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恶的呃呃呃

第七十四章 铝都

1925年5月2日。

欣代市。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这座位于赞比西河三角洲上的原葡萄牙莫桑比克殖民据点,俨然成为了东非东部沿海的新兴城市。

欣代市最出名的产业就是电解铝,是东非的“铝都”,围绕电解铝这个最核心的产业,欣代市的工业发展近些年来突飞猛进。

铝作为一种工业化生产时间较晚且发展门槛较高的基础金属,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这使得欣代市经济发展的韧性十足。

虽然早在1839年,德国化学家埃罗·冯·拉乌尔就已经通过氢还原法成功地从铝土矿中提取出铝,但是这种方法提取铝的成本太高,难以得到大规模推广。

直到19世纪末,电解铝技术出现,铝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才成为可能,但是,当时电解铝技术又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对电力的需求太大。

而上个世纪,电力毫无疑问也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也就只有当时的工业国,或者东非这种舍得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和技术人员的国家,才具备发展电解铝产业的基础。

19世纪的东非,显然算不上工业国,而是一个类似俄国的半工业国。

不过,当时东非已经具备发展电解铝产业的条件,一方面是东非当时电力工业已经相对发达,同时期也只有美国和德国能够相提并论,所以东非有冗余电力来发展电解铝产业。

另一方面,则是东非政府对电解铝产业的大力政策扶持,在19世纪末,东非已经培养和积累了相当多的技术型人才,这为电解铝产业发展解决了最根本的技术人才需求。

之所以强调后者,是因为在19世纪,电解铝本身就是相当前沿的技术,世界各国都处于摸索状态。

而这也就意味着当时东非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们,在这个领域抄无可抄,需要更多的自主创新。

而东非的努力也没有白费,1924年,欣代市的铝产量就达到四万多吨,位于世界第一位。

依照东非的传统,显然并不是只有欣代市这一个铝工业中心,东海岸有的,只要有条件,西海岸必然也会建设备份,除此外还会依据资源,交通等条件,在其他适合的地区布置同类型产业。

就比如东非南部的马普托市,刚果河口的索约市,都有铝矿提炼产业,在1924年,东非的铝产量至少占到全世界的六成以上。

欣代市政府。

市长李森正在给市里的几十家铝厂或者相关企业开动员会,也可以说下达政治任务,谋求产量上的进一步提升。

他坐在会议桌前的黑色靠椅上,握着拳头,用食指蜷缩的关节,敲击着桌面强调着。

“今年是五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市的铝产量,也应该把握好这个时间点,争取在今年结束前前,全市的铝产量突破到五万吨以上。”

“现在,欣代市的发展虽然日益多元化,经济上已经摆脱了过去,对炼铝产业的严重依赖,但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市里放弃对该产业的重视。”

“恰恰相反,政府不仅会继续保留对该产业的原本优惠政策,而且在未来也会持续增加政策和资金上投入。”

“因为没有哪个标签,能比铝代表我们欣代市在帝国,乃至世界的工业领域形象。”

“甚至于一定程度上来说,我们欣代市就是因此发展而来,没有铝工业在欣代的落地,我们和其他国内的城市,可能被拉开二十年的差距。”

当然,按照李森的话,如果抛开工业领域,其他能够相媲美的代表性标签也不是没有,就比如“赞比西河入海口”这个标签,在东非国内就颇有影响力,毕竟赞比西河是唯一一条全部流域独属于东非的世界大河。

这就相当于远东帝国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欧洲莱茵河入海口的鹿特丹,美国密西西比河口的新奥尔良等等。

虽然刚果河干流全部在东非境内,且绝大部分支流同样属于东非,但是刚果河流域并非东非独享,刚果河流域内还有比利时的刚果自治领。

而且,刚果河虽然是东非第一大河,但是从经济属性上来说,它显然不能和赞比西河对比。

但是,赞比西河相对于世界其他大河而言,因为通航性较差的原因,它对东非的实际影响力和作用又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李森接着说道:“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除了政治和影响力上的需求以外,同时是因为近些年来,我们市的铝产业,已经受到了马普托,索约两市的严重竞争。”

“尤其是索约市,近些年来铝产量突飞猛进,就是和我们市的差距已经不大,产量可能已经突破四万吨,而马普托的铝产量可能也接近四万吨。”

“除了这两个城市以外,其他有相关产业的城市在东非也不在少数,尤其是那些本来经济实力就比较雄厚,工业基础强大,电力供应充足的沿海城镇,都是我们的潜在对手。”

“所以在现阶段,也就是1925年,五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市的铝总产量,只有突破五万吨,才能确保不会被索约或者马普托偷家。”

相对于钢铁,铜等金属动辄万吨的,甚至几十、上百万吨的产量,目前全世界,铝产量能够突破几百吨就已经算是比较大的工厂,而突破一万吨就可以说是世界级顶尖大厂。

所以,欣代市才能凭借着“区区”四万多吨的铝产量,成为东非乃至世界“铝都”。

而欣代市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同样是东非的国内城市,就比如和欣代市极为相似的索约市。

两者同样位于大河入海口处,欣代在赞比西河入海口,而索约则在刚果河入海口,两座城市都以铝工业为最有代表性的工业部门,都属于东非的中等规模新兴城市等等。

当然,从综合条件角度来说,目前欣代市的各项基础条件远比索约市优越的多。

就比如欣代市发展历史比索约市更长,欣代市位于肥沃的赞比西河三角洲上,周围土地肥沃,农业发展条件远优于索约市。

除此外,欣代市的航运价值也比索约市高的多,拥有更深的经济腹地,这导致欣代的货运业务比索约市达到的多。

虽然赞比西河口因为泥沙容易淤积,不利于航运的发展,但是,这种不利条件并不是不能克服,反观索约市所在的刚果河口,虽然因为刚果河庞大的水量,以及较低的含沙量,河口位置不仅没有泥沙淤积,反而被刚果河侵蚀出一条深入大西洋的深沟。

