉第先生。
他们一路从海上来到华族可不容易。在新加坡港差点就要被英国人扣下了。
好在尚泰脑子机灵,让水手去找了华族在新加坡的领事,最后才得以脱身。
英国人显然也知道华族在欧洲挖人的事情,很多科学家在欧洲都过得不顺心,他们眼中只有自己的研究,并不是每个人心中都有民族观念。当华族给他伸出橄榄枝的时候,这些人通常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尤其是那些穷困潦倒,得不到科研资助的人。
“你不用去找你姐夫,你只要让他知道你有真本事就行,他不会养着闲人的。”
尚泰立马就明白了姐姐的意思。
“姐,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晚上,董良回来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小舅子在,让厨房加了几个菜。
“尚泰,你要不要喝点酒?”董良拿出了一壶老酒招呼道。
“姐夫,我还没成年呢。”尚泰连连摆手。
董良才想起眼前这位还是个大男孩。只是这个年代的人大都早熟。二十几岁做将军的都比比皆是。十几岁的科学家也不稀罕。
“你那位老师不错,想办法让他留下来,我们在电磁学理论上存在短板。以后研究远距离电力传输,无线电,电力控制能都需要他的理论支撑。”
尚泰点了点头道:“老师也有意留下来,最近他接受了华医的治疗,身体比之前有所好转。如果能够给他一座实验室,再帮他的家人接来的话,我想他是可以留下来的。”
“那这事情你多操心一些,需要什么可以找我帮助。对了,今天我跟徐寿说了,让你到他的无线电实验室工作,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尚泰顿时眼前一亮,压抑着心中的兴奋问道:“真的吗?我没有问题,明天就能上班,徐先生可以那位全才徐寿?”
徐寿可是华族科研界的名人,这位仁兄起家很早,早年科举不顺,转而研究杂学,在家乡为乡亲改善农具,帮助县衙兴修水利。
后来自己从上海的英租界购买杂志、书籍,自学西洋人的科学技术。
后来进入华族之后,接触到了大量的研究资料,更是进步神速,无论研究什么东西都能够快速上手。
在华族科研界是公认的“全才”。
“自然是那个徐寿,你跟着徐寿后面要虚心学习。他虽然没有出过国,但是他的理论能力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你要学习他的思考方式。有的时候,科学研究也是需要天赋的。”董良叮嘱道。
见到丈夫和弟弟聊了开来,尚云指着桌子上的菜说道:“不要光说话了,饭都快要冷了。”
“咿咿呀呀……”边上的大宝和大丫也跟着嘟囔,不知道说的是什么。
这两个孩子已经可以吃饭。每人面前一个大木碗,里面装满了饭菜。
两个孩子吃的满脸都是米粒。
尚云也不管,就让他们自己捣鼓。
“好,吃饭,吃饭……”董良笑道。
“姐夫,我这次回来最大的感慨就是咱们华族的科学界真的是卧虎藏龙。您说以前他们学的都是四书五经,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科学怪才啊?”
尚泰虽然生在琉球,但是他从小学习的也是汉文化。
汉家的这套东西,他是再了解不过了。
“你不要忘记了,四大发明可都是咱们华族的老祖宗创造的,很多发明创造实际上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我知道的你擅长的应用科学的研究,现在你在理论上的积累已经足够了。如果有空的话,多出去走走,那样你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曲辕犁的发明者一定是田间地头产生改进耕犁的想法,船只的发明者一定是生活在水边……”
董良还跟以往在少年班中一般给尚泰讲道理。
他现在在专业上已经教不了什么,只能给他讲一些经验。
“谢谢姐夫,我明白了。”尚泰就像是个大人一般,郑重地给董良拱手感谢。
“好了,先吃饱肚子。”
能陪伴家人吃一顿晚餐,对于董良来说已经是比较奢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