但是,从索约市到金沙萨中间的利文斯顿瀑布群,使得刚果河下游成为“天堑”,至少在短时间内,东非拿刚果河下游地区毫无办法进行改造。

而且,除了地形上的差异以外,刚果河下游和赞比西河下游沿岸的差距也十分明显。

从欣代市沿着赞比西河往西,一直到太特市将近一千多公里,可以实现通航,而两岸是肥沃和广阔的平原,农业发达,人口相对密集,城镇数量比较稠密。

而上游更是有在东非全国范围都比较重要的太特工业区。

这也就意味着欣代市不缺水运货物,不管是沿岸的农产品出口,亦或者是上游钢铁等工业品和原材料的运输,欣代市都是最佳选项。

反观,刚果河下游两岸,除了金沙萨以外,完全没有其他大城市,甚至连村镇数量都十分稀少。

这是因为刚果河两岸属于热带雨林区域,缺乏农业尤其是粮食种植业发展的条件,所以人口和城镇数量都远不如赞比西下游区域,而要是算两条河流的中上游地区,那差距就更大了。

而且,还有一个相当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刚果河下游复杂的河流情况,导致东非西部沿海铁路绕路,也就是说刚果河下游,没有铁路经过。

而是选择在中游和下游交界处的金沙萨,建设跨河铁路大桥,这使得西海岸沿海铁路向内部凹进去了将近五百公里,从刚果河北边的卡宾达,到南边的罗安达,只走铁路和公路必须选择金沙萨中转,中间形成了一个三角地带。

至于下游,也有部分河段可以通过渡轮通过,就比如位于河口的索约,从索约到河对岸的莫安达就依赖渡轮。

当然,索约市发展电解铝产业也不是没有优势,就比如海运便利,有直达罗安达和其他刚果河北岸的铁路和公路,而且上游的利文斯顿瀑布群也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未来,东非技术进步后,未必不能将当地强大的水力资源利用起来,从而给周边地区输送庞大的电力资源。

东非政府正是考虑到刚果河下游强大的水电潜力,所以才提前布局,在索约市布置耗电量需求极高的电解铝产业。

不过,真等到东非征服利文斯顿瀑布群,将它转变为经济效益,那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的事了,因此在短时间里,索约市的经济绝不可能超过东海岸的欣代市。

但是,经济是经济,产业是产业,索约市经济威胁不到欣代,电解铝产业却实打实的已经对欣代市形成威胁。

所以,李森强调道:“我们和索约市分别是东西海岸的两大炼铝中心,但是我们有一个巨大的劣势,那就是在东海岸,还有马普托能对我们形成威胁。”

“马普托铝工业的发展近些年来,已经分化了我们在南方的部分市场,对我们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所以,我们欣代的相关企业,除了追求产量的提高以外,更要加强对铝需求市场的拓展和稳固,尤其是海外市场的开拓,如今国内企业竞争相对激烈的情况下,海外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事实上,全世界,亦或者东非本国对铝的需求量都极大,就目前东非国内来说,汽车,家电,电子设备,飞机制造等等产业,都对铝金属有着旺盛的需求,反过来说,目前世界铝产量远跟不上需求量。

这也是之前为什么说铝工业一片蓝海的原因,当然李森说的也很有道理。

虽然东非国内需求旺盛,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但是铝材出口毫无疑问能给欣代市带来更多的利益。

毕竟,当前世界上能够生产铝的国家相当少,全世界铝产量加起来可能也就不到二十万吨左右。

毫无疑问,相对于东非,那些没有能力生产铝的国家,他们如果想要进口,就必然要付出比东非国内更多的价格,毕竟没有能力自己生产,就注定受制于人。

当然,有一点也值得注意,那就是国际铝价虽然比东非本国高许多,但是需求量也少,毕竟很多落后国家,他们压根用不到太多的铝。

就比如之前提到的飞机制造业,铝是制造飞机机体的重要基础材料,但是世界上有航空工业的国家屈指可数。

所以,李森对企业人员提醒道:“想要扩大海外市场,光靠上游企业肯定是行不通的,更重要的是下游产业大力,而我们欣代市拥有大量铝的下游产业。”

“包括铝材加工,家具制造,容器,合金,为其他企生产零部件等等,生产更多的终端产品,拓展铝的使用范围,毫无疑问能够孵化和培植出更多的新兴优质企业。”

“我们欣代市能够从单一的炼铝,发展成为如今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铝产业链的完善,以及相关工厂和企业的不断落地,从而为本市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增长点。”

“所以,这种风格应该继续维持下去,除非某一天,铝工业发展到如今钢铁产业这个程度。”

钢铁产业近些年面临的过剩问题,一直都困扰着不少国家,与之相比,铝工业想要发展到如今钢铁产业这个局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少最近几十年里,看不到颓势,也就是说,即便欣代市死抱着这个产业,在未来几十年时间里,也不需要太担心本市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更何况,李森也说了,欣代市早就摆脱了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近些年来,欣代市其他产业的发展也比较迅猛,而这些很大程度上都是赞比西河入海口这个优势条件所带来的